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国民教育体系的进一步提升,传统的教育体系已经难以满足多样化的教育需求,自卫生部颁布《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试行办法》以后,各医院都开始加强医院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的管理工作。本文针对医院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实际发展情况提出创新管理方式,为现阶段医学教育学分管理工作提出参考。
关键词: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对策;
1 相关概念的界定及理论基础
1.1 基本含义
在我国随着医院继续医学教育的推进工作,继续医学教育已经成为医院技术人员考核工作、评定职称以及执业注册的重要指标。继续医学教育是指卫生技术人员从业以后再获取新知识和新理论、新的技术和方法的医学教育工作,在医院的持续性长远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在这一过程中传统的学分登记工作需要繁琐的人工录入,数据多且杂,在医院主管部门的审核过程中有诸多不便,继续医学教育的学分管理工作根本目的是为了督促医院职工参与医学教育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同时也是考核医院继续教育工作情况的一个重要指标,但目前为止,医院的继续教育工作存在系统信息化不足等问题,因此如何利用学分管理的信息化系统来提高继续教育工作的信息化程度,探索创新学分管理方式成了当务之急。
1.2 医学教育学分管理的特征
信息性、实用性与真实性是医学教育学分管理的三大特征,在医院体制信息化改革的今天,相较于传统的人工学分管理工作,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的信息化是主要特征之一,学分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具有实用性,不仅避免了员工效率不足,且质量不高容易出错等问题,还避免了因大量纸质证书的发放造成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其次医院可以根据学分管理系统动态地掌握员工的学习情况,主管部门也可通过系统验证总结,避免了程序上的错误,员工个人更可以通过学分管理工作了解到自己的学习完成情况,更积极地参与到医学教育工作中来。学分管理具有真实性,因为学员的学习信息一经上传任何人无法加以改动,最大程度上对教育工作进行监管,避免了过度干预。
1.3 医学教育学分管理的分类
按照继续医学教育的活动将学分管理分为两大类,分别为I类学分和II类学分。其中I类学分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为国家级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省级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以及推广项目,是为适应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培训,以及面向全体在职卫生人员开展的培训需要(如职业道德法规教育),由卫生部或省卫生厅组织和批准的项目(包括远程教育项目),由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统一公布的项目和推广及必修项目以及经单位批准出国参加国际会议的项目。II类学分主要是通过自学以及发表论文,完成某项科研成果以及单位科室组织的学术活动和疑难病症等的讨论工作以及地市级学分或其他形式的医学教育活动。
1.4 医学教育学分管理模式
医学教育学分制的管理模式与学年制的管理模式相区分,随着国民教育体系的进一步发展,传统的统一入学、统一教育、统一考试的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现状,学年制的管理模式主要是以年为单位的考评区分学员的教育情况以及学业完成情况和学习完成进度,而学分制的管理模式是把能达到毕业的规定最低分数来衡量学员的学习完成情况以及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考核制度。但由于涉及的环节众多,导致该制度本身存在了例如操作性不足,政策宣传不足,与传统模式相背离等实施难点,因此医学教育学分管理模式仍然处在探索阶段。
2 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现状
2.1 医学教育学分管理简介
医学教育学分管理是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因材施教的原则,在区分学员学习中的主动性和个性化差异的情况下区别于学年制管理的一种新型管理方式。作为一种创新管理模式,将热门学科和边缘学科综合化,以此调动学员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将管理模式细分为学员个人管理、学分管理和审核查询、达标机制等主要部分,在管理好医务人员的I类和II类学分的基础上做好学分的上传、审核、查询等一体化工作。医学教育学分管理是全面推进医学教育信息化改革,构建地区性甚至全国性学分管理服务公共平台的重要要求。
2.2 浙江省医学教育学分管理改革的发展历程
浙江省医学教育学分管理以2009年为界限分为两个节点,在2009年以前主要是以每个医院自制的学分登记本进行人工登记工作,半年审核一次,在管理过程中人工数据冗杂,极容易出现审核错误或者数据登记错误情况,且每半年审核一次,造成的数据更新不及时的情况十分严重,在2009年以后,逐步出现了学分信息登记系统试点,网络登记工作与人工登记工作同时进行,如果出现网络登记项目与人工登记不吻合等情况以网络登记为准。浙江省医学教育学分管理机构主要分为市继续医学教育办公室、卫生技术人员和行政部门,其中卫生技术人员主要负责自身的学习工作以及个人信息录入和学分录入工作,市继续医学教育办公室则在本市卫生局的领导下负责本市学分信息系统网络管理的工作,做好学分系统录入以及日常监控,卫生行政部门则负责做好组织协调工作。
2.3 医学教育学分管理情况
作为记录以及考核员工参与继续教育工作的主要形式,学分管理作为员工的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与员工的学历教育和评职称等挂钩。但目前医院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存在领导重视程度不够,学分管理队伍参差不齐以及教育理念落后等情况,许多医院存在对医学教育学分管理的忽视,不注重质量甚至沦为形式工作情况严重,且在医学教育学分管理过程当中存在员工经验不足,整体素质不高,倾向于按传统经验办事,对于学分管理的信息化程度接受度差,部分管理人员甚至认为继续教育学分管理工作只不过是为了完成晋升考核的一项任务,对于种种弊端采取不问不听,导致学分管理的优化进程缓慢。
2.4 医学教育学分管理的特点
当前医学教育工作普遍实行学分制管理,以选课为基础,顺应学员的个性化需求,学分管理主要具有选课自由,自主性强以及课程灵活等特点。其中学员可以根据自身需要以及时间安排自由选择喜欢的课程,将工作以外的空闲时间充分利用起来扩大学习的范围,丰富知识储备。以及学分管理的自主性较强,在学习过程当中学员可根据时间安排自行调整,达到自我学习管理,既可以提前完成学业拿到学分也可以滞后学习,对于学习能力强,自由时间多的学员可以提前修完学分,而对于那些学习能力相对较弱以及工作安排较慢的学员则可以相应的延长学习时间,避免学习重复和时间浪费。在学分管理的过程中还具备课程灵活的特点,如果学员在相应的学习时间内没有完成学习任务还可以参加补考和重修,更有利于学员自由安排,更适应社会的发展进程。
3 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3.1 医学教育学分管理有待提高
医学教育学分制下存在明显的管理难度大,且领导对于继续教育的重视程度低的问题,在现在阶段,有一部分医院的领导对于医院的继续医学教育缺乏相应的足够重视,这也导致了许多继续教育的人员也认为这只是对于晋升和考核的一种渠道,而不认为是提升自己的方式,这就导致了在考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而且在医院举办的具有全体性的继续医学教育的过程中专业性过强,导致一些非专业性人员不愿学不想学,认为为了学分而浪费自己的时间,对于学习的志愿性不够,在这种状态下,给医院的继续医学教育的学分管理增加了很大的难度。
3.2 医学教育学分管理亟待改进
继续医院教育的课程存在明显的与现实实际脱离的情况,且与医院的未来发展脱节的问题,在课程设置上,许多课程受传统授课过程的影响,理论性大于实践性,过于重视教育的理论基础而忽视了在医学教育中更重要的实践发展,这就导致了课程的设置偏离实际,造成继续教育的价值很难实现,还导致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不能通过继续教育课程中学到的知识来解决。在医学教育学分管理中还存在员工对政策的认识度不高,主动性不够等问题,认为学分只要达到医院标准即可,积极性不足。
3.3 医学教育学分管理存在的不足
在医院继续教育学分管理的过程中还存在信息化程度不足、对于政策宣传不足、学分登记繁琐等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对继续医学教育工作提供了较大的便利,但目前来看,许多医院在继续教育过程中仍沿用传统方法,在信息的整合与传播方面信息化程度不足,没有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将知识与员工共享,相关的网站也较为落后,这对于继续医学教育的学分管理造成了阻碍。同时在医学教育学分管理过程中还存在学分登记较为繁琐等问题。为了方便专业技术人员的学登记工作,浙江省已于2017年开始陆续对信息平台进行完善更新,并于2019年开始运用平台进行学分扫码,单位也可进行动态扫码,利用人脸扫码功能录入学分,主办单位也可根据考勤以及人员签到确定参会人员。但此项措施的不足之处是会有学员为了学分而来进行扫码,不会认真听课。
3.4 医疗教育学分管理的重视不高
近年来,在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的过程中还存在较为严重的重视程度不高,考核方式单一的情况,对于医学教育的重视程度是学分管理的重要保障,医生的首要任务是治病救人,这无可厚非,但对于新知识新政策的认识程度不够也会造成信息不及时,只有对医学教育工作存在足够的重视才能保证医务人员的医疗水平稳步前进。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许多医务人员认为此项工作与本职工作的关联度不大,认为学分拿够就好,因此不论课程设置是否与自己有关都来刷学分,背离了继续医学教育的初衷。并且在考核过程中存在考核力度不足,考核方式单一等问题,即使是在医院的三级医生的考核指标中也很难找到有继续教育合格这一标准,直接导致了医院人员中上至高层次医师到科室人员中对于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不重视。
4 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对策
4.1 健全医学教育管理的制度
在完善继续医学教育管理的过程中首要任务是健全医学教育管理制度,将I类学分与II类学分分开管理,例如在I类学分项目管理过程中负责人将项目各项信息进行系统录入备案工作,并通过医院科教科进行备案上报,同时报备给上级行政部门审核,而在II类学分项目管理过程中则需要创新院科分开分级管理制度,院级项目由院级主管部门统一领导,而科室项目则由各科室的教学主任统一管理,定期将学员的学分录入信息系统并提交审核。只有强化医学教育学分管理的制度政策,才能加强监督和规范化管理。
4.2 完善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的法律法规
完善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过程中的法律法规是保证学分管理工作真实有效的关键工作,在学分管理工作中,走过场和授予假证书等情况难以避免,只有建立健全相关法规,实行专人负责、专人监督,避免不规范的行为发生。在知识信息爆炸的时代,要出台相应的学分管理法律法规,应将管理过程中的监控盲区纳入考核指标,加大有效监督。
4.3 提高继续教育质量
学分制下提高继续医学教育的教育质量,最重要的是从师资力量着手,必须充分地利用优秀的教师资源,并对优秀医师进行教育的培训和完善的时间安排,在保证优秀医师的正常工作下还能满足医师的授课情况,为了继续教育质量的提高还可以开展远程课程教育工作,利用优秀医师的空闲时间充分开展授课,保证了医师工作与教学的平衡,解决了员工与学生足不出户就可以听到名师讲课的诉求,在提升自己学习水平的同时也完成了在保质保量的情况下更大程度上实现继续医学教育的价值。
4.4 加强队伍建设
学分制下加强继续医学教育的队伍建设以达到继续医学教育课程设置的优化,对教师资源进行合理运用,医院可以采取组建学分管理专员队伍的方式,专门负责有关学分政策的安排和学分的管理工作。并且在专门队伍人员选拔的过程中要注重对教育工作的热爱程度以及是否能长期担任这项工作,保证学分管理队伍的稳定性以及专业性,在日常的工作过程中建立绩效制度以及考核机制,将学分管理员是否能完成对政策的宣传、培训等工作进行考核,还可以将考核成绩纳入评职称的指标。
5 结语
在继续教育工作飞速发展的今天,学分管理的优势越发突出。为了更好地适应国民教育体系发展的趋势,医学继续教育学分管理工作需要从实际出发,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完善相关的政策以及法律法规,提高继续教育质量和信息化水平,建立健全继续教育学分管理制度不能纸上谈兵,只有各责任部门统筹安排,才能顺利开展医学继续教育工作,提高员工的工作技能水平,走适合我国发展的个性化医学教育学分管理系统。
参考文献
[1] 刘岩.继续教育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价值与实施策略分析[J].人才资源,2019,(16):28-29.
[2] 王阿茜,马佳妮,米志宽,等.临床实践能力提升导向下的医学继续教育探析[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8):188-189.
[3] 吴静.论社会化在继续教育管理中的有效实现[J].中国校外教育,2019,(9):42l,447.
[4] 陈杰.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管理[4]陈杰.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管理与思考[J].广州医药,2016,42(6):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