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大学生人数越来越多,在当前的经济发展趋势下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越来越难。在经济新常态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了社会上的焦点问题。如何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已经关系到了我国的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和我国的人才发展战略计划。本文就在经济性常态下的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以经济学的角度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大学生就业;经济学研究
随着我国的经济不断发展,我国的经济已经进入到了新常态发展趋势,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的经济发展趋势呈现出了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就业问题一直被大家关注,尤其是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经成为了现在社会上关注的焦点问题。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大学生人数越来越多,随着而来的就是每年的毕业季有大量的人才走入市场,这就为我国的就业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一、经济新常态下我国高校的生源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在我国高等院校的发展中逐渐的都在实行教育改革。我国的高等院校在其自身的发展中呈现出了纷繁冗杂的发展局面,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现在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进入到经济新常态趋势,在经济新常态下的高校发展中,逐渐的扩大了生源招生需求[1]。因此每年都有大量的学生能够走入到高等院校进行学习,高等院校的发展也呈现出了复杂的发展趋势,在进行发展计划的制定中高等院校将生源的需求和生源的就业问题一直放在发展的首位。
在高校加大生源发展的同时迎来了一个严峻的问题,高校的毕业生人数越来越多,纵观近几年的高校毕业人数来看,我国的高校毕业生呈现出了上升的趋势,2014年高校毕业生人数699万,2015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有749万,2016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有765万,2017年高校毕业人数795万。随着我国教育的发展水平越来越高,我国高校的毕业生人数也在逐年的增加。在当前这种趋势下我国的就业发展系统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在进行经济发展的同时如何处理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是我国经济在发展中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二、经济新常态下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高不成、低不就的择业观念造成了大学生的就业难
在当前我国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中排在首位的就是大学生的就业观问题,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因为缺少社会经验和实践能力,因此在进入到公司后不会马上被重视起来,在进入到公司后可能从最低的基层做起,这就使得大学生的自尊心具有明显的损伤。在当前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在步入社会后都想找到一份令自己满意的工作,但是在实际的就业中却往往不尽如人意[2]。
例如小王在大学毕业后找到了一家广告公司上班,但是在实际的上班中小王发现,公司里的一切跟自己想象的并不一样,小王本科学的是影视编辑后期处理方向,在进入单位后并没有接触到后期处理的工作,而是一直在收发文件和打扫卫生。因此小王在工作中心理上存在着很大的问题,认为这份工作跟自己的实际期望并不一样,于是在工作时就会显得特别的没有精神,结果没出多久小王就被公司辞退了。这种现象在当前的大学生就业中经常遇到,有些人因为工作的时间太长而无法接受工作、有些人因为工资待遇太少而无法接受工作、还有些人因为在公司中受到的对待而无法接受工作。于是在这种形势下就造成了大部分人辞职找工作,每年都有这样的人与高校的毕业生一同进行就业的选择。由于其自身的择业观错误而造成了大学生的就业难进一步加剧。
(二)受当前的教育形式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难
在我国当前的高校大学生中分为两类,一类是专门的综合性院校,另一类是专门的技术性院校。两种院校在进行发展时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是不同的,在当前的教育形式下,两种教育的发展各有千秋。综合性的院校属于整体一起抓,形象的表示应该为样样通,样样松,在进行综合性的教育中,院校在对学生进行培养时,全面的发展学生并没有真正的考虑到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例如在近几年艺考类院校兴起特别广,在各大院校都相继的开展起了艺考类专业的教学,由于没有专门的培养方案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对学生的发展并没有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另一方面在当前的教育形式下造成了什么专业热门就扎堆的报同一个专业,并没有考虑专业的需求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例如近几年建筑行业发展比较迅速,就业前景比较可观,于是学生就一窝蜂的去报建筑专业,不管喜欢不喜欢就去报。于是在实际大学毕业生中导致了很多的毕业生因为社会没有岗位需求而造成了就业难问题[3]。
三、在经济新常态下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社会各界应该为大学生的就业增添岗位
在当前的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上,国家应该充分的重视起来,在社会上应该为大学生的发展提供就业岗位,大学生在进行就业时应该充分的去考虑自身的因素和社会上对人才的需求。在院校的发展中应该积极的为大学生的就业考虑,在进行招生时应该全面的考虑到学生的发展,进行适合大学生就业的培养方案制定。院校在发展大学生就业问题上应该积极的与企业单位进行合作办学,在院校毕业的大学生会被企业单位接收,院校负责为企业单位培养人才。学生在院校学习时可以到企业单位进行实习训练,在毕业后直接被企业接收,这种联合培养学生的方案有效的解决了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学生在学校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在企业单位中能够得到实践检查,能够证实理论的真假。因此这种培养模式符合大学生的发展。在大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到企业单位中进行工作,其中省略了找工作的环节,这对于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一个良好的解决方法。既保证了企业的用人,还保证了院校的生源就业率,也满足了大学生的自身发展需求[4]。
(二)大学生在自身需求上进行择业观的选择
大学生在走入社会进行择业时,应该树立好自己的择业观,在进行工作时应该积极的进行择业观的选择和改变。刚刚走入社会的大学生没有什么工作经验,因此在实际的工作中应该从最基本的工作中干起,逐渐的提升自己的工作经验和工作水平,慢慢的进行工作岗位的竞争。因此在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解决上应该充分的让大学生转变自己的就业观念,应该积极的将自己的就业观念跟自己现实的发展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在发展中保证自己的就業问题。
(三)转变思路继续深造,暂缓就业
在当前的教育形式下,要想缓解就业压力,就应该减少大学生的就业人数,因此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上就要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在这个问题的解决中可以采用鼓励学生进行深造学习,或者是鼓励学生自主创业。从当前我国的大学生毕业生暂缓就业情况来看,有大部分的人选择了继续深造,从下面这组数据中能够看出我国大学生毕业后的人才择业趋势有所改观。2014年我国大学生毕业后选择考研的人数有160万,2015年我国大学生毕业后选择考研的人数有164.9万,2016年我国大学生毕业后选择考研的人数有177万,2017年我国大学生毕业后选择考研的人数有201万。从上面的数据结合当年的高校毕业生人数来看大约有四分之一的大学毕业生暂缓了就业。这对于我国的就业系统来说得到了巨大的缓解。对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并没有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
四、结语
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和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现在每年有数百万的高校毕业生走入社会,在社会上造成了我国的就业压力难问题。在经济新常态下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经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在当前的趋势下如何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社会经济学家,如何将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进行有效的统一一直以来是人们关注的热点。在进行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解决上应该积极的扩大就业岗位,大学生在自身上应该按照自身的特点进行就业的选择。在就业和升学之间做好一个良好的规划,如不想就业可以选择升学,继续深造,缓解我国的就业压力。
参考文献:
[1]段蒙杰,晋利珍.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大学生创业难题的经济学分析[J].石油教育,2016,05:109-112.
[2]张良.经济新常态下我国扩大就业问题研究[D].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2016.
[3]刘雪雪.促进我国大学生就业的财税政策研究[D].暨南大学,2016.
[4]杨雪静.经济哲学视域下的农村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6.
作者:张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