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 博
摘 要:笔者将“三言”“二拍”中的入话作为研究对象,以叙事学方法为主要的理论方法对其进行叙事解读。主要从“三言”“二拍”中入话的形式与内容、入话与正回的关系以及入话在“三言”“二拍”中所起到的作用等三个方面来进行阐释。以叙事学的方法为指导,从“三言”“二拍”中的入话研究这一角度,对“三言”“二拍”进行新的研究与解读。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三言” “二拍” 入话 形式与内容
明代拟话本的出现是话本小说史上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是继宋人话本以后在话本小说史上的又一个高潮。“冯梦龙的‘三言’和凌濛初的‘二拍’代表了这一时期的最高水平,形成话本小说史上第二个高峰。”[1](P23)自二十世纪以来在古代白话小说的研究史上,有关“三言二拍”的研究是一个热点。据程国赋编写的《三言二拍传播研究》一书中收录的自1900年至2004年初以及2005年至2006年出版的相关“三言二拍”的著作进行了统计。他将这些研究著述共分为两类:一是著作类包括“三言二拍”研究专著、校译著作共45部;相关著作62部。二是论文类包括“三言二拍”总论193篇;“三言”482篇;“二拍”112篇。这些对于“三言”“二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一、所表现的主要思想,如晚明时期女性意识的崛起、新兴商人的经商意识等;二、人物形象刻画,如“三言”“二拍”中的商人形象、妓女形象、侠客义士形象等;三、对于晚明社会的反应,如“三言”“二拍”中对于李贽“心学”以及晚明资本主义萌芽等现象的反映。而把“三言”“二拍”作为话本小说史上杰出的代表作,对其进行文本体制研究则甚少。笔者针对这一研究状况对“三言”“二拍”文本体制中的入话进行浅显的研究。
一
“入话”是话本小说的最开始的部分。关于这种结构形式的成因,大多学者一般认为是说话艺人为了拖延时间、等待聚集听众、肃静场面而采用的必要手段,是当时民间伎艺用来招徕和稳住听众的惯技。例如程毅中先生认为“‘小说’是一种说唱文学,它在体制上有许多特点。例如开头照例有一段‘入话’,这是说话人开讲正文前所说的前言,近似唐代讲唱经文之前的押座文。一来是吸引听众的注意,使大家安静下来,二来是等待迟到的听众陆续入座,即使错过了‘入话’,也不影响听正文。”[2](P357)学界对于入话在话本小说中概念的界定一直争论不休。例如孙楷第、谭正璧先生做“三言”“二拍”的本事考证,涉及到正话前故事,一律通称“入话”。欧阳代发的《话本小说史》认为“三言”“二拍”的入话可分为入话和头回两部分,入话指的是话本开头的一首诗(词),头回是指短故事。徐兴菊在《明刊话本小说入话研究》一文中将“入话”的第一部分更名为“入话诗”,第二部分更名为“入话释论”,第三部分更名为“入话故事”。本文主要以徐兴菊对于入话的观点为依据对“三言”“二拍”中的入话进行分析讨论。“三言”“二拍”中入话存在的主要形式有三种,即入话诗、入话释论、入话故事。徐兴菊在《明刊话本小说入话研究》一文中将明代话本小说的入话情况作了表格分析,笔者截取其中有关“三言”“二拍”中的入话情况具体见下表[3](P15)。
笔者对“三言”中120则故事以及“二拍”中78则故事(其中同一篇出现两次,另一篇为杂剧不计入其中)为文本进行分析,将那些以诗或词作为入话归为入话诗,入话诗或词后有相应的解释议论的归为入话释论,入话释论之后正文之前有小故事的归为入话故事,具体统计如下:
从表中可以看出,“三言”“二拍”这五部明代拟话本作品中都存在入话这种形式。“三言”中有入话诗和有入话诗与入话释论的篇目较多大约占作品总数的60%以上。而之后刊刻的“二拍”中入话诗、入话释论、入话故事皆有的大约占了作品的85%以上。可见入话这种话本体制在不断完善。入话诗的内容一般都是对于正话所要表达主题思想的概括,如《古今小说》中第一回“蒋兴哥重会珍珠衫”的入话“人心或可昧,天道不差移。我不淫人妇,人不淫我妻。”[4](P1)就是对于正文思想主题的总结。再如《警世通言》中第三回“王安石三难苏学士”两首入话诗“海鳖曾欺境内蛙,大鹏张翅绕天涯。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势不可使尽,福不可享尽。便宜不可占尽,聪明不可用尽。”[5](P24)也是对正文主题思想的概括。还有一少部分入话诗与正文无多少联系,只是向读者炫耀才学。如《警世通言》中第十四回“一窟鬼癞道人除怪”中列举了近二十首诗词作为入话。入话释论的内容一般都是围绕着入话诗而存在的,是对于入话诗的解释与阐发,如前面所举的《警世通言》中第三回“王安石三难苏学士”中的入话诗“海鳖曾欺境内蛙,大鹏张翅绕天涯。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之后就议论道“奉劝世人虚己下人,勿得自满。”[5](P24)入话故事大多不独立存在,之前会有入话诗与入话释论,内容上多是举一个或几个与正文相近或相反的故事,如《古今小说》中第二回“陈御史巧勘金钗钿”就举了一个金孝拾金不昧得好报的故事,与正文陈御史断金钗案的故事作比较。《初刻拍案惊奇》中第四回“程元玉店肆代偿钱 十一娘云冈纵谭侠”举了多个入话故事,“红线的故事”“聂隐娘的故事”“崔慎思妾的故事”以及“车中女子的故事”等。这些入话故事都与正文程德瑜遇十一娘的故事相类似。
二
入话作为话本小说的开场白大多与正话有着紧密的关系。王立的《宗教民俗文献与小说母题》一书中通过母题这一概念将入话与正话联系起来。他将入话与正话的关系分为:一是入话与正话母题相同,与正话的主题相衔接;二是用入话的故事来阐释正话的主题,两者为同一主题意念所贯通;三是入话与正话母题相通而主题相异;四是从入话到正话描述某一母题的发展轨迹。以上这些总结一般都是针对有入话故事的篇目而言的,“三言”“二拍”中还有大量的没有入话故事的篇目。
所以笔者根据入话形式的不同,将“三言”“二拍”中的入话与正文的关系,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入话诗对于正文的归纳与概括,入话诗或词对正文的主题思想进行高度的概括和总结。“三言”“二拍”中每回都有一首或几首入话诗(词)它们或是直接点明主题或是引入所要表达的主题,当然也有一些炫才诗但并不占多数。如上文中所举《古今小说》中第一回“蒋兴哥重会珍珠衫”的入话“我不淫人妇,人不淫我妻”就是对于正文主题的归纳。第二,入话释论对于正文思想的议论与阐发,是作者借机直接向读者表达自己观点,发表自己的想法。对于那些粗识几字的读者做通俗性的讲解,从而引发读者的思考。“议论说明是一种很普通的开头方式,劝戒之意以外,多是作者借题发挥如《马当神风送滕王阁》,紧随开篇几句诗后是一番议论解说:‘这四句诗单说着自古至今,有那一等怀才抱德,韬光晦迹的文人秀才,就比那奇珍异宝,良金美玉,藏于土泥之中,一旦出世,遇良工巧匠,切磋琢磨,方始成器,故秀才二字不可乱称。秀者江山之秀,才者天下之才。但凡人胸中有秀气,腹内有才识,出言吐语,自不一般,所以谓之不寻常。说话的,兀的说这才学则甚!因在下今日,要说一桩风送滕王阁的故事。’这类议论说明往往笔意纵横,古今随意点染。它们无碍于群众对‘说话’的接受,对群众还有一定的启发作用。”[6](P30)。第三,入话故事与正文的关系,笔者较认同石昌渝先生在《中国小说源流论》中的某些观点,笔者将其归纳为:(一)入话与正话相关联,关目相关联,而故事却相异,主题思想相异。如:《拍案惊奇》中第二回“娇滴珠避羞惹羞 郑月娥将错就错”入话故事讲了一个女巫冒充柔福公主的故事与正文妓女郑月娥冒充姚滴珠的故事相类似。(二)用入话的故事来阐释正话的主题。例如《拍案惊奇》第一回《转运汉遇巧洞庭红 波斯胡指破亀龙壳》入话讲了一个金老汉丢银子的故事,与正文文若虚出海无意中却发了大财的故事相对,阐释主题。“一个苦苦挣来的钱财却莫名其妙的失去,一个不费功夫却莫名其妙的发了横财,莫名其妙的‘妙’究竟是什么?”[7](P248)无非就是作者要强调一种“宿命论”的主题思想。(三)入话与正话相反相成。如《二刻拍案惊奇》中第六回“李将军错认舅 刘氏女诡从夫”入话故事讲了一个夫妻失散,丈夫找到妻子却不能相认,死后才可以同穴的故事。正文则讲了一个夫妻生前不和,死后也不愿同穴的故事。
三
入话在话本小说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它与话本正文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但却不能独立存在。‘入话’凭借它与正文的某一点联系,导入正文,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8](P132)笔者比较认同危砖黄在《试论“三言”的入话》一文中对于入话作用的观点,他将“三言”入话的作用按入话的基本模式不同分为:(一)以诗词入话,作用有(1)与正话的主旨密切相关;(2)对正话内容或结局作出预示;(3)普及知识;(4)赞颂小说中某城市盛况、某地胜景及时代升平;(5)引出主人公的故事。(二)以议论入话,劝戒之意以外,多是作者借题发挥。(三)以故事入话,具有向正话过渡的作用。但他仅是针对“三言”的入话进行了分析,所以笔者主要对“二拍”中入话的作用进行分析。傅成州的《从“二拍”入话看凌濛初的创作心态》一文中认为“二拍”的每一篇入话都直接说明了作者的创作意图,借此“聊舒胸中垒块”,并用“功名富贵,总有天数”的思想自我安慰。并在入话中对晚明社会中存在的各种丑恶现象进行揭露,以此警示世人。“二拍”中的入话比“三言”的入话更加完整,几乎每篇都有入话诗、入话释论和入话故事。所以“二拍”中的入话囊括了入话诗、入话释论和入话故事的所有作用,使入话的作用得到最大的发挥。
笔者将其概括为:(一)用与正文相近或相反的故事,点明主题,概括全篇大意。如前文所举的《拍案惊奇》中第二回“娇滴珠避羞惹羞 郑月娥将错就错”与《二刻拍案惊奇》中第六回“李将军错认舅 刘氏女诡从夫”入话故事,一个从正面一个从反面来烘托正文故事,点明主题。(二)引出正文所讲故事的地点、人物或特定的时代背景。如《二刻拍案惊奇》中第十八回“张溜儿熟布迷魂局 陆蕙娘立决到投缘”就讲了万历年间活动在杭州附近地区的拐子,用自己的妻子来骗人钱财的故事。由此引出正文中一个类似的故事。(三)添加典故、渲染气氛、丰富情节,引发读者的想象。如前文所说《初刻拍案惊奇》中第四回“程元玉店肆代偿钱 十一娘云冈纵谭侠”举了“红线的故事”“聂隐娘的故事”“崔慎思妾的故事”以及“车中女子的故事”等九个入话故事,来丰富故事情节,在正文之前激发读者的想象。
注释:
[1]欧阳代发:《话本小说史》,武汉出版社,1994年版。
[2]程毅中:《宋元小说研究》,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3]徐兴菊:《明刊话本小说入话研究》,广东: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4]冯梦龙:《喻世明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
[5]冯梦龙:《警世通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
[6]危砖黄:《试论“三言”的入话》,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8年。
[7]石昌渝:《中国小说源流论》,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版。
[8]刘勇强:《中国古代小说史序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闫博 云南昆明 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 65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