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文科毕业汉语言文学毕业正文

“赞”的词义和词性变化——由“点赞”说起

  • 投稿九毛
  • 更新时间2015-09-17
  • 阅读量619次
  • 评分4
  • 42
  • 0

张雷红

摘 要:随着社交网络的兴起,产生了一大批新兴的网络词语,这些词语有的意义发生了变化,有的词性发生了转移。“点赞”中的“赞”就是其中之一。本文借由“点赞”一词的出现,对“赞”的意义和词性进行梳理分析,得出“点赞”的“赞”的词性变化趋势。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点赞 词义 词性 赞美 赞颂

中国国家主席在2015年的新年贺词中说:“我要为我们伟大的人民点赞!”。羊年春晚,“为我们伟大的人民点赞”出现在火红的大屏幕上。“点赞”一词是2013年以来就流行的一个网络热词,其中的“赞”字上榜2014年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商务印书馆等主办的“汉语盘点2014”年度字词。“点赞”中的“赞”是什么意思,词性是什么?

其实,“赞”字古代就有,是一个会意字,本义是进财货以求谒见,是动词。《说文解字》:“赞,见也,从贝从兟。” 徐锴注释:“进见以贝为礼也。”自古至今,“赞”的词义和词性演变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动词

“赞”的动词义主要是由本义引申而来的,有“导引”“引见”“辅佐”“辅助”“参与”“选拔”等词义。《国语》:“太史赞王,王敬从之。”“赞”是“导引”的意思;《仪礼·乡饮酒礼》中的“主人之赞者西面北上”,“赞”是辅助的意思;《史记》“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中的“赞”是“参与”的意思;《礼记·月令》中的“命太尉,赞桀俊,遂贤良,举长大”,“赞”则可以翻译成“选拔”。《康熙字典》将《易·卦》中的“幽赞于神明”的“赞”训释为“明”,是“彰明”“彰显”的意思,是由“辅佐”“辅助”一词引申而来的。“赞”的“称颂”“赞美”义较早见于汉代的《史记》。《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中的“自赞于平原君”,《三国志·许褚传》中的“下诏褒赞”,“赞”都是“称颂”“赞美”义。现代汉语中的动词“赞”基本都是“称颂”“赞美”义,如“称赞、赞赏、赞扬”等。

二、形容词

作为形容词,“赞”主要见于方言中,如浙江东部沿海地区的方言,发音为“zhai”,去声。该词在当地表达的意思为:非常不错,非常好,干的非常漂亮。“赞”的这个词性一度流行于浙江东部地区沿海城市,像台州市黄岩区、路桥区、椒江区,温岭市,绍兴地区的嵊州市(发音为“zan”,去声)等地。随着网络社交的兴起,不少方言词语使用区域扩大化,“赞”频频出现于网络中,经常与程度副词“很”搭配使用。“很赞”成为年轻人的一种时尚用语,使用范围逐渐扩大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三、名词

作为名词,“ 赞”主要有3种意思:1 . 一种抒情文体,分褒赞和附赞两种。“褒赞”的“赞”是赞美的文字,而“附赞”的“赞”是在文章后面补充说明或总结性的文字。这种文体常以情调激扬、风格精炼为标志。如:《天安门赞》《白杨礼赞》。佛经中佛教徒歌颂教主释迦牟尼及其他佛陀的文辞。宋代孙光宪的《北梦琐言》中有“是夜黄昏,僧徒礼赞。螺呗间作,渤海命军侯悉擒械之来。”以上两种“赞”的名词义从动词义“赞颂”“赞美”引申而来,因为出现在相关文献中的时间要晚于动词义。2.司仪。《书·咸有一德》中“伊陟赞于巫咸”的“赞”;《史记·秦始皇本纪》将闾曰:“阙廷之礼,吾未尝敢不从宾赞也。”3.姓氏。

四、点赞

“点赞”是2013年以来流行的一个网络词语,2014年被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商务印书馆等主办的“汉语盘点2014”年度字词收录。它已经潜移默化地融入我们的生活,对于每天接触电脑的人来说,使用“点赞”功能的频率较高。微信、微博、贴吧、QQ空间等社交软件或网页中,设计者加入了“赞”的功能。“赞”一般为一个大拇指形状的按钮,点击一下,便可对此内容(一篇帖子、一条微博、一条微信或一篇文章等)“点赞”,以对此内容表示赞同、支持和喜爱。

“ 点赞” 的用法比较灵活, 常见的句式为“ 给(为)……点(个)赞”。比如看见一张美丽的风景图片,就可以说“给这张图片点个赞”,在QQ空间上看到别人的照片拍得不错,也可以“点个赞”。这个“赞”字是动词还是动词活用作名词呢?

其实,古汉语中常有动词活用作名词的现象。《捕蛇者说》中“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出”是出产的东西,“入”是收入的财物;《卖油翁》中“吾射不亦精乎”的“射”是动词“射箭”活用作名词“射箭的技术”。现代汉语中,动词活用作名词的现象也有,《艳阳天》中“马凤兰把所有可以用来的笑,全收起来了”,“笑”是名词用法。在“点赞”中,“赞”用的是动词“赞颂”“赞美”的意思,但是人们现在习惯在前面加上“个”字,而“个”本身是量词,数量词却是名词出现的标志,后面接的只能是名词。由此可见,“赞”在这里是动词活用为名词。

值得注意的是,“点赞”一词在主席的新年贺词中的出现,反映了国家领导人对能够准确、精炼地表情达意的文明的网络语言的一种参与和认同。在未来,它的使用频率会越来越高。“点赞”中的“赞”可能会成为名词的一种独立用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张颖.现代汉语中动词做名词的兼类与活用[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2).

[2]吴剑平.关于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的思考[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3).

[3]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修订本)[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

[4]胡明扬.汉语词类研究综述?词类问题考察[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6.

(张雷红 山东潍坊 山东经贸职业学院科学与人文系26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