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 洁
摘 要:《吕氏春秋》作为战国末期一部融合诸子百家的大百科式的著作,其与诸子百家著作有着密切的联系,书中毫不避讳地引用了诸家之说。本文以《诗》为例,主要考察了《吕氏春秋》引《诗》之概况、体例、与四家《诗》的异同,及由此产生的一些启示。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吕氏春秋》 引《诗》 考证
《吕氏春秋》是战国末期吕不韦及其门客所撰述的一部融合诸子百家的大百科式著作。司马迁曾在《史记·吕不韦传》中写道:“吕不韦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馀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可见其规模之宏大。在书中,吕不韦直接引用了诸多众家之说,如《诗》《周书》《易》《孝经》等,所述之广博,可见一斑。本文以《诗》为例。
一、《吕氏春秋》引《诗》之概况
据笔者统计,《吕氏春秋》共26卷,其中有13卷引用了《诗》,共17处。详见如下:
1.《吕氏春秋·季春纪·先己》
(1)《诗》曰:“淑人君子,其仪不忒。其仪不忒,正是四国。”故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
此处所引用的《诗》出自《诗经·曹风·鸤鸠》。
(2)《诗》曰:“执辔如组。”
此处所引用的《诗》出自《诗经·邶风·简兮》。
2.《吕氏春秋·仲夏纪·古乐》
(3)周公旦乃作诗曰:“文王在上,於昭于天。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以绳文王之德。
此处所引用的《诗》出自《诗经·大雅·文王》。
3.《吕氏春秋·仲秋纪·爱士》
(4)此《诗》之所谓曰“君君子则正,以行其德;君贱人则宽,以尽其力”者也。
此处所引用的《诗》是逸诗,未见于现存《诗经》中。
4.《吕氏春秋·孟冬纪·安死》
(5)危之,其此之谓乎!《诗》曰:“不敢暴虎,不敢冯河。人知其一,莫知其他。”此言不知邻类也。
此处所引用的《诗》出自《诗经·小雅·小旻》。
5.《吕氏春秋·有始览·务本》
(6)《诗》云:“有唵凄凄,兴云祁祁。雨我公田,遂及我私。”三王之佐,皆能以公及其私矣。
此处所引用的《诗》出自《诗经·小雅·大田》。
(7)《大雅》曰:“上帝临汝,无贰尔心。”以言忠臣之行也。
此处所引用的《诗》出自《诗经·大雅·大明》。
6.《吕氏春秋·慎大览·权勋》
(8)赤章蔓枝谏曰:“诗云:‘唯则定国。’……”
此处所引用的《诗》亦是逸诗。
7.《吕氏春秋·慎大览·报更》
(9)故诗曰:“赳赳武夫,公侯干城。”“济济多士,文王以宁。”人主胡可以不务哀士?士其难知,唯博之为可。博则无所遁矣。
此处所引用的《诗》出自《诗经·周南·兔罝》和《诗经·大雅·文王》。
8.《吕氏春秋·审应览·重言》
(10)故《诗》曰:“何其久也,必有以也。何其处也,必有与也。”其庄王之谓邪!
此处所引用的《诗》出自《诗经·邶风·旄丘》。
9.《吕氏春秋·审应览·不屈》
(11)惠子闻之,曰:“不然。《诗》曰:‘恺悌君子,民之父母。’恺者大也,悌者长也。君子之德,长且大者,则为民父母。父母之教子也,岂待久哉?何事比我於新妇乎?《诗》岂曰‘恺悌新妇’哉?”
此处所引用的《诗》出自《诗经·大雅·迥酌》。
10.《吕氏春秋·恃君览·行论》:
(12)天下闻之,以文王为畏上而哀下也。《诗》曰:“惟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怀多福。”
此处所引用的《诗》出自《诗经·大雅·大明》。
(13)诗曰:将欲毁之,必重累之;将欲踣之,必高举之。”其此之谓乎!累矣而不毁,举矣而不踣,其唯有道者乎!
此处所引用的《诗》亦是逸诗。
11.《吕氏春秋·恃君览·知分》
(14)晏子曰:“崔子,子独不为夫《诗》乎!《诗》曰:莫莫葛藟,延于条枚。凯弟君子,求福不回。’婴且可以回而求福乎?子惟之矣!”
此处所引用的《诗》出自《诗经·大雅·旱麓 》。
12.《吕氏春秋·慎行论·求人》
(15)孔子曰:“《诗》云:‘无竞惟人。’子产一称而郑国免。”
此处所引用的《诗》出自《诗经·周颂·烈文 》。
13.《吕氏春秋·贵直论·原乱》
(16)乱必有弟,大乱五,小乱三,讨乱三。故《诗》曰“毋过乱门”。所以远之也。
此处所引用的《诗》亦是逸诗。
观察《吕氏春秋》引《诗》的概况,可发现一些值得注意的现象。
从《吕氏春秋》的角度来看,《吕氏春秋》中,十二纪有4纪是引《诗》的,占了1/3;八览有7览是引《诗》的,几乎全占;六论有2论是引《诗》的,也占了1/3。
从所引《诗》的角度来看,《吕氏春秋》所引用的《诗》中,《风》有4篇;《雅》有8篇,其中《大雅》就占6篇;《颂》仅有1篇;另外,还有4首逸诗。
二、《吕氏春秋》引《诗》之体例
仔细观察上述《吕氏春秋》引《诗》的概况,可发现,《吕氏春秋》引《诗》的体例也有所不同。
1.直接引用
直接引用通常以“《诗》曰”“《诗》云”“故《诗》曰”“此《诗》之所谓(曰)”等形式出现,是《吕氏春秋》中较常见的,如《先己》《简兮》《古乐》《爱士》《安死》《务本》《报更》《重言》《行论》《原乱》等篇都是直接引用《诗》的。
2.间接引用
间接引用所占比例不多,通常是以书中某人所说的话里引出,如《《吕氏春秋·慎大览·权勋》中“赤章蔓枝谏曰:‘诗云:“唯则定国。”……’”;《吕氏春秋·审应览·不屈》中“惠子闻之,曰:‘不然。《诗》曰:“恺悌君子,民之父母。”……’”;《吕氏春秋·恃君览·知分》中“晏子曰:‘崔子,子独不为夫《诗》乎!《诗》曰:“莫莫葛藟,延于条枚。凯弟君子,求福不回。”……’”以及《吕氏春秋·慎行论·求人》中“孔子曰:‘《诗》云:“无竞惟人。”……’”等。
3.引逸诗
逸诗一般认为是指那些未收入《诗经》中、却出现在先秦诸子经传中称《诗》的古代诗歌。《吕氏春秋》中有4篇逸诗,分别引用于《爱士》《权勋》《行论》和《原乱》等篇。
三、《吕氏春秋》引《诗》与四家诗之异同
由于秦始皇“焚书坑儒”,导致先秦许多著作亡佚,《诗经》也不免于难。至于汉代,由于一些人的贡献,部分典籍以书面或口头的方式保留了下来。在汉代,相继出现了鲁、齐、韩三家《诗》,后又有毛《诗》,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序例》中说:“《诗》则鲁、齐、韩三家立学官,独毛以古文鸣。”三家《诗》是用今文写的,即汉代通行的隶书写的,毛《诗》是用古文,即先秦文字写的。然三家《诗》渐渐消失,独存毛《诗》,我们现在所见到的《诗经》就是毛诗。所幸三家《诗》还可以在相关典籍中见到只言片语。不过前人早已通过与《诗经》相关的著作及先秦典籍,发现三家《诗》(以韩《诗》为例)与毛《诗》存在差异。《吕氏春秋》就是一例。
1.字词有异
现以《吕氏春秋·有始览·务本》中引《诗》为例,“《诗》云:‘有晻凄凄,兴云祁祁。雨我公田,遂及我私。’”就此诗而言,毛《诗》和韩《诗》有四处是不同的。第一处是“晻”字,韩《诗》用此字,而毛《诗》用的是“渰”字。《毛诗传笺通释》在此篇《大田》中说道:“毛《诗》作渰者正字,《吕氏春秋》引作晻,皆音近假借字……盖本三家《诗》……”;第二处是“凄凄”,《毛诗传笺通释》说道:“据《韩诗外传》引《诗》作凄凄,则作凄凄者韩《诗》,为本字,毛《诗》作萋萋,假借字也。”书中也指出,《吕氏春秋》《汉书》《后汉书》《广韵》等皆作“凄凄”,《初学记》《颜氏家训》等皆作“萋萋”,《吕氏春秋》同韩《诗》;第三处是“兴云”,韩《诗》与《吕氏春秋》所引一样,而毛《诗》所用的是“兴雨”;第四处是“祁祁”,韩《诗》仍同《吕氏春秋》所引一样,而毛《诗》用的是“祈祈”。《毛诗传笺通释》中说道:“……各本引诗皆作祁祁,惟監本、毛本作祈祈……”
类似的还有几处,《大雅》曰:“上帝临汝,无贰尔心。”(《吕氏春秋·有始览·务本》)毛《诗》作“女”;《诗》曰:“恺悌君子,民之父母。”(《吕氏春秋·审应览·不屈》)毛《诗》作“岂弟”;《诗》曰:“惟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怀多福。”(《吕氏春秋·恃君览·行论》)《诗》云:“无竞惟人。”(《吕氏春秋·慎行论·求人》)毛《诗》皆作“维”。
由上我们可以发现,《吕氏春秋》中所引的《诗》,其字词与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毛《诗》是有出入的,而与韩《诗》似乎是相同的,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吕氏春秋》写于战国末期,与后来的四家《诗》相比,它离最初的《诗经》最近,可靠性似乎更高。而就目前所知,现存《吕氏春秋》与原本并无较大出入,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据此,我们可以大胆地猜想,相比于我们现在所用的《毛》诗,或许三家《诗》更接近真实的《诗经》。先人疑毛、攻毛也不是没有其依据的。
2.顺序有异
在《吕氏春秋》所引的《诗》中,相比于上述之假借字这一微小区别,有一处差异较大,那就是《吕氏春秋·审应览·重言》中所引:“故《诗》曰:‘何其久也,必有以也。何其处也,必有与也。’其庄王之谓邪!”而就我们目前所见到的毛《诗》,其原文为:“何其处也,必有与也。何其久也,必有以也。”韩《诗》仅“以”为“似”,诗句顺序与毛《诗》一致,亦与《吕氏春秋》相异。这么一来,上述猜想也不是完全正确。
四、由《吕氏春秋》引《诗》所得到的启示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吕氏春秋》引《诗》,以《览》最多,概率最大。而所引的《诗》中,以《雅》最多,特别是《大雅》。朱熹《诗集传》:“雅者,正也,正乐之歌也。其篇本有大小之殊,而先儒说又各有正变之别,以今考之,正小雅,燕飨之乐也;正大雅,会朝之乐,受釐陈戒之辞也。”方玉润《诗经原始》:“太史公曰:‘小雅怨诽而不乱。’若大雅则必无怨诽之音矣。知乎小雅之所以也小雅,则必知乎大雅之所以也大雅,其体固不可或杂也。大略小雅多燕飨赠答、感事述怀之作,大雅多受釐陈戒、天人奥蕴之旨。”而吕不韦带领门客编撰《吕氏春秋》的目的,不外于为即将建立的封建统一的帝国设计一幅理想政治蓝图,并流芳百世。《大雅》正符合其心中所想所愿。
《吕氏春秋》引《诗》,多是以“引经据典”的方式,为其所言立论或辩说。由上述《吕氏春秋》引《诗》之体例可略见一二。如“故《诗》曰”“此《诗》之所谓(曰)” 等。
《吕氏春秋》所引《诗》,就字词而言,与韩《诗》相近,然又有与四家《诗》都不同的地方。是四家《诗》与原本《诗》不同,还是《吕氏春秋》与原本不同呢?这又是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高诱注.吕氏春秋[M].上海书店,1986.
[3]朱熹.诗集传[M].北京:中华书局,1958.
[4]方玉润.诗经原始[M].北京:中华书局,2006.
[5]马瑞辰撰,陈金生点校.毛诗传笺通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9.
[6]王先谦撰,吴格点校.诗三家义集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7.
[7]周振甫.诗经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2.
[8]余正松,周晓琳.《诗经》的接受与影响[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9]张丰乾.《诗经》与先秦哲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10]陈宏敬.《吕氏春秋》研究综述[J].中华文化论坛,2001,(02).
(江洁 苏州大学文学院 21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