摘 要:目的:探究岛状皮瓣修复术治疗手外伤患者软组织缺损的效果及有效率。方法:2017年9月-2020年9月收治存在软组织缺损的手外伤患者40例,均采取岛状皮瓣修复术治疗,分析应用效果。结果:40例患者皮瓣均存活,平均创面愈合时间为(23.10±2.37)d;术后30 d恢复情况优良率为87.50%;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为(7.47±3.24)d,创面愈合时间为(17.98±2.20)d,住院时间为(7.89±1.23)d;术后14 d炎症因子TNF-α、IL-6、IL-8水平,瘙痒评分、VAS疼痛评分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0 d出现并发症4例,经及时对症处置后,明显好转并基本消失;患者静态两点辨别觉平均为(7.53±1.37)mm;总满意率为90.00%。结论:利用岛状皮瓣修复术治疗手外伤患者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良好。
关键词:环岛皮瓣修复术 手外伤 软组织缺损
手外伤在外伤中属于比较常见的类型,尤其是近年来我国社会城市化或工业化的逐渐推进,使得因手外伤而导致的软组织缺损发生率不断上升。由于手部外伤除手骨损伤以外,还多伴有软组织损伤,比如,神经血管或肌腱等部位损伤,修复难度较大。一旦未能获得合理有效治疗,则很可能导致手部感染、手功能下降,引起残疾,对患者日常生活及工作能力均会造成严重负面影响[1-2]。如何选择一种既节约治疗费用,又能减少患者住院天数,并缩短伤指、伤手使用时间,最快恢复手功能的治疗方案成为手外伤治疗的目标。对于存在软组织损伤的手外伤患者而言,采用积极合理的治疗措施是非常重要的。皮瓣修复是手部外伤常见的治疗手段,皮瓣种类众多,各有其适应证[3-4]。2017年9月-2020年9月收治存在软组织缺损的手外伤患者40例,采用并分析岛状皮瓣修复术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7年9月-2020年9月收治存在软组织缺损的手外伤患者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20~71岁,平均(40.28±13.39)岁;刀切伤12例,绞扎伤7例,机器压轧伤6例,爆炸伤5例,电锯伤5例,其他原因5例。
纳入标准:(1)软组织缺损手外伤均由外伤所致;(2)意识清楚,精神系统正常;(3)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4)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1)不耐受手术治疗;(2)糖尿病;(3)凝血功能障碍。
方法: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先完善相关检查、软组织创面彻底清创,合并骨折者行骨折复位,骨外露者祛除外侧指骨残端,避免指骨残端多与尖刺损伤皮瓣,清理碎裂细小骨片,采取克氏针、加压骨片钉等器材内固定大骨片,有肌腱或关节囊损伤、甲床受累者接受对症治疗;在上述治疗基础上接受岛状皮瓣修复术进行治疗:选取手部软组织损伤附近带有感受神经部位为提供皮瓣的区域,如软组织创面较深,或合并严重感染,选择的岛状皮瓣以血运丰富者为首选,比如用前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掌部位的软组织损伤,利用示指背动脉岛状皮瓣修复虎口处及拇指的软组织损伤;皮瓣设计需参考皮瓣血管走行,且其面积需超出创面缺损20%左右,多为顺行切取,少部分为逆行切取;在无张力条件、相对无菌的条件下将岛状皮瓣与受区缝合。术后适当抬高患肢,持续监测皮瓣,分析其血运、是否感染,一旦发现有任何情况,比如,皮瓣张力过大、肢体末端有水泡等情况出现,立即进行对症处理,比如,拆除缝合过紧的缝合线。
观察指标:⑴手术及恢复情况:手术是否开展,皮瓣存活情况,术后30 d手部软组织恢复情况;恢复情况诊断标准如下:(1)优:皮瓣质地恢复良好、与邻近组织差异不大、手部功能恢复良好;(2)良:皮瓣轻度肿胀,手部功能基本恢复,皮质地尚可,与周围组织间有一定差异;(3)差:皮肤质地较差、形状不令人满意,手部功能并未好转或好转不明显。⑵时间指标,按照创面愈合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住院时间进行统计。⑶炎症因子、瘙痒及VAS疼痛评分,其中,炎症因子按照TNF-α、IL-6、IL-8水平统计术前及术后14 d数据,瘙痒评分标准,1~5分,分数越高,瘙痒程度越严重,VAS疼痛评分0~10分,分数越高,提示疼痛程度越严重。⑷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30 d统计并发症发生情况。⑸手部恢复情况满意度:术后30 d统计,按照非常满意、一般满意及不满意进行统计,其中非常满意及一般满意总和为总满意[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手术及恢复情况:40例手外伤患者手术开展顺利,皮瓣均存活;术后30 d恢复情况优良率为87.50%(35/40),优65.00%(26/40),良22.50%(9/40),差12.50%(5/40);患者静态两点辨别觉为6~10 mm,平均(7.53±1.37)mm。
时间指标:40例手外伤患者创面愈合时间为(23.10±2.37)d,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为(7.47±3.24)d,创面愈合时间为(17.98±2.20)d,住院时间为(7.89±1.23)d。
手术前后炎症因子水平、瘙痒及VAS评分比较:术后14 d炎症因子TNF-α、IL-6、IL-8水平,瘙痒评分、VAS疼痛评分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手术前后炎症因子水平、瘙痒及VAS评分比较(±s)
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30 d,40例手外伤患者出现并发症4例(10.00%),其中,皮瓣肿胀2例(50.00%),皮瓣感染1例(25.00%),皮瓣液化1例(25.00%),经及时对症处置后,均明显好转并基本消失。
恢复满意情况:40例手外伤患者总满意率为90.00%(36/40),包括一般满意52.50%(21/40)、非常满意37.50%(15/40)、不满意10.00%(4/40)。
讨论
一般来说,软组织缺损是临床常见的外伤创伤性疾病,多分布于四肢,以手创伤性软组织缺损最为常见,其主要的临床症状为疼痛,使患者的手部功能发生障碍。就目前来说,对于这种疾病的治疗,临床上一般采取手术方式,有效的手术修复可以最大程度保留其手指的长度,可以使患者的手部功能逐渐恢复。传统的单纯使用植皮技术来进行治疗已经不能够满足患者对手部损伤的修复需求。因此,皮瓣修复术在临床治疗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
皮瓣修复术在外科中应用率较高,而且皮瓣类型较多,比如岛状皮瓣、游离皮瓣、穿支皮瓣等[5]。以岛状皮瓣为例,此类皮瓣不仅能治疗手外伤,还能治疗其他区域软组织损伤,比如,肩关节、腘窝、胫前、足背等,但均需遵循就近、保证足够血运,在转移时,需保证血管周围有足够软组织,避免对血管蒂造成损伤。岛状皮瓣的修复也需彻底清创,避免增加感染风险。在缝合皮瓣后若发现蒂部张力过大、血管损伤、皮瓣感染或静脉回流不畅等情况,需立即对症处置。这说明术前设计、受区彻底清创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本研究结果表明,40例手外伤患者手术均顺利开展;术后30 d恢复情况优良率为87.50%,术后14 d炎症因子TNF-α、IL-6、IL-8水平,瘙痒评分、VAS疼痛评分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0 d统计出现并发症4例,静态两点辨别觉为(7.53±1.37)mm;患者总满意率为90.00%;研究证实,利用岛状皮瓣修复术治疗手外伤患者软组织缺损,手部软组织恢复效果较好,其炎症因子水平明显降低,而且并发症发生情况较低,感觉恢复情况尚可,患者对治疗比较满意。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岛状皮瓣操作便捷、成活率高、感觉恢复情况良好,但仍存在并发症的发生风险,血管蒂长度有限制,在临床上需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更合适的皮瓣,以及相应的皮瓣修复术。
参考文献
[1]任书信,廖晓南,付丽萍.手指末节远段外伤的综合修复探讨[J].中国美容医学,2017,26(7):19-21.
[2]孙荣涛,焦涛.携带神经的示指桡侧指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重建示指外形及感觉[J].实用手外科杂志,2019,33(2):189-192.
[3]王静,马立保,刘奕璠,等.游离静脉皮瓣在手指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J].实用手外科杂志,2020,34(2):225-226.
[4]刘会英.胸腹带蒂皮瓣与穿支皮瓣修复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比较[J].实用手外科杂志,2018,32(4):480-482.
[5]杨海洲,顾家平,许勇.中节指背逆行筋膜蒂岛状皮瓣修复同指皮肤软组织缺损[J].中华手外科杂志,2017,33(3):22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