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文科毕业经济毕业正文

区域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评价分析——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

  • 投稿白熊
  • 更新时间2015-09-15
  • 阅读量504次
  • 评分4
  • 51
  • 0

文/巩红禹

【摘要】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内涵是人的城镇化与要素城镇化。本文通过对内蒙古的历史及现状分析后认为,虽然就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日趋合理,但仍存在城镇化水平滞后于工业化水平、城镇化水平分布不均等问题。通过构建经济城镇化、人口城镇化、社会城镇化、环境城镇化等健康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12 年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省际综合评价和内蒙古区内12 个盟市的综合评价,最后给出内蒙古新型城镇化的路径选择。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内蒙古;新型城镇化;主成分分析

【基金项目】受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内蒙古新型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2013C084) ”资助。

【作者简介】巩红禹,内蒙古财经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经济统计与抽样调查。

一、内蒙古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的重大意义

城镇化水平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世界经济发展史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化的进程会不断推进,以农业生产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会逐步转变为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自从党的十八大提出新型城镇化建设目标以来,学界对此展开了热烈讨论和研究(张占斌等, 2014; 梁昊光等, 2013; 姚慧琴等,2013;樊铁英等,2013),认为所谓新型城镇化应以要素的城镇化与人的城镇化为基本内核,其基本要求是速度适中、布局合理、城乡协调、发展可持续。新型城镇化不再是要素的简单集聚和片面强调城市的生产功能,而是更加重视城镇的生活和消费功能,是要素城镇化和人的城镇化的协调共进。而推动内蒙古城镇化建设是解决“三农三牧”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也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因此,深入分析内蒙古当前的城镇化发展状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内蒙古城镇化水平的历史及现状分析

(一) 人民群众消费能力显著增强,民生进一步改善,但城镇化水平滞后于工业化水平从国家提出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1999年到2012年,内蒙古人均GDP增长迅速。2012年达到63886元,是1999年5860元的将近11倍;农牧民人均收入达到7611元,是1999年2003元的3.8倍;城镇居民收入达到23150元,是1999年4770元的4.85倍(图1)。相对于全国,尽管内蒙古人均收入显著提高,但人均GDP增长速度显著高于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的收入增速。新型城镇化是人的城镇化,更加注重民生改善,强调城镇的消费、生活功能。发展固然是城镇化的重要目标,但不是惟一重要的目标,满足城镇居民需要、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才是城镇化的终极目标。尽管内蒙古注重经济与民生并重发展,大力实施富民强区工程,城乡居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但城镇化水平仍滞后于工业化水平。

(二) 产业结构调整更趋合理,但三产比重较低

1978年以来,内蒙古产业结构变动较大,第一产业占总产值的比重变化较大,由1978 年的32.67%下降为2012年的9.12%;第二产业占总产值的比重由1978 年的45.43%上升至2012 年的55.42%;第三产业由1978年的17.68%上升至2012年的35.46%。特别西部大开发以来,第一产业比重迅速下降,第二产业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发展平稳(图2)。2012年,全国的一二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5.7∶48.7∶45.6。相对于全国,内蒙古第一次产业比重较高,第三次产业比重较低。

新型城镇化的一个基本内核是要素城镇化,突出的是城镇的生产功能。新型城镇化离不开人口、产业、资金、技术等要素的集聚,解决发展问题仍为首要目标。由三次产业结构看出,内蒙古的经济发展方式仍然相对落后,特别是第三产业亟待发展。尽管内蒙古在改革开放30多年和十几年的西部大开发中的发展成绩世人公认,城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并被誉为“内蒙古现象”,但内蒙古的核心任务仍然是发展,这是解决“三农三牧”问题的根本途径,也是城镇化的重要目标和任务。城镇化和城镇经济发展是内蒙古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引擎和途径,面对经济转型升级,应更加强调要素的高效、集约使用,强调城镇化对调结构、转方式的重要作用。

(三) 就业结构不断优化,但第一产业人员比重较高

1978年以来,内蒙古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就业结构日趋合理,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比重呈下降趋势,从1978年的67.1%下降至2012年的44.7%;第三产业的劳动力比重呈平稳上升趋势,从1978年的14.45%上升至2012年的37.2%;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平稳。2012年,全国从事第一二三产业的就业人员比重为33.6∶30.3∶36.1,而内蒙古从事第一产业的就业人员高于全国11.1%,从事第三产业的人员比重略高于全国,但第三产业的产值占GDP的比重仅为36.46%,这说明第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比较低,亟待提高,尤其是金融业更需要大力发展(图3)。

(四) 城镇化率稳步提升

自2000年以来,内蒙古的城镇化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城镇化率由2000年的42.2%提高到2013年的58.71%,比全国的平均水平53.70%高5.01个百分点,13 年平均每年提升1.3 个百分点,在全国排名第九(图5),比广东、辽宁、浙江、江苏、福建分别低9.05、7.74、4.25、4.14和2.05个百分点(图4、图5)。在西部的12个省市中,内蒙古城镇化率排名第一,也是近年来内蒙古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成果。但是,内蒙古各地区城镇化发展差异很大。

(五) 人口城镇化水平分布不均

由2012年人口城镇化率分布来看,内蒙古人口城镇化水平明显分布不均衡(表1)。作为内蒙古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的城镇化水平分别为65.23%、81.40%、72%,高出全国平均水平很多,但赤峰市、通辽市、巴彦淖尔市、乌兰察布市、兴安盟等盟市城镇化水平显著偏低。内蒙古地域广阔,东西狭长,区位优势差异明显,人口和资源分布很不均衡,地区间城镇化水平差异很大。从内蒙古全区看,呼和浩特、包头和鄂尔多斯城市群位于自治区中西部的核心区,呈品字形分布,处于全国“两纵三横”城市化战略格局包(头) 昆(明) 纵轴的北端,是国家呼包鄂榆重点开发区域和呼包银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条件,且其基础设施完善,城镇化水平处于全区前列。

三、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

(一) 指标选取

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集聚,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的一种过程,主要表现为一个国家或者地区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其农村人口居住点向城镇转移,农村劳动力从事职业向二三产业转移。从系统论角度看,作为城镇形成过程的城镇化,是速度、水平和质量的统一,反映的是城乡空间结构的转变过程。因此,衡量与比较不同地区城镇化水平的标准不是人口城镇化率的单一指标,而应该是能够反映这种复杂过程、反映各种主要因素变化的指标体系。本着全面性、科学性、导向性、层次性指标选择原则,借鉴国内外众多学者关于此问题的研究成果,构建了4个维度的区域城镇化的指标体系即区域经济城镇化、人口城镇化、社会城镇化、环境城镇化指标体系,共计10个二级指标,见表2。

因子分析模型。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即将各数据减去均值除以标准差,使各指标的均值为0,方差为1。

计算标准化的样本相关矩阵R。求R的特征值及特征向量T, 并将特征值按大小排序λ1≥ λ2≥ ? ≥ 0 。

根据特征值大于0.9及累计贡献率大于80%的原则,提取主因子F1≥ F2≥ ? ≥ 0 。为了使数据更好地说明问题,需要进行因子旋转。

(二) 2012年省际城镇化评价①

由表3可知,前三个主成分的方差累计贡献率超过80%。第一主成分包括城镇化率、地区人均GDP、每万元GDP能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每10万人口高等学校在校生人数、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失业率。第二主成分包括二产比重、三产人数比重。第三主成分包括每万人绿地面积(表4)。

北京、上海、天津在城镇化综合排名中位居前三,内蒙古排名第11位,与人口城镇化水平大致相当,相对处在全国1/3的位置,紧跟东部沿海地区的发达省份城镇化水平。在西部12省市区中,排名仅在陕西之后。内蒙古的第一主成分在全国排名第12位,第二主成分在全国排名第4位,说明内蒙古的工业化水平相对较高,就业结构更趋合理(表5)

(三) 2012年内蒙古各盟市城镇化水平综合评价②

仍然选取表2中的城镇化指标体系。10个指标综合为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超过85%。第一主成分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包括经济城镇化、人口城镇化、社会城镇化、环境城镇化水平,具体为人均GDP、三产从业人员占总就业的比重、城镇化率、人均可支配收入、每万人绿地面积、每千人的卫生技术人员数。第二主成分指经济城镇化、社会城镇化,包括二产比重、成人高校在校人数、单位GDP能耗。第三主成分指社会城镇化,主要包括失业率(表6、表7)。

四、内蒙古新型城镇化的路径选择

对于内蒙古新型城镇化的路径选择,应紧紧围绕新型城镇化的两个基本内涵即人的城镇化和要素城镇化,以内蒙古制定的“8337发展思路”为总路线,切实推进城镇化进程,具体从以下四个方面阐述。

(一) 从城市建设看,要大力培育发展呼包鄂城市群

应着力构建以大城市为中心、带动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为重点、大中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新型特色城镇体系。呼包鄂城市群是我国未来着力打造的17个区域性城市群之一。三地要同城一体,以旗县为基点,全面推进城乡统筹建设,从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基础入手,逐步消除盟市之间的制度、标准差异,消除人口跨盟市流动、跨城乡流动的障碍性制度设置,尽快实现自治区级统筹,以制度创新促进人口向核心城市、中心城市的合理流动。

(二) 从产业集聚看,打造以六大特色优势产业为核心的产业集群

内蒙古工业已形成以冶金建材、能源、农畜产品加工业、化学工业、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地位的六大优势特色产业。要充分发挥优势,着力打造以这六大特色优势产业为核心的产业集群建设,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发展循环经济,构建重点产业循环经济链条,形成能源、冶金、化学、建材循环产业链,增强循环型工业基础设施功能,通过产业链带动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产业集群建设与循环经济发展协调一致才是内蒙古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

(三) 要着力壮大县域经济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城乡一体”是新型城镇化的必由之路,也是解决“三农三牧”问题的根本途径。只有搭建好、发挥好县域经济这个统筹城乡的平台,才能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2000年之后,内蒙古多数旗县抓住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推进的战略机遇,推动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取得了突出成就,但必须认清以下几点:一是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与全国先进发达省份相比差距都很大,经济强县主要集中在呼包鄂地区,少数强县和多数弱县之间发展差距过分悬殊。二是工业化尚处于起步阶段,产业聚集带动社会分工深化、细化不够。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人口集聚能力不足,吸纳就业能力不高,工业化、城镇化与服务业的发展没有形成良性循环,对城镇发展的支撑能力不够。三是基础设施比较薄弱,无论是农牧业基础设施还是城镇和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仍较滞后。四是民生和社会事业欠账较多,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尚不健全。综合来看,县域经济仍是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加快发展的任务还很艰巨。

(四) 要着力调整产业结构

应加大对土地流转的支持力度,实现土地的规模经营,降低第一产业人员比重,引导农民从第一产业流向第二三产业,这是解决“三农三牧”问题的重要举措,也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经之路。金融部门要加大对农村土地流转的支持力度,但必须遵循“产权明晰、用途管制、节约集约、严格管理”的流转原则提供金融服务。

注释

①数据取自《中国统计年鉴(2013)》。

②数据取自《内蒙古统计年鉴(2013)》及内蒙古各盟市政府网站。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张占斌等.中国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4.

[2]梁昊光等.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2012-2013)[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3]姚慧琴等.中国西部发展报告(2013)[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4]樊铁英等.内蒙古城镇化十年来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J].内蒙古统计,2013,(3):3-6.

(责任编辑:夏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