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文科毕业经济毕业正文

坯体成型、失水过程中的表面张力

  • 投稿种草
  • 更新时间2015-09-21
  • 阅读量920次
  • 评分4
  • 83
  • 0

谭兴昌

(新疆凯乐新材料有限公司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现有建筑材料成型多以拌水,或挤出成型,或挤压成型,但无论何种成型方式,水是建筑材料成型必不可少的原料之一。建筑材料的干燥失水控制是工艺控制的一个难点,控制得不好会影响坯体干燥后的质量,同时也会形成大量的废坯,不仅降低了产品合格率,同时也是对人工、材料、资源的一种极大浪费。如何控制好坯体的干燥失水,一直是建材技术工作者不断探讨的问题。本人以坯体的成型、失水为例,就表面张力在坯体干燥失水过程中的应用进行一次深入探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表面张力 建筑材料 干燥控制

一、前言

表面张力学是研究吸附在物体上的液体作用力,广泛应用在油田开采中油/ 水两相的界面张力以提高油田开采效率;物理化学中的表面活性研究,如液态金属的表面张力对材料在铸造、焊接等加工过程中表面热力学行为起的作用;日用化学品的活性等。在建材行业仅就无机盐溶液的表面张力对混凝土进行一定研究,其他建材的研究均未涉及表面张力学。本文从表面张力学角度去解释原料成型以及失水过程,对砖坯干燥失水过程进行一次深入探讨。本文旨在为建材领域的科研提供更多的方向,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提供一些思路。

表面张力学应用主要集中在:液体表面张力、毛细管作用、液体表面的气- 液相转换。液体表面张力主要是指液体于接触的其他固体形成表面膜,单个膜分子于接触固体的夹角由液体表面张力决定,表面张力越大,接触夹角越大,液体越不容易流动,表面张力越小,接触夹角越小,液体越容易流动;毛细管效应是以表面张力为基础的理论,当含有细微缝隙的物体与液体接触时,在浸润情况下液体沿缝隙上升或渗入,在不浸润情况下,液体沿缝隙下降的现象。在浸润情况下,缝隙越细,液体上升越高。就是指液体在细管状物体的内侧因为内聚力以及附着力的差异,克服地心引力而向上升。毛细管作用可以进一步引申,液体上升的高度为液体表面张力(即压强强度),毛细管内,液体压强越强,液体上升的高度越高,液体压强越低,液体上升的高度越低;液体在空气中存在着液- 气界相,这是液体与气体相互转化的交界地带,当液体表面张力越大,液体面积就会越小,液体内部吸附就会越强,液体不易进入界相,就难以挥发;反之表面张力越小,面积越大、内部吸附越弱,越容易挥发。

二、表面张力的作用

1.砌块成型。原材料中的水,可分为非结合、微孔隙水、吸附水、结合水、化学结合水,此分类较为详细,为了能够适合说明水表面张力作用,将其分为间隙水、吸附水、结合水,本文主要讨论间隙水和吸附水。

挤出成型时,坯体中颗粒与颗粒由于分子作用力和水对颗粒浸润作用,相互之间存在空隙由水进行填补,形成较为稳定的结构体系。水对颗粒浸润后,在颗粒表面形成水膜,水膜的厚度由水对颗粒的浸润效果决定,浸润效果越好,颗粒表面的水越少,浸润效果越差,颗粒表面水越多。浸润效果是液体表面张力的一种体现,主要由液体与固体接触后形成的液面倾角决定。倾角越大,浸润效果越差,倾角越小,浸润效果越好。水对颗粒的浸润效果越好,颗粒表面水的表面张力越低,水膜越薄,砌块的含水率越低,浸润效果越差,颗粒表面水的表面张力越高,水膜越厚。这就是在挤出成型前,原料一定要陈化的原因。

坯体成型过程中,颗粒之间的空隙需要由水填补,而颗粒级配决定着坯体成型的空隙多少,好的颗粒级配可以减少颗粒空隙,较差的颗粒级配颗粒间空隙较大,所以良好的颗粒级配可以减少砌块的间隙水。而且小颗粒由于比表面积大,表面包裹的水多,大颗粒比表面积小,包裹的水较小,所以良好的颗粒级配可以有效减少成型含水率。而降低坯体的含水率也意味着降低干燥工艺控制的难度,通过对坯体的含水量进行控制,从而达到控制干燥工艺。

2.干燥失水。在干燥过程中,坯体最先失去间隙水,然后失去颗粒表面水。失去空隙水时,由于水的减少,水的体积收缩使得表面张力增大;但在温度升高的情况下,水的表面张力会降低,减少水的体积收缩,从而促进失水。所以在干燥过程中必须保证一定的温度来,且温度随着失水过程的延续到逐渐升高。在失去间隙水的过程中,颗粒之间不断靠近,减少相互之间的空隙,从而使整体结构达到相对稳定。颗粒间的空隙就像一个毛细管,在表面颗粒失去间隙水的过程中,表层颗粒由于相互之间靠近,颗粒间的空隙变窄,使得毛细管内的水上升,能够从坯体内部向坯体表面移动。而坯体内部的间隙水,由于外部的间隙水减少,内外有一定的压力差,促使内部间隙水向坯体外部移动。在两项的共同作用下,使得坯体在干燥初期能够稳定的失水。如果在失去间隙水时,快速失水,将使得坯体内部水向外部的移动速度无法满足外部失水速度,外部颗粒快速靠近造成坯体形成开裂,或者在外部颗粒相互靠近达到稳定,内部仍存有大量间隙水时,在较高温度情况下,内部间隙水虽能够排出坯体,但是内部颗粒之间的间隙无法形成相对稳定结构,最终使得坯体结构不紧密、较“酥”。

在颗粒表面的水相对较少,但是由于浸润作用,形成的结构较为稳定,只有在相对高温的情况下,才能使水的表面张力降低,达到水脱离颗粒、离开坯体的结果。坯体的干燥开裂通常被解释为,干燥阶段,坯体由于失去水,丧失了可塑性得到了强度,如果干燥得太快,坯体内出现湿度梯度很大,导致坯体有很高的干燥应力,当坯体不在能够抵抗得住干燥应力时,坯体就会开裂。

失水过程中,毛细管作用、液体内外压强差、高温下表面张力降低,这些都是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

3.减水剂的应用。添加减水剂一直是坯体减少用水、降低干燥工艺难度的常用手段,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为例,就减水剂对水表面张力的影响进行说明。由于磺酸钠部分在水中电离,易于水中H3O+ 化学键合,所以十二烷基苯视为憎水基部分,磺酸钠为亲水基部分,由于憎水基与水分子相斥,所以作用在水的表面,形成较为稳定的漂浮物,而亲水基部分可以与吸附在黏土颗粒表面的水膜进行吸附,从而包裹整个黏土颗粒。由于黏土颗粒最外层减水剂憎水基的作用,颗粒之间本来由自由水填满间距,憎水基之间相互吸引又排斥自由水,使得颗粒之间的水大量减少,达到减少黏土颗粒相互之间间隙水的效果。

三、表面张力的应用

(1)原料的初级鉴别:对于野外采样过程中,可以利用表面张力对原料进行初步分析,利用水对原料的浸润性来判别,对于原料吸水效果较好的(吸水过程相对缓慢,但均匀),通常是塑性较好的页岩;但是砂岩除外,水在砂岩表面快速进入,但是过程很短。

(2)坯体失水是否度过临界点:前面对于干燥失水过程的分析中,得出了当间隙水全部排出坯体后,坯体相对稳定,基本不再有较大收缩,但颗粒表面仍有吸附水,此时通常认为含水率为(塑限含水率减去1%~2%)。从表面张力解释就是,颗粒吸附水后达到浸润饱和,但分子相互之间并不能有效形成稳定体,仍然需要水的作用来使颗粒达到稳定,而此时所测出的含水率通常要比颗粒吸附水后含水率要高,实验方法精确,通常含水率会高出1%左右,如果坯体塑性较差,含水率会有一定上升高出2%。

(3)坯体如何在干燥过程中保持不裂,由于液体与气体表面的界相存在,一定温度下,表面水在变成气体的同时,也有水蒸气变成水液滴,只有控制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使表面水能够变成水蒸气进入气体,通常控制湿度为95%,就可以使液态水变成水蒸气,同时也可以保证坯体内部的水能够通过毛细管作用达到坯体表面,使坯体表面的水能达到平衡。

(4)添加减水剂:在一定量的减水剂的作用下,可以减少坯体成型时的水分,而且可以在失去间隙水的同时,由于减水剂憎水基的相互作用下,可以保证坯体内部颗粒之间的稳定性,减少干燥时的开裂,减少废坯的产生量。

对于表面张力的研究,只能在此简单讨论,更多的工作需要日后在探索。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朱怀江,杨普华.化学驱中动态界面张力现象对驱油效率的影响[J]《, 石油勘探与开发》;1994 年第2 期;.

[2]肖盼,刘天模.AZ61B 镁合金热模拟挤压变形的研究[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06 年04 期;.

[3]崔正刚.表面活性剂、胶体与界面化学基础[M] .

[4]烧结砖瓦产品的制造及其产品性能[M] ;[法]Michel Kornma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