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文科毕业企业管理正文

危机下的供应链管理

  • 投稿臆想
  • 更新时间2015-10-13
  • 阅读量383次
  • 评分4
  • 89
  • 0

杨浩

苏州鲁道夫机器人有限公司江苏苏州215011

摘要 次贷危机以来,中国制造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经营生存每况愈下,大批企业停产倒闭。在这种情形下,供应链管理能否帮助企业生存下来,并在这一轮经济危机中寻求突破与发展。本文从一个实践者的角度,提出危机下的供应链管理新思路。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供应链管理;经营变革;管理新思维;产业链

0 引言

自次贷危机以来,国内经济逐年下滑,时至今日,制造业用“哀鸿遍野”来形容亦不为过。在现行形势下,传统制造业的出路在哪里,制造业供应链管理又该践行何种思路?

供应链管理存在的价值是什么?早些年众多有志之士认为供应链管理是企业的第二利润来源,仅次于销售。那么在现行经济滞涨态势下,供应链管理又扮演何种角色?本文将结合本人多年供应链管理经验,阐述危机下的供应链管理新思维:供应链管理须优先保障企业实现生存需要,进而推动企业危机突围,抢占制高点!

1 供应链管理新思维要要优化成本结构袁保障企业生存

说起采购成本的优化,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围绕这个话题,无数卓越的采购人士和企业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实践。依据精益生产的理念,早些年我也提出过精细化采购的方略,然而在今天危机四伏的严峻形势下,原有的成本控制思维显然不足以帮助企业渡过这一轮经济寒冬。

作为供应链管理人士,我们需要打破传统的成本控制思维,跳出既定的操作模式,站在更高的高度,从更广袤视角去审视成本控制的边界和控制方式。

传统的成本控制思维是站在采购产品的角度,围绕质量,交期,价格等开展一系列采购经营活动,部分企业会拓展采购管理的幅度,即增加仓储和物流管理(我们将增加后的采购活动称为供应链管理)。日常的供应链管理工作中,各个企业的供应链人士依据本企业的关注重点,开展各自的供应链管理工作。如:某些企业重质量而轻成本(往往为新兴行业或者新推出市场的项目),某些企业重成本轻质量(往往为传统产业)传统供应链思维中的成本管理,无非是通过平衡质量、价格之间的关系,以获得更好的成本,某些聪明的供应链管理人士会通过调整仓库操作模式,控制库存水平,从而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然而,在现实中,我们都会发现价格,质量,库存,物流成本等似乎是不可调和的,往往我们实现一个或者两个方面的成本控制,却发现有其他方面的成本上升。这就好像一个人生病,中医讲究寻根朔源,从根本治理,西医主张“所见即所得”崇尚局部治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例如,满足了价格和质量,库存水平却居高不下,或者物流成本居高不下。最终我们会发现,供应链的总体成本相较于上一个对比周期似乎差不多,从而陷入“怪圈”,这是传统供应链思维导致的缺陷。

新供应链思维的成本管理要求跳出供应部门的局限,从产业链的角度思考并采取措施控制成本。

熟悉和研究过产业链的人士应该都知道有个有趣的效应———牛鞭效应。大致是说需求的微小变化,会从零售商到制造商、供应商逐级放大。

牛鞭效应在供应链中的影响很大,比如,假定消费者对于商品的需求预测会增长2%,转化到组件制造商时可能就成了5%,传递到零件制造商(一级供方)时则可能是10%,而到了零件制造商上游的供应商(二级供方)时则可能变为20%。简而言之,越是处于产业链的后端,需求变化的幅度就会越大。这就像一根牛鞭,轻轻一抖,鞭梢便会大幅度抖动,这或许就是“牛鞭效应”名称的来历。

需求变化是不确定因素,供应链的自然反应是要么增加库存,要么增加产能。需求变化越大,供应链合作伙伴的产能、库存变动就越大。增加的库存、产能,以及消耗多于的库存、产能都给供应链的商品流、现金流带来很大的挑战。

在传统供应链管理中,我们很少去重视“牛鞭效应”,主要是因为宏观经济和制造业形势没有现在这么糟糕,传统企业一般更注重“账面”成本和盈余。只有当企业面临入不敷出的时候,才会开始从财报上寻找“蛛丝马迹”,但因缺乏有效的方法而束手无策。原因在于,尽管知道库存增加、物流成本增加、产线换线成本增加等是由于客户的需求逐级传导而成,但却无法改变。对于“牛鞭效应”导致“牛鞭”各部位的震荡,传统经营管理思维无非就是两点,一是增加库存,保障客户多样化的需求,结果是库存居高不下,物流成本居高不下。二是调整生产作业节奏,降低库存率,但是却增加生产成本,作业效率低下,品质问题频发。

针对“牛鞭效应”导致的一系列问题,新供应链管理思维给出了解决方案,核心就是:团结有共同利益需求的单位,组建利益共同体,壮大共同体,争取市场话语权,制定游戏规则。

从这张示例图我们可以大致做两个方面的推断:第一,针对自主研发型企业,我们应该推进全供应链的整合,揉合全供应链体系,化零为整,进而优化内部信息传导方式,统一协调供应链各利益方,制定市场游戏规则。第二,针对无研发能力的生产制造型企业,我们提倡整合其供应链上游资源,抱团发展。

自主研发型的企业全供应链整合的方式应该比较好理解,例如苹果公司。

无自主研发能力的企业全供应链整合的方式比较复杂,相对的变量比较多。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这类企业往往处于弱势地位,生存非常艰难,新供应链管理提出了解决方案。从理论上讲,进行全供应链整合,结成利益共同体,分享利益。但是在实践中,利益分享的实施是比较困难的,实际的操作其实是通过整合供应链,将企业自身成本的波峰在供应链上“拉平”,分摊成本。

1.1 OEM 成品制造商

利用自身在供应链上的优势地位(尽管在其下游需方处于弱势)向上整合,(图中表现为:供应链一~供应链N)在供应链上向上制定游戏规则,分摊成本压力,但是这对“OEM 制造商”供应链管理部门的专业技能、管理控制力提出了挑战。

1.2 零件制造商A & 零件制造商B

如果说“OEM 制造商”多少还有点“地理优势”,那么零件制造商A、B、C……就属于典型的“夹心饼干”,想向上整合“材料商”,可能企业实力还不如“材料商”,原料价格没有定价权。同时,缺乏向上游整合的能量。

对于这类企业的供应链整合,新供应链管理提出两种解决方案。

1.2.1 企业自身内部整合

内部整合的步骤大致如下:优化内部作业流程,精简冗余寅对总成本目标进行全面分解,全体利益相关部门协调平衡寅跨部门协作“无缝对接”寅压缩各部门成本寅推进全自动化操作(如有条件)。

内部整合的大忌:局部整合———很多企业看到采购价格高,就重点压价,看到库存高,就专注库存管理。这类行为,看似短期、局部有效,实质上于整体无益。

1.2.2 企业外部整合

外部整合主要集中在对供应链的上游进行整合,即便上游厂商可能处于强势地位。遇到这类情形,我们可以想办法设定“缓冲地带”将成本压力转嫁出去。比如说材料代理商,可以开展VMI 寄售模式,一方面可以减轻库存压力,另一方面可以让企业的“资金池”储蓄更多资金。不过,在采购价格和付款周期方面需要企业仔细斟酌。(推荐一个计算公式)

1.3 材料制造商

在我国,材料生产商两极分化比较突出,大型的材料生产商掌握市场定价权。对于中小型的材料制造商,也可以通过供应链整合的方式,提升市场份额实现规模经济。只需要转变下销售思维,就可以完成往供应链下游的整合。

例如,造纸企业,目前国内传统的做法是在每个区域设置物流仓库,服务于该区域及其周边。传统的成本控制方法往往采用货代招标,科学送货排程等方式降低成本。新供应链管理思维提倡精简冗余,既然要减少冗余,何不将区域物流仓库取消,直接将仓库设到需求的工厂内部呢?你的仓库就是我的仓库,你的库存就是我的库存!这将产生三点好处:

淤造纸企业可以降低物流费用、仓库冗余库存;

于由于共用一个仓库,生产企业也可以藉此取消原料仓库,去除中间材料代理商,真正实现“零库存”管理;

盂造纸企业,可以利用“服务前延”的契机,迅速绑定一大批优质企业,迅速扩大市场话语权。原材料生产企业,如以这样的供应链思维操作,可以实现真正的双赢。

现行经济危机下的供应链管理,不应再局限于企业自身的采购与物流管理,而应该彻底跳出局限,审视产业链,寻找任何可利用的资源,有效组合,实现最大程度的成本控制,保障企业能够在这一轮经济危机下很好的生存下来,这才是当下,供应链管理工作需要重视和努力的。

2 供应链管理新思维要要创新驱动发展

说起创新驱动发展,这亦是老生常谈的话题,创新无外乎两种方式,一个是硬件方面,一个是软件方面。硬件方面无非就是往智能化方向发展,实现流程自动化,作业自动化等。软件方面的创新相对来说复杂一些,各行各业各企业不尽相同,如果用一句话阐述,应该是:解放思想,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在当下经济危机前景还不太明朗的情况下,多数企业对于改善生产作业自动化智能化的意愿不是很强烈,尤其是提升自动化和智能化作业需要投入的代价不菲。

那相对于硬件方面的投资,软件方面的改变,因为不需要投入现金流,往往成为企业发展的契机。经营理念,组织结构革新,供应链管理模式创新是企业软件方面创新的三大核心。

2.1 经营理念变革

大多数的企业仍然保持着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这在当下的形势下窃以为是不合适的。因为互联网模式取得的成功,目前举国都在研究“互联网+”模式,窃以为,我们传统企业的经营理念也需要借鉴“互联网思维”,反思我们的经营模式,如,互联网+管理。

“互联网+”思维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呢?轻资产、低负债,这是核心。

然而对于多数的中小企业来说,负债比率还是比较高的,那么我们只有从轻资产方面着手。何为轻资产,是指企业紧紧抓住自己的核心业务,而将非核心业务外包出去。轻资产运营是以价值为驱动的资本战略。用有限资产,获取最大收益,是所有企业追求的最高境界。

轻资产运作模式下,不仅仅是将非核心业务外包,还应当将成本居高不下的业务(可能包含核心业务)部分外包,通过外包学习供应商的成功经验,提升自己。同时可以将冗余的成本转嫁给外协。

(说明,我们认为是转嫁了成本,实际上,供应商只要愿意接单,就有办法降低其成本,这在很多的实践中得到证实)

2.2 组织结构创新

组织结构历经这么多年发展,演变出各种组织结构模型。这里不一一列举,针对中小企业的组织结构,在现行经济形势下,企业应该选择最有效率,最精简的组织架构,尽量拉平组织结构,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扁平化组织架构,目前在台湾等地区都在积极开展组织架构的精简运动。但是这样的组织架构,导致单一部门或人员的管理幅度增加,要求相关人员具有很强的管理实践能力。

2.3 供应链管理模式创新

前面谈到要转变传统企业的经营理念,引入“互联网+”思维。我们在供应链管理创新方面,同样要思考,“互联网+”给我们带来的是什么,应该是一种灵活、多变的思维,不断的调整自己,适应环境,更好的生存。提供下面几种方式供参考:

2.3.1 整合行业资源(横向)

处于“夹心饼干”的企业可以同业联合,优势互补,抱团取暖。也可以利用互联网搭建平台,从而整合上下游资源。

例如,电子行业。电子行业的部件,产品生命周期比较短,价格波动大,甚至不少电子产品采购属于小批量多品种。这种情况下,完全可以横向联合,同行业一起订货,不但可以获得好的经济价格,同时可以获得好的服务。同样,电子行业经常会由于需求变换导致一些库存积压,如果引入互联网管理方式,完全可以建立行业线上平台,将多余的物资线上交换。

2.3.2 整合供应资源(纵向)

纵向整合供应资源,一般来说先向上游整合,同步整合自身,最后再向下游整合客户端。向上整合新供应链管理提倡一种思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经过谨慎选择,供应商资源和企业自身需要有机结合,取长补短,削减冗余的流程、作业、储运等。

例如,印刷行业。本人曾在印刷行业首创取消原材料仓库,辅料材料仓库,将供应商的成品仓库搬到印刷本企业的原材料仓库和辅助材料仓库。一方面收取租金,另一方面实现零库存,资金占用最低。当然,设备采购,也可以运用这种模式。

2.3.3 跨行业整合资源(交叉)

跨行业整合资源就是在不同的行业当中,寻找可以合作的对象,进行项目对接,资源互补。这要求供应链人士的目光放的更长远,除了要在供应链层次开展工作之外,还需要利用供应链上的资源进行适当的营销拓展。

供应链管理模式的创新,因人因时因地而不同,方法也不应拘泥一格。上面三种方案只是提出一种思维方式,更多的要求企业中的供应链管理人士在关注宏观经济运行的同时打开自己的思维,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创新本身,其实并不困难,难就难在支撑创新的基础(人才、资源等)是否牢固。

以前宏观经济没有现在这么糟糕,企业发展可以四处借借“东风”,但于当下,企业能借到的“东风”唯有自身。打铁还需自身硬,在外部客户端不断要求将本、订单不断萎缩的压力之下,传统的营销思维已经不足以保障企业生存,已经不再是公司第一利润来源,相反,供应链管理部门将成为企业赖以生存的看家法宝,但是要求供应链管理人士格局要放大,思想要解放,不能停留于简单的“买入”阶段,创新供应链管理思维和模式。供应链人士要一手抓成本保生存,一手要抓创新促发展,在这一轮危机下,赢得一片天。

作者简介院杨浩,工商管理硕士(MBA),机械工程硕士(M.M.E),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注册会员,认证供应链管理专家(CPSM),十余年供应链管理经验,先后于电气制造、汽车制造、印刷包装、阀门仪表制造行业担任供应链经理/总监职务,同时在国内多个供应链管理协会担任副会长/理事等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