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文科毕业经济毕业正文

从巴贝夫的平等思想看其劳动休闲观

  • 投稿吊炸
  • 更新时间2015-09-28
  • 阅读量678次
  • 评分4
  • 69
  • 0

武晓玮

(山东大学(威海)马克思主义教学部,山东 威海 264209)

[摘要]巴贝夫的劳动休闲观在巴贝夫平等思想中占据重要地位,他认为劳动是休闲的前提,没有劳动就没有享受;人人享有完全相同的休闲权,不允许休闲特权;重视每一个人在科学、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和享受等等,挖掘巴贝夫的劳动休闲观有助于加深认识和理解劳动与休闲的关系。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巴贝夫;平等思想;劳动休闲观

弗朗斯瓦·诺埃尔·巴贝夫是18世纪末的法国革命家,平等派密谋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著名的空想共产主义者。平等思想是巴贝夫空想共产主义学说的核心内容,马克思、恩格斯称赞他的平等思想“成了法国无产阶级的所特有的战斗口号”[1]p.448。巴贝夫的平等思想中隐喻了丰富的劳动休闲观,挖掘其劳动休闲观有助于加深对劳动与休闲关系的认识与理解。

1巴贝夫的平等思想

巴贝夫的平等思想主要体现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种种不平等罪行的批判和对未来理想社会制度的描述上,他的宏伟理想是建立一个以“自由”、“平等”和“以劳动为基础的公众福利”的“平等共和国”。

首先,巴贝夫深刻地批判了人剥削人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认为私有制是社会不平等的根源,私有制的存在造成了富人和穷人的阶级分化,使得富人得以游手好闲尽情享受,穷人只能日夜劳作,受尽困苦折磨。他提出,“平等共和国”里将会废除私有制,建立财产公有制,实行计划经济。财产和劳动共有,才是美好社会制度的目标,只有废除私有制,实行财产公有制,才能消灭剥削和压迫,从而保障全体公民的真正公平。为了防止产生不平等的财产关系,杜绝经济领域中的无政府状态,维护平等的分配关系,在未来的理想社会中应当实行计划经济,有计划地组织生产和分配。

其次,巴贝夫对法国大革命后建立起来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进行了揭露和批判。巴贝夫深刻分析了法国社会存在的不同等级和不同等级的政治态度,认为整个社会存在两个利益完全对立的集团,一个集团是属于资产阶级和贵族的,希望通过对劳动者统治、横征暴敛、欺诈压迫,来维持安闲舒适的生活;另一个是属于人民的,通过民主政体来实现每个人平等的权利。巴贝夫认识到私有制下存在对立的阶级,阶级之间的对立和矛盾是社会不平等的表现,只有消灭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才能实现平等。巴贝夫提出通过人民革命、武装起义推翻旧制度,建立维护人民主权的民主政体,从而实现平等。这些思想远远超越了以往的一切空想社会主义者,对以后空想社会主义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第三,巴贝夫提出,在“平等共和国”里实行普遍的劳动制度及绝对平均的分配制度,共同劳动、共同享受。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都要从事劳动,每个人都应当尽自己的能力和技能进行劳动,绝不能再容忍绝大多数人为极少数人的享乐而辛勤劳动。对于繁重的劳动,要采取义务劳动的方式由全体社员轮流担任;其余一切劳动由各劳动部门的专业劳动者负担,每一个人都应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巴贝夫说,“福利必须让大家普遍享受,必须均等分配” [2]p.89他认为,除了满足个人的同等生活必需品外,要求获得任何更多的报酬是不合理的,既不主张按劳分配,又不主张按需分配,而是主张绝对平均的分配原则。

2巴贝夫的劳动休闲观

巴贝夫平等思想的核心是其劳动休闲观。纵观巴贝夫的平等思想,可以看出巴贝夫致力于建立一个“平等共和国”,在这里没有私有制,没有阶级对立,没有剥削、压迫,人人平等,而平等的表现就是共同劳动,共同享受。每个人都从事劳动,平均分配福利,没有不劳而获,也没有福利特权。因此,巴贝夫平等思想的核心是他的劳动休闲观,只有实现劳动—休闲权利上的平等,才能实现真正的平能。那么,巴贝夫的劳动休闲观有哪些具体内容呢?

2.1劳动是休闲的前提,没有劳动就没有享受

巴贝夫认为,在新社会里,任何形式的人剥削人的制度都必须彻底推翻,任何形式的不劳而获都没有存在的余地,不劳动者不得享受福利。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都要从事劳动,每个人都应当尽自己的能力和技能进行劳动,这是享受福利的前提,“只有工作才会让人享受这份权利,所以,将来没有一个故意偷懒的人能够在社会生存”。[2]p.93

2.2人人享有完全相同的休闲权,不允许休闲特权

巴贝夫绝对平均分配制度的设想认为除了满足个人的同等生活必需品外,要求获得任何更多的报酬是不合理的,如果一些人能够过多地满足个人的需要,那就是掠夺另一些人的结果。因此,每个人享有完全相同的休闲权,不存在休闲特权。

2.3重视每一个人在科学、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和享受

巴贝夫指出,在新社会,科学、文化、艺术事业不再是富人的奴仆,“它们会得到新的强大的推动力,不断向前发展,为全社会的利益服务” [2]p.94每一个人在这方面得到更多的享受,成为以人类幸福为重的真正文明。

2.4没有思考休闲对劳动的促进作用

巴贝夫认为,在新社会里,由于生活完全有了保障,会充分激发出大家的劳动热情。基本的生活保障确实对激发人民劳动热情有促进作用,但更高质量的休闲生活才是推动劳动的根本动力。

3劳动与休闲的关系

在人类生活中,劳动与休闲犹如一枚硬币的两面,虽有差别却又无法截然分开。从横向来看,劳动创造人类享受生活的物质基础,离开它人类生活就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休闲是人类较高的生活追求,是劳动创造的目的和归宿,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确证和根据,离开了它人类就变成为劳动而劳动的高级动物,人类生活就显得盲目而滑稽。从纵向来看,在人类发展史中,劳动与休闲的关系经历了从劳闲不分到劳闲对立再到实现劳闲统一的过程。在原始公有制社会中,共同狩猎、共同分享、劳闲不分。发展到私有制社会,社会分裂出相对立的两大阶级,阶级之间的对立集中表现在劳动和休闲的对立上,一部分人日夜辛苦劳动却无法享受相应的休闲,而另一部分人却不劳而获,占有劳动财富,享受休闲。到了资本主义社会,这种劳闲对立愈发严重,表现为劳动、休闲和人的异化。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工人劳动,使得劳动产品被资本家占有,成为异己的存在物,劳动过程成为否定自己、感到不幸的异己力量,人的类本质变成人的异己本质,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关系成为尖锐对立的剥削关系,人与人之间关系相异化。对无产阶级来说,这种劳动是一种异化劳动,这种情况下,工人的休闲变为粗陋的需要,通过纵欲和消费来消解劳动的疲惫,在酒精中偶尔体会一次异化休闲。而资本家在物的奴役下,一方面贪婪地追求物质财富,另一方面无节制地挥霍与享乐,使商品和服务成为异己的力量,扭曲人性。巴贝夫正是看到这丑陋的社会现象,才提出回归共同劳动、共同享受、劳闲不分的类原始社会制度的构想,他没有找到克服异化,走向劳闲统一的真正出路,而马克思、恩格斯前瞻性地指出只有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劳闲统一,这不仅符合人类历史发展规律,也是实现人的解放、自由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一方面,物质生产技术的大力发展,可以进一步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增加剩余劳动时间,这就需要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即共产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将这部分剩余时间平均分配给所有社会成员,为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提供前提。另一方面,资本主义制度不仅加深了有闲阶级和无闲阶级的对立,也将社会纳入拜物主义的轨道,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实现对拜物主义生活方式的克服,才能使人们充分利用自由时间,实现全面发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巴贝夫.巴贝夫文选[M]. 梅溪,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

[3]王伟光.社会主义通史(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武晓玮(1990-),女,河北张家口人,山东大学(威海)马克思主义教学部2013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休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