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文科毕业经济毕业正文

正确理解市场作用创新政府社会治理

  • 投稿张永
  • 更新时间2015-09-28
  • 阅读量177次
  • 评分4
  • 31
  • 0

戴燕玲

(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南宁530012)

[摘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同时,强调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也是发挥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本文就深入理解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创新政府社会治理,提出相应观点。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资源配置;市场作用;政府社会治理

[DOI]10.13939/j.cnki.zgsc.2015.13.048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一新的重要论断充分表明,我们党对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何种作用,如何正确处理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的相互关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1由计划到市场的认识过程

长期以来,不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通过计划实现资源配置一直被看成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必然的唯一的资源配置方式,并且把它看作是资本主义生产无政府的对立物,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固有的特征,并以此作为区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重要标志。

对于资源配置方式的认识,我们党经历了从计划到市场,从市场起基础性作用到确立市场起决定性作用,同时强调政府的职责和作用,并不断地深化。

1.1以计划为主配置资源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苏联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由理论变成了现实,变成了实实在在的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大的历史课题摆在了苏联面前,苏联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后有来者但前无古人,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因此,苏联所建立的模式是完全按照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关于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最初设想,以行政计划手段为主进行资源配置,实行单一的公有制经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排斥商品和商品经济。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这种模式能够在短时间内集中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使苏联的经济得到快速的发展,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重大的成就,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大为增强,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在世界经济中由革命前的美英法德之后的第五位跃居仅次于美国的第二位。[1]

苏联模式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初期,作为社会主义阵营的一员,尽管在实践中我国也在不断探索适合自己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和道路,希望在理论和实践上突破苏联社会主义的传统模式。如,在党的八大上,陈云同志就肯定了“一定范围内的自由市场,作为社会主义经济补充的积极作用” [2],但由于历史条件和认识水平的局限,在所有制结构、经济政治体制和运行机制,以及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等方面,基本没有跳出苏联模式,在经济体制上也几乎是照搬苏联的单一的公有制,高度集中的国家计划,通过计划配额、行政命令等方式来统管资源,确定人、财、物、产、供、销等方面资源的分配。

实事求是地说,这种高度集中的计划资源配置方式,使我国在短时间内依靠国家和政府的力量,举全国之力完成了许多重点工程项目。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国民经济体系的形成,对发展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曾经发挥过积极作用。对于在中国这样一个生产力落后、工业经济基础薄弱的农业经济的国家迅速建立现代工业基础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是,计划作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在经济活动中排斥竞争,排斥商品生产和市场,几乎所有的经济活动都由政府安排,几乎所有的商品的价格都由政府定价,市场要素微乎其微,生产资料实行指令性计划调拨而不是通过市场,收购、供应均由计划组织实施,严重背离价格规律。造成生产与需求脱钩、计划与市场脱钩,市场的作用受到很大的限制,以致企业和劳动者缺乏生产积极性和创新力,经济发展滞缓,生产效率低下,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丧失了应有的活力。人民日常生活必需品供应不足,市场供应紧张,人民生活水平没有得到多大的改善和提高,社会主义优越性没有得到充分显示。其他长期采用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国家也陷入严重危机当中,直至苏东发生剧变。究其根源,重要原因之一也是这些国家照搬苏联模式,经济体制存在严重问题,经济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最后由经济问题引发的弊端演变为严重的政治问题。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世界上一些国家发生问题,从根本上说,都是因为经济上不去,没有饭吃,没有衣穿,工资增长被通货膨胀抵消,生活水平下降,长期过紧日子。” [3]苏联模式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地暴露出来,已成为社会主义发展的障碍,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1.2以市场为主配置资源

无论何种制度的国家,在资源的配置和使用上都希望其价值极大化,以追求经济效率最大化。只有通过市场,经济活动主体才能在价值规律、供求规律、竞争规律的支配下作出投资决策,才能有效引导商品流通和资本要素流动,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以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目的。

但长期以来,资源配置的方式与社会基本制度的性质是有直接关系的思想,社会主义制度国家只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思想,一直禁锢着我们的头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时,党的领导层和理论界都逐渐认识到我们过去的一个重要的失误就是忽视了市场。

党的十二大以来,我们逐步开始认识到市场的重要作用,在所有制方面,在对价值规律的认识方面,在利用市场调节等方面提出了适应我国国情、符合经济规律的新的政策,推动了改革开放的发展。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确定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商品经济,并在实践中,改革计划管理模式,减少指令性计划指标,建立了合理的价格体系,重视经济杠杆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推动了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

事实上,环顾现代社会,我们很难发现一种纯粹的资本主义市场,大多数国家都包含了指令和市场两种元素。[4]邓小平在1992年南方讲话中明确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个精辟论述明确指出,市场只是一种经济调节手段和资源配置的方式,而不是某种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是资源配置的不同方式,不属于制度性范畴,而是体制性范畴,突破了长期以来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在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上有了重大的突破,成为我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基础。

党的十四次代表大会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对长期沿用的苏联模式进行了根本性变革,提出经济活动必须符合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要把资源配置到效益较好的环节中去,要通过市场反映经济信号。《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1992年10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报告。十六大又进一步提出“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所起的基础性作用。十七大更是提出要“从制度上”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十八大进一步强调“更大程度”和“更大范围”地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最终,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明确了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并强调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可以看出,我们对市场作用的认识在不断深化,完成了从社会主义传统模式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转变,开拓了新的理论认识和新的社会主义模式,这也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重大贡献。

2正确理解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

在当代,人们在认识到必须以市场为主配置资源的同时,也看到了市场的缺陷,看到了政府运用各种手段,包括计划指令、法规制度和经济杠杆等对宏观经济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必要性。

2.1市场不是万能的

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深刻认识到市场并不能做到面面俱到。

首先,市场通过价格的起伏一般只能反映社会的近期需求,不能科学预测社会的长期需求,加之过度趋利,容易造成生产的盲目性导致生产过剩。从资本主义的历史来看,周期性危机从未间断过,同时结构性危机、体制危机、各种金融危机等也时常发生。如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涉及了新马泰日韩等国的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2008年从美国开始爆发的金融危机,这些危机的发生的原因很大程度上都是因生产盲目而导致生产过剩、风险叠加而引发经济(金融)危机,都是由于政府宏观调控的缺失,并且危机最终还是要通过国家干预、政府计划调控等宏观调控手段来解决。

其次,并不是所有领域都适合采用市场调节方式,在有些领域,市场调节是无效的,或者说不适合完全采用市场调节,如在提供重要公共产品的教育、卫生、基础研究等领域,在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自然垄断的行业、通信、军工、重要资源等行业,市场调节不可能达到理想的效果,不可能达到预期的社会目标而需由国家规划和政策决定,需要依靠政府对市场进行调控。

最后,市场调节是受企业的局部利益驱动的,难以统筹兼顾整体利益,容易造成两极分化等问题。第一,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会随着“无形的手”聚集到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的生产者手中,优胜劣汰的另一面是形成“多越多、少越少”的马太效应,进而对社会公正构成挑战。第二,在“赢家通吃”的事实判断驱动之下,利益至上的价值判断就会自然形成,结果是为了牟利生产者会不择手段、突破道德乃至法律底线,社会风气也随之恶化,我国食品安全领域出现的“苏丹红”鸭蛋、地沟油等事件就是例子。第三,生产者作为社会个体,从事经济活动的着眼点在自身,所作所为缺乏公共利益层面的考量,不能自动选择和实施适应国情与国际环境变化的经济发展战略,甚至会做出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如我国稀土资源的滥采贱卖就是证明。

2.2提高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与市场经济并不矛盾

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并不是忽视“市场失灵”的危害,也不是要排除政府的干预。不管是在西方理论界斯密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的式微及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兴起,还是东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成功,都证明了“市场还是指令”的经典问题已经变成了政府如何在市场化条件下通过各种调控手段更好实现资源配置的新问题。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在其《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文中提出,在坚持市场经济机制的基础上,应该加强国家的干预和调控。而美国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的所谓“新政”,实质上就是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计划调控,通过运用刺激经济发展,增加和扩大就业机会,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手段,使经济逐步恢复。另一个例子是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中,香港特区政府也是果断决策,入市干预,香港取得最终胜利,保住了几十年的发展成果。[5]

而对于中国政府来说,在新的历史时期重提市场和政府关系的话题,是要找准政府在市场中的地位,以及如何发挥政府的职责和作用,目的是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即以提高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为手段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决定性作用。这个新问题的提出,是要解决政府过度干预和调控手段较为简单这二者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不夸张地说,不提高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就只能是一种理想、一句空话。

3社会治理创新:政府作用的一个新视角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一重要论断,并非无源之水。对市场与政府关系的重新定位,是在我党对如何提高执政能力这一重要问题不断认识和创新的背景下作出的。2004年6月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 “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同时还提出了“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从上述表述不难看出,国家治理体系包含了社会治理体制,二者是总体目标和子目标的关系,而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中当然要包括政府对经济部门的宏观调控。因此,提高政府宏观调控能力,是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总体布局的一个方面,在指导思想和实现路径上要服务于后者。

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一字之差,体现了我党在执政理念和社会建设两个层面上的创新。从管理到治理,就是要把原来强调纵向的、刚性的、单向的控制过程,转变为强调社会建设、多方参与、注重反馈的互动过程。在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同时,提高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发挥政府作用,就是加强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的有机协调,将政府从管理者转变为服务者的过程。

一是市场化的程度应根据行业性质采取差别化处理。我国社会目前的很多问题,是由于本应高度市场化的领域市场化不足以及不应该高度市场化的领域过度市场化导致的,前者主要集中在一些资源类行业,后者则常见于带有公共产品性质的民生行业。对于本应高度市场化的却又存在明显垄断的行业,应积极引入竞争机制,改变原有一成不变的格局;而对于教育、医疗、住房这些更应体现社会公平的民生部门,政府应该加大投入,同时积极吸纳社会力量,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方受益的格局。

二是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决定了我国的生产部门不仅要立足国内市场还要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市场的不断扩大才能“把蛋糕做大”。我国资源匮乏且分布不均的国情决定了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必须开拓海外市场,一方面可以增加需求,另一方面也可以获得急需的资源。然而,在全球市场上打拼的中国企业往往面临包括市场准入、关税壁垒、配额限制等非经济因素的限制,这就需要地区乃至中央政府创造有利市场环境,保护企业在海外的合法利益。

三是建立起一套相对完整的规范市场的法律体系,通过法律和其他强制性行政行为规范市场。2014年10月23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总体目标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首先是依法行政,行政部门必须在“法无授权即禁止”的原则下依法履行宏观管理职能。同时,通过司法改革,如行政诉讼异地管辖等具体措施,切实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最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市场参与者的内在约束。面对当下我国社会盛行的金钱至上等错误价值观念,不能仅依赖于社会个体个人素质的提高,政府也应采取更积极的措施。提倡科学、理性、民主、法制、诚信等现代观念,挖掘和坚守节俭、仁义、和谐等优秀传统观念,对于从根本上改善我国社会风气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肖枫.两个主义一百年[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0.

[2]赵可铭.邓小平理论发展史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4][美]迈克尔·休斯,卡罗琳·克雷勒.社会学导论[M].周扬,邱文平,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1.

[5]史丽萍,李成.1997年成功抗击亚洲金融危机:中国展现大国风范[EB/OL].(2009-09-08).http://news.sina.com.cncsd2009-09-08/164018606822.shtml.

[6]周新城.怎样理解“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1).

[7]顾钰民.市场在资源配置中从基础性作用到决定性作用的理论深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4).

[8]本书编写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9]吴树青.邓小平理论与当代中国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0]赵可铭.邓小平理论发展史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戴燕玲(1966—),女,广东五华人,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社会科学和卫生事业管理系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