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文科毕业汉语言文学毕业正文

历代语言学专著序跋的史料价值

  • 投稿玛丽
  • 更新时间2015-09-17
  • 阅读量738次
  • 评分4
  • 36
  • 0

董艳艳

摘 要:我国历代语言学专著的序跋中包含着丰富的语言学史料,整理并研究这些材料,对于丰富语言学史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序跋 语言学史 史料价值

中国古代语言学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丰富的语言学成果。目前已出版的语言学史专著如何九盈《中国古代语言学史》、濮之珍《中国语言学史》、赵振铎《中国语言学史》等书都有对古代语言学成果的评介。但是我国语言学史的文献十分丰富,要深入研究中国语言学史,还要充分挖掘其他有价值的材料。王雷、王鹏翔在《试对中国语言学史材料的梳理与分析》(延安大学学报,2012年3期)中提到要“重视历代语言学专著的叙例说明”。中国古代语言学专著的序跋中往往保留着丰富的语言学史料。这些序跋的内容不仅涉及书籍的编写体例、编写原则、成书缘由、成书过程等,还包含着学者们对于文字、音韵、训诂、语法、修辞等语言学问题的精彩论断。这既是我们阅读和学习历代语言学专著的入门向导,又是我们研究语言学史的有力武器。整理和研究这些语言学专著的序跋文献对于丰富中国语言学史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历代语言学专著序跋研究情况

序跋是古籍中较为特殊的一种文体,一般具有说明书籍内容和体例、阐述写作缘由及成书过程等作用。位于正文内容之前的叫做“序”,而位于正文内容之后的叫做“跋”。历代语言学专著的序跋是我们学习和研究古代语言学史的重要语料。古代就有学者注意到它的价值,清朝谢启昆编《帅学考》三十卷,著录了古代的语言学文献,引证了大量序跋。当前关于历代语言学专著序跋的整理与研究,选注类书籍有:吴文祺、张世禄主编《中国历代语言学论文选注》(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洪诚《中国历代语言文字学文选》(江苏人民出版社,1982),周斌武《中国古代语言学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张能甫《历代语言学文献读本》(巴蜀书社,2003)等,另外还有郭凯《训诂学要籍名家序选注》(硕士论文)。但是这类著作选录的序跋类作品的数量和范围都十分有限。

研究性的文章有:《关于<韵镜>序例的几点思考》(刘华江,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1期)《<广推疏证序>理论与实践意义刍议》(姜宝琦、李茂山,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2期),《从<说文解字·序>看许慎的语言观》(李奇瑞,九江师专学报1986年1期),《从<说文叙>看许慎的语言文字观》(宋均芬,《汉字文化》1997年2期),《戴震<尔雅文字考序>考伪》(周德美,《文献季刊》2003年7月),《徐铉兄弟<校定说文序>评析》(李奇瑞,九江师专学报,1990年1期)等。但这些文章所涉及到的序跋基本都是篇幅较长、在语言学史上较为著名的篇目。我国古代语言学成果丰硕,专著众多,不独这些名篇序跋有研究意义,其他诸多序跋篇目对于语言学史的研究也颇有价值。

二、历代语言学专著序跋的史料价值

(一)介绍书籍体例

1.本书体例

凡例作为一种文体,早期是附载于序文之中的,后来才渐渐独立出来。历代语言学专著的序言中有时会有对书籍编排体例的说明,这对于我们梳理确定书籍的体例提供了确凿的文字资料。如: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后序》:

此十四篇,五百四十部,九千三百五十三文,重一千一百六十三,解说凡十三万三千四百四十一字。其建首也,立一为端。

金朝韩道昭《五音集韵自序》:

是故……以“见”母牙音为首,终于“来”“日”字。……已前印行音韵,即增加三千余字,兹韵也,方之于此,又以《龙龛训字》增加五千余字焉。

元代周德清《中原音韵自序》:

因重张之请,遂分平声阴阳及撮其三声同音,兼以入声派入三声……,分为十九,名之曰《中原音韵》。

元代王理《修辞鉴衡序》:

其次叙,论诗为首,文为后,四六以附。凡一百九十余条,俾学者知其难焉。

序言中对于书籍体例的自述或他述,不仅使读者开卷了然,而且也使研究者有据可查,不需在体例上过分纠缠。另外,这些编排体例和编排原则也能够体现作者的语言学观点。如《说文》许慎自序全书14篇,540部,体现了许慎划分部首的原则,周德清《中原音韵自序》提到的“入派三声,平分阴阳”既说明书籍的编写体例,又是他对于实际语音变化的认识。

2.他书体例

历代语言学专著的序言中除了有对于本书体例的介绍外,有时在阐述思想、介绍学术源流的时候也会提到其他相关书籍,并且会介绍它们的体例,但通常较为简略。如宋代张麟之《韵镜序》提到《洪韵》原书的体例:

旧体以一纸列二十三字母为行,以纬行于上,其下间附一十三字母,尽于三十六,一目无遗。

(二)阐明编写原则

编写原则的阐述在自序中往往体现得较为详尽,他序中则较简略。如:

许慎《说文解字后序》中对于《说文解字》一书的书名的含义、编写原则、收字情况等都有详尽的说明:

今叙篆文,合以古籀。博彩通人,至于大小,信而有证。稽譔其说,将以理群类,解谬误,晓学者,达神恉。分别部居,不相杂厕。……其于所不知,盖阙如也。

北魏江式的《古今文字》一书是继《说文》《字林》之后又一部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都很大的大型字书,取法于《说文》但又突破《说文》。虽然此书未能完成,但在他的《进古今文字表》这篇序文中对《古今文字》一书的著书目的、收字范围、注解方式、著书分工等都介绍得非常明了。

窃慕古人之轨……以许慎《说文》为主,爰采孔氏《尚书》、《五经音注》、《籀篇》……皆以次类编联,文无复重,纠为一部……训诂假借之谊,佥随文而解;音读楚夏之声,并逐字而注。

(三)交代书籍的内容

1.说明所序之书的主要内容

历代语言学专著序跋或繁或简,都有关于书籍内容的介绍,这是我们阅读与研究这些语言学专著的入门向导。如:

陆法言《切韵序》:

遂取诸家音韵,古今字书,以前所记者定为《切韵》五卷。剖析毫厘,分别黍累。

王念孙《广雅疏证自序》:

今据耳目所及,旁考诸书,以校此本。凡字之譌者五百八十……音内字误入正文者五十七。辄复随条补正,详举所由。

王念孙不仅自述了《广雅疏证》的体例和内容,还提出“训诂之旨,本于声音。故有声同字异,声近义同。或虽类聚群分,实亦同条共贯”,自己的疏证是“就古音以求古义,引申触类,不限形体”,又说明著书的目的是“其或张君误采,博考以证其失;先儒误说,参酌而误其非”。

2.介绍他书的内容

除了说明所序之书的内容,序言中有时也会介绍他书的情况。注疏类书籍的序言往往对于所注之书的内容会有较为详细的介绍,其他情况则多为提及。如王念孙《广雅疏证自序》对于《广雅》一书的成书、作者、凡例、内容、流传等都有介绍。

魏太和中博士张君稚让……依乎《尔雅》,凡所不载,悉著于篇。其自《易》、《书》、《诗》、《三礼》、《三传》……靡不兼载。

(四)有助于了解学术背景

历代语言学专著序言中对于成书缘由和目的的说明常常涉及当时的学术背景或某一语言学问题的讨论情况。篇幅较长的如许慎《说文解字序》、王念孙《广雅疏证序》,篇幅较短的如刘熙《释名序》、郭璞《方言注序》,都隐含着有价值的信息。

徐铉兄弟《校定说文序》谈到校订《说文》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对文字、训诂的矫正,全面恢复古文字的旧观,从而能够“率由古法”“垂宪百代”。

自唐末丧乱,经籍道息。皇宋膺运,二圣继明。人立国典,灿然光被,兴崇学校,登进群才。以为文字者,六艺之本,固当率由古法,乃诏取许慎说文解字,精加徉校,垂宪百代。

陆法言《切韵序》中十分详细地叙述写作《切韵》的背景和过程:在隋朝开皇初年,刘臻、颜之推、卢思道、魏彦渊、李若、萧该、辛德源、薛道衡等学界名人到陆法言家中谈论音韵问题,提到当时流传的韵书如《韵集》《韵略》《音谱》等的缺点,讨论了一个写作的大纲。陆法言被免官之后,依据当时的写作大纲,开始了《切韵》的写作。

金朝韩道昭的《五音集韵自序》开篇叙述了声韵之学的发展情况及前代韵书的得失,阐明了学习音韵、辨明音韵的重要性和写作本书的目的“然愚不揆度,欲修饰万分之一”,又说“庶几有补于初学,未敢併期于达者”。

郭璞的《尔雅注序》及《方言注序》虽然篇幅较短,也谈到了为《尔雅》《方言》作注的目的。如《尔雅注序》:

虽注者十余,然犹未详备……是以复缀集异文,会粹旧说,考方国之语,采谣俗之志……其所易瞭,阙而不论。别为音图,用祛未寤。

《方言注序》:

触事广之,演其未及;摘其缪漏,庶以燕石之瑜,补琬琰之瑕。俾之赡涉者,可以广寤多闻尔。

再如宋代陈骙《文则》的序言中,自叙学习写作文章的过程,认为“且《诗》、《书》、二《礼》、《易》、《春秋》所载,丘明、高、赤所传,老、庄、孟、荀之徒所著,皆学者所朝夕讽诵之文也;徒讽诵而弗考,犹终日饮食而不知味。”因而“余窃有考焉,随而录之,遂盈简牍。古人之文,其则著矣,因号曰《文则》。”这部书是中国修辞学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地谈论修辞的专书。从《文则》成书的1170年直到1919年的“五四”运动,其间七百多年,没有第二部修辞学专著问世,可见《文则》的学术价值很高,它的序言无疑也具有重要的学术史料价值。

(五)有助于了解学者的语言学思想

1.自述语言学思想

如许慎《说文解字序》虽仅有1300字左右,却蕴含着丰富的内容,从文字的产生和发展到字体的演变,再到文字的内部结构和造字规律,无不体现了许慎博大精深的语言学思想。元代周德清《中原音韵自序》中谈到了作词之法,并提出“言语一科,欲作乐府,必正言语;欲正言语,必宗中原之音”的以中原语音为正的观点。段玉裁《广雅疏证序》认为“小学有形、有音、有义,三者互相求,举一可得其二。有古形,有今形;有古音,有今音;有古义,有今义。六者互相求,举一可得其五”,并由此提出“治经莫重乎得义,得义莫切于得音”的语言哲学思想和治经的语音学原则,彰显了段玉裁对于声音和意义关系的系统认识,是体现段玉裁语言学思想的重要篇章。这些语言学专著的序跋名篇历来备受关注,如宋均芬《从<说文叙>看许慎的语言文字观》(《汉字文化》1997年第2期)、李奇瑞《从<说文解字·序>看许慎的语言观》(《九江师专学报》1986年1期)、毛玉玲《段玉裁的以声说义》(复印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1983年3期)、姜宝琦、李茂山《<广雅疏证序>理论与实践意义刍议》(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2期)等等。

除了这些为数不多的名篇序跋,其他语言学专著的序跋也都有作序者语言学思想的闪光点,如元代胡长孺《语助序》中谈到了虚词对于造句作文的必要性及其重要作用。

法语直遂,巽与婉曲,阖癖变化,宾主抑扬,个中奥妙无穷,只在一二虚字为之机括,昧者未达也。

再如北魏江式的《进古今文字表》,约1500字左右,谈论到不少语言学问题,如汉字的起源、大篆小篆、隶书等字体的演变,《说文》《字诂》《字林》等秦、汉、魏晋历代字书编写的得失等。他看到了当时“皇魏承百王之季,绍五运之绪,世易风移,文字改变,篆形谬错,隶体失真”的情况,认为“文字者,六艺之宗,王教之始,前人所以垂后,今人所以识古”。

徐铉兄弟《校定说文序》在汉字的形体及演变、词汇的发展等方面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认为“文字者,六艺之本,固当率由古法”,文字形体的变化会带来词汇、训诂的讹变。“至于六籍旧文,相承传写,多求便俗,渐失本原”,“尔雅所载草木鱼鸟之名,肆意增益,不可规矣。”

但是这些序跋受到的关注并不太多,原因可能有两点,一是篇幅短小,所体现的语言学思想零碎而不系统;二是作序者或书作者对于学术发展的影响不大。即便如此,如果我们能对各个时代的语言学专著的序跋分门别类地进行梳理,相信对于我们全面深入地研究断代的语言学发展史不无益处。

2.引用或介绍他人的语言学思想

除作序者自述自己的语言学思想外,他序中也会有作序者对于本书作者的语言学思想的评介。如段玉裁《广雅疏证序》高度评价了王念孙以古音求古义的学术思想:

怀祖氏能以三者互求,以六者互求,尤能以古音得经义,盖天下一人而已矣。假《广雅》以证其所得,其注之精粹,再有子云,必能知之。

另外,序言中在谈到学术源流或学术背景时常会引用或评价他人的学术观点。如《韵镜序》中引用了郑樵《七音序略》中关于“七音起自西域”“华僧从而定三十六为字母”的重要看法。

(六)有助于了解书籍价值

在序言中评论所序之书的价值,一般出现于历代语言学专著的他序之中。此外,自序与他序中有时也会涉及对于其他语言学专著的评价。这对我们了解这些语言学专著在当时的学术地位及学术影响具有重要的作用。

如王念孙《说文解字注序》中既有对于《说文》一书的评价,也有对于《说文解字注》一书的评价,并称《说文解字注》一书“盖七百年来无此作也”。

再如《韵镜》一书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等韵图,撰者及出现年代均不详,现在所能见到的《韵镜》是清代末年从日本重新传入中国的,是宋人张麟之在公元1161年刊刻的。要研究《韵镜》,不能忽略的就是宋代张麟之的《韵镜序》。张麟之在这篇序中谈到自己学习和研究《韵镜》的情况以及《韵镜》的流传情况,并称赞:“《韵镜》之作,其妙矣夫!”“是知此书,其用也博,其来也远,不可得指明其人。”又引用郑樵的话说:“非天籁通乎造化者,不能造气阃。”

郭璞《尔雅注序》叙述了《尔雅》的成书及其研究的情况,并高度评价了《尔雅》的价值:

盖兴于中古,隆于汉氏,豹鼠即辩,其业亦显……诚九流之津涉,六艺之钤键。学览者之潭奥,摛翰者之华苑也。若乃可以博物不惑,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者,莫近于《尔雅》。

郭璞《方言注序》提到《方言》之作产生于古代輶轩使者采集方言的制度,而这种制度在周秦末期荒废了,杨雄沉静淡泊,历经多年,完成了《方言》的写作工作,并对《方言》一书做了高度的评价:“三五之篇著,而独揽之功显……真洽见之奇书,不刊之硕记也。”可见到晋代,《尔雅》与《方言》已经受到文人学者的广泛重视。

元代胡长孺《语助序》批评以前的学者研究虚词“概而弗详”,高度评价了卢以纬的《语助》,认为此书对虚词的研究能够做到“释而详说之”,并且能使读者眼界开阔,心领神会。

昔人是言,为用字,不当律令发,惜概而弗详。予友卢子允武以文诲人,患来学者抱犹彼苦,爰摭诸语助字释而详说之。见者目豁心悟,悉喻所谓,成人之意厚矣。

王念孙《广雅疏证自序》高度评价《广雅》的价值,是研究《广雅》的重要参考资料:

魏太和中,博士张君稚让继两汉诸儒后,参考往籍,遍记所闻,分别部居,依乎《尔雅》,凡所不载,悉著于篇……盖周秦两汉古义之存者,可据以证其得失;其散逸不传者,可藉以窥其端绪,则其书之为功于诂训也大矣。

晋吕忱的《字林》无疑是《说文》之后第一部重要字书,故其问世后数百年间几与《说文》比肩而立。吕忱,史书无传。魏江式《上古今文字表》却有提到他的《字林》:

世义阳王典祠令任城吕忱表上《字林》六卷,寻其况趣,附托许慎《说文》,而按偶章句,隐别古籀奇惑之字,文得正隶,不差篆意也。

(七)有助于确定书籍作者的生平

古代语言学专著散佚的情况较多,而历代史书的人物传记又很少又为学者作传,因此对于某些语言学专著作者生平事迹的考证也不太容易,往往需要求助于多种材料,包括这些专著的序言。如元代著名文人胡长孺《语助序》中提到“友卢子允武”,这序是别的版本所没有的,可以证明卢以纬是元代人。再如《广雅》的作者是三国时魏文帝太和年问博士张揖,但张揖此人,《魏书》无传。江式《上古今文字表》中,在评述字书撰写史时提到张揖。

魏初博士、清河(今山东临清东北)张揖著《埤苍》《广雅》《古今字诂》。究诸《埤》《广》,缀拾遗漏,增长事类,抑亦于文为益者。然其《字诂》方之许慎篇,古今体用,或得或失矣。

而颜师古《汉书叙例》也说:“张揖,字稚让,清河人。一云河间(今河北献县东南)人,魏太和(228—237年)中为博士。”

张揖所撰书,今仅存《广雅》,《埤苍》《古今字诂》皆已亡佚。张揖撰《广雅》,是为了接续《尔雅》,增广《尔雅》收词范围,共增收词语2343条。《广雅》的体例、篇目完全仿照《尔雅》,所以《广雅》一直被看作是研究汉魏以前词汇和训诂的重要著作。

综上所述,古代语言学专著的序跋是研究中国古代语言学史的重要语料,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中国古代语言学专著数量众多,研究者多侧重于对某一部专著的研究,序跋的作用也仅限于偶尔被引用。对于历代语言学专著的序跋的系统整理和研究,目前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确定这些序跋的内容,对它们进行译注校订辑佚,整理其中的语言学思想,既能够给学习者提供重要的序跋文献读本,又有助于对中国古代语言学史的断代研究以及对古代语言学家语言学思想的探讨。因此,对于古代语言学专著的序跋文献的研究,我们应该有足够的重视。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张能甫.历代语言学文献读本[M].成都:巴蜀书社,2003.

[2]洪诚选注.中国历代语言文字学文选[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2.

[3]吴文祺,张世禄主编.中国历代语言学论文选注[M].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

[4]胡继明.《广雅》的语言文献学价值[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4).

[5]黄丽丽.《国语》的性质与价值——由出土文献引起的思考[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6]程艳梅.《能改斋漫录》中的语言学史料述评[J].德州学院学报,2006,(5).

(董艳艳 河南郑州 郑州大学文学院 4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