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职业教育大学教育正文

土地资源管理“外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 投稿多墨
  • 更新时间2017-11-01
  • 阅读量460次
  • 评分4
  • 91
  • 0
摘 要:土地资源管理专业野外教学实践体系以提升学生专业认识能力为目标,在前导课程理论指导下,以资源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大地测量等技术为支撑,将室内教学实习的信息化建设与外业土地资源调查紧密结合,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土地自然质量调查、地籍调查为主要内容,以路线调查、土地利用遥感解译、区域土地利用填图、地籍调查为主要教学环节,并依据教学基地条件合理安排各教学环节的教学内容。

关键词:土地资源管理;实践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7)10-0003-02

伴随经济模式信息化、多元化的快速发展,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国家教育部2012年印发的《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各高校培养方案中要增加实践教学比重,满足社会对实践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地理科学、资源科学与管理科学交叉应用的综合性学科,其研究方向兼有理论性和应用性[1-2]。采用现代管理理论、经济管理理论、资源评价理论和资源遥感、测量技术、信息技术对区域性、动态性、综合性的土地资源和土地资产进行调查、评价与管理是学科的主要研究内容[3]。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结合教学进程,一年级可以进行专业认识实习,二年级进行野外土地资源调查教学实习,三年级进行专业教学实习和生产实习,四年级进行毕业设计实习。其中二年级的野外土地资源调查实习环节是强化学生对土地科学的认识、提高专业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的重要环节。因此野外实践教学体系的系统化构建对于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4]。

一、野外实践教学体系的总体构建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二年级的土地资源调查野外教学实践应选择在固定的野外实习基地进行,便于对实习基地进行长期建设和学生的安全管理;时间选择在“地质学基础”、“土壤学”、“土地资源学”、“土地调查与评价”、“测量学”、“地理信息系统”等前导理论和技术支撑课程结束后,实习时长以4—6周为宜。

野外实践教学体系的总体构建是,以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为主要目标,以“地质学”、“土地资源学”、“土地调查与评价”、“土壤学”、“环境科学”等课程理论为指导,以资源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大地测量等技术为支撑,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的动手操作能力,依据区域土地资源特性,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土地自然质量调查、地籍调查为主要内容,路线调查、土地利用遥感解译、区域土地利用填图、地籍测量为主要教学环节,外业土地资源调查与室内教学实践信息化建设紧密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二、野外实践教学体系的主要内容

(一)实践教学资源数据库的建设

建立信息化教学辅助数据库是实践教学得以实施的基础。针对土地资源管理实践教学体系,以地理信息系统为技术手段,集成遥感影像、基础地质、土壤、土地质量、土地利用现状和DEM高程等数据,为学生教学路线调查、区域遥感解译及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填图建立信息基础,辅助学生采用信息化手段进行野外观察和调查。

(二)教学路线的调查设计

根据学科建设的主要内容、前导理论课程和野外教学基地的资源条件,基于社会生产领域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以及与后继课程、专业实践的衔接,确定符合本学科发展特点的教学路线。其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教学路线。

1.农村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路线。农村土地调查包括权属调查、地类调查和基本农田调查三个部分[5]。以土地利用现状图、地形图和航空或航天遥感正射影像图为工作底图,实地调查土地利用现状,并在图上标绘现状要素,填写相应调查表格。其中,权属调查:选取典型宗地,通过实地调查,对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状况、国有土地使用权状况进行调查;地类调查:依据《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和“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划分,按照实地土地利用现状对地类及其界线进行调查;基本农田调查:调查已划定的基本农田范围内的地类、位置、面积和分布[6]。

2.土地质量调查路线。土地质量调查路线的教学任务包括土壤剖面的野外观察和土地自然质量要素调查两部分。

土壤剖面的野外观察,首先记录土壤剖面所在位置、地形部位、母质、植被或作物栽培情况、土地利用情况、地下水深度等,根据土壤颜色、湿度、质地、结构、松紧度、新生体、侵入体、植物根系等形态特征划分层次,并用钢尺量出每个土层的厚度,分别连续记录各层的形态特征。

土地自然质量要素调查,主要是对障碍层距地表深度、剖面土体构型、土壤质地、有机质含量、土壤pH值、盐渍化程度、灌溉保证率、灌溉水源、排水条件、地形坡度、岩石露头度等因素进行观察和实验,填写土地质量调查表格。

3.土地利用与规划调查路线。可以依据实习基地的教学资源条件调研设定,包括地形地貌及植被覆盖、新农村建设、城市建设与规划、水利设施用地规划设计、城乡交错区土地利用、滨海综合开发和改造、地质灾害调查等观察和调查内容。具体的教学内容要结合前导课的理论且要与后续课程有效衔接。

4.城市地籍调查路线。选择标准城市宗地(如教学实习基地),通过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查清宗地的权属、界线、面积、用途和位置等情况,形成地籍调查数据和地籍调查图,标绘图幅号、地籍号、街坊号、宗地号、宗地面积、界址点及点号、建筑类型、建筑层数等宗地信息,填写地籍调查表格。

教学路线的设计需要在前期进行实地踏勘、调研分析之后确定。将每一条教学路线的空间布置和教学点的空间位置录入实践教学资源数据库,并配置相应的地形图、遥感影像图、地质图、土壤图、DEM数据等背景图层,便于对实习路线进行检索定位和辅助教学实习;对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提示等进行详细设定,路线教学按照设计的内容和要求进行。教学路线可以是独立内容的教学路线,如土地质量教学路线,包括土壤类型的调查、土地质量影响因素调查、土壤剖面的挖掘与观察等一系列相近的教学内容;或是综合性内容的教学路线,如地形地貌—植被分布调查点、土地利用类型调查点、小流域水利工程规划与设计调查点集成的路线,但路线应尽量考虑将教学内容融会贯通,形成一个系统性的教学路线。教学路线的设计在考虑交通用车的同时,要根据教学内容知识体系循序渐进地安排。

(三)遥感地类解译与区域土地利用调绘填图

选择土地利用调查区域,对区域进行地类遥感解译,形成土地利用遥感解译图幅,在此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区域土地利用现状调绘填图。

遥感地类解译以正射影像图(DOM)的纸介质或像纸作为外业所用的调绘标准分幅底图,根据影像的色彩与色调、地物的几何特征、阴影、相互关系等解译特征,建立农村土地调查地类的解译标志。依据《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参照以往调查的土地利用图件成果、土地利用数据库及相关部门资料(如农业、林业、牧业部门的地类分布,交通部门的公路分布,水利部门的河流分布、湖泊分布资料等),在室内将解译出来的地类名称、界线、相关属性等信息预先标绘在调查底图上,以便到实地逐一核实、修改、补充调绘与确认[7]。

土地利用调绘填图主要是基于形成土地利用遥感解译图幅,对图幅内的土地权属、遥感影像辨识不清的线状地物和地类图斑进行实地调查和验证,并填写农村土地调查权属界线调查记录表、农村土地线状地物调绘记录表、农村土地图斑调绘记录表等调查表格。

(四)调查数据的整理与实习总结

路线调查和填图调查实习后,对路线调查的主要内容进行整理,对土地利用调绘填图草图进行整饰,编写土地调查报告。如果外业条件具备,可以对调查图幅进行矢量化、投影等处理,形成权属辖区、地类图斑、线状地物等土地利用因素图层,并将土地利用各调查表的记录与相应的地类要素匹配形成要素属性,完成区域调查土地利用数据库成果。

三、野外实践教学方式与成绩的评定

教学实习以班级为教学单位、分小组进行,每班可选配教学指导教师2—3名。教师在实践教学之前集中备课、分班教学、分组指导,根据编制的实践教学大纲和实习指导书统一教学内容。在野外教学实习中可以采用室内教学辅导、外业教学引导、充分鼓励学生动手实践的教学模式。实习成绩可以按照阶段性考核和所提交的实习成果考核两个部分评定。阶段性考核是指在土地资源路线调查、资源遥感解译、土地利用现状填图等各个工作阶段,根据学生每天所提交的野外记录本、实习日记及小结,以及学生出勤、学习态度、协作能力和外业教师提问时的反馈等给予评定。实习成果的考核包括所提交的图件、表格、数据库和实习总结报告等。如果条件具备还可以结合学生汇报、答辩的情况进行考核。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是大学生认知的主要过程[8],因此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培养学生至关重要。由于培养方案、教学内容、教学特色不尽相同,野外教学基地条件也有所差异,各高校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可以结合本专业发展的实际调整野外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学时和必要的实践技术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