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文科毕业企业管理正文

专业社团对培养“现代班组长”型人才的实践研究

  • 投稿吴域
  • 更新时间2015-09-21
  • 阅读量549次
  • 评分4
  • 96
  • 0

严李宏 曹雪花 陈进 唐洁(江阴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系)

摘要:伴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高职院校大学生专业社团成为了“现代班组长”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本文阐述了专业社团对于高职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结合江阴职业技术学院的实际分析了专业社团建设的基本思路与路径。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专业社团第二课堂现代班组长

大学生第二课堂通常是“丰富学生业余生活,拓展学生综合素质”的平台,但在高校素质教育的要求、就业需求以及社会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高校第二课堂被赋予了更多的实际意义,它并不简单的是高校课堂教学的补充,而应该是高校完成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鉴于学生“第二课堂”在高职院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江阴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系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依托各教研室,在学生社团建设的基础上,建立了学院首个创业孵化基地。从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目的出发,从学院培养“现代班组长”型人才的实际目标出发,在一定意义上专业社团就是一个“班组”,是培养“现代班组长”型人才的第二课堂。试行虚拟企业运作模式进行专业社团管理,并取得了一定效果。

1 专业社团对于高职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目前,在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中依托各自专业特色而建设的大学生专业社团,吸引了大批对专业知识渴求的有志学生的参与,是高职学生进行专业实践、技能训练、素质拓展的“第二课堂”,成为了提升高职生职业能力的重要平台。

学生专业社团以专业为纽带,以探究性学习为目的,依据兴趣自愿组成专业知识运用和职业技能提升的学生社团,学生可以把“让我学”转化为“我要学”,从而解决高职院校大部分学生“智力因素不占优势、缺乏自信、自我意识强、自控能力差、辨别能力弱”等问题。从市场经济角度出发,经实践证明,基于专业社团的大学生第二课堂不仅弥补了高校其他类社团在职业教育中的不足,而且明显提高了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等综合素质,使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得到显著提升;基于专业社团的大学生第二课堂对于高职院校进行适应企业需求的“现代班组长”人才培养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价值。

2 专业社团建设路径探究

2.1 立足学科专业创建创新型第二课堂高职院校专业社团不同于本科院校的学术社团,要突出“专业+ 技能”特色,即专业社团的设置要与自身的专业群紧密结合,把学生强化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作为社团的主要内容,注重于实际操作,便于提高学生参与第二课堂学习的兴趣。近年来,该院计算机科学系专业社团建设坚持走“特色化、品牌化、公司化”的三化道路,积极服务于学院、服务于社会。目前根据现有专业群建立了四个虚拟公司:“爱思科技”、“机器人工作室”、“网e 虚拟公司”、“精灵传媒”。将大学生创业中心(SOVO)及“虚拟公司”(V-Company)引入第二课堂,给学生以充分的自主训练和实践机会,为学院人才培养搭设了有效的平台。

好的课堂离不开指导老师的正确引导。学生是创新专业社团型第二课堂的主体,优秀的指导老师是创新型第二课堂的顾问,能够为第二课堂活动的良好动作提供强大的保证。“双师”素质的专业教师是第二课堂指导团队中的主力,在理论与实践上给予了社团有力的支持,使活动开展得既有深度又有广度。辅导员是创新型第二课堂的智囊团,协助专业指导老师开展职业特色鲜明的社团活动,从而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2.2 引入校企合作机制拓宽第二课堂活动内容第二

课堂活动的内容应围绕“专业+ 技能”开展,体现职业特色,注重活动开展的实践性与新颖性的有机结合。引入校企合作企业的真实项目,让他们提前接触社会,促进其能力的提升。在第二课堂活动的过程中与企业联合举办竞赛,组建竞赛团队参加各类专业技能、创新创意创业大赛等等,提升第二课堂的专业技能水平,反辅第一课堂的教学内容。通过竞赛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激励学生自信心和竞争意识。在培养学生自信和激发兴趣的同时,真正做到了“实践前移”。同时,开辟校外第二课堂,如:组织专业社团中的学生到企业听讲座、参观企业、了解企业文化,在暑期期间开展下企业实习等活动,从中提高了学生团队合作意识,以更好地实现“现代班组长”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实现多渠道拓宽第二课堂的目的。

2.3 以第二课堂为依托,培养学生“三种意识、三个能力”近年来,计算机科学系以第二课堂为依托,坚持以技能竞赛为学生能力培养的突破口,建立了一课→二课→社团→竞赛团队的选拔梯队,形成了优秀的技能竞赛团队。比如,机器人工作室就组织了竞赛团队、创新团队、创业团队。该工作室采用项目导入、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即以实际的项目为核心、以指导老师为引导、以团队小组为单位,形成了“三位一体”的培训方式。该工作室每年组建团队参加各级各类的大赛,在大赛中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创业意识和动手创造能力、临场应变能力、抗挫能力。机器人工作室组建的团队在全国、省市技能竞赛、创新创业竞赛中屡获佳绩。在2014 年第十届“博创杯”全国大学生嵌入式物联网设计大赛全国总决赛高职组中,荣获特等奖。在2014 年第十届“博创杯”全国大学生嵌入式物联网设计大赛分赛区比赛高职组中,荣获一等奖。在2014 年第五届江苏省机器人大赛暨第一届全国机器人运动大会选拔赛中,荣获机器人自主创新设计GZZ 项目比赛三等奖。创业团队在培训过程中针对创业竞赛项目,由学生合作动手完成整个“完美科技”创业设计,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了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的乐趣。在2014 年无锡市大学生创业能力大赛中,“完美科技”项目荣获特等奖。

2.4 以社会化为趋向,实现学生发展的“三个对接”

2.4.1 对接学院。通过专业社团进学院广场、进学生公寓进行电脑维修、制作的产品展示等为广大同学的服务,提高了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如,爱思科技的“校园微市”,利用专业优势在校园网上建立了一个基于校园内面对面交易的信息发布平台,展现了学生的风采,学生的创新获得了展示的平台,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参加活动的激情,吸引了更多的学生参加到第二课堂中来。

2.4.2 对接企业。计算机科学系定期组织专业社团学

生听企业的讲座,参观企业,使学生提前了解企业,熟悉企业文化,进一步明确专业学习的目的。为提高职业技能竞赛的覆盖率,给予广大学生以更多的机会,与微软技术中心、NIIT 等合作开展了“NIIT 杯”机器人竞赛、“NIIT 杯”Imagine Cup 创意软件设计大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为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提供了良好的平台。通过在创业孵化基地的锻炼,有些同学创立了自己的实体公司。如,网E 虚拟公司成员张志科同学在2014 年创立了无锡市网强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2.4.3 对接社会。专业社团与系学生会志愿者部有机的结合,对接社会为广大居民服务。与江阴日报合作组织专业志愿者服务队,在社区、市中心步行街开展维修电脑、软硬件维护等活动。从中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潜能,并促进了学生的创新、创意、创业意识,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如,“爱思科技”负责人高攀也是系12 级系学生会志愿者部部长,通过在第二课堂中的学习,提升了自身的创新创业能力。在201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和无锡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五届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自由命题组”团体优胜奖。

3 结束语

个性化的专业社团是高等职业院校第二课堂的重要内容,是第一课堂的重要补充,是学生完善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素养的有效平台,更是指导老师的提高专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的舞台。基于专业社团的大学生第二课堂的实践是“现代班组长”型人才培养方式的一次创新,这种创新型第二课堂是多元化能力培养的孵化器,对学院第一课堂的教育有着重要的反辅作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马志新,王海英,钱玉婷.基于职业能力提升的高职院校专业社团建设路径探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2013(12):106-109.

[2]张永民,徐文媛,刘娟芳.高职院校学生专业社团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机械职业教育,2012(1):28-30.

[3]沈铁敏.个性化的专业社团建设对高职大学生专业能力的研究[J].湘潮,2014(4):79-82.

[4]张修良.高职特色社团建设与学生职业核心竞争力培养[J].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3):99-101.

[5]胡寒春.创建学习型高校社团文化刍议[J].文教资料,2012(21):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