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会丽
【摘要】本文从促进经济增长的劳动、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出发,分析了在人口老龄化社会下各生产要素在投入方面的变化对经济产生的影响。本文认为人口老龄化使得劳动力资源投入的总量和比重均有下降,同时又会使单位劳动获得更多的资本投入,只有提高单位劳动产出,才能保持或提高社会总产出水平;人口老龄化增加了社会的消费支出负担,使得用于生产的积累性资金比例下降,资本的相对稀缺要求不断优化投资质量,提高单位投资的投入产出效益;人口老龄化使得技术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手段,通过加大科技投入,推动技术创新与转化,提高社会全要素生产率,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生产要素;投入变化;经济增长
【作者简介】刘会丽,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经济与管理。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78亿,占总人口的13.26%,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当前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现实难题。江苏省是中国最早进入人口老龄化的省份之一,目前人口老龄化程度居全国第三位,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国内外许多研究表明,人口老龄化不仅会给社会带来沉重的养老负担,阻碍经济发展的速度,同时也会带来老年产业的兴起和发展,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点。根据经济增长理论的观点,劳动、资本、土地、技术都是经济增长的基本要素。人口老龄化对于劳动人口结构、资本投入结构、技术投入结构等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而这些要素的变化也必将影响到经济的发展。本文以江苏省为例,从人口老龄化的社会背景出发,分析劳动、资本、技术等投入的变化对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由于土地的总供给不变,本文对此不做分析,只对其他三个要素的投入变化进行分析。
二、人口老龄化下生产要素投入变化对经济的影响
(一) 人口老龄化下劳动投入变化对经济的影响
根据黄佐钘(2004) 对江苏省各年龄段人口数据的预测,与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对比,数据误差较小,故本文采用该预测数据进行分析。人口老龄化下社会劳动力投入变化对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未来劳动人口数量和比重的下降,会导致劳动投入减少而影响经济发展的速度。本文根据黄佐钘(2004) 对江苏人口预测中的方案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后(见图1) 得知,江苏省未来适龄劳动人口以及储备劳动人口比重均有下降。适龄劳动人口(16~59 岁) 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从2010 年的64.36%逐步下降到2050年的46.91%;0~15岁少儿人口比重由2010 年的19.69%下降到2050 年的17.42%。同时,预测数据也表明,江苏省劳动人口的绝对数在未来较长时间内处于下降状态,将由2010年的4906万,下降到2030年的3885万,2050年则持续下降到3011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未来劳动生产率增速不能超过劳动人口下降速度与人口老龄化增长速度之和,则经济将面临下滑。
2.未来劳动人口投入结构的高龄化,不利于劳动资源配置而阻碍经济的发展。由图2可以看出,2010~2050年间,江苏省青壮年(16~39岁) 劳动人口占总劳动人口的比重在2030年达到最低值的50.79%,比2010年下降4%;而中老年(40~59岁) 劳动人口占总劳动人口的比重由2010 年的45.19%上升到2030年的49.21%,劳动人口有高龄化的风险。劳动力高龄化的经济效果体现在:一方面它将使劳动力流动性变差,不利于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而且会造成失业性风险,进一步加剧劳动力短缺的局面,增加社会的负担;另一方面,劳动力高龄化会使劳动者从事的职业岗位受到限制,就业结构不能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影响经济的发展。
(二) 人口老龄化下资本投入变化对经济的影响
1.人口老龄化会导致生产性资本投入比例的下降,将影响社会资本积累的经济效应。由于老年人口不参与或较少参与社会生产活动和生产成果的不可储存性,所以作为一个“纯消费”群体,老年人口比例加大会增加整体社会的支出负担。而且由于我国原来的养老基金制度采用现收现付制,导致养老保险改革前参加工作的职工的养老基金没有积累或积累不足,国家在未来几十年将面临巨大的养老金隐性债务支付压力。Leff (1969)、袁志刚(2000)、李春琦(2007)、王宇鹏(2011) 等的研究结论表明,人口老龄化会导致储蓄率降低,提高居民消费倾向。储蓄水平的降低又会制约社会投资水平,在技术条件一定和投资边际收益没有增加的情况下,势必会影响整个社会产出水平和经济发展速度。近些年养老基金和医疗基金支出的快速增加也说明了人口老龄化可能带来社会消费性开支增加。由于养老基金和医疗基金支出基本占社会保险基金支出的90%以上,下面以江苏省的养老基金支出和医疗费用支出来分析人口老龄化面临的社会资金支出的压力。
由表1可以看出,2001~2013年,江苏省养老基金支出的金额在不断扩大,2013年全省养老基金支出已经达1309.6亿元,近10年来养老基金支出的年平均增速达20%以上,高于同期全省GDP平均增速约8 个百分点, 且2009 年、2010 年、2013年养老基金支出的增速高于养老基金收入的增速,尤其在2013年全省养老基金支出比基金收入增速高出14.54个百分点(见图3)。当前养老基金结余系数为1.88,基本处于合理区间,但随着人口老化的速度加快,养老基金累计结余可支付年限可能会降低。在参保人数上,2002~2013年,江苏省离退休职工的年平均增速在8%以上,离退休职工参保人数占全体职工参保人数的比重一直维持在21%以上。2009~2013年,离退休职工参保人数的平均增速高于在职职工参保人数增速1.62个百分点(见图4)。
由表2 可以看出,近10年来,江苏省医疗保险基金支出的金额也在不断上升,目前医疗保险基金支出与收入之比约为80%,与2001年相比,当前医疗保险基金支出占收入的比重上升了16.57个百分点。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养老基金和医疗基金支出的加大,即期消费资金与长期储蓄资金的比例将会加大,使得全社会储蓄率和社会生产性资本投入比例下降,导致资本相对稀缺和资本价格上升,从而影响经济发展的速度。
2.人口老龄化会导致资本投入结构的变化,进而影响经济结构的发展。人口老龄化社会下,社会消费结构将会发生改变,老年人口的消费将会越来越受到重视,消费结构的变化将会导致产业结构的改变,进而改变社会资本投入结构。老年产业在我国尚属一个新兴的朝阳产业,初期投资较大,投资回收期较长,投资具有一定的风险。在市场需求结构的转变下,通过政府的引导和社会的投资,必将促进老年产业的兴起,改变社会经济结构。此外,当前有些老年产业如养老服务这一块并不具备完全市场化运作的条件,因此,养老机构和社会福利院的兴办,需要政府进行前期大量的基础性投资。
(三) 人口老龄化下技术投入变化对经济的影响
1.人口老龄化将促进技术研发投入比例的加大,改变经济增长的方式。利用C-D函数模型的研究表明:1990~2010年间,江苏省经济增长仍然主要依靠劳动和资本投入拉动,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并不明显。人口老龄化面临的人口抚养比上升和社会负担加重的问题,使得技术成为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和创造社会财富的重要手段, 技术研发投入比例将会上升。2009~2013年,江苏研发(R&D) 投入占GDP比重的平均水平达2.22%,且逐年处于不断上升状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苏南整体研发投入水平较高,基本具备推动经济转型的实力。今后江苏省应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质量与水平,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经济发展。
2.人口老龄化将改变技术研发投入的方向,推动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变。一方面,由于老年人口患病率较高,医疗支出费用大,老年医疗和保健市场潜力巨大,仅2013年江苏省城镇退休职工医疗基金支出约有490多亿元。人口老龄化使得技术研发投入更加关注于老年生命健康,有助于推动老年健康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为避免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劳动投入比例的下降,通过改进生产工具提高劳动生产率成为必然的选择,更多机械代替人工的智能化设备等新型生产工具的科技研发投入比例将会加大,从而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三、针对人口老龄化下生产要素投入变化的发展思路
(一) 提高劳动产出的总量与质量,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
1.人口老龄化必然要求提高单位劳动的产出总量,以保持经济的平稳发展。人口老龄化导致社会劳动人口的比重和绝对数同时下降,“纯消费”人口比例和社会消费支出规模又同时上升,必然要求提高单位劳动的产出总量,以保证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提高。由于人口老龄化使得劳动人口数量下降,从而使单位劳动人口在智力投入和健康投入方面获得的资金将会增加,从而提高单位劳动的产出效率与产出总量。世界银行《1991 年世界发展报告》指出,劳动力受教育的平均年限每增长1 年,国内生产总值就可增加9%。
2.人口老龄化必然要求提高单位劳动的产出质量,转变经济增长的方式。一方面,人口老龄化会促使智能化工具和设备投入的增加,将会降低单位劳动和原材料的损耗,提高劳动产出效率,改善经济增长的质量。另一方面,人口老龄化导致劳动力资源的相对短缺,使得劳动力的价格提高,将会促进经济增长向资本、技术与智力密集型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单位劳动的产出质量。
(二) 提高单位资本的投资收益,保证经济的持续增长
1.人口老龄化必然要求单位资本的投资收益上升,以保证经济的增长。由于人口老龄化,社会消费等各项支出在总产出中的比重上升,假定社会总产量不变,通货膨胀率为零时,意味着相同数量的资本投资得到更高的回报才能保证或超过之前的消费支付水平。因此,人口老龄化必然要求资本增量产出率(ICOR:每增加1 元钱的GDP,需要投资多少钱) 提高,即单位资本的投资收益上升,才有利于保证经济的增长。目前发达国家的ICOR (资本增量产出率) 是1~2,而我国是5~7,与前者的差距较大,但也说明我国的ICOR未来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2.人口老龄化下资本投入产出结构的变化,将推动经济结构的转变。人口老龄化下老年人口消费将更加受到关注,老年产业和生产工具方面将得到更多投资。一方面,老年产业具有宽泛的产业跨度,涉及领域较多,投资空间较大。以老年人口养老和医疗行业为主的投资项目,将会带动家政、护理、保健、医药、医疗器械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根据2007年江苏省投入产出表可以看出,化学工业对经济的影响力系数是1.2138,说明化学工业包括医药行业对国民经济各部门所产生的生产需求及波及程度较大。另一方面,社会将加大对劳动工具的改造与投资,为提高劳动效率创造基础条件。因此,人口老龄化将促使资本向发展前景好,投资回报高的行业流动,推动经济结构的转变。
(三) 加快技术创新与推广,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1.人口老龄化有利于加快技术创新的步伐,促进经济的发展。索洛(1956) 的经济增长模型表明:技术和传统投入的比较中,技术创新导致了80%的经济增长。据统计,20世纪发达国家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初期的5%~20%,上升到1980年代的60%~80%。技术创新已经成为发展经济的重要战略之一。目前,我国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0%~30%,西方发达国家约为70%~80%。2013年江苏省高新科技产业产值达到4.25 万亿元, 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7.5%,区域创新能力连续5年保持全国第一。技术创新是促进生产力变革的重要因素,在当前人口老龄化加重的趋势下,加快技术创新,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才能保证人们的生活水平。
2.人口老龄化有利于促进技术的推广,改变经济增长的方式。由于当前我国还处于“人口红利期”,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劳动投入和资本投入的粗放式经营。据研究(钟伟, 2006), 中国1982~2000年间,人口红利对GDP增长的贡献率高达26.8%。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不仅要求加快科技创新的步伐,而且要求加快技术推广的速度,扩大技术推广的范围,使科技成果在各个领域尽快转化为社会生产力。2012年,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中新材料制造业创造的产值达27.1%,高端装备制造业达26.9%,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达25.2%,此外新能源、生物医药和电子计算机等行业也分别占有5%以上的份额。人口老龄化将使科技成为提高全生产要素生产率的重要手段,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提高社会经济效益。
四、结论
(一) 人口老龄化降低了劳动投入的比重,要求提高单位劳动产出水平
人口老龄化下劳动要素投入产出变化对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一是社会劳动人口的比重和绝对数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单位劳动投入产出效益的高低将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未来的生活水平;二是人口老龄化下劳动人口年龄结构呈现高龄化状态,不利于劳动力资源的流动与配置,从而影响产业结构的调整;三是人口老龄化下劳动人口总量的下降会使单位劳动获得更多的智力投资和健康投资,有助于提高劳动者的技能水平和体力水平,提高单位劳动对经济增长的边际贡献率。
(二) 人口老龄化使得再投资的资本比例下降,要求提高单位投资的收益
人口老龄化下资本要素投入产出变化对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一是人口老龄化使得社会消费基金的比例加大,用于生产的积累基金比例下降,从而制约经济的发展。为保证人们的生活水平不致下降,提高资本投资收益水平十分关键。二是人口老龄化需要对资本投资结构做出调整,与社会需求结构相适应,老年产业和智能机械行业将成为投资的热点。三是人口老龄化使生产性积累资金变得相对稀缺,可实行差别化的公共政策,将资金从投资过度的行业转移到长期投资收益稳定的行业中来,优化经济结构,提高投资收益。
(三) 人口老龄化要求加快技术创新和推广,提高社会全要素生产率
人口老龄化下技术要素投入产出变化对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一是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我国技术研发的投入力度也在不断加大,有利于技术创新和技术发展。二是技术投入的方向要着眼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减少劳动消耗,提高原材料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最终增加投资收益。三是在人口老龄化下要加快技术的推广速度和扩大技术推广的范围,使得三次产业的技术转化率得到提高,促进经济增长由依靠劳动投入和资本投入为主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向依靠技术应用和技术进步的集约型发展模式转变。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黄佐钘.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4,(6):52-56.
[2] 王桂新.上海少子·高龄化的劳动力效果与经济可持续发展[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0,(3).
[3] 刘会丽. 江苏省老龄化社会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策略研究[J].经济论坛,2003,(1).
[4] 宋伟.论科技经济结合对社会进步的作用[J].科学研究,1995,13(4):13-17.
[5] 钟武.我国高校产学研结合模式探析[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22-26.
(责任编辑: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