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汉语词义与语境密切相关,它依赖语境而存在,又在语境的制约与影响中不断演变、发展。语境能够使词义变得具体而单一,赋予词汇灵活多变的临时意义,并制约着词义的选择。从语境的角度研究词义,弥补了以往单纯研究词语静态语言义的不足,使词语在动态运用中真正实现其交际工具的价值,同时也促使词义分析变得更加全面、科学。总之,语境是汉语词义存在和发展的土壤,语境分析对词义研究至关重要。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语境 汉语词义 制约
语言作为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只有在真实语境的具体运用中才能实现其交际功能。词义不仅具有静态的语言义,而且会受特定语境的制约而产生动态的言语义。在现实的语言交际中,词的语言义无法自给自足,它只能勾勒一个词语抽象的轮廓,却无法提供被概括对象的全部细节,必须借助语言义之外的语境信息才能够得以补充和确定,顺利完成交际。因此,词义对语境有极强的依赖性,它只有在语境中才得以显现,又是在语境的制约和影响中不断演变和发展。语境不仅是词义存在的土壤和解释词义的必要条件,也制约和影响着词义。所以,语境视域下的汉语词义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一、语境理论概述
语境,简言之,就是“语言单位出现时的环境”。作为沟通词汇语言义和言语义的桥梁,对于语境的研究也成为国内外语言学家共同关注的课题。
(一)国外语境研究概述
在西方语言学界,最早将“语境”作为语言科学的概念进行系统研究的是波兰人类语言学家马林诺夫斯基(Malinowski),他于1923年在The Meaning of Meaning一书中首次提出了语境问题:“话语和环境相互紧密地纠合在一起,语言环境对于理解语言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并创立“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的概念。随后,英国语言学家弗斯(Firth)在马氏基础上成功地将语境概念引入语言学的研究当中,他在《社会中的个性和语言》一书中,将语境区分为由语言因素构成的“上下文”和由非语言因素构成的“情境中的上下文”两类。
20世纪80年代初,系统功能语言学派创始人韩礼德(Halliday)、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D.Hymes)、费什曼(Fishman)等语言学者也都结合自己的学术背景对语境理论进行了补充和深化。从80年代开始,语境研究在前人的基础上取得了更多成果。不仅从社会文化角度来研究语境,还深入到认知语境理论的探索中,将语境本身也看作一个动态的过程,进而研究语境和语义这两个动态变量的相互关系。
总之,这些语言学家的共性在于认识到语境对语言使用的重要性,并对纷繁复杂的语境因素进行抽象归纳。他们注意到语言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语言(包括词义)的发展演变必定会受到外界言语环境的影响,不存在脱离语境的语言。
(二)国内语境研究概述
在我国,语境研究同样有着悠久的历史。我国传统的语言研究就已经注意到语境在词义研究中的重要作用。清代学者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就反复强调对词义的解释要注意“隐括”和“随文解之”的区别。此后,近代学者黄侃进一步提出了“说字之训诂与解文之训诂”的观点,其“解文之训诂”也等同于在特定语境中解释词义。
陈望道是我国最早明确提出、探讨语境问题的语言学家,他在1932年的《修辞学发凡》中提出了“修辞以适应题旨情境为第一义”的著名论点以及语境构成的六个要素,影响深远。
20世纪60年代初期,我国语言学家王德春首次提出了建立“语境学”的主张,他将语境分为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大类。在他看来,“语境就是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等客观因素和使用语言的人、身份、思想、性格、职业、修养、处境、心情目的等主观因素所构成的使用语言的环境。”(王德春,1983)
以前人研究为基础,胡壮麟、张志公、王占馥等语言学者将语境研究推向更高的层次。胡壮麟在《语境研究的多元化》(2002)中分别论述了语境研究由一元向多元的转变,进一步扩展了语境研究的视野。王占馥专注于对“语境学”的潜心研究,先后出版了《语境学导论》(1993)、《汉语语境学概论》(1998)等著作,为语境学研究作出了有益尝试。
二、语境对词义的制约与影响
进入言语系统的词义,必然会受到语境的制约与影响。语境对词义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它可以显示词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语境使词义由概括模糊变得清晰具体;由多义变为单义;还可增加词的临时性意义,使其充满了“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语境还会影响到词义的选择,制约着词义的组合与搭配。
(一)语境使词义单一化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词多义或歧义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或是由于多义词具有多个义项,或是由于词义本身的模糊性,也可能是因为同形同音词的混淆。这时,必须借助特定的语境作为补充才能够确定词的具体含义,实现词义的单一化。
1.确定多义词的义项
现代汉语中存在大量多义词,真正单义的词数量很少。这些多义词在静态的语言当中是多义的,可以同时具有多个义项,但在实际运用中却很少引起混乱,这是因为在具体语境中,只能有一个义项被语境激活并显现。因而,多义词在具体语境中表现出单义的特征。
以多义词“慢”为例,在《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中,“慢”字共有5个义项:①速度低;走路、做事等费的时间长(跟“快”相对);②从缓;③莫,不要;④态度冷淡,没有礼貌;⑤姓。在“天黑了你慢点走!”这样的语境中,只适用于“从缓”这一个义项,而不能表示“态度冷淡,没有礼貌”等其他4个义项。由此可见,尽管汉语中的多义词十分丰富,但通过语境的过滤和筛选,多义词在具体的使用中总是以单义的性质出现的。
2.消除语句歧义
在短语或句子中也常会出现歧义现象。例如:
(1)爷爷老了。(年纪大/去世)
(2)他借我一本书。(借出/借入)
以上两句话虽也有一定语境,但由于语境较短不足以限定单一义项,因而造成了词语的歧义。例(1)中的“老”既能表示爷爷“年纪大”,又能表示他已“去世”;例(2)中的“借”也含有“借出、借入”两个义项。要想消除这些词义的不确定性,就需要为它们补充更为充分、具体的语境。如在以下语境中这几个多义词的词义就变得清晰而单一:
(3)老:爷爷老了,已经爬不动崂山了。(年纪大)
爷爷老了,明天就要出殡了。(去世)
(4)借:他借我一本书,到现在都没还给我。(借出)
幸亏他借我一本书,要不我昨天就写不完作业了。(借入)
除借助上下文语境外,在现实中也常常利用交际语境,通过说话的场合、双方的身份等外界因素来限制词义的义项。例如,当学生在食堂对食堂师傅说“我要烤肠”时,大家都明白这里的“烤肠”指的是“已经烤好的香肠”,而不是“去烤肠”这个动作。因此,只要提供充分的语境,利用语境对词义的制约性来显现单一、确定的词义,许多歧义现象就会随之消除。
3.区分同音词
汉语中存在一定数量的同音词,特别是那些同形同音词,由于书写形式和读音完全相同,无法单从字面判断出该词的含义,只有以语境为依托,才能将这些同音词正确区分。例如,花(可供观赏的植物)—花(耗费);副(量词)—副(居于第二位的),这两组同音词只看字形难以区分,但当它们进入特定的语境中时,其词义就会变得单一而明确:
(5)我刚买了一盆杜鹃花。(可供观赏的植物)
这本书是我花30元买的。(耗费)
(6)今年生日爸爸送了我一副羽毛球拍。(量词)
这位年轻有为的青年才刚毕业就当上了副主任。(居于第二位的)
(二)语境使词义具体化
词义具有概括性,它是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抽象概括的反映,舍弃了客观对象的细微差别。例如《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中对“草”的释义为:高等植物中栽培植物以外的草本植物的统称。这只概括出了“草”这类客观事物共同的、本质的特征,并未容纳客观世界中所有草在形状、颜色、高矮等方面的个别差异。
词义的这种概括性主要存在于静态的语言系统当中,它们在特定语境中的所指都是十分清晰的,而且其词义也会发生由抽象到具体、由一般到个别的转化,成为语境中特指的“这一个”“这一类”。例如在“刚买的哈密瓜很甜”这个语境中,“哈密瓜”不再是泛指概念,而是确指刚刚买来的“这一个”,具有特定的颜色、花纹、重量和口感等。再如“嗓子”一词,在“李红的嗓子真好,唱歌特别好听”这句话中,“嗓子”指的是“嗓音”,而且具体到只能是“李红”的嗓音,并非他人的嗓音。所以,“具体的语境不但能突出地显示多义词的某个义项,还可以使该词义获得具体的事物对应性。”(武占坤、王勤,1983)
此外,语境也能将词义确定在某个具体的类别当中,例如“球”能够指称各种球,但“球”在“削球”中只指乒乓球,而在“头球”中指“足球”。因此,语境具有使词义具体化的作用,让概括的词义变得具体。
(三)语境赋予词临时性意义
在特定语境中,一些词往往还会增加临时性意义。这些临时性义素并非词义本身所固有的,而完全是由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所临时赋予,并且会随着语境的变化而变化,即古代注疏所说的“因文诂义”“随事为文”等。如果脱离了上下文语境,这种意义便会消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增加临时义素
在汉语中,某些词出现在特定语境时会新增一些临时性义素。例如,在“我在洗衣服”这个语境中,“衣服”就具有[+脏]这个义素,而[+脏]这个义素并非所有“衣服”的固有属性,它只是在“洗衣服”这样的语境中才获得的临时性义素。又如,同样是“鱼”这个词,在“抓鱼、观鱼”的语境中,表明鱼一定是活着的,凸显了“鱼”[+活着]这样的义素;在“烤鱼、蒸鱼”等语境中,则突出了“鱼”[-活着]的义素;而在“卖鱼”的语境中,“鱼”又新增了[+待售]这样的临时词义。这些新增的义素并非词义本身所固有,而是随具体语境而显现和变化的。
2.暗含言外之意
语言的魅力之一就在于它能够用有限的语言形式来表达无限的思想内容。因而,在言语交际中,有一部分词义是由特定语境临时补充而成的,并非字面本身的含义,而是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这些“言外之意”往往是说话者的真实意图。例如:
小丁问:“需要帮你带饭吗?”
小向答:“现在才9点。”
在该语境中,小向并未明确回答小丁的问题,但“才9点”暗含的“弦外之音”为:小向认为现在的时间尚早,自己还不想吃午饭,因此不需要小丁帮忙带饭。可见,具体的语境使一个“才”字增添了其本身并不具备的临时性语义。
3.增添修辞色彩
在特定语境中,为了提升语言表达的效果,人们常会通过借用一些修辞手段来使词义获得临时的修辞色彩,这些修辞义有时会与词的语言义发生偏离,从而产生比喻义、借代义、双关义等各式的言语义。但这些修辞手段只是临时性的使用,并没有凝固成该词的语言义。例如:
(7)现在,我们祖国早已越过了漫漫的长夜,欢度着阳光明丽的春天。(《魏巍《路标》),(比喻)
(8)爸爸15岁时就有了自己的第一辆凤凰。(借代)
以上两个语境中,所有加点词的含义都与其语言义发生了偏离,它们都是通过修辞手段而在特定语境中获得了新义。例(1)中的“长夜”“春天”通过比喻的方式分别暗指“旧中国的黑暗统治”和“新中国的美好生活”,形成了鲜明对比;例(2)中的“凤凰”一词也不再指动物,而成了“凤凰牌”自行车的借代。
4.形成动态词聚
在汉语词义类聚的研究中,大多以语言系统中相对稳定的静态类聚为主要研究对象。但在一定语境的帮助下,也可根据表达需要而形成词义的动态类聚,具有明显的临时性。特别是一些在静态类聚中不具有同义关系的词语,却可以在动态应用中形成言语同义词。例如:
(9)某人指着喜鹊说:“这鸟真漂亮啊!”
(10)张三的聪明和才智是他成功考取公务员的重要原因。
在例(9)的语境中,表示类概念的“鸟”和表示种概念的“喜鹊”形成了言语同义词,“鸟”也从表示类概念的意义临时变成了指称种概念的意义。例(10)语境中,本是形容词的“聪明”也临时获得了名词性质而与名词“才智”构成了言语同义词。由此可见,词义的动态类聚只能在言语交际中产生,虽然是临时性的,却有着极强的灵活性,可随语境而变换,广泛应用于现实生活。
(四)语境可以选择词义
语境对词义的选择,指在具体语境中词语搭配的问题。一个词能否在特定语境中出现,能否和语境中其他词语相互搭配,表现了词义的选择性。例如我们可以说“喝水、喝药、喝汤”,却不能说“喝饭、喝西瓜、喝馒头”,这是因为在“喝~ ”的语境当中,只有“水、药、汤”具有[+液体]的义位特征,而“饭、西瓜、馒头”却只有[-液体]的义位特征,后者只能在“吃~”的语境中出现。因此,语境会对词义产生制约,只有符合语境的词义才能被选择和显示,否则便会出现搭配不当的问题。
在一些文学作品中,有时也会出现为了追求特殊表达效果而有意使用词语的超常搭配。例如在“让温暖洒满人间”这句话中,“温暖”本不能与“洒”搭配,但作者这种创造性的词义搭配,无疑取得了非凡的艺术效果。
此外,词语组合的数量也会对词义的选择产生一定的影响,组合的词语越多,能出现在该语境框架内的词可能就会越少。例如在“~走”这样的语境框架内可以出现“人、盲人、猫、表”等很多词语,但在“~进课堂”中,就需要排除“表、猫”等词语,而在“~进花园观赏玫瑰”的语境中,连“盲人”也被排斥在此语境框架之外了。
总而言之,词义对语境有极强的依赖性,语境能够使词义单一化、具体化,而且能够赋予词汇灵活多变的临时义,并制约词义的选择。因此,语境对词义的影响和制约无处不在。
三、语境分析对词义研究的重要意义
在语言运用中,词义和语境紧密相连,从语境分析的角度来研究汉语词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一)动态语境:词义研究的必要条件
语境分析在词义研究方面最首要的贡献在于:它突破了以往词义研究仅局限于语言内部结构的传统,将词义研究的视野由语言内部转向宽广的外界语境。传统语言学更多关注的是词汇的语言义,而忽视了对其动态言语义的分析,将语境的因素排斥在语言本体的研究之外。实际上,语境与词义密不可分,动态语境更是词义分析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词义对语境有极强的依赖性,只有深入到特定的语境之中,静态的词义才能实现向动态的转化。由于词义的概括性,以及一词多义、歧义现象的普遍存在,如果没有动态语境的制约和补充,词义会变得难以捉摸。因此,正是语境的存在,才使得词义真正具有了在现实中交际的价值。事实证明,将词义从语境中剥离的做法并不可行,没有语境也就失去了词义存在的土壤,动态语境是词义研究的必要条件。
(二)语境渗透:词义发展的有效途径
语境对词义的发展和演变也发挥着巨大作用。词的语言义和言语义之间并非截然对立,词义的言语成分和语言成分之间也存在着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不仅许多言语义是在语言义的基础上发展而来,而且一些言语义还能够在一定条件下逐渐演变成词语的语言义。
例如,“东风”和“西风”原来分别指“春天的风”和“秋天的风”,现在二者也常用来比喻“革命的力量或气势”以及“日趋没落的腐朽势力”;“尖端”原指“尖锐的末梢;顶点”,现在还可用来形容“发展水平最高的(科学技术等)”。这些当初临时使用的言语义在被社会普遍认可之后就演变为语言义,并且还能够固化为该词的一个义项被规范的汉语词典所收录。
由此可见,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人们常会根据表达和交际的需要而给词汇增加临时性意义,这些临时性的言语成分大部分只存在于它出现的具体语境之中,脱离语境则不复存在。但也有一些临时性的言语义,由于人们在它偶然出现后经常性地在相同的语境中使用它,结果逐渐得到全民的认可而演变成相对稳定的语言成分,最终进入到静态的词汇系统之中,固化为该词的语言义,直至成为词义发展演变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一定条件下,词义在发展过程中会逐渐吸收、融合语境中的某些意义成分,这些语境成分对词义的渗透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词义的发展,并且极大地丰富了语言词汇在表达上的生动性和鲜活性,增强了词汇的表达效果。
(三)语境分析:符合汉语特点的必要补充
与词形丰富的西方语言不同,汉语属于分析型语言,其重要特点之一就是词语缺乏形态的变化。而且,悠久的历史为汉语沉淀出极为丰富的词汇,加上中国人倾向于含蓄、婉转、隐晦的表达方式等,使得语境在汉语词义分析方面发挥了更大的作用。中国人在言语交际中善用的比喻、婉言、双关等修辞方式,如果没有特定的上下文语境,甚至深层的社会文化语境为依托,仅凭字面词义就想顺利完成交际几乎是不可能的。从广义的社会文化语境来看,其对词义的影响更是一种深层次、潜移默化的影响。假如不了解中国封建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就无法读懂《红楼梦》的深刻内涵;假如不了解旧中国的社会现实,也就无法体会朱自清《荷塘月色》中知识分子的苦闷与彷徨。因此,结合语境来进行词义分析,不仅是符合汉语特点的有效方式,更是理解汉语词汇深层内涵的重要条件。
综上所述,语境对词义有着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它使词义变得单一而确定,灵活而生动,并成为词义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为词义提供了必要的补充和依托。因此,词义依赖语境,词义研究也必须结合语境分析才能够真正做到完整和科学,离开语境,词义也就变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葛本仪.现代汉语词汇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
[2]符淮青.词义的分布和描写[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3]苏新春.汉语词义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4]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Z].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5]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6]武占坤,王勤.现代汉语词汇概要[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3.
[7]王德春.修辞学探索[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3.
[8]苏宝荣.词义研究与辞书释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9]许力生.语言学研究的语境理论构建[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7).
[10]西槙光正.语境研究论文集[C].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
[11]胡壮麟.语境研究的多元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3).
(郝文静 山东青岛 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26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