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文科毕业经济毕业正文

中国制造业的现状及发展方向分析

  • 投稿零号
  • 更新时间2015-09-28
  • 阅读量463次
  • 评分4
  • 15
  • 0

蒲永燕

(甘肃省酒泉公路管理局后勤服务中心,甘肃酒泉735000)

[摘要]中国的制造业通过计划经济条件下的自主发展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自由开放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存在的问题也很多,政府和企业有责任予以关注并纠正。本文通过对制造业目前状况的浅显分析,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探讨性地提出了发展思路。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制造业;转型升级;创新驱动

[DOI]10.13939/j.cnki.zgsc.2015.22.034

今年春节期间,国人疯狂购买日本马桶盖的事件一时成为尖锐的话题,且不说这种做法的对与错,通过这件事情,给中国的制造业敲响了警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发展较快。但面对21世纪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挑战,中国制造业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明显凸显。

1中国制造业目前存在的问题

(1)创新能力不强。根据相关统计,我国的创新能力指数(GII)及全球竞争力指数(GCI)在世界上仅处在25~30名的位置。根据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公布的《世界创新竞争力发展报告(2001—2012)》,2010年我国的创新竞争力排名在全世界的第15位。近年来,我国的研发投入(R&D)大幅增加,2013年已占GDP的2.0%。但是,多数工业发达国家的研发投入与GDP的比均大于2.5%——2011年,美国和德国的研发投入与GDP之比分别为2.85%和2.88%。根据2011年统计,我国制造业增加值率为21.5%,而工业发达国家都大于35%。我国企业的研发投入和销售收入之比,和世界著名企业相比差距更大。

对策:完善创新体制。科技创新离不开体制机制创新。我国先后设立了众多的科技研发机构,如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但是,技术创新体制仍有待完善,特别是大院大所改制后造成的共性技术研发缺位问题远未解决。因而,也造成了技术创新链上的错位,许多中小企业也建立了以集体或个人命名的创新工作室,还要加强对创新体制的完善,促进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2)我国制造业的核心技术和高端技术80%掌握在外资手里。我国制造出了产品,但是利润的大部分给外资拿去,我们只是做些加工贸易的装配工作。比如:我国自行研制的大型客机C919的全部发动机均靠进口;正在研制的重型燃气轮机的关键材料和关键零部件、高温合金定向及单晶工作叶片仍依赖进口,还有我国使用的品牌和技术标准,都要仰仗外资提供,一旦外资不提供这些东西给我们,我们就要停产。

对策:我国要想独立发展壮大自己的制造业,就要在与外资合作的同时,积极学习吸收,抓紧研发创新,争取早日摆脱外资的束缚。政府要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企业要有长远规划与准备,把一味满足于制造升级为乐于创造。

(3)制造业没有可以预期的前途和可持续的发展前景。我国的企业只注重定型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不注重技术研发,不敢于创新,技术上的瓶颈已经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往往是引进的技术和设备刚刚投产不久,就已经落后于他人,产品的盛行期十分短暂。

对策:立足当下,放眼长远,勤于学习,自主创新!要鼓励技术研发部门积极与企业合作,尽快促进技术成果转化,使企业的发展前景更加明朗,更有希望;要给勇于创新的企业支持和鼓励,比如在一些重点工程和国有企业采购项目中对国内创新技术予以优先采用或减免税待遇等;要把国内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做好,使企业的创新成果不被侵害。

(4)制造业技术粗放,典型的特征是:高耗能、低附加值。2010年,我国的GDP约占全世界的7.5%,但却消耗了世界能源的19.6%。我国制造业增加值约占我国GDP的32.6%,但是能源消费却占全国能耗的58.0%。2010年,我国钢铁、建材等行业单位产品能耗比国际先进水平高10%~20%。空气和水质污染严重,成为全国人民十分关心的问题。

对策:企业加大节能降耗力度。逼迫自己降低生产成本。制造企业要壮大,就必须改良企业经营环境、减少限制和束缚,放开民间信贷,树立经营者光荣的是非导向,使企业在人文环境、资金筹措和人才加入三个方面得到满足。

(5)我国的产品标准和行业标准混乱,导致内需产品难以形成统一的市场,企业各自为战,恶性竞争,制约发展壮大。

对策:政府将国内的众多产品和行业统一标准,就将形成无数巨大而统一的市场,就将造就无数大企业和新兴行业。比如,国内的防撬门市场,在盼盼出现之前,我们的防撬门是靠街头的焊铁作坊来分别定做的,而这个作坊数十年也无法做大做强,更无法想象把产品远销外地。但是,一旦统一了规格型号,统一了质量标准,手工制作的零星产品立即成为工业化大生产完成的标准产品,全国的市场就是企业的市场,于是,“盼盼”横空出世了,随后,“美心”、“王力”、“步扬”等企业纷纷诞生并壮大,一个全新的行业、一个空前巨大的市场造就了无数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企业。

2中国制造业发展方向及思路

2.1中国制造业必须从制造业大国迈向强国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实施“中国制造2025”,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这为中国的制造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2.2创新驱动是促进制造业发展的关键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在孕育兴起,我国制造业正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事实证明,制造业转型升级必须走创新驱动的道路。要实现创新驱动,一是要充分发挥市场的选择作用,以市场为导向,由市场主体分散决策。二是充分发挥企业家的主体作用。三是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创新生力军的作用。四是适应创新开放性、跨领域、多元化、网络化的特征,整合资源,协同创新,企业要积极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共建产学研联合创新平台,共享创新资源,在科技攻关、技术转让和培训等方面开展紧密合作。

2.3把产业新趋势作为转型升级的发展方向

我国制造业在经过长期发展之后,已经具备相当的产业基础与实力。随着引进红利的逐渐消失,我国制造业应当改变之前的模仿与学习策略,着眼于高起点,把制造业发展新趋势作为转型升级的发展方向与目标选择。一是在生产手段上,把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智能技术运用到产品研发、设计、制造的全过程,缩短设计环节和制造环节之间的时间消耗,降低新产品进入市场的时间成本;在生产中广泛应用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等智能装备;借助云计算等新技术和新平台,整合全球产业链、创新链的运转,更多采用异地设计、就地生产的协同化生产模式。二是在发展模式上,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从提供传统产品制造向提供产品与服务整体解决方案;从传统的生产制造向绿色制造转变,推动工业设计理念的革新和传统技术的改造升级,以实现资源能源的高效利用和对生态环境破坏的最小化。

2.4人才培养是促进制造业发展的重点

人是生产要素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企业要想发展必须牢牢抓住“人才”,加强培养和引进高科技人才,积极引导员工开展技术创新工作。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洪宇提出,中国制造业应该依靠创新形成独特的智造技术和制造业升级路径,智能制造人才必不可少。他建议,应该注重培养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智能制造人才,可在高等职业教育设立“工士”学位,给技术技能人才一份荣誉感。治国经邦,人才为急。实现“中国制造2025”,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今年全国两会上,由于产业升级而带来的人才需求也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焦点。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董达善.中国制造业现状及发展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