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职业教育大学教育正文

以发展型为导向的高校资助育人模式构建研究——以苏北某高校为例

  • 投稿林晗
  • 更新时间2017-11-01
  • 阅读量424次
  • 评分4
  • 21
  • 0
2007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国发〔2007〕13号,以下简称《意见》),并陆续出台了《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的通知》(教财〔2007〕7号)、《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财〔2007〕8号)等一系列指导性及政策性文件,明确高校每年助学经费提取比例,主要资助项目体量和标准,经费的来源以及各级各类教育机构承担的比例,给各高校开展资助工作提供了政策性依据,拉开了高等教育资助工作稳步、快速、规范发展的序幕,标志着我国新资助政策正式开始。十年来,资助政策逐步发展完善,同时社会各界对受助学生的诚信感恩自强意识和学习实践能力培养的呼声越来越强烈,要求高校资助工作从以解决困难学生的经济压力为核心的救济性的保障性资助转向以人格与能力培养为内涵的发展性资助。此外,面对新形势,高校自身也从学生管理机制科学化发展的角度提出了学校发展的新要求,苏北某高校以学生工作大会为契机,提出结合该校改革发展和大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实际,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学生管理,科学构建教育、管理、服务、实践“四轮驱动”的学生工作机制。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提高生源质量为基础,以促进学生学业成功为重点,以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为主线,以创新创业教育为突破,以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为目标,建立健全学业、创业、就业、职业“四业联动”的学生培养机制,不断提高学校的社会满意度。资助工作作为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面对当前资助体系转型的趋势,把握国家政策和学校发展的方向,探究构建以发展型为导向的资助育人管理机制构建路径。

现有的对资助育人概念的界定主要基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的理论学说和资助工作本身发展的需要。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认为大工业生产的发展必然要求人的全面发展,未来社会必将通过教育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崭新的人[1]。我国的资助育人工作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高校学生工作,必然也将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

一、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的价值追求

(一)首要价值追求:政府、学校助学资源效益最大化

根据《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2007—2011年)》,2011年我国资助学生7874.08万人,资助金额达980.14亿。资助学生由比2006年增长2.12倍。到2016年,当年资助金额超过1600亿元,增幅8.24%;财政投入超过1100亿元,增幅5.45%;学校和社会投入近580亿元,增幅13.4%;我国受助学生超过9000万人次,增幅7.6%[2]。资助金额、资助覆盖面进一步提高和扩大,助学资源在政府主导作用下充分发挥了济困助贫的作用,但实施过程中因资助项目金额高、审核过程简便造成学生甚至家长一起为个人经济利益比穷、不惜造假的现象,造成了资助资源的浪费,给资助工作带来了负面影响。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应以财政助学资源效益最大化为首要的价值追求,尤其是把好入口关,加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建档工作的审核以及资金使用过程中的监管力度,保证资助资源能确实用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身上,实现习总书记要求的精准资助。

(二)直接价值追求:高校资助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当前高校资助工作在政府主导、学校为辅、社会为有益补充的框架下已经基本完成了不让一个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的最初目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对资助项目有了更多的选择权。如作为解决学生学费主要途径的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2015年开始取消对高校、生源地的贷款规模限制,实行按需申请,应贷则贷,但在苏北某高校,该政策实施前后,虽然贷款总金额显著增加,2015年比2014年增加14.05%,2016年在上一年基础上增加20.96%,但贷款人数占当年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百分比上,2014—2016年分别为26.75%、26.9%、29.19%,增长并不显著,说明贷款金额的增加更多的是因为学费标准提高,生源地贷款申请上限的增加,作为保障型的资助政策,生源地贷款的作用也已基本发挥,无偿资助的各项助学金、困难补助更受贫困学子的青睐。高校资助工作作为学生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为追求可持续发展,要从基本目标的完成过渡到长远目标的实现,不能仅仅局限于经济资助,只满足学生最基本的生存需要,面对新形势,广大资助工作者应立足学生成长与社会发展要求,主动探索资助工作本身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包括优化资助项目、加强制度建设、合理分配资助资金等,摆脱以经济帮扶为唯一手段的僵化思想,推动资助工作科学化、规范化,使资助工作充分发挥应有的社会效益。

(三)根本价值追求:学生成长成才和身心全面发展

在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人存在和发展的动力来源于内部的缺失状态,即人的需要。经济资助满足贫困大学生的低层次物质性需要,而贫困大学生对自我有着积极的期望和成长的要求,获得他人的尊重,渴望被群体接纳和欣赏,追求自我实现。资助育人的价值不仅仅是满足个体直接的生存需求,而且要使个体生活得更有意义、更高尚[3]。

学生的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是高校育人工作的根本目标,也是高校资助工作的根本价值追求。以学生成长成才和身心全面发展为根本价值追求符合心理学中关于人的需要层次有关理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这一群体不仅有对经济资助的需求,也有克服自卑、塑造健康心理、提升学习能力等方面的需求,高校要立足“立德树人”的根本价值追求,为困难学生提供心理、学业、就业、实践等多方面的帮助,以经济资助为基础,以心理资助、实践创业、学习能力提升为辅,服务学生的成长成才。

二、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的内涵

(一)以学生为主体

发展性资助体系是以物质性的经济基础为保障,通过观念、方法和制度的建设,帮助困难学生形成七种能力,确立自我认同感,彰显资助育人的精神性和价值性功能,最终达到育人模式的全面发展[4]。该内涵决定了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不能无视学生个体的需求差异,单纯地为了完成资助资源的使用而开展资助工作,而要以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和立足点,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针对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资助方式。同时,已有研究表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人际交往问题、心理健康问题、学习能力问题等方面具有易感性,他们对心理疏导、专项辅导、能力指导有迫切的需要,而对简单便捷的经济资助感到麻木,经济困难学生群体在心理、技能等方面的需要无法通过经济资助手段满足,而要辅以心理疏导、专项辅导,甚至发动经济困难群体中优秀成员的力量给学习困难、心理亚健康的学生以经验传授、同伴支持。

(二)以资助方式的内容多样化为特点

传统的助学金、困难补助等无偿经济资助因为申请过程简便、覆盖面广,而在资助工作发展初期取得很好的经济资助效果,近年来却因资助金额高、审核简单而引来一些争议。发展型资助模式构建过程中应正视这一问题,通过设立多样化的资助方式,以及结构调整和方式方法创新使得高校资助工作涵盖常规资助工作、主题教育活动、专项培训、受助学生发展状况评价等多样化内容。国外也在此方面做了卓有成就的努力,如美国常青藤高校普林斯顿开展“优秀学生伙伴项目”,具体包括学术强化、职业发展、同辈指导、伙伴计划,由专业教师、高年级学长共同参与组织,定期开展专项活动,帮助学校的本科生,特别是第一代大学生和低收入学生增强参与感、归属感,在校园获得良好发展[5]。国内虽有不少高校也在做类似的尝试,但因部门壁垒、专业教师精力有限等原因往往无法长期稳定实施,活动价值也缺乏自上至下普遍性的认同,活动层次、效果往往容易流于形式。

(三)以过程管理为依托

以发展型为导向的资助育人模式的构建以过程管理为依托,不再将资助工作等同于一时资金的发放和发放结果的考核,而应以经济资助为基础,通过教育、管理、服务、实践职能的强化,在资助工作中落实对学生学业、创业、就业、职业四业联运的培养机制,进而提升资助的育人效果,注重资助过程中学生多方面能力的提升和资助效能的提高,如受助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情况及社会反响,创业创新活动的扶持。

三、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的构建路径

(一)误区

1.将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实现等同于举办学生活

动。此误区容易导致高校资助部门为迎合社会和教育主管部门而频繁地举办学生活动,造成高校人力、财力资源的浪费,甚至影响了学生的正常学习,学生在被动中重复参加性质类似的活动,背离了资助育人的价值追求。举办学生活动是构建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的手段和载体,是实现培养学生感恩意识、实践能力等育人目标的途径之一,但不是唯一途径,不能将二者画等号。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是一种资助目标、价值取向,包括以发展型为导向完善各项资助政策、创新资助手段、落实监管机制等内容,而举办学生活动只是践行育人理念的一个途径,践行育人理念应在避免低水平重复举办学生活动的同时,拓宽实现路径和形式。

2.将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意义等同于大学生思想

政治教育。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原理指导下的学生管理工作转型与发展,属于实践活动,前者只是借助后者的部分原理开展扶困助学和育人工作,同时资助育人模式的探究与构建也借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外的其他专业如管理学、心理学、经济学的原理与方法,工作重点包括助学资源的有效使用以及受助学生的培养两个方面,两者共同点在于服务对象都是大学生,长远目标都是学生的成长成才,达成的目标有部分相同之处。

3.将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评价等同于受助学生个

体的多方面能力的简单罗列。此误区一是容易将对受助学生的培养方向局限于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创新创业等易于被高校作为宣传亮点、社会关注度高的少数几个方面,但受助学生个体的需要的差异性容易被忽略。二是容易将高校资助部门的工作职责范围扩大到团委、就业、心理健康中心等部门职能,造成受助学生被多个部门组织参加性质类似的活动,资助部门承载的事务性工作量过大,育人效果反而令人不是很满意,也容易使资助工作者放松对资助工作本身的制度建设、过程监管等基础工作的思考和探索。

(二)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的构建措施

1.资助项目分类的精细化。将资助项目分为救济型资助项目与成长型资助项目两大类,在做好经济困难学生的保障型资助的同时,加大对成长型资助的资金投入与宣传力度,以营造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氛围,激发学生成长成才的动力。现有高校资助体系有争议的地方在于保障型资助的比例较大,影响了资助工作在校园和社会上的认可度。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要在救济型资助项目与成长型资助项目之间做好比例的权衡,在国家财政投入用于国家助学金的比例较大的现实情况下,高校可将自筹资金用于有条件的成长型资助项目,如增加勤工助学岗位数和薪酬,对校园内评选出的励志、自强之星等进行宣传和奖励,对学业、创业、就业起到引领和带头作用的受助学生进行专项表彰,开展相应的项目管理,围绕受助学生学业、创业、心理等方面能力和素质的提升开展活动,提供活动经费支持。

2.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高校学生社团是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重要平台,也是深化高校资助工作育人效果的重要载体,学生社团的良性运转有助于推动资助工作的转型与发展,通过组织学生社团参与资助育人活动,能够增强学生对资助的感受性、参与性,强化学生在资助育人活动中的主体自觉性。以苏北某高校为例,该校大学生勤工助学管理中心自2007年成立以来,开展勤工助学考核、编印学生期刊《结草缘》、家教培训、主题教育活动、资助工作调研等活动,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并带领下设的家教协会、民族文化交流协会、伯藜学社等社团围绕特定主题开展特色活动,其主要成员每年就业率、考研成绩显著。

3.强化资助的过程管理与监控。强化资助实施过程中的规范性、公开性、育人性的管理,对受助学生的志愿服务情况、学习进步等个人成长情况建立跟踪机制,将育人融入资助常规工作中,提升资助的育人效能。传统的资助方式聚焦于入口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资助关——组织学生申请,审核发放各类奖助学金,这样的资助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出资者和受助者双方的需要,这就要求构建以发展型为导向的资助育人模式,将资助工作延伸至受助学生能力培养教育的过程中,将学校的资助以项目的形式融入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同时加强资助实施中的风险防控。

4.整合校内外资源协同育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各界对贫困学子的关注,捐资助学的集体和个人逐渐增多,资助标准和资助总量也有增多的趋势。对这些校内外资源可以多角度整合进行协同育人工作。如让受助学生参与相应的捐赠者活动安排与管理工作中去,加强其参与性、服务性意识与能力培养,在活动过程中帮助受助学生更好地实现个人价值,发挥学工系统的平台资源优势,关注受助学生的纵向成长过程。

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聚焦于受助学生的全面成长,其目标是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机会均等的成长平台,在心理素质、服务社会、实践能力等方面都有锻炼的机会,这也是教育公平的基本诉求——保证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公平的教育机会,弥补经济发展不均衡对社会成员受教育权益的消极影响。但资助工作本身无法承担起所有受助学生的发展结果均衡性的责任,需要在高校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建立起公平高效的育人机制,充分保障弱势群体的教育权益,最大化地体现教育的公平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