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职业教育教育管理学正文

关于教育管理学教学应用探索论文(共3篇)

  • 投稿
  • 更新时间2020-01-05
  • 阅读量186次
  • 评分0
  • 0
  • 0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当下的教育管理学也是得到了一个全面的发展,并且现在国家也开始重视起教育管理学的课程来,那么教育管理学的论文怎么写呢?下面小编就整理了关于教育管理学的论文范文,一起来看看吧。


  第1篇:任务驱动法在应用型高等教育管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刘悦男、刘俊贤、李宁(哈尔滨金融学院,哈尔滨150030)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应用型高等院校管理学教育的教学方式进行探索,试图将任务驱动法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建立应用模型,解决应用型高校管理学教育理论和实践脱节的问题。


  [关键词]任务驱动法;高等教育;管理学


  引言


  管理学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有其自身的学科特点。管理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这就要求在管理学的教学方式上,不能单一地采用传统的“教——学”的方式,要突出自身的学科特点。高等教育根据学校定位的区分,应用型高等院校的管理学教学,更应该突出教学方式的灵活性和多样性,突出和实践的结合性。但是管理学学科本身又是一门经验学科,如何将管理学教育与应用型高等院校的定位结合起来,有针对性的、有的放矢的开展教育实践,也摆在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面前。


  一、任务驱动法管理学教学模式


  (一)模型构建


  教学过程纵向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具体模型如图1所示。课前阶段教师主要内容包括三项:第一,教师确定任务的实施方式,即根据教学大纲内容要求,确实采用案例式、实践调研、沙盘模拟等任务方式来实现教学目的;第二,确定了任务的实施方式后,就需要将任务和所要讲授的理论内容融合,合理地将教学大纲规定的理论内容融合进任务中;第三,任务的分派,主要是将教学任务提前布置给各个教学小组,明确完成要求与提前进行教学任务预习。学生的主要内容包括任务接收、素材整理与任务准备、任务完成三个阶段。课中阶段教师主要内容包括各项目组任务完成的点评和融入理论两部分内容,学生的主要内容包括任务的完成汇报和知识的接收两项内容。课后阶段教师主要进行任务的总结,进行任务的丰富与完善,学生主要进行任务的完善,并形成最终的任务终稿,提交老师。


  (二)模型实施的关键要素


  1.任务的选题方法


  基于任务驱动法的管理学教学模型中,任务的设计是核心要素,如何设计任务、选择任务的实现形式至关重要。一般情况下,任务主要包括案例研究、沙盘模拟、企业调研、调查分析、场景重现等方法,要根据课程大纲的内容安排,在每一章节上选择适合的方法。


  2.任务的结合性设计


  任务的结合性设计主要是任务的选题方法和所讲授的章节内容要完全的融合,所选择的案例必须符合三个条件:紧扣章节内容、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能够触类旁通。紧扣章节内容是前提条件,任务驱动的目的是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和教会学生用理论去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学生思考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任务驱动法管理学教学模式的思考


  (一)对于教师能力的提升


  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教师设计教学任务的过程,是教学实践、教学研究相结合的过程,教师本身是研究者、更是行动者。设计任务的过程,需要教师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减少教学的盲目性,提高教师的能力。


  (二)对于学生能力的提升


  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管理学素养,使学生学会的不仅仅是管理学的理论,更能有效地提高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团队能力,为管理类后续专业课程的开展提供良好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提供后续研究和学习的方法论。


  总之,基于任务驱动法的应用型高等教育管理学教学模式能够对管理学的教学方法提供较好的探索,能够有效地解决应用性的问题、解决理论和实践的脱节问题,同时也能够为管理类学科专业课的开展提供有益的尝试。


  第2篇:情境教学法在教育管理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黄清霞(河池学院,广西宜州546300)


  摘要:随着高校转型发展的深化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的提出,传统教育管理学课堂教学面临多方面的危机。基于教育管理人才的培养,有必要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情境教学法帮助学生体验多种管理情境,切实掌握教育管理的理论知识,同时提高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本文从情境教学法的理论内涵、在教育管理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的必要性及如何在教育管理学课堂教学中实施情境教学法三个方面开展论述,以促进情境教学法在教育管理学课堂中的深入应用。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教育管理学理论内涵教学应用


  《教育管理学》是高等院校教育管理及其相关专业研究生和本科均需开设的一门学科基础课程,当前国内的应用型本科教育管理学课程教学仍未脱离传统理论教学的模式,过多地强调学科理论而忽视实际应用,未能满足应用型本科教育的需要。此外,教育管理学是实践性极强的专业,需要从实践中吸取管理经验,同时需要将教育管理相关理念应用于实际。因此,为了提高教育管理人才培养质量,教育管理学的课堂教学需要跳出传统的纸上谈兵“教”,走向重视课堂教学的实践应用,通过创设情境,增加课堂魅力,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的同时提高教育管理能力,从而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一、情境教学法的理论内涵分析


  情境教学的概念最先出现在由Brown,Collin,Duguid所写的发表于1989年的一篇名为《情境认知与学习文化》(SituatedCognitionandtheCultureofLearning)的论文中。他们认为“知识只有在它们产生及应用的情境中才能产生意义,知识绝不能从它本身所处的环境中孤立出来,学习知识的最好方法就是在情境中进行”[1]。该论述强调了情境对于获取知识的重要性。情境教学法最开始运用于外语教学中,随着研究的深入、理论的深化、应用的发展,现已被运用于多门学科教学中,如语文教学、历史教学、体育教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等。关于情境教学也有多种不同的表述:李吉林老师认为“情境教学”就是“从情与境、情与辞、情与理、情与全面发展的辩证关系出发,创设典型的场景,激起儿童热烈的情绪,把情感活动和认知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2]。“情境教学是通过一定的事件的形象描述或一定的环境设置、模拟,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思维,使学生产生如历其境的逼真感,以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3]。“情境教学是指创设含有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情境,学生在探究事件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地理解知识、建构意义”[4]。从以上多种关于情境教学的表达中我们发现,关于情境教学的主要争议在于“设置何种情境”,是真实的情境还是模拟的情境;关于情境教学法运用的目的,看法较为一致的都是为了学生,为了达到教学目的;方法的运用主体毫无疑问是教师,应用的客体是学生,我们必须清楚在情景教学方法的实际应用中,在情境场景的创设中要以学生为中心。无论是真实问题情境还是模拟问题情境的创设都对提升学生课堂参与性,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等起到一定的作用。本文认为情境教学是教师为了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根据所授内容的需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计划、有目的地设置或是事实的或是虚拟的场景,开展模拟教学,旨在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提升学生课堂参与性,提高学生理论知识应用能力,实现“教”与“学”相统一的教学方式。教育管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教育管理现象环绕学生周围,要在教育管理学的课堂达到知、情、意、行相统一的效果,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分析解决自己所遇到的教育管理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应用情境教学法是非常必要的。


  二、教育管理学课堂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的必要性探析


  (一)适应高校转型发展的需要。


  在高校转型、改革深化的过程中,一批高等院校向应用型本科转变。应用型本科重在“应用”二字,其人才培养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具有一定专业理论基础、创新能力、应用能力和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在教育管理学课堂中应该突出“应用”二字,以适应高校应用型本科建设的需要。常用的课堂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已不能满足应用型专业建设下对于教育管理学课堂提出的更高的人才培养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情境教学法,通过情境创设,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思考相应理论的使用,对提高学生理论应用于实际的能力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满足应用型专业建设的需要,适应高校的转型发展。


  (二)实现把思政教育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需要。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于2016年12月7日至8日在北京召开。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对于我们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向性。教育管理学的教学内容本身具有教育性。要实现教育性与德育性的完美结合,要达到更好的育人效果,需要运用情境教学法,将相关思政教育内容融入所需要创设的情境中,通过“以情唤情”的方式引起学生的共鸣,帮助学习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进行润物细无声的思政教育。


  (三)增强课堂互动性,提高课堂魅力的需要。


  由于教育管理学这一课程具有理论性强的特点,传统教育管理学课堂教学中较为重视教师的教,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体向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忽视学生思与学能力的培养。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感觉课堂无聊,教学内容枯燥与无用,逐渐失去学习兴趣,导致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逃课,直接影响教育教学效果,影响教育管理人才的培养质量。因此,教师必须改变教学方式,从重视“教”转向重视“学”,通过运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的思考与学习兴趣,增强课堂的师生互动性,提高课堂的魅力,同时通过“思”的启发让学生重视理论应用于实际的能力的培养。


  三、教育管理学课堂教学中实施情境法的分析


  “情境教学产生较强的吸引力与向心力的着力点在于,教学实践中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教学设备和视频资源、图片资源,通过演示、模拟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5]。下面将以褚宏启、张新平主编的《教育管理学教程》[6]为例进行情境教学法应用分析。


  (一)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


  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与听觉,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可以将枯燥的理论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引起学生对讲授内容的注意力与思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稷下学宫的教育管理经验是我国古代较为鲜明特色的教育管理经验之一,对现代教育管理有重要的作用与启示,是课堂讲授中需要着重强调的内容。但是由于稷下学宫的建立距今有2300多年的历史,学生对于稷下学宫知之甚少,如果通过纯语言的解释讲授,那么不利于学生接受与理解。这就需要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情境,通过组织学生观看稷下学宫的介绍视频,向学生生动形象地展示这一所对我国教育管理历史的发展起到重要促进作用的“学府”的概况,引发学生的想象与思考,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稷下学宫式教育管理方式,认识到我国古代灿烂的教育管理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启发学生的当代反思,实现知情意的交融。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渗透思想教育,这是教育管理学课堂改革应该实现的目标。


  (二)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的创设关键在于在情境中提出问题。问题情境的表现方式有多种,可以由教师密切结合教学内容播放案例视频或口头描述案例提出,也可以由学生共同讨论提出若干问题并讨论、分析、解决该问题。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突破知识本位教育,教师通过问题创设加强学生直观感受,引导学生关注问题,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同时调动学生的注意力与思维力,可以大大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提高课堂互动性,达到“教”与“学”的统一。比如在讲授第十二章《学生管理》时,可以选择学困生的管理作为本章节教学的案例。对于学困生的管理是学生日常管理中较为典型的问题,是作为基层教育管理者在实践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也是与学生学习生活紧密相关的问题,对于该问题的探讨能够引发学生兴趣,从而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也能够激起班上学困生的反思,对于学困生起到激励与鞭策作用,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


  (三)角色扮演模拟情景。


  角色指一个人在社会群体中的身份及与其身份相适应的行为规范。在教育管理学中运用角色扮演模拟情景,可以使静止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鲜活,帮助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深刻感知理论的魅力,而且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如语言表达、形体表现、组织协调、思维与创新等能力。在教育管理学中,教师可以围绕教学内容让学生模拟情景呈现理论知识在实践中体现的场景。如在讲授“教育管理中的沟通”章节内容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把握正式沟通要义,可以在课堂中模拟学校组织内部正式沟通流程,让学生通过扮演学校各部门的人员,真实体验正式沟通的方式。这样既增进了学生对于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又促进了学生对于平时学习生活中习以为常的教育管理现象的思考。讲述“教育决策”章节时,该章节理论性强,学生难以理解,但是教育决策却和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就可以设定一个主题,让学生扮演不同相关利益决策者通过头脑风暴法进行分析讨论,从而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帮助他们掌握头脑风暴法的运用,引导学生应用于平时的生活实践中,借以解决实际中需要决策的问题。


  在高校转型的背景下,教育管理学课堂教学要达到良好的人才培养效果,需要不断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改进课堂教学方法。而将情境教学法应用于教育管理学课堂,则是改进课堂教学方法的一种有效方式。在教育管理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各种手段实施情境教学法,注重学生教育管理思维能力与探索精神的培养,能将枯燥的理论内容生活化,能将平面的课本内容立体化,能将缺乏活力的课堂生动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课堂互动性。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情境教学方法在教育管理学课堂中的应用,寓理于景,情境交融,强化课堂教学效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第3篇:高等教育管理学中建构主义理论的应用


  文/苏婵


  摘要:高等教育管理学中应用建构主义理论是一种创新的尝试,在高等教育管理学发展的曲折过程中,建构主义的应用将其学习和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也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指导,促进了高校教育综合效益的提升。


  关键词:教育管理学;建构主义;认识分析;联系;应用


  高等教育在新时代呈现出一个全新的姿态,高等教育管理学的发展也与时俱进,不断的进步和完善,在高等教育管理学中建构主义理论的应用也逐渐的深入和成熟。


  1对高等教育管理学的认识分析


  高等教育管理学是一门边缘性的应用科学,其定义较为抽象,首先,他是教育学的分支,也是管理学的分支,其内容包含了教育学和管理学两个方面,且与其他学科也有一定的联系,因此高等教育管理学是一门边缘性交叉学科,他具有教育学的目的性、目标性等,也有管理学的计划性、组织性、协调性等,其目的就是为高等教育提供正确的、有效的指导,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其次,高等教育管理学学习、研究的目标很明确,就是对教师和学生进行有效的管理,教师既是管理者也是被管理者,而学生是被管理者和自我管理者,从这一层面认识高等教育管理学,他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能够引导人们正确认识自我,指导教育管理者对教育活动进行有效的管理活动。再次,在高等教育管理学研究过程中,会用到比较研究法、理论研究法、历史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其涵盖广泛,研究过程较为复杂,在高等教育管理学研究过程中,除了要运用科学的理论为其发展指引方向,还需要不断的实践,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同时通过“自我学习”对研究环境及研究状态生成正确的认知和理解,建构自身认知的教育管理方法、理念,这一过程与建构主义理论的应用有着直接的关联。


  2高等教育管理学与建构主义理论的联系


  建构主义崇尚人的思想对知识的认知、整理、加工作用,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的作用不是传播和灌输知识,而是学生知识学习的促进者、帮手,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对知识进行自我认知,再结合学习环境等建构自己的知识认知、应用体系,完全的将知识融入自己的思想、行为之中。高等教育培养的是社会需求的优秀人才,人才对知识的吸收和融会贯通能够促进人才综合素质的提升,因此高等教育管理学与建构主义理论的联系很紧密,第一,教育管理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学生既是被管理者,也是自我管理者,这与建构主义理论对学生的定义是一致的,可见两者之间有紧密的联系性。第二,在高等教育管理学研究过程中,研究者重视其理论的发展,更重视其在实践中的应用,高等教育管理学研究过程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以理论为指导进行的,通过人的思想对实际教育管理体验的分析、加工而形成,这与建构主义的思想是一致的,建构主义认为人的知识、经验通过建构生成对事物的理解过程就是“学习”,这一过程非常强调主体行为人的主动性。第三,建构主义研究学习的含义、学习的方法等,揭示了教育的最终目的和目标,建构主义在高等教育管理中的应用使这一学科研究的内容、对象和成果等对高等教育的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也是当代高等教育管理的思想精髓,两者的联系是紧密而不可分,在高等教育管理学中应用建构主义理论也是自然而然的,两者能够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不断完善。


  3高等教育管理学中建构主义理论的应用分析


  建构主义理论在高等教育管理学中的应用可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教育管理的含义,狭义上可以理解为教育管理就是对老师、学生的管理,这样理解容易忽略老师的管理者身份和学生的自我管理身份,建构主义的提出明确了人在环境中的主导地位,即便是被管理者,其在高等教育的情境下也需要通过他人的帮组、学习资料的学习认知等环节,生成自己对教育管理的认识,用建构主义思想理解教育管理的过程,老师和学生在高等教育管理过程中的身份、地位的定义更为准确。第二,教育管理的过程,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高等教育管理学定义的教育管理的过程是在相关人员互动的基础上完成的,并不存在谁管制谁,谁约束谁,学生和老师都是在同一环境中通过情境创设、提出问题、搭建桥梁、沟通协调,最后实现教育管理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这一过程强调师生在教育管理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他们是教育管理的主体,既是教育管理的对象,也是教育管理的实施者,这一现象的解释可理解为建构主义的灵活应用。第三,教育管理的目标,高等教育管理的目标是有效的组织教育活动,培养高素质的社会需求型人才,高等教育管理学是高等教育活动实践中得出的宝贵的理论依据,他是人在实践中形成的实现教育目标的经验、方法,是指导教育行为的理论依据,是为高等教育服务的,这一过程有很强的方向性,对参与者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使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从中产生了互相促进的意识、行为,从而形成了管理的主动性、自觉性,这与建构主义理论的思想是一致的,体现了高等教育管理目标的复杂性和管理者、被管理者主动意识的发扬,实现了在一定情境下形成的问题解决的共鸣。第四,教育管理学研究方面,高等教育管理学的研究方法非常多,例如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理论研究法等,不论哪种研究方法都需要建构主义的启发和指导。研究者在创设的“高等教育”的情境下,通过他人的帮组,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结合相关的资料、实践体验等形成自己的思想、理解,建构高等教育管理的有效模式,实现高等教育管理的最终目标,这个研究过程应用了建构主义思想,促进了高等教育管理学学术研究的发展和进步。


  4结语


  建构主义理论本身存在着很大的发展空间,目前在高等教育管理学中的应用还不够全面、不够深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当前的研究水平远远不能满足高等教育发展的管理需求,因此,我们一定要认清当前高等教育的严峻形势,结合建构主义理论研究的深入,不断的发掘高等教育学研究的潜力,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