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文科毕业经济毕业正文

基于社会责任的民营企业文化重塑研究

  • 投稿郝强
  • 更新时间2015-09-15
  • 阅读量1023次
  • 评分4
  • 88
  • 0

文/杨美丽 刘娇

【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民营企业文化的现状,总结了文化建设缺乏诚信、创新不足、社会责任缺失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以企业文化的建设弥补社会责任的缺失,借助文化的传播和导向引领作用,实现企业全面社会责任管理,同时通过企业文化的完善和社会责任的践行,促进民营企业经营环境的改善和整体发展能力的提高,为我国经济的转型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服务。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民营企业;企业文化;社会责任

【作者简介】杨美丽,山东农业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环境会计;刘娇,山东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民营企业几十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经济的发展为市场经济的繁荣和改革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然而,民营经济由于自身的原因和外在因素的影响,存在诸多问题,如文化建设缺乏诚信、创新不足、社会责任缺失等。通过建设负有社会责任的企业文化,从思想层次和管理理念的角度把社会责任渗透到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可以使企业在追求利益最大化同时履行社会义务,实现“达则兼济天下”的道德境界。

一、文献回顾

(一) 企业文化和社会责任的内涵

1.企业文化。20 世纪80 年代,企业文化的研究在全世界范围内兴起,不同学者围绕企业文化的概念和内涵展开研究,逐步加深了对企业文化的理解。美国学者约翰·科特和詹姆斯·赫斯克特(1992) 认为,企业文化是指一个企业中各个部门,至少是企业高层管理者们所共同拥有的企业价值观念和经营实践。它是指企业中一个分部的各个职能部门或地处不同地理环境的部门所拥有的共同的文化现象。特雷斯·E·迪尔和麦肯锡管理咨询公司专家阿伦·A·肯尼迪(1982) 在《企业文化》中指出,“企业文化是五个因素组成的系统,其中价值观、英雄人物、习俗礼仪和文化网络是它的四个必要的要素,而企业环境则是形成企业文化唯一的而且又是最大的影响因素。因此,理解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就是重视运用价值观形成、塑造英雄人物、明确规定习俗和仪式并了解文化网络来培养其职工行为的一致性”。

我国自20 世纪80 年代开始对企业文化进行研究,业已形成较为系统的企业文化理论并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郭纪金(1995) 认为企业文化是组织成员共同认可和遵守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商业哲学、行为规范、经营理念、管理方式、规章制度等的总成。刘光明(1999) 总结国内外研究,提出组织文化是组成成员共同认可的价值观、行为准则等意识形态和物质形态。企业文化是企业信奉并付诸实践的价值理念(魏杰,2002)。它既是具体企业、公司所形成和保持的文化传统,也是抽象形态的企业、公司的一般文化体系和价值准则。公司文化已成为一门特定的学科、思想体系。

2.社会责任。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源于17、18世纪,企业在一定程度上作为国家政权的延伸,必须在政府权力的干预下生存和经营。因此,社会责任必然贯穿于企业的整个经营活动中。在欧洲,早在1851年,英国企业家Titus Salt就提出“企业有义务促进社会的发展”这一具有企业社会责任含义的理念。1924年,美国学者谢尔顿(Sheldon)提出了“公司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CSR) 的概念。

20世纪90年代,国内学者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和概念及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标准进行了研究。张彦宁(2002) 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为了所处社会的全面和长远发展必须关心、全力履行的责任和义务,表现为企业对社会的适应和发展的参与。卢代富(2002) 指出企业社会责任是创立于企业经济责任之外,独立于企业经济责任并与经济责任相对应的另一类企业责任,是企业在谋求股东利益最大化之外所负有的维护和增进社会利益的义务。由此可见,企业的社会责任是以利益相关者为对象,由企业承担的经济责任、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达成的内在统一的,处理企业内部关系,增进社会福利的综合义务。关于社会责任的标准,国际上有影响力的是SA8000企业社会责任标准。

(二) 企业文化与社会责任的关系

企业文化是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在决定因素。企业文化影响着企业的员工、股东等企业内部的利益相关者的行为,促使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企业通过履行社会责任,满足内外利益相关者的要求,从而在企业内外部形成有利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环境。环境是企业文化形成的决定因素之一。企业社会责任通过利益相关者的行为选择影响企业的生存环境,决定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建设。企业文化通过企业社会责任的载体将自己的影响扩大到整个社会。此时企业是在创造自己的未来,创造社会的需求,而不是简单地适应社会,满足社会的需求。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企业文化和企业社会责任是紧密联系的,企业文化决定着企业真正的社会责任,企业文化通过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而得以彰显。企业能否长久发展就在于它是否如实地对自己的社会责任角色做了定位,因此通过企业文化来确立企业的社会责任,既不会影响企业自身的发展,又有利于企业和社会的良性互动。

二、我国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文化建设特点及根源

(一) 我国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文化建设的特点

1.民营企业管理者忽略社会责任文化。2008年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组织的“中国企业经营者问卷跟踪调查”结果显示:受调查的企业经营者中,仅有17.4%的企业经营者认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企业文化上,80%以上的经营者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主要表现在市场营销能力、战略决策能力、研发能力上。民营企业面临着市场竞争的压力,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注重经济利益,因此民营企业家在发展过程中更为注重的是企业硬实力的建设,而忽视企业软实力的建设。

2.部分民营企业道德根基薄弱。一些民营企业认识到了社会责任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试图通过社会责任文化建设,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但是,民营企业却很少在文化建设中思考文化建设的根基所在。在企业社会责任文化建设中没有道德作为根基,会形成扭曲的利益观和对社会责任和义务的逃避。

3.部分民营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意识。一些民营企业价值观扭曲,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生产假冒伪劣产品、偷税漏税、污染环境,忽视员工、消费者、社区、社会和环境的利益。2008年乳制品行业危机事件、2011年双汇“瘦肉精”事件、2012年“毒胶囊”事件,显示出一些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的缺乏。

(二) 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文化缺乏的根源

1.重物轻人的管理哲学。民营企业家对企业的管理多是“家长式”的管理方式,民营企业的规章制度和组织机构不健全,企业民主氛围缺乏,缺少人本管理。领导者自身的道德情操往往影响着企业的文化。企业领导对于企业的文化没有明确的定位,企业文化往往停留在低层面上,缺乏社会责任。另外,一些民营企业创立者和员工整体文化素质偏低,领导者不重视企业文化建设。

2.重经济责任,轻法律、道德责任。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民营企业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形成的是唯金钱的价值观,重利轻义、先利后义,背离了传统儒家文化所遵从的先义后利、合乎义的利,义、利、礼三者统一的义利观。目前,我国市场经济的诚信度正经历着考验,民营企业成长于不健全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儒家的义利之辩在企业社会责任文化建设中仍然是值得深思的道德命题。因此,诚信无疑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3.缺乏社会责任评价标准。我国对民营企业的评价是以经济评价方式为主,就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价和考核尚未全面开展。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主要通过企业自觉自愿的方式,对社会责任报告的披露也没有强制的规定。这种情况下,一些民营企业难以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即使企业履行了社会责任,对其履行的程度、社会影响力和效果也难以给出可信的证明,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的权利与未履行责任的企业没有区别,使得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积极性受挫。应立足民营企业发展实际,建设一套能有效推进企业健康发展的社会责任标准体系。

三、民营企业社会文化重塑

(一) 仁

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其中最为宝贵的思想是“仁”,孟子提出“民贵君轻”(《孟子·尽心章句下》), 《礼记·中庸》提出“仁者,人也”。“仁”的思想就是爱人、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思想。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文化应首先提倡“以人为本”的人本管理理念和文化环境。民营企业的领导者应坚持“ 以人为本”, 严格律己,提高自身素质。民营企业应塑造“人性文化”,重视人才、任人唯贤,打造学习性组织,注重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企业内部坚持人本管理,对外也要尊重消费者,照顾弱势群体。树立顾客至上的理念,用优质的产品、周到的服务和博爱之心,赢得社会的认可,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

(二) 义

义利关系是儒家思想的一对重要的关系。“义。宜也”(《礼记·中庸》)。义是经济活动中人们追求利益中的行为约束。孔子提出“见利思义,见危授命”,荀子主张“先义后利”。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文化建设中一个重要的命题,就是民营企业应建立以义取利、义利并重的价值观。企业是盈利组织而不是慈善组织,民营企业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生存的需要,但应遵守法律、履行义务,与社会提倡的科学发展、和谐文化应适应,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关爱弱势群体,解决社会和民众关注的就业、消费者权益、环境、公共安全等问题,促成社会和谐稳定的目标。义利并重,利己应建立在利他的基础上。竞争离不开合作伙伴的理解、支持,民营企业只有关注消费者、合伙人、股东的利益,才能得到认可,形成良好的形象。民营企业既要树立以义取利、义利并重的价值观,也要防范平均主义,应与激励和约束机制相结合,激发员工的创造性。

(三) 和

“和”是儒家思想和文化的高度概括。“均无寡,和无寡,安无倾”《论语·季氏》。意思是团结和合作才能取得胜利。孟子主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强调了人与人之间和谐的重要性。“人和”要求民营企业有人文关怀的企业文化。领导要爱护员工,处理人际关系要以尊重为基本原则。民营企业内部要培养精诚合作的团队精神,让员工与企业融为一体,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民营企业要与利益相关者形成“利益共同体”,协调和处理好与政府、社会、消费者和合作伙伴的关系,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同时为社会做出贡献,实现企业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民营企业还要做到内和外争,建立和争相济的竞争文化。从自身做起规范竞争环境。民营企业在内和外争的竞争中,也要形成创新的企业文化,创新生产工艺和产品设计、创新管理方式,只有不断创新,民营企业才能保持长久的生命力,不断满足变化的需求,履行社会责任。

(四) 信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诚信的价值更为重要。“ 诚, 信也, 从言成声。信, 诚也, 从人言。”市场经济是契约经济、信用经济,言而有信是现代企业的生存之本。民营企业若想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中生存和发展,就要牢固树立契约意识,营造信誉至上的企业文化氛围。诚信的关键在落实,民营企业打造诚信文化,首要是建立内部信任环境。管理者之间、管理者与员工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要有相互的信任。民营企业要取信于政府、社会和公众,遵循法律法规和伦理道德规范,公平交易,依法纳税,不赖账,不拖欠工资,保护环境,回馈社会。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周祖城.企业伦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德伦西·E·迪尔,艾伦·A·肯尼迪.企业文化——现代企业的精神支柱[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9.

[3]郭纪金.企业文化[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5.

[4]刘光明.企业文化[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

[5]魏杰.企业文化塑造——企业生命常青藤[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

[6]张彦宁.中国企业管理年鉴[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

[7]卢代富.企业社会责任的经济学与法学分析[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

[8]徐炜,张飞. 日本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研究[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7).

[9]钟宏武. 日本企业社会责任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8,(9).

[10]姜志华. 企业高管价值观、组织文化与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基于高阶理论的分析[D].杭州:浙江大学,2011.

[11]张家瑞.建立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的企业文化[J]. 商业时代,2007,(9).

[12]鲍丽娜,鲍丽.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民营企业文化建设[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5).

[13]潘竞成. 企业社会责任与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关系分析[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

[14]刘晋军. 儒孝文化视野下的中国式企业社会责任研究[J]. 甘肃社会科学,2011,(2).

[15]彭军林,雷满丽. 企业文化在企业社会责任建设中的作用[J].中国城市经济,2011,(23).

[16]顾江莉.基于社会责任视角的民营企业文化建设[J]. 商品与质量,2011,(SA).

[17]李欣. 建立基于社会责任的企业文化——基于一份浙江省企业社会责任的调研报告[J]. 现代商业,2010,(24).

[18]余高雅. 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研究[J]. 企业经济, 2011,(9) .

[19]钱敏,张劲波. 民营企业文化特征探讨[J].商业时代,2006,(36).

[20]刘锡荣,韩乐义. 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缺失原因及对策分析——以重庆市民营企业为例[J].人民论坛,2011,(8).

[21]王水嫩. 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原因及对策[J]. 生产力研究,2006,(4).

[22]陈旭东,余逊达.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的现状与评价[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

[23]许忠伟,李宝山.儒家利益观与民营企业价值观[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5).

(责任编辑:杨艳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