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职业教育教育管理学正文

浅谈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问题

  • 投稿Stan
  • 更新时间2015-09-11
  • 阅读量421次
  • 评分4
  • 60
  • 0

郭丽萍

(河南科技学院后勤管理处,河南洛阳471003)

摘要:随着高校之间竞争的日益激烈,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培养队伍显得十分重要,这就需要建立完善有效的激励机制,促进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吸引更多高水平的优秀教师。本文通过阐述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机制的重要作用以及所应遵循的原则,进而指出了当前激励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优化激励机制的有效措施,来提高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促进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优化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6—0027—02

收稿日期:2014—01—19

作者简介:郭丽萍(1982— ),女,河南辉县人。河南科技学院后勤管理处,经济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

由于高校数量不断增多,彼此之间的竞争也变得日益激烈,高校人力资源已经逐渐成为了高校教育资源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采取合理的激励机制,能够为高校吸引更优秀的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于高校学习风气的树立以及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下面笔者将针对相关问题进行详细阐述。

一、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机制的重要作用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机制的重要作用主要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实行激励机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弊端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的高校教师始终在以身份管理为主的制度环境中工作,学校过分注重教师的学历而不是实力,导致人力资源配置的不合理,竞争方式不尽公平,对教师的工作态度是一种沉重的打击。这种情况要求高校实行激励机制,来消除弊端。

(二)实行激励机制,能够树立高校的良好形象,提高竞争力

通过实行激励机制,可以吸引更为优秀的教育资源,建立一支完善的教学队伍,能够有效提高学校的竞争实力,使学校在日益激烈的高校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社会上树立一个好的形象。只有这样,才会吸引更多的优秀学生,提高学校的综合实力。

(三)实行激励机制,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通过实行激励机制,对教师的工作予以高度的肯定和鼓励,能够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在教师之间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实现共同的进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下工夫,才能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促进人才的培养。

(四)实行激励机制,能够极大地鼓励学生参与学习,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实行激励机制的对象不仅仅包括学校的工作人员,还包括广大的学生。通过实行激励机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再加上良好的学习氛围,肯定会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较大的突破。

二、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建立激励机制应遵循的原则

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建立激励机制,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以人为本原则

激励机制的建立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要体现出机制的人性化,而不是过于死板,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过分的约束。建立激励机制,首先要满足人的需求,这也是基本要求,进而要注重人的价值的体现,激发人的潜能,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

(二)公平性原则

激励机制的建立要遵循公平性原则。激励行为不应该以人的主观意志作为支配依据,作为激励行为的执行者要忽略自己的主观偏见和个人喜好,同时,要忽略激励受益者的学历、人际关系等因素,唯一的参考标准就是受益者在工作方面所取得的成绩。这样才能使所有人都有机会成为激励受益者,而不会存在不公平的待遇。

(三)透明性原则

建立激励机制,必须要保证激励行为的公开性和透明性,禁止出现暗箱操作的情况。虽然暗箱操作会在一定程度上收获益处,但是,一旦暗箱操作泄露,将会对其他人的工作态度产生极大的影响,降低其工作的积极性。学校应该将每个人的工作成果与激励结果进行公布,以保证激励的透明和公开。

(四)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原则

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对教师工作的积极性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物质激励属于表面行为,随着教学人员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激励的重心应逐渐转向精神激励的层次,而且,应该以精神激励为主,所以,需要遵循物质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原则。

三、优化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机制的有效措施

(一)高校应克服落后思想,完善教师业绩考核制度,弥补相关的漏洞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高校应摒弃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落后思想,要根据不同人的不同贡献来予以激励,而不应过分注重平均原则,在某种意义上来讲,需要遵循按劳分配的原则。高校要完善教师业绩考核制度,对教师业绩予以适当的评价,对于制度中存在的漏洞要进行必要的弥补。对于教师工作绩效的评估,不仅要依据不同岗位的特点,还要结合个人综合素质测评情况,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理评估。

(二)根据受益者的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激励手段,物质激励要与精神激励有效结合

高校要建立起具备激励性的薪酬计算方式,要根据教职工的不同情况来制订适合的激励手段,取消原有的单一激励手段,遵循按劳分配的原则,将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进行有机结合,且以精神激励为主,从而提高整体教职工的思想认识水平。要促进上下级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情感激励机制。对于教职工的工作情况要有基本的了解,一旦出现突发状况,能够及时地采取措施予以应对,保证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

(三)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要实行岗位轮换制,提高教学质量

结合高校的整体发展建设情况,通过采取岗位轮换机制并在一定程度上扩大岗位轮换范围,使每个教职工对工作岗位可以保持长时间的新鲜感和积极性,减少抵触、厌倦情绪的产生,而且,通过采取岗位轮换机制,能够为每个人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激发教职工的个人潜力和对工作的热情,保证人力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对于教学工作整体质量的提升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四)高校要建立起健全的激励行为监督机制,规范激励行为,保证良性竞争

鉴于当前在激励机制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正当竞争的情况,高校应该建立起健全的激励行为监督机制,对于激励行为要进行必要的约束和规范,净化教职工的工作氛围,保证良性竞争机制。通过保证竞争的公平,使教职工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和谐,进而促进高校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保持足够的竞争力。

四、结束语

当前,我国面临着人才日益缺乏的情况,为了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足够的人才,提高高校的整体教学水平,需要采取正确的激励机制,促进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只有这样,才能够为高校引入更多优秀的师资力量,提高教学队伍的整体水平,为高校能够在日益激烈的竞争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提供充分的保障。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展云虎.浅谈高职学院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与对策[A].农业教育与农村改革发展——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

[2]王艳霞,濮绍京.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提高高校教学质量[A].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教学改革论文专辑[C].2007.

[3]张亮,关占良,马凤新,张玉梅.创新机制,实现高校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J].高等农业教育,2004(6).

[4]张瑞娟,孙健敏.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创新的综合理论框架模型[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

[5]王懿,刘卫东,王振维.基于胜任力的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框架初探[A].中华医学会第12次全国医学科学研究管理学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