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文科毕业企业管理正文

人文情怀在纪实摄影中的重要作用

  • 投稿
  • 更新时间2018-06-25
  • 阅读量395次
  • 评分0
  • 0
  • 0

  顾铮在摄影讲到与人文关怀之间的关系时谈到:无论是专业的摄影家还是业余的摄影爱好者,都应该从直面现实的立场来思考所谓的“人文关怀”具有什么样的现实意义,人文关怀需要落实于现实之中才能叫人文关怀。纪实摄影自诞生以来作为社会的见证者,就为人类的自身尊严、存在、人性的回归作出不懈的努力,用影像凝固历史,为社会提供可靠文献。纵观纪实摄影的发展历史不难看出影像所表现出的人文情怀在其中所占据的重要性。对于摄影的人文关怀这个问题,可以从拍摄者与被拍摄者之间的关系变化的角度来历史地看,或许可以发现一些有助于思考摄影与人文关怀之关系的线索。


  一、从拍摄者与拍摄群体的关系上解读人文情怀的不同意义


  人文关怀当然是一个听上去崇高非常的理想,但在具体的摄影实践中,拍摄者究竟如何面对现实中的各种问题来表达他们自己的深切的人文关怀,如果把“人文关怀”一说过于浪漫化,就有起到削弱影像所表达的客观真实性。只有更多地针对社会问题的提出,传达出需要大众正视的影像,以促成某种变化,才是拍摄者应该思考的问题。路易斯海因是美国摄影界一位以揭露黑暗、表现劳动者尊严而著称的摄影家。20世纪初路易斯海因受雇于美国童工委员会对童工进行的摄影纪实提醒了公众注意穷人的困境,最终也以美国童工委员会发表,促使美国人相信有必要制定一部关于童工的劳动法。拍摄者是怀着崇高的使命感拍摄了与他没实际利益关系的对象的生存状态;追求人道主义精神,关注人的生活。上世纪70年代,以南·戈尔丁为代表拍摄的她与各种自我放逐于美国主流社会以外的青年人共同生活。在这期间,戈尔丁怀着“自己记录自己的历史”的愿望,开始以攝影方式如实拍摄他们的群体生活,不作任何修饰,赤裸裸地展示了处于社会主流边缘的一部分美国青年的生活实态。因此群体中人的价值观就是他们自己所认同的,大家相互之间没有生疏感更不至于有敌意。而那张多罗西娅·兰格于1936年拍摄的著名的《移工母亲》,后来也被大家发现,她拍摄照片时根本不关心那被三个孩子所包围的母亲姓甚名谁,她只是上前,靠近,拍摄了就走。但后来这张照片却成为她的最著名的代表作。而那位后来被媒体再度发现的汤普逊太太却抱怨说,这张这么著名的照片与她没有一毛钱关系,她自己仍然一贫如洗。她这么一抱怨,害得许多美国人后来还通过媒体纷纷为她慷慨解囊。而最近还有说法是,她拍摄时说只是为了研究不会发表,但后来却食言发表而且广为传播。因此令被拍摄者产生被背叛的感觉。不过,从动机论出发对于摄影家的诟病,或许有道理,但有时确实也无法否认有些照片在发表后确实存在改变现实的可能性。在拍摄者与拍摄群体的关系上,我们不难发现所属关系的不同情境中所体现出的人文思想。正确的面对与拍摄者与拍摄群体的关系,也可反思当今在观察与记录对象的生活时,所出现的问题,正确的解读影像带来的社会价值和意义。


  二、被拍摄对象的典型性


  选取具有典型形象的拍摄对象,只有当鲜明的人物个性体现一定的社会生活本质和规律时,形象才具有典型性,并能使观者所普遍认识和接受,从而引发情感的共鸣。人物的身份,阶级,性格,行为,生活状态.....等都可作为典型的来拍摄。例“乡村”、“民工-工地”、“麦客”是侯登科摄影的三条主要线索,塑造的典型形象正是质朴,勤劳农民,农业机械化的时代解放了农民的双手,可是失业的问题也日益显示出来,如何审视人与机械化的关系,是侯登科给我们提出的值得思考的问题!萨尔加多摄影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不论面对什么样的题材,他都坚持从人道主义的精神出发来拍摄照片。1986年,当他在巴西帕拉达高原露天金矿采访时,他看到了世界上最艰苦、最危险的劳动场面:五万名淘金者挤在一个巨大的土坑之中,他们背负着沉甸甸的矿土,靠摇摇晃晃的木梯爬上爬下,随时都有摔死的危险。萨尔加多说:“被摄者虽然衣衫褴褛,甚至赤身裸体,但他们仍然具有人的尊严。我感到在我们这个世界上,存在着太多的不公平。良心驱使我把他们拍摄下来,借以引起人们的关注。”这两者都选取了劳动人民,首先在身份上让观众有普遍的认同感,题材的选择也有专题深入挖掘的深度,更加诠释出拍摄者的人道主义精神。表现人性美,劳动美,从而使纪实摄影更加完美,人文情怀是摄影人应该秉持的人文情怀是人们一直以来坚持的信念,以人为本反映时代和人民生活及关注民生是历代文人为人类进步、社会发展、追求精神文明的人文情怀的展现。随着社会价值观的不断充实,摄影理念的发展日趋成熟,纪实摄影题材背后凸显的人文关怀已经成为摄影者的风向。


  三、拍摄者要具有人文情怀


  强烈的人文之心是纪实摄影的重要源泉。一个优秀的艺术家不光要有渊博的知识,还要有要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创造的能力,具有人文情怀才能更加容易拍摄出好的作品。当代中国摄影师卢广关注的“水污染”问题,现在我们的国家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环境污染的问题也越来越严峻,工厂排放的污水直接进入大海,大河,我们在正满足于GDP的增长,却没有意识到我们自身的生命安全和环境正在受到威胁,而卢广怀着人文主义之心拍摄的这组《关注水污染》的作品在获得尤金.史密斯奖后才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意识到严峻的环境问题;再如历史上,第一位被攻击为不道德的摄影家戴安.阿勃斯。她所拍摄的对象,大都是正常社会中所谓的畸形人(巨人、诛儒、低能儿、残障者、变性人……),拍摄的正常人也是非正常的状态,例如;双胞胎、三胞胎、裸体营等。自小的生活环境让她对这些拍摄对象有着浓厚的兴趣,她认为他在收集人类生活的痕迹,她拍不到的,人们也看不到。她拍摄的是对象是人们“禁忌”的方面,但也是社会生活的客观存在,他的照片使受到侮辱和歧视的边缘的人得到尊重。侯登科说过:“照相,一个侵犯人的工具,在它面前,又如何解释人格的位置和尊严?我之所以没有拍下那些场景人物,我深怕的是自己也在这种侵犯中丧失了自己的尊严”。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去拍摄镜头前方的“人”。只有真正的去感受,真正的用心去发现,拍摄出来的东西才有温度,有情怀!


  相比于其他摄影的动机,怀着人文情怀的纪实摄影都能用摄影去说明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推进社会改革的进步。


  作者简介:于海宴(1992.1-),女,汉族,籍贯:山东菏泽人,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艺术学院,17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美术,研究方向: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