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语境 英汉 违实条件句 倾向性
一、引言
违实句(conditional)是指传递与客观事实或说话者主观相信的事实相反意义的语句,受话者需要通过各种语言特征或语境线索推导出违实义。用于承担违实语义的条件句是违实条件句(counterfactual conditional),通常以“if p,then q”构式出现。
国内外学者主要从哲学逻辑和语言学视角对英汉两种语言中的违实表达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关于汉语中有无违实标记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Bloom(1981)认为汉语中不存在系统的语法或词汇手段来标记反事实假设。其他学者通过语料库统计、实验等手段来检验汉语中表达违实语义的语法形式(王春辉,2016;雍茜,2015等)。他们一致认为汉语中这些表达违实语义的词汇或句法形式还没有形成违实范畴,因为专用的违实条件标记并不发达,而且违实句与一般假设句的句法表现类似,所以大多数情况下听者必须依赖具体情景或上下文来意会和推导违实推理关系。英语中的违实结构研究侧重于探究英语中的违实思维与其语法表现形式的联系。结果表明,英语需要借助系统多样的语法屈折形式来系统地表现违实范畴,具体来说,英语需要通过虚拟语气(subjective mood)、特定的时态(tense)和体(aspect)来共同标记违实(Bloom,1981;曹黎明,2010;雍茜,2015等)。在没有任何语境提示的情况下,英语可以单靠动词时态后移(tense backshifting)来表达违实假设和推理,受话者也可以脱离上下文和具体情景仅从句子本身识解违实。
Jaszczolt(2005)提出话语意义的表征是多种信息来源并合的结果,包括世界知识、话语情境、文化规约、人类的推导机制、语言形式等信息,换句话说,话语表达的意义必须通过不同的语用过程才能确定。鉴于语境在语言交际中的地位和影响,本文从语境的视角,对比分析不同语境文化下英汉两种语言用条件句传递违实语义时语境的不同作用。文中未特别标明的例句为作者自编。
二、高语境文化与低语境文化
(一)基本概念
语境是语言运用时的环境,可分为“语内语境”和“语外语境”,前者专指上下文,后者指话语结构表达时依赖的具体情景和文化规约。美国著名的人类学家E.T.Hall于1976年首次提出文化具有语境性,根据交际对语境的依赖程度,将其分为高语境文化(high context culture,即HC)和低语境文化(low context culture,即LC)。在高语境文化中,说话者表达委婉,语言符号传达信息的功能淡化,语境功能突显,受话者需要从具体情境和文化规约中意会出大部分信息,中国、日本等东方国家多属此类;在低语境文化中,说话者表达直接明确,语言符号承载大部分的信息量,仅有微小部分信息存于非语言及语境中,瑞士、美国等西方国家多属此类。
(二)区别性特征
M.W.Lustig&J.Koester将HC和LC文化下语言的类型学特征概括如下:HC:内隐、含蓄;暗码信息;较多的非言语编码;(圈)内(圈)外有别。LC:外显、明了;明码信息;较多的言语编码;(圈)内(圈)外灵活(王红梅,2008)。
可以看出,HC和LC文化下其语言特征具有明显的差异性:高语境语言表达隐晦,语境负载着大部分的信息,受话者需要根据语言编码和语境信息意会出表达的意思,且因为“共享”语境的差异,不同的受话者对同一句话的理解可能会不同;低语境语言表达直截了当,语义主要包含在语言之中,受话者可直接从语言成分中获取大部分语义,且对同一句话的理解受个体差异性的影响较小。
三、英汉违实表达的解读与语境
一般来说,语境分为广义的和狭义的,前者指的是上下文、百科知识、社会规约、具体情景等,后者指的是上下文,本文取其广义的用法,主要讨论上下文和百科知识对违实义达成的贡献。
(一)英汉违实表达解读与上下文
汉语中存在大量单纯靠句子本身无法确认其真实语义的违实句,这时可以察看该句出现的前后语境,这对消除语义模糊有一定的帮助。例如:
(1)如果他见到她,就知道她怀孕了。(李传全,1991:86)
(2)a.(他有可能与她相见)如果他见到她,就知道她怀孕了。
b.If he sees her,he will know that she is pregnant.
(3)a.(他过去没有见到她)如果他见到她,就知道她怀孕了。
b.If he had seen her,he would have known that she was pregnant.
(4)a.(他现在或将来都不可能见到她)如果他见到她,就知道她怀孕了。
b.If he saw her,he would know that she is pregnant.
汉语表达含蓄隐晦,如果仅根据语言形式或一般经验或社会规律,我们无法判定例(1)中条件的真实性。好在语言是在现实环境中发生的,是与其具体的环境相联系的,我们可以结合“共享”语境或其他线索意会出大部分的信息量,而且语境不同,识解也不同。结合例(2a)、(3a)、(4a)中预设的话语前提,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例(2a)表达了一种客观可能性:他能与她相见并得知她怀孕的消息;例(3a)陈述这样一个事实:过去他与她没有相见,也没有得知她怀孕的消息;例(4a)也表达了一个事实:他不可能再见到她,更不会得知她怀孕的消息。在了解背景语境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清楚地明白说话者意图表达的意思,反之则不然。
英语表达可仅通过英语中谓语动词的形态变化清楚地区分真实条件和虚拟条件。例(2b)是一个真实条件句,表达存在一种客观可能性:他在见到她的情况下很有可能知道她怀孕了;例(3b)与过去虚拟,假设过去他见到了她,那么他就会知道她怀孕了,表达的是说话者的主观假想或态度;而例(4b)与现在或将来虚拟,表达了他和她已经不可能再见面的事实。
事实上,汉语中还有一些违实句可以通过附加句子取消违实语义。正因为有额外的语境线索,我们才能真正了解它们的违实的否定意义。例如:
(5)a.如果你刚才没叫住他,他现在就在现场了。(雍茜,2015:37)
b.If you hadn’t called him away,he would have been on the spot right now.
(6)a.如果你刚才没叫住他,他现在就在现场了,我不知道你刚才有没有叫住他,但是……
b.If you didn’t call him away,he will have been on the spot right now.I don’t know if you called him away,but…
例(5a)与过去已经发生过的事实相反,由“过去时间词”“否定”和“了”三种特征共同贡献违实义,一般只能表示违实义,传达了“因为你刚才叫住了他,他现在还不在现场”的事实义。如果直述“因为你刚才叫住了他,他现在还不在现场”,其表达的责备语气远远不及违实句来得强烈。说话人和受话者在话语开始时已提前预设事实事件:因为听者叫住了他,他迟到了,并且遭受了责备。这种隐性的、不那么直截了当的表达方式与一般的平铺直述相比,其表达的情感色彩和话语效力要强烈得多,说话人也更好地实现了他的交际意图。例(6a)与例(5a)唯一的不同是在句尾附加了一个语境一致的句子“我不知道你刚才有没有叫住他,但是……”,该附加句立即取消了前句的违实义,表达了一种简单假设:“你有可能没有叫住他,他是因为其他事儿耽误了”。
与汉语不同,英语违实句不能通过附加句子取消违实义,因为英语主要通过动词的时态后移来标记违实范畴,与前后句子关联度不大,如例(5b)。例(6b)为真实的假设性条件句,其假设条件和假设条件下的结果都可以为真,也就是说,既存在“你叫住了他,因此他还没有到现场”这种可能,也有可能“你没叫住他,但是他因其他事儿耽误了时间而没能准时到场”。
这样看来,无论从汉语违实结构的准确解读极依赖于上下文语境,还是从上下文语境对潜在的违实结构的违实义产生具有重要影响这一方面来说,与英语通过动词时态后移标记违实相比,汉语中的违实表达更加依赖上下文并受上下文语境的制约。
(二)英汉违实表达解读与百科知识
Langacker(1987)提出语义理解依赖于相关的概念系统,意义的建构和解构基于百科知识的动态操作过程。当我们脑中输入新信息时,新信息与脑中已经存在的旧信息(如世界知识)进行相互凸显,从而理解语义。例如:
(7)a.如果美国航空航天局没有发明阿波罗号,那么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国家一定是苏联。
b.If N.A.S.A.had not developed its Apollo Project,the first country to land on the moon would have been Russia,surely.
例(7a)中,如果受话者不了解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世界格局以及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的伟大工程——美国的阿波罗计划,那么他就难以进行违实解读。只有具备这一历史事件知识的操汉语的受话者能够提取脑中的百科知识,与语言形式表达的新信息相互凸显,并识别与事实相符的命题:美国航空航天局发明了阿波罗号并首次登月。说话者说这句话并不是撒谎,也不是让受话者相信这句“假话”,而是就当时的世界发展态势表达自己的看法。例(7b)中,操英语的受话者即使不了解这一历史事件,也能根据动词表达形式(had not developed,would have been)判断出这句话的违实性。即便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操英语的受话者理解违实看起来似乎也比操汉语的受话者容易一些。
(8)a.如果邓小平同志没有实行“一国两制”政策,那么香港就不会回归。
b.If Deng Xiaoping hadn’t implemented the policy of“one country,two systems”,Hong Kong wouldn’t have returned to the motherland.
例(8a)中,如果受话者不知道“邓小平对香港实行了‘一国两制’政策,香港于1997年回归”这一事实,那就无法解读该违实结构。换句话说,受话者理解这类带有百科知识特征的违实结构不仅需要掌握其语言形式,还需要有相关知识的储备。这种带有非事实性特征的表述表达了说话者的主观看法:邓小平实行“一国两制”政策是非常符合现实情况和时代要求的。而英语违背事实主观化历程已经提升到了结构层面,例(8b)的违背事实主观化的特征主要由动词“时制后移”来体现,随着可能性的降低,其违实意义也随之增强。
由上述例句可以看出,汉语的谓语动词缺乏具体的形态变化特征,无法体现违实义。说话者只能通过语气等来表现,受话者主要借助百科知识等语境线索来体会所表达的违实义。英语违实表达仅通过动词形态便可激活该句子的违实义,表达简单直接,受话者理解起来不会模棱两可。
(三)英汉违实条件句的分类及解读
根据研究目的,关于汉语的违实条件句,本文借鉴王春辉(2016)的分类。第一类为语用违实条件句,与上下文语境相关;第二类为常理违实条件句,明显违背事理;第三类为当下违实条件句,与现在的事件相违背;第四类是过去违实条件句,与过去的事件相违背。除了常理违实条件句的违实义主要由百科知识贡献以外,其他三类违实条件句的违实义的达成主要依赖上下文语境,这点可以参考王春辉(2016)的研究。四类违实条件句及其违实义的贡献因素见表1。
王春辉(2016:16)基于语料库统计计算五种违实义贡献因素(百科知识、上下文、“了”、否定、时间词)的出现频率,得出上下文出现频率高达90.7%,百科知识为9.3%,主要在常理违实条件句中,而且百科知识和上下文最容易达成违实义。显而易见,语境在汉语中的四类违实条件句中都处于核心地位,这说明汉语倾向于借助语境含蓄地表述违实句。
英语违实条件句有两种基本类型:典型违实条件句和修辞条件句(rhetorical conditionals)(曹黎明,2010),前者指以条件句形式出现,具有典型形式特征——虚时制(fake tense),且能够传达违实语义的构式;后者指根据百科知识能够判断为语义“反常”的条件句,这类条件句主要通过前件或后件语义的荒诞来表达命题,即“含蓄否定”。例如:
(9)a.If man can return to life after death,it will be so terrible!
如果人能死而复生,那将是多么可怕啊!
b.If Sydney is the capital of New Zealand,then Hangzhou is the capital of Jiangsu Province.
如果悉尼是新西兰的首都,那杭州就是江苏的省会城市。
显而易见,根据百科知识,例(9)中表述的内容显然不符合客观规律或人的一般经验:“人不能死而复生”“悉尼不是新西兰的首都,所以杭州不是江苏的省会城市”。说话者通过语义上荒诞的前件来有力地否定后件,增强话语效力,受话者根据逻辑知识推测出话语中的隐含意思。
关于典型违实句前文已有详细的例子解析,其违实表达机制在此不再赘述。修辞性违实通过明显违背事理来表明违实假设,因此完全没必要用虚时制来达成违实,这种表达与上述汉语中的常理违实条件句一般无二,这说明英语中也存在一部分与语境制约相关的违实句。
进一步研究发现,英语中的一些违实结构其形式和意义并不完全对等,有些貌似违实的条件句如果离开上下文也许会有事实解。如:
(10)a.If you knew all the circumstances,you would forgive me.
b.如果你了解全部情况,你是会原谅我的。
c.假如你了解了全部情况,你就会原谅我了。
例(10a)的英语表述其虚拟形式和过去式相同,如果理解为与现在的事实相反或不太可能发生的情况即例(10b):“你是不会了解全部情况的”,那么这句话就是违实解;如果理解为过去的假设即例(10)c,该句为事实解。
四、结语
本文从语言类型学的视角出发,对英汉两种语言中的违实条件句展开较为系统全面的考察。研究表明,英语表达坦率直白,大量的信息都处于清晰的、被传递的编码中,受话者仅通过动词形态特征就可以理解违实义,语义稳定;而汉语表达含蓄间接,大部分语义要从语境中衍生出来,违实达成是语言形式和语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且语义相对不稳定。但这种类型学特征不是绝对的,而是一种倾向性特征,英语倾向于借助语言本身实现交际意图,有时也会借助语境完善交际功能,而在汉语中,语境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汉语倾向于将语言置于语境之中以期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Bloom,A.H.The Linguistic Shaping of Thought:A Study in the Impact of Language on Thinking in China and the West[J].Hillsdale,NJ:L.Erlbaum,1981.
[2]Hall,E.T.Beyond Culture Garden City[M].NY:Doubleday&Company,1976.
[3]Jaszczolt,K.Default Semantics:Foundations of A Compositional Theory of Acts of Communica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5.
[4]Langacker,R.W.The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Volumes I)[M].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
[5]Lustig,M.W.&Koester,J.Intercultural Competence: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cross Cultures[M].New York:Harper Collins College Publisher,1993.
[6]曹黎明.从认知语义基础看英语违实条件句教学[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0,(2).
[7]李传全.从反事实假设看汉语的高语境[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1,(2).
[8]王春辉.汉语条件句违实义的可及因素——一套复合系统[J].汉语学习,2016,(1):12-20.
[9]王红梅.论高语境文化与低语境文化的差异对英语教学的影响[J].教育与职业,2008,(11):185-186.
[10]雍茜.违实句的形态类型及汉语违实句[J].外国语,2015,(1).
(余志颖 浙江宁波 宁波大学外国语学院 315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