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文科毕业经济毕业正文

现代制造业内部审计发展探究——基于江苏某企业内部审计现状分析

  • 投稿孙慕
  • 更新时间2015-09-28
  • 阅读量1031次
  • 评分4
  • 28
  • 0

史源

(江苏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南京卷烟厂,江苏南京210019)

[摘要]当前,我国进入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为适应建设符合时代要求的现代企业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内部审计必须重新审视自己,找准定位、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卫士”和“谋士”作用,为企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持续健康平稳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江苏省;现代制造业;内部审计

[DOI]10.13939/j.cnki.zgsc.2015.04.049

1现代制造业内部审计定位

1.1现代制造业内部审计的价值定位

“两个利益至上”共同价值观是关于烟草行业价值和如何实现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是行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烟草行业内部审计工作同样必须致力于维护消费者权益、保证国家财政收入,在此前提下,积极促进企业各项目标实现。通过内部审计活动,改进企业经营管理,保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促进完善企业制度和机制,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内部审计可以从有形和无形两个途径为企业创造价值,有形的价值表现为通过对项目审计创造的价值,增收节支,开源节流;无形的价值表现为,通过审计活动,帮助企业发现存在的风险并提出规避风险或改进风险管理的建议,完善内控制度,改善企业治理,提升管理效率,提高经济效益。

1.2现代制造业内部审计的职能定位

(1)制造业规范管理要求内部审计充分发挥监督职能。为巩固健康体制,不断加强对行业监管,全面提升制造业的规范管理形象,内部审计作为监督环节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始终受到企业高度重视。对于审计监督,行业形象地将其视为“体检”,通过定期的“体检”,让行业更好地了解自身状况,发现细微变化,及时纠正出现的问题,防止“细菌”入侵,防止小毛病变成大问题,局部问题变成普遍问题,从而使肌体保持健康。新形势下,依法治企和严格规范的标准更高、要求更严,行业监管任务更加艰巨,内部审计的监督职能只能加强,不能有丝毫削弱。

(2)制造业改革发展要求内部审计充分履行服务职能。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央加快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步伐,深化改革已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旋律。与此同时,随着国家经济增速放缓,使得行业自身健康发展成为重要的一环。外部环境的变化迫使企业必须深化改革,调整战略,从规模扩张型转向结构效益型,更加强调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当前行业积极谋划“三大课题”,紧扣关键问题,提出了八项改革措施。内部审计作为企业管理的组成部分,必须勇于投身到行业改革发展中,从大局着眼,微观入手,以“促管理、增效益”为目标,服务于企业发展和高层决策,充分发挥建设作用和参谋作用。通过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检查和评价,针对管理和控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富有成效的意见和建议,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通过及时、准确地提供客观、公正的资料和信息,为企业领导决策提供支持。

2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现状及不足

2.1工作现状

公司内部审计历经八年发展,目前已步入了科学发展的轨道,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内部审计格局基本形成。二是各项内部审计工作有序开展。三是审计信息化建设成效初现。四是审计人员素质不断提升。五是内部审计工作地位逐步提高。

2.2存在不足

一是独立性不强。内审委员会、内部审计委派制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对审计人员人事关系、业务关系等还没有完全理顺。审计人员有时参与具体的管理工作,无法以“旁观者”的身份发表独立客观的意见或建议。二是机制、制度不健全。内部审计管理机制仍需进一步完善,部分审计领域缺少配套的管理办法、操作指南,还没有形成科学、规范、系统的内部审计制度体系。三是工作深度和广度不够。实务中审计人员不能从管理的角度深层次、多角度地分析问题,不能从公司整体长远发展的高度提出前瞻性的建议。内控审计、风险管理审计等领域基本未涉及。四是手段或方法创新欠缺。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延伸,远程联网审计等管理经验未得到全面推广。不能根据不同审计类型的特点,灵活使用不同审计方法。五是沟通协调不畅。在开展审计项目时,由于审计人员沟通不主动、不及时、不充分,导致被审计对象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特别是在开展同级审计时,由于部门地位平等导致沟通协调存在一定困难。六是审计成果利用价值不高。存在重提出问题建议轻跟踪落实整改、重就事论事轻以点带面的现象。审计结果没有与人事考核、纪检廉政、绩效考核等相挂钩。七是审计人员知识结构参差不齐。各直属单位在人员配置上普遍存在不平衡,严重缺乏工程造价、法律、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专业性人才。在整体业务素质上,与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要求还有差距。

3公司内部审计发展构想及打算

3.1完善机制,实现内部审计制度标准化

全面梳理现有内部审计规章制度,根据审计工作条块内容,结合实际,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制定审计质量控制管理办法、财务收支审计办法、专项审计管理办法、经济责任审计作业指导书等,形成一整套内部审计规章制度,使得每一项内审工作均有章可循,真正做到内审工作“流程统一、模板统一、标准统一”。完善机制,探索建立整改报告机制、整改跟踪督查和联动机制、整改问责机制、审计责任追究制、重大审计事项报告制、建立审计报告泄密责任追究制等,不断提升内部审计科学管理水平。

3.2统一平台,实现内部审计手段信息化

建立内部审计综合管理信息门户,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为内审人员提供充分交流平台,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将合同管理、工程审计、采购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等统一纳入到审计业务管理工作平台,并实现审计业务管理系统与其他相关业务系统(如工程项目管理系统、采购管理信息系统)的高效衔接;建设“人、财、物、产、供、销”为一体的审计综合查证分析和智能预警系统,实现事后审计向事前、事中审计的转变。

3.3多措并举,实现内部审计方式多样化

积极推行“四个并重”:真实、合规性审计与管理效益审计并重、常规审计与专项审计调查并重、审计监督与其他监督并重、审计内部力量与外部力量并重;跳出传统的审计思路,创立“纵向到底的源头审计法”、“横向到边的终点审计法”、“采购与应付款的内环审计法”、“跨越部门及专业的外环审计法”等;不断创新审计手段,加大非现场审计力度,定期、连续地采集企业的经营数据和资料,建立内部审计数据库,为非现场审计进行资料上的准备。通过方法手段的创新,不断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大幅节俭审计成本,从而实现内部审计的增值目标。

3.4与时俱进,实现内部审计内容广深化

紧扣“五点方针”开展工作,即企业发展中的重点、生产经营中的难点、管理体制上的弱点、人员意识上的盲点、干部职工关注的热点,从中找准审计着力点和突破口;巩固老阵地,充分挖掘现有工作的深度,在经济责任审计方面,探索被审计对象由法人实体转向非法人实体时如何开展审计评价,合同审计方面探索如何由程序性审计转向价格等实质性审计;勇于开辟新阵地,拓展审计工作的广度,在有效开展现有审计工作的基础上,重点向内部控制审计、管理效益审计、风险管理审计、战略管理审计、公司治理审计、绩效审计、信息系统审计等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审计的作用,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经营目标。

3.5注重细节,实现内部审计项目精品化

打造审计精品项目,最大限度地为组织提供有效的价值服务。通过提高审计精品项目在审计项目中所占比重,从而实现企业内部审计质的突破。从“九个环节”入手,全力打造审计精品项目。一是抓好选题立项,选题的好坏直接决定今后审计工作质量。二是做好审前调查,进行充分了解,降低审计风险。三是细化工作方案,增强方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四是开展审前培训,提高审计人员水平。五是组织好现场审计,做到依据充分,评价客观。六是做好问题汇总,全面掌握,确定重点。七是撰写审计报告,增强审计报告的规范性,提升审计报告质量。八是进行审后总结,注重项目审计成果的及时提炼。九是开展后续审计,跟踪问题的整改落实,实现审计项目闭环管理。同时将及时有效沟通贯穿审计全过程。

3.6以点带面,实现内部审计成果扩大化

坚持问题导向,建立问题库,定期将问题进行归集、分类、汇总;通过微观审计解剖麻雀,举一反三,注重审计揭露问题的广度和深度,关注对全系统有重大影响的问题,并将审计发现的问题放到公司整体的高度进行分析;持续强化审计整改,每年组成联合督察组,对上年审计整改情况开展联合督查,通过创新推行“审计整改全覆盖”工作法,确保审计查出问题整改率保持在90%以上;将审计结果与绩效考核、人事考核相挂钩,深化审计结果运用。

3.7以人为本,实现内部审计队伍专业化

整合资源,构建灵活的人才交流机制;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实现能上能下的动态管理机制,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定期对本单位的人力资源状况进行科学的分析,建立有效的人力资源库,对审计人员实行分层、分类管理,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人才培养、开发和使用,有目的地培养一批高级审计人才和高级审计管理人才,带动审计工作的全面发展;着眼未来,全力打造一流的审计专业队伍,进一步强化审计培训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使每一名审计人员都能成为查核问题的能手,分析问题的高手,加强经营管理的参谋助手,企业升级优化的行家里手。

[作者简介]史源(1981—),江苏东台人,在职研究生,江苏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南京卷烟厂中级会计师、中级审计师。研究方向:内部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