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文科毕业经济毕业正文

新常态解读: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分析

  • 投稿北冥
  • 更新时间2015-09-15
  • 阅读量760次
  • 评分4
  • 35
  • 0

文/洪小芝

【摘要】今年7 月以来,宏观政策重心从稳增长转到促改革上来。总书记在一系列讲话中提到了“新常态”,由此“新常态”成为继“克强经济学”之后的又一新型词语。本文试图从宏观经济角度对其进行解读,提出四种解释,同时对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做一简单分析。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新常态;解读;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作者简介】洪小芝,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金融贸易系讲师,博士,研究方向:宏观经济、金融理财、资产管理。

总书记近期调研时强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 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大家把这一提法称之为“常态”。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种解释:一是经济增长速度会降下来;二是结构调整将成为较长一段时间内的“常态”;三是“保就业”代替“保增长”成为宏观政策目标;四是消化前期政策,发掘经济的长期增长潜力成为宏观政策的新常态。

一、经济增长速度的新常态:潜在增长率降低

中国未来经济潜在增长率将会降低已经成为共识。从供给端来看,经济的潜在增长主要取决于劳动力、资本和要素生产率。对于中国经济过去高速增长而言,贡献最大的是廉价劳动力,其次是资本流入,技术水平居最后。资本的本性是“逐利”,流入或流出没有必然的方向,且国内资本积累已经到一定程度,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资本不是大问题。提高要素生产率自然应该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在提高要素生产率的过程中并不存在什么实质性阻碍因素。因此,对中国未来经济增长而言,最为掣肘的就是人口的变化,即人口红利的消失。根据民生证券的统计,过去近40年的时间里,中国人口抚养比从78.5%一路下滑至37.8%,劳动力人口即15~64 岁人口占比从57%升至74.5%,在此带动下,国民总储蓄率从30%左右大幅攀升至2008年的53.4%。但从2011年开始,中国的人口结构已经迎来拐点,劳动力人口比例开始下降,老龄人口占比加速上升。未来10年,计划生育对人口结构的冲击将加速显现,老龄化趋势将愈发明显,劳动力人口占比将降至70%以下。人口结构的恶化会拉低储蓄率,抬高国内的劳动力成本,从而拉低经济的潜在增速。中国目前已经采取一些政策来缓冲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冲击,如“单独二胎”的放开等。从需求端来看, 中国的房地产和全球化对中国过去的经济高速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由于中国房地产行业已经处于产能过剩阶段, 未来很难再依靠房地产发展来支撑经济长期增长,同时人口老龄化上升也会降低对房地产的需求。全球化依然是世界的发展趋势,不过由于过去十几年全球化发展过快,相关治理机制没有跟上,因此带来了很多问题,最为核心的就是全球贸易的不平衡。目前而言,全球经济正处于再平衡过程之中,各国的“去杠杆化”仍未完成,因此外部需求短期内对中国经济增长也难以贡献较大的力量。因此,从供给端和需求端综合来看,中国的潜在经济增长率必然会降低,中国将从之前的高速增长状态切换到中高速增长状态,即中国经济增长将呈现“新常态”。我们需要适应这样的新常态,保持平常心。

二、结构调整是较长一段时间内的“常态”

传统的增长模式已走到尽头, 中国经济必须顶住阵痛加快结构转型, 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从供给端来看,人口红利消失已经是大势所趋,但经济领域还存在许多被压抑的资源,制度建设还严重滞后于经济的发展, 因此释放压抑的经济资源和制度红利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突破口。从需求来看,房地产的贡献已经到头,全球化带来的外需也处在缓冲时期,因此需求的提高需要激发内需。所有这一切,都需要改变以前的传统增长模式,即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强调,“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大势所趋,刻不容缓。国际竞争历来就是时间和速度的竞争,谁动作快,谁就能抢占先机,掌控制高点和主动权;谁动作慢,谁就会丢失机会,被别人甩在后边。”过去10年是结构失衡的10年。从产业结构看,加工制造业产能严重过剩,而服务业产能却严重不足, 看病难、上学难、融资难问题突出。从需求结构看, 投资和出口超常增长,而消费占比不断下滑。从地区结构看,东部沿海地区快速崛起,中西部地区发展滞后。未来10年,必须通过优化结构,缓解失衡,当然,这个再平衡过程中的阵痛在所难免。

三、宏观调控目标的新常态:保就业

由于潜在经济增长率的下降已经成为一个必然趋势, 因此一味地保证经济增长维持在某种水平之上会有失科学和公允,会带来许多潜在的长期问题,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那么,是不是既然潜在经济增长率下降了,我们就不要再“保”,而是听凭其自由滑落呢?很显然, 这种观点也是极其危险的。经济增长的急剧下滑会引发社会经济秩序混乱、金融危机、居民生活水平下降等社会问题, 所以经济增长还是要保的, 问题是要保在哪个水平?

李克强在多次讲话中提到,我们关注GDP,其实关注的是就业。我们之所以要稳增长,说到底就是为了保就业。也就是说把增长保持在“就业稳定增长”的水平就可以了,因此保就业成为中国当前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这是因为只要“就业”得到一定保障,社会就不会乱,经济增速降一点就降一点,正好政府可以腾出手来搞经济结构调整。近两年来,宏观调控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之间的平衡问题一直是热议的话题,政府也常常在“保增长”和“调结构”之间徘徊。而“保就业”可能恰好为其提供了一个平衡点,在保证一定就业的水平上,允许经济增速有所下滑,可以更好地进行经济结构调整。

四、宏观政策的新常态: 消化前期政策,发掘经济的长期增长潜力

过去10年,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速处于上行通道,经济下行基本是周期性波动,决策者更倾向于从需求端入手,通过“大投资”、“宽货币”实现总量宽松、粗放刺激,弥合产出缺口。未来10年政府将着力通过促改革和调结构消化前期政策,发掘经济的长期增长潜力。

财政政策的新常态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减税。为配合经济结构转型,政府将不断通过结构性减税支持重点领域和产业的发展, 比如扩大中小企业所得税减免, 扩大出口退税范围,继续推进营改增等等。二是完善举债融资机制。由于税收的收入来源有限,完善政府的举债融资机制势在必行。总体的思路是“开正门,堵歪门”。“开正门”即适度扩大地方政府举债权限,引导地方政府以市场化原则在资本市场发行地方债;“堵歪门”即加强对银行同业业务和影子银行监管。三是引入资本。搭建平台和渠道,引入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公共建设和服务,鼓励PPP(公私合营) 模式。四是引向民生。引导财政资金和社会资本的投资重点从经济建设向服务民生转移,如社保、医疗、教育等。

货币政策的新常态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从宽松货币到稳健货币。经济增速换挡的新常态之下, 需要的是稳健的货币政策框架。所谓稳健, 即“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既不放松也不收紧银根”。第二,从总量宽松到结构优化。为了配合经济结构调整,央行采取了新的政策工具。在盘活存量、用好增量的原则下,央行已经通过信贷管控、同业和非标监管堵住了资金流向产能过剩行业。同时央行通过定向宽松, 支持再贷款促进信贷结构优化,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更多地将资金流入到“三农”、小微企业、现代服务业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实现“总量稳定、结构优化”的目标。“改革”将成为寻找新增长动力的新常态。

如前所述,中国目前的经济减速不是简单的周期性现象,自然不能单纯依靠逆周期的需求管理,更重要的是打破供给端的瓶颈,释放新的红利,提高要素生产率,寻找新的增长动力。改革的核心是从制度层面打破未来10年经济增长的供给瓶颈,对冲潜在增速的下行压力。首先是改革基本经济制度,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包括国资国企改革、财税体制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涉外经济体制改革四大关键领域。其次是改革人口和户籍制度, 改善劳动力供给。再次是改革金融体系,改善资本供给,包括理顺价格、健全市场和深化开放等。最后是改革土地制度和城乡管理体制,改善土地供给,重点是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推进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

(责任编辑:路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