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文科毕业经济毕业正文

企业环境业绩评价指标研究

  • 投稿盖伦
  • 更新时间2015-09-28
  • 阅读量157次
  • 评分4
  • 10
  • 0

丘奕宁,张敏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四川成都610100)

[摘要]本文对国内和发达国家的企业环境业绩评价指标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综述和分析,指出了当前国内研究存在的评价标准缺乏针对性和操作性、对企业环境绩效评价的内在需求和内在动力关注不够等问题,提出了应结合新环境保护法的实施尽快形成代表性、可操作性强的环境绩效评价体系的对策建议。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企业环境业绩;评价指标;研究

[DOI]10.13939/j.cnki.zgsc.2015.35.211

1环境业绩评价概念界定和环境业绩评价的理论基础

1.1利益相关者理论

“利益相关者”是指那些能影响企业目标的实现或被企业目标的实现所影响的个人或群体,包括雇员、社区、顾客、当地政府等。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企业是利益相关者的企业,包括股东在内的所有利益相关者都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注入了一定的专用性投资,同时分担了企业的一定经营风险,或为企业的经营活动付出了代价,因而都应该拥有企业的所有权。企业利益相关者理论是我国许多学者近年来用以支持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主要依据,使得企业不再局限于满足股东的利益,而是全面的考虑其他利益相关者。

1.2企业环境受托责任理论

传统的企业环境受托责任主要是经济受托责任,要求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要保障各参与者群体所要求的经济利益得到实现或者不受到损害。企业环境受托是在经济受托责任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关于企业不对各参与群体造成环境污染损害的受托责任。具体地说企业经营者所承担的环境受托责任是企业作为环境资源的使用者,必须对受托运用和管理的环境资源承担起良好的经营和管理责任,并妥善向委托人说明和报告职责的完成情况。

2国外、国内企业环境业绩评价指标的研究现状分析

2.1国外企业环境业绩评价指标的研究现状

2.1.1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企业环境业绩评价指标

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了ISO 14000标准,包括一系列国际性的、自愿的环境管理标准。1999年,ISO第207技术委员会第四委员会公布了ISO 14031(环境业绩评价标准)。ISO 14031的环境业绩评价指标可分为两类,包括组织周边的环境状况指标(ECIs)和组织内部的环境业绩指标(EPIs)。ISO 14031主要考虑的是企业环境管理体系的目标要求,为面临不同环境问题的企业提供了进行环境业绩评价的清晰合理的综合框架,为指标的获取和加工计算提供了指南。不足之处是实际应用效果欠佳。

2.1.2世界可持续发展企业委员会(WBCSD)的企业环境业绩评价指标

世界可持续发展企业委员会在1992年首次提出“生态效率”的概念,生态效率是通过提供竞争性定价的产品和服务,以满足人类的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同时逐步将产品寿命周期中对生态的影响和对资源的利用减少到至少与地球的预计承载能力一致的水平上来实现的。“生态效率指标”主要用来帮助企业衡量在经济和环境的持续发展方面所取得的进步。不足方面是它还没有就构成生态效率指标的环境业绩指标和财务业绩指标的结合所需要的具体方法论进行有关的研究。

2.1.3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D)的企业环境业绩评价指标

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D)是由环境义务经济联盟(CERES)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共同发起成立的,旨在通过全球范围内的、自愿的、由各利益相关者参与的过程来建立一个统一的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框架。它在2006年发布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中指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包括环境、社会和经济三个方面。其中在环境方面制定了推荐使用的通用环境业绩评价指标,包括所用的总能量的水总量、排入大气的各类废弃物等10个指标。这些指标适用于任何类型和规模的选择提供可持续发展报告的企业,因此受到较多企业环境业绩评价学者认同。

2.2国内关于企业环境业绩评价指标的研究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对环境绩效评价的研究主要有三方面:一是介绍国外对企业环境绩效评价的研究成果及先进经验,二是研究企业环境绩效评价与经济绩效的关系,三是探索我国企业环境绩效评价的方法和指标体系。

2.2.1国家政府机构关于企业环境业绩评价指标的现状

从政府机构的角度看,目前国内还没有形成如上述国际有关机构和环保组织颁布的比较系统和规范的文件;从民间的角度看,国内有不少学者对企业环境业绩评价指标展开了相关的研究。

随着我国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我国的环保法律已逐渐完善,2014年4月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起施行。新的环境保护法明确立法宗旨主要是为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但是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一部专门的完整的关于企业环境业绩评价的规范,有关环境业绩的评价指标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国家环保总局下发的两个通知的附件中。一是2003年5月23日发布的《关于开展创建国家环境友好企业活动的通知》附件《国家环境友好企业指标解释》中包括6个环境指标、12个管理指标、4个产品指标。二是2005年11月21日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企业环境行为评价工作的意见》附件《企业环境行为评价技术指南》中包括环境管理指标、社会影响指标等17项指标。

2.2.2国内主要学者对企业环境业绩评价指标的研究

我国环境业绩评价的研究起步较晚,在早期的研究主要表现为对国外研究成果的介绍上,随后,在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国内学者的研究也取得了初步的研究成果。

如厦门大学的肖华(2001)在其博士论文《企业环境报告研究》中认为,企业环境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将有助于环境报告的使用者全面衡量企业的环境业绩;赵茜(2012)从企业的社会责任角度出发,构建了包括财务、利益相关者、内部环境管理和学习与成本四个维度的三级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翁蕊(2012)从低碳经济角度构建的企业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生产准备、产品生产、产品销售、废弃物处理和售后服务报告五个方面。

3企业环境业绩评价指标的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3.1环境业绩评价标准缺乏针对性和操作性

近几年来国内学者多是从各个角度来设计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但已有研究成果没有形成代表性强、可操作性强的环境绩效评价体系或方法,使得企业在操作层面遇到较大困难,影响了环境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环境绩效的可获得性和可比性。例如笔者应用2003年发布的《关于开展创建国家环境友好企业活动的通知》附件《国家环境友好企业指标解释》的12个管理企业指标:①企业自觉实施清洁生产,采用先进的清洁生产工艺;②新、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执行率达到100%;③环保设施运行率达到95%以上;④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处置率达到100%;⑤厂区清洁优美;⑥主要排污口按规定安装主要污染物在线监控装置并保证正常运行;⑦依法进行排污申报登记,领取排污许可证;⑧按规定缴纳排污费;⑨企业三年内无重复环境信访案件;⑩有健全的环境管理机构和制度,企业环境保护档案完整,各种基础数据资料齐全,有企业定期自行检测或委托检测的监测数据;企业周围居民和企业员工对企业环保工作满意率达90%以上;企业自愿继续削减污染物排放。使用上述12项指标对某地区某国有加油站和个体加油站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是对于国有企业经营加油站执行的环保管理指标还比较到位,12项指标中除第11项“企业周围居民和企业员工对企业环保工作满意率达90%以上”达不到之外,其余11项管理指标都能够做到。从个体经营的加油站评价情况看,少部分个体油站只能执行其中企业依法进行排污申报登记、领取排污许可证、企业按规定缴纳排污费等三四项指标,说明这12项环保管理指标对民营个体加油站缺乏操作性,设计的指标尚不完善。

3.2对企业环境绩效评价的内在需求和主动参与动力关注不够

一是现有关于环境绩效评价标准的研究虽然较多,但大多数偏重于外部视角的环境绩效评价本身,对于企业自身的环境绩效评价需求有所忽视,一方面使得环境绩效评价不利于企业改善与环境有关的运营管理和决策,另一方面使得企业为环境保护而做出的努力无法充分地体现出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自觉参与环境管理的积极性。例如政府监督部门按烟气浓度排放和总量控制要求对水泥制造企业进行评价。企业从环保的角度,建设了废气除尘设备,但从经济效益角度,企业节省人工成本和水电费存在不启用废气除尘设备而直接排放废气,企业对环保指标的执行缺乏内在动力。因此企业存在应付检查情况,在有政府考察评价环境时预先启动除尘设施,从而达到浓度排放和总量控制要求的要求,但是在没有检查及夜间生产操作时间则不启用废气除尘设备,让大量的烟尘直接排放大气,造成环境污染。另外对环保的监督管理不力,监督管理时间间歇不定,致使企业为环境保护而做出的努力无法充分地体现出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自觉参与环境管理的积极性。

4企业环境业绩评价指标的建议

4.1完善环境业绩评价制度和法律体系,增加环评标准的可操作性

针对当前环境业绩评价标准针对性和操作性不强问题,建议国家从制度层面重视促进环境保护建设,进一步统一企业环境业绩评价指标研究成果,结合新的环境保护法尽快细化形成有针对性、代表性强、可操作性强的环境绩效评价体系或方法,充分调动企业自觉参与环境管理的积极性,使得企业更容易操作执行,企业环境绩效的可获得性和可比性更加方便明朗。

4.2加强环境业绩监督管理,充分调动企业自觉参与环境管理的积极性

针对当前环境业绩评价标准对企业自身的环境绩效评价需求有所忽视、企业缺少主动参与动力问题,建议政府部门结合新环保法大力宣传倡导环保,通过环评、环保考核等手段使得环境绩效评价有利于企业改善与环境有关的运营管理和决策,要定期或不定期组织环评并公布环评结果,充分调动企业自觉参与环境管理的积极性,使得企业为环境保护而做出的努力能够充分地体现出来,自觉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低碳生活,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桂萍,王怡.基于生态效益理念的企业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财会通讯(综合·上),2011(8).

[2]吴玉凤.企业节能减排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会计之友,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