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管建民
【摘要】2014 年以来,沧州市管道装备业的龙头企业——河北力通联无缝钢管有限公司(简称“力通联”) 经营陷入困境。在沧州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沧州银监分局主动作为、牵线搭桥,按照“政府主导、企业并购、贷款重组”的处置思路,确定了“落实承贷主体→签订处置协议→实施债务平移”的处置路径,力促达力普石油专用管有限公司对“力通联”实施兼并重组,帮助企业有效化解了贷款资金风险,实现了银企双方互利共赢。作者概括了这一成功化解贷款风险成功案例基本做法,给了我们五个深层启示,即保障、基础、关键、根本、助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风险处置; 贷款重组;实践; 启示
【作者简介】管建民,中国银监会沧州银监分局,经济师,研究方向:金融监管。
2014年以来,作为沧州市支柱产业的管道装备业银行信贷风险逐步暴露,形势较为严峻。当年4月份,沧州辖内同行业中规模较大的钢管生产企业河北力通联无缝钢管有限公司停产,陷入经营困境。为有效化解辖内银行信贷风险,沧州银监分局汇聚多方力量,按照“政府主导、企业并购、贷款重组”的处置思路,救活企业,保全债权,遏制了信贷风险蔓延势头。
一、基本情况
“力通联”公司成立于2006年1月,位于沧州市高新区,注册资金9850万元,主要生产各种规格石油套管、结构管、气瓶管。企业有无缝管生产线1条和热处理生产线1条,年生产能力18万吨,为当地行业龙头企业之一。近两年来,受国内外经济下行影响,加之企业管理不善、过度扩张,使得公司经营日趋困难。2014年2月,河北中海钢管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因投资房地产、参与民间融资等造成资金链断裂而发生“跑路”事件,“力通联”公司最终因以“中海”1000万应收账款为抵押的保理无法偿还,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于2014年4月份宣布停产。企业停产当日的银行贷款总额约3.3亿元,涉及中国银行沧州分行、中国工商银行沧州分行、中国建设银行沧州分行、中信银行沧州分行、河北银行沧州分行和沧州银行等6家银行,除沧州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以房地产全额抵押外,其余各行均为担保、联保或动产质押贷款。经评估,企业停产日账面总资产约2.5亿元,企业信贷风险问题严重。
二、化解贷款资金风险的具体做法
为了从根本上救活“力通联”公司并保全银行债权,沧州银监分局建议市政府推动“力通联”公司重组,同时要求各债权行统一认识、加强协作,积极配合市政府,全力支持企业重组。在政银企统一认识的基础上,在市政府的主导下,经过银企、企企之间多轮磋商、沟通,最终选择财务状况总体较好的达力普石油专用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达力普”公司,注册资金1.51亿元,AA级信用,总资产约18.9亿元) 对“力通联”公司实行并购,并作为承贷主体承担对应债务责任,确定了落实承贷主体→签订处置协议→实施债务平移的风险贷款处置路径。
三、初步成效
1.由“死”向“生”,企业生产能力得到提升。“力通联”公司原来月平均生产能力在1.4万吨左右,2013年最好月份产量为1.8万吨,一直不能达产。新公司自9月初投入生产后,在原有设备技术基础上进行了部分技术改造,生产能力得到大幅提高,目前月产能在2.5万吨至2.7万吨左右,较原企业月产量实现翻番,投产首月便实现达产。目前,企业正在实施轧管线技术改造,年底完成改造任务后生产工艺将进一步优化,产品专业化程度也将大幅提升,产品由原来的单一普钢扩展到石油专用管和管线管。
2.由“弱”转“强”,企业整体面貌得到改善。“力通联”公司原有员工207人,自2014年5月已停发工资,职工面临下岗失业。“达力普”公司实施并购后,无一推向社会,全部接收留用,并签订正式劳动用工合同,同时提高了职工的福利待遇,月工资在原有基础上提高10%,并给员工缴纳“五险一金”,员工的工作、生活环境也大为改善,激发了员工生产积极性,企业呈现出全新的局面。
3.由“单一”到“配套”,企业产业链条得到延伸。“力通联”公司原为“达力普”公司“铸坯—轧管—管加工”产业链中的中间环节,即轧管制造环节,为“达力普”公司供应半成品。并购之后“达力普”公司整合了该上游产业,即由原来单一生产轧管延伸为轧管生产后完成套扣、上色等工序,实现了从原材料到产品的流水线生产。
4.由“危”转“活”,银行信贷风险得到化解。“力通联”公司停产日贷款总额约3.3 亿元,“达力普”公司实施并购后,截至9月末已偿还贷款6350万元,对剩余2.6亿元未到期贷款,银企双方已达成协议,其中沧州银行8200万贷款全部签订《债务转移协议》,将原“力通联”公司名下贷款转移到“达力普”公司名下,债务转移后,由“达力普”公司负责偿还。其他各行也以与“达力普”公司签署全面合作协议、提供授信等方式推动抵押资产的转移和债务的承接。由于风险得到妥善处置,极大地缓解了参贷银行不良贷款上升压力。
5.由“波动”到“强心”,地区金融稳定得到持续。一是“力通联”公司、鑫源泰钢管公司和巨龙钢管公司同为鑫源泰集团公司的三家子公司,法定代表人董玉林为中国(沧州) 管道装备行业协会会长,在行业中有较大影响力,企业上下游客户较多,且多为中小企业,一旦破产,对全市管道装备行业的影响势必巨大。该企业生存危机的化解,间接救活了整个产业链的上下游中小企业,避免了一损俱损的“多米诺骨牌效应”,起到了“救活一个,活跃一片”的效果。二是其贷款涉及全市多家银行机构,牵涉面广,一旦出现问题将会严重影响上级行对沧州的授信及审批权限,乃至对全区的信贷支持力度。贷款重组的成功实施既解决了贷款到期不能偿付问题,还维护了银行业对沧州经济和管道装备制造业的信心,维系了良好的金融环境。
四、几点启示
1.地方政府主导实施是保障。沧州市政府对企业并购、债务重组工作高度重视,并给予大力支持,副市长赵国权亲自指导调度,金融办积极组织协调,多次召集重组双方、各债权行进行专题研究。在多次多方调度的基础上使并购企业双方达成了共识,各债权银行统一了思想,为企业起死回生创造了条件,为保全银行债权提供了重要保障,为提高风险处置工作效率争取了主动,从而最终促成了“达力普”公司成功并购“力通联”公司,不但救活了企业,同时避免了企业直接破产带来的行业性、社会性损失。
2.监管部门协调推动是基础。监管部门主动作为,从发展地方经济、防范化解区域性行业性风险大局出发,积极引导各债权行制定应对举措,积极配合、支持、推动“力通联”公司重组,最大限度保全银行债权。同时,积极建议市政府推动“力通联”公司重组,最大限度地维护银行业权益,为贷款重组成功奠定了基础。
3.债权银行积极配合是关键。在对“力通联”公司债务重组过程中,各银行业机构认识到盘活资产、救活企业、稳定社会的重要性,能够树立大局意识、履行社会责任、敢于担当、共同进退,与政府和监管部门保持高度一致,既要保全自身债权,又要救活企业,行内上通下达、协调联动,积极争取上级行理解和支持,从而取得了合作共赢的效果。如沧州银行的相关程序运作,包括签订协议、法律把关、资产过户、资产抵押、贷款发放等,全部办理完毕只用了不到一周的时间。
4.并购双方诚意合作是根本。两家公司是多年的生意伙伴,合作关系融洽。此次“达力普”公司对并购“力通联”公司表现出兴趣和诚意,“力通联”公司亦积极配合“达力普”公司进行贷款重组,双方就企业并购事宜多次协商,在资产清算事项,如资产价格、并购方案上双方均做出让步,并最终达成一致。
5.职能部门大力支持是助推。在沧州市政府的召集下,全市工商、税务、土地等近20个职能部门多次会议进行专题研究,对涉及“达力普”公司的营业执照注册、纳税、房地产抵押过户等事宜在政策允许范围内群策群力,不仅提出诸多建设性意见,还在具体工作上优先安排,优先解决,使得新成立的“达力普”高新区分公司在当年9月就得以投产,各方的鼎力配合加快了企业并购步伐。
(责任编辑:杨艳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