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文科毕业企业管理正文

中学生迷恋网络的负面影响和防范措施

  • 投稿北冥
  • 更新时间2015-09-21
  • 阅读量381次
  • 评分4
  • 36
  • 0

范春霞(包头财经信息职业学校)

摘要:当前,势不可挡的上网热潮对信息辨别能力不强的中学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如何对其进行正确引导和规范,已经成为需要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网络对中学生的负面影响的分析,分别从政府职能部门的网络信息源监控、学校教育、心理疏导等方面探讨预防中学生网络成瘾的有效对策。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网络负面影响防范措施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上网”在今天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网络充斥在生活的各个角落里,包头财经信息职业学校也不例外地给学生们提供了接触网络的机会,在庞大的网民群体中,中学生占了很大的比例,并且还在逐步增多。“今天你E 了没有?”已成为现代中学生的口头禅,上网“冲浪”是他们的“新宠”。势不可挡的上网热潮对信息辨别能力不强的中学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如何对其进行正确引导和规范,已经成为需要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

1 负面影响

1.1 影响思想道德观念趋向。多元化的互联网信息使中学生的精神世界变得丰富多彩,但由于目前国内还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措施来监控信息流,使得包含腐败色彩的信息流混杂在健康信息流中任意传播。中学生心智尚未完全成熟,对善恶美丑还没有很强的辨识能力,好奇心过重,因此必然面对许多诱惑,因此道德失范的情况屡见不见。

同时,网络信息传播途径隐蔽,法律对网络中不良行为尚无有效的约束制度,中学生在网络世界毫无顾忌,甚至忘却了社会责任。一些中学生并不认为“网上聊天时说谎是不道德的”,认为“在网上做什么都可以毫无顾忌”等,这恰恰反映出中学生缺乏自我约束能力。另外,一些网络游戏中充斥着暴力和色情,对学生们的吸引就像毒品一样,欲罢不能,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老师教授的知识麻木不理,呵欠连天,一有机会上网,就偷偷摸摸打游戏,用了许多办法来治理都没有效果,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并且学生的思想价值观也发生了改变,滋生了自由散漫的习气,无视学校的校规校纪,给我们的班主任和任何教师的管理带来了极大的阻力。

1.2 影响现实人际交往。人们通过网络在线传播文

字、声音、图像,中学生的人际交往也因为有了网络平台而更具互动性。通过网络发送e-mail 就可以在线畅聊,QQ新奇、及时,聊天室轻松愉快,BBS 的讨论自由、广泛。中学生在网络世界,通过这些方式与家人、朋友甚至陌生人在线沟通。可以说,网络世界就是一个虚拟的“社会”。但是不得不说,在虚拟的“社会”中,人们之间的交往存在机器的阻隔,是一种“人———机———符号———符号———机———人”形式的交往。这样的社会交往方式带有“去社会化”的特征,虽然便捷,但已不具备基本的社会属性,严重的还能导致心理疾病,笔者在2001 年初次代班的时候班级里曾有一名学生,自从迷上网上聊天后,一天短则二小时,长则四五小时,并且这个学生是住校生,他常常想尽办法来找借口请假去上网,更甚的是有几次竟然从三楼半夜跳出上网。不仅挥霍钱财,而且慢慢的开始脱离社会,以至于在现实生活中倍感孤独,不再愿意与人交往。经过心理诊疗,发现其已患有“自闭症”。他在畅游网络世界时产生了错觉,逐渐对现实生活失去信心。在和他的谈话中,他开始用沉默来抗拒笔者的任何问题,并且不肯和同宿舍的同学交流,更不肯和家长沟通。后来经过多番的心理疏通,他才打开心结,他告诉笔者只有在那种虚拟的空间中,他才会自信,才会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自由和快乐,他认为同学,家长,朋友,老师都不能理解他,不能给他充分的空间和自由。

1.3 影响身心健康成长。网络到处都是新鲜的事物,而且在不断地增加着。因此对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的中学生有着无限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往往会导致中学生对网络的极度迷恋。学校给学生们提供了运动场所和体育器材和宽敞明亮的图书馆,但笔者穿梭在校园里时,常常看着空荡荡的校园和阅览室中寥寥无己的学生,笔者和学生们私下交流时问他们业余生活做些什么,为什么校园中不见踪影,学生们告诉我:大部分人都在网吧呢。男性中学生是网迷的主要人群,由于他们心理素质不强,自制能力相对较弱,所以成为网络性心理障碍的多发群体。患者因为将网络世界当作现实生活,脱离时代,与他人没有共同语言,从而表现为孤独不安、情绪低落、思维迟钝、自我评价降低等症状,严重的甚至有自杀意念和行为。医学上把这种症状叫作“互联网成瘾综合征”,简称IAD。可以说对于青春期的青少年来说,网络中迷失的要比得到的更多。

2 防范措施

2.1 做好上网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作为一名计算机教师,笔者深知多元化的网络世界对学生的吸引力有多么强大。客观地讲,网络有利有弊,不能因为其有弊端就采取限制学生上网等极端做法。应该鼓励已有计算机操作基础的学生上网学习。同时针对有网瘾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做到防患于未然。比如,指导学生上网前,先严肃说明网络的危害,告诉学生如何避免上网成瘾,提高其自我防范意识。笔者每次在上课前都要做课前的提示,举一些因痴迷上网而导致的悲剧和不良后果,引导学生,千万不可以玩物丧志。其次是对已患上上网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矫治。如笔者注重私下和学生的交流排解学生心理上的困惑,必要时借助于心理咨询来科学地引导学生,合理安排上网时间,督促学生在畅游网络世界的同时,注意与教师、家长和同学保持社会交往关系,切忌因网络脱离现实。

2.2 提高学生的选择能力和免疫力。这一点需要笔者教师去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学生能否真正做到,需要教师尽心尽力的引导,帮助他们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性和健全人格,提高其对网络信息的甄别能力,自觉抵制各种诱惑。这一点做起来并不是很容易。

2.3 加大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力度。在做班主任期间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参与各种道德实践活动,例如:笔者举办过“网络给我们带来什么?”的辩论会,这样的辩论会让学生在家庭、学校、社会面对各种道德问题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道德行为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曾经一度笔者班内学生相互监督上网。这是一种效果非常好的办法。

2.4 加强对中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当前,在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领域,我国尚未出台相关法律政策,也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网络道德约束体制。上网人在网络世界的活动比较随意,这使其约束力明显下降。这项措施不是一个教师或几个教师所能做到的,也不是一个学校或几个学校能决定的,这一项社会道德规范需要时间和用法律,法规约定。2.5 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监控与管理。网络世界中各种信息流良莠参杂,这对信息甄别能力较差的中学生而言危害不小。笔者呼吁应该建立一套有效的监控机制,借助行政手段和技术措施对信息源实施监控,以正本清源。相关职能部门应当以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为己任,尽快研制出能“过滤”有害信息,为青少年学生输送科学、正确、健康信息的软件。

网络对中学生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教师要因势利导,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使用网络,培养适应21 世纪信息化社会需要的下一代。而不能让学生沉迷于网络的虚幻中。

这仅是我们作为计算机教师在教学中发现和思考的一个问题,目的是让学生远离网络的伤害,但这不仅仅是我们教师的责任,也是全社会的责任,让网络尽快地法制化,规范化,让全社会来关心孩子的成长,不让网瘾腐蚀我们的学生。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贾靖林.网络媒体对中学生的负面影响及其对策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

[2]张栋玲.网络成瘾心理咨询一例[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12).

[3]姚莉华,杨德兰.大学生网络成瘾状况及其情绪特征分析[J].价值工程,2014(27)

作者简介:范春霞(1978-),女,山东平度人,教师,研究方向院网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