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文科毕业汉语言文学毕业正文

“得罪”与“缺德”的词汇化及差异分析

  • 投稿可苦
  • 更新时间2015-09-17
  • 阅读量339次
  • 评分4
  • 70
  • 0

池建海

摘 要:本文分析了动词“得罪”、形容词“缺德”的词汇化过程以及二词的语法差异并通过分析二词的原型分布及词汇化过程来探究其语法差异的成因。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得罪 缺德 词汇化 语法差异 成因

现代汉语中存在着大量由动宾短语凝固而成的复合词,如“担心”“观光”“吃力”“理事”“见面”“冒险”“动员”“缺德”“得罪”等。这种由句法单位变为词汇单位的过程,称为词汇化,是一种句法单位成词的凝固化[1],是语言发展变化的普遍现象。虽然同为动宾式复合词,但仍存在着很大的语法差异。本文以“得罪”“缺德”二词为例分析由词汇化过程引起的语法差异。

一、“得罪”的词汇化过程

在现代汉语中,“得罪”是一个双音节动词,《现代汉语词典》对“得罪”一词解释为:

<动>招人不快或怀恨;冒犯;出言不逊。

(1)他得罪了很多人。

(2)我说话比较粗鲁,得罪了。

(一)“得”与“罪”的语义变化

1.“得”的“获得”义

“得”作动词,本义为“获得、取得”。如:

(3)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孟子·梁惠王上》)

(4)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班超传》)

(5)卖炭得钱何所营。(《卖炭翁》)

2.“罪”的语义演变

“罪”作名词,本义为“作恶或犯法的行为”。如:

(6)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左传·桓公十年》)

(7)窃杀生之权,其罪已不容诛矣。(《汉书·游侠传序》)

“罪”后来又有“过失、错误”义。如:

(8)王曰:“此则寡人之罪也。”(《孟子·公孙丑下》)

(9)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史记·项羽本纪》)

(二)“得”与“罪”的连用与词汇化

“得”与“罪”早在先秦时代就已经连用。如:

1.获罪,谓得过咎

(10)云不可使,得罪于天子。(《诗经·小雅·雨无正》)

2.冒犯,开罪

(11)得罪于母弟之宠子带。(《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12)赵岂敢留玉璧而得罪于大王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13)迨诉频切,又得罪舅姑(《柳毅传》)

(14)保正休怪!早知道是令甥,不致如此,甚是得罪。《水浒传》

例(11)至例(14)表明,“得罪”连用“得”仍然是动词,表示“获得”,而名词“罪”已经虚化和抽象,不再表示“作恶或犯法的行为”,“得罪”演化成“动词语素+虚化名词语素”的动宾式复合动词。可见,具有“冒犯,开罪”义的动词“得罪”早在先秦时就已经完成了词汇化。只不过这种“得”并非是主观行为,而是其行为的结果,属“意外获得”。

二、“缺德”的词汇化过程

在现代汉语中,“缺德”是一个双音节形容词,《现代汉语词典》对“缺德”一词解释为:

<形> 缺乏好的品德,指“人做坏事,恶作剧,开玩笑,使人为难”等等。

(15)他这个人太缺德了。

(16)你真是缺了大德了。

(一)“缺”与“德”的意义变化

1.“缺”的“缺少”义

“缺”本义为“瓦器破”,引申为“破损、残破”。如:

(17)既破我斧,又缺我戕。(《诗经·破斧》)

(18)周室既微,载籍残缺。(《汉书·艺文志》)

“缺”在使用过程中,有“缺少、缺乏”义。如:

(19)缺王道之仪。(《汉书·司马相如传下》)

(20)于此微缺然。(清·袁枚《祭妹文》)

2.“德”的“品德”义

“德”作名词,很早就有“品德、品行”义。如:

(21)德行,内外之称,在心为德,施之为行。(《周礼·地官》)

(22)德何如可以王矣?(《孟子·梁惠王上》)

(23)无德不贵,无能不官。(《荀子·王制》)

(二)“缺”与“德”的连用与词汇化

1.“德缺”的倒文

“缺”与“德”连用的时间较晚,从所能见到的史料看,最早出现在东汉时期且为倒文“德缺”。如:

(24)康王德缺于房,大臣刺晏,故《诗》作。(《论衡·量知篇》)

2.“缺德”的连用与词汇化

在北大古代汉语语料库中可以发现“缺德”一词的史料很少,多出现在清代和民国的武侠小说中。如:

(25)擂台也是焦公子办的,我何必做此缺德之事?(《三侠剑》)

(26)您说他这个放火的缺德不缺德呀。(《雍正剑侠图》)

例(24)表明“德缺”在东汉时期已出现,这比“缺德”出现的要早很多,例(25)、(26)表明,“缺德”直到清代和民国时期才完成词汇化。在“缺”“德”连用时,“缺”仍然是动词,表示“缺少”,“德”为名词“道德”,二者均无虚化迹象。“缺德”演化成“动词语素+名词语素”的动宾式复合词。与“得罪”正好相反,在另一主体看来“缺”具有主观行为。

三、“得罪”与“缺德”的语法差异

虽然同为动宾式复合词,但“得罪”与“缺德”却存在着语法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为能否作为离合词及是否可带宾语构成动宾短语。

动宾式复合词中存在着离合词与非离合词的差异。有些动宾式复合词介于词与短语之间,既可以作为一个词来使用,也可以在中间插入若干成分,变成一个短语。如“缺德”“打仗”“洗澡”“理发”等词,当在这些词中间插入“了、个、次”时就分别变成了短语“缺了德”“打了仗”“洗了个澡”“理了次发”等。

“缺德”等属于离合词,而“得罪”“动员”等则属于非离合词,这些动宾复合词中间不能插入“了、个”,不能说“得了罪”“动了员”等。但上述复合词仍然可加一个宾语构成新的动宾短语,如“得罪了领导”“动员群众”等。

四、“得罪”与“缺德”差异分析

(一)原型理论下的渐变分布

从词汇化的角度讲,词汇化完成后形成的动宾式复合词结构凝固无法再插入其他成分,而一旦插入其他成分也就意味着它仍然是短语。众多语言学家对离合词与非离合词有不同的看法,吕叔湘认为离合词是基本短语或短语词;范晓则把处于中间状态的离合词称为“类短语词”。如果从原型理论的角度去考虑,我们可以把“得罪”“动员”这类非离合词称为“核心词汇”;把“缺德”“打仗”称为“中间词汇或短语词”;把“买菜”“洗手”这类动宾短语称为“外围短语”。这样呈现出短语到词的词汇化趋势,即“外围短语→中间词汇→核心词汇”。

董秀芳用原型理论分析复合词内部的等级时指出,“现代汉语复合词范畴内部各成员在词化程度上表现出差异。现存的复合词不是同一时间层次的产物,其演化的彻底程度是不同的”[2]“得罪”与“缺德”在原型分布上的差异与其语法差异相一致。

“外围短语、中间词汇、核心词汇”三者之间并不是断裂的,而是连续的渐变,最好的证明就是大量过渡词汇的存在。中间词汇与核心词汇之间的过渡词汇如“登陆”“起草”等。

(27)美军在仁川登了陆。

(28)台风将登陆福建。

过渡词汇的存在反过来又使得我们无法在二者之间进行精确划界。

(二)词汇化的程度差异

1.连用及完成词汇化时间

例(11)至(15)表明“得罪”早在先秦时期便已连用且完成词汇化;例(24)表明“缺德”最早在东汉出现且为倒文,其在清代与民国时期才完成词汇化。可见“得罪”无论在连用还是完成词汇化的时间上都要早于“缺德”。

2.结构的凝固度与意义的虚化度

结构的凝固度、意义的虚化度是检验词汇化完成与否的重要标准。在词汇化过程中,“得罪”中的“得”并没有虚化,而“罪”却虚化和抽象化了。这样就导致“得罪”整体虚化和抽象化了,其结构比较凝固。在词汇化过程中,“缺德”中的“缺”和“德”均未虚化或抽象化,再加上其词汇化时间比较晚,所以即使完成词汇化也未形成非常凝固的结构。

与“缺德”比较相近的是名词“知己”,二词均有倒文且均未虚化。“知己”在词汇化过程中存在着“知己”“知我”“不己知”等形式,不同的是这三种形式中只有“知己”最后完成词汇化,且其结构凝固,属非离合词。一是“知己”早在先秦已连用,在三国时初步完成了词汇化[3],这比“缺德”早得多;二是“己”作为代词与“知”连用后形成了异常凝固的结构。

由此可以推论:在动宾结构的词汇化过程中,如果有部分虚化或整体虚化的现象发生,或动宾结构非常凝固,无法插入其他成分,则形成非离合词,反之则形成离合词。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王灿龙.语法化二例——兼谈词汇化和语法化的关系[J].当代语

言学,2005,(3).

[2]董秀芳.动词性并列式复合词的历时发展特点与词化程度的等级

[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

[3]池建海.“知己”的词汇化及相关问题[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版),2010,(9)

(池建海 四川成都 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 6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