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文科毕业企业管理正文

企业家应具备的五种素养和能力

  • 投稿温酒
  • 更新时间2015-09-17
  • 阅读量596次
  • 评分4
  • 60
  • 0

五种素养:知识、见识、方法、境界、意志力;

五种能力:发现市场的能力,组合利用资源的能力,发现、使用和管理人才的能力,重视思想的力量,危机处理的能力。

文/汤明

企业家是对企业成长有特殊地位和作用的异质型人力资本,在企业成长的幕后无不凝聚着企业家无可置疑的智慧和作用。企业家的素养和能力是衡量企业家的重要标志。传统管理学对企业家素养和能力的界定主要关注高超的社会智商、超群的直觉悟性等方面,缺乏全新的认知。根据笔者的总结,成功的企业家应具备以下五个方面的素养和能力。

企业家的五种素养

企业只能在企业家的思维空间之内成长,企业的成长被其经营者所能达到的思维空间和全体员工的执行力所限制。企业发展的优劣取决于企业家是否具备知识、见识、境界、合适的方法及坚强的意志力五方面的素养。

知识。知识相当于厨师做菜的原材料,但不能死记硬背。会背菜谱的人不一定是好厨师,会背拳谱或者孙子兵法的人不定是一流的军事家。知识需要分开来学,合起来用,如王阳明所说:“真正的知识是从苦难中来,从千锤百炼中来。”同时,知识是创新的基础。有一个形象的比喻:每个人拥有的知识如同一个岛屿,称为“知识岛”。岛上是已有的知识,岛的海岸线是无知的边界,出了这条海岸线就是未知的知识。

在企业决策中,自私和无知是最大的风险。愚昧有四个来源:一是墨守成规;二是对权威盲从;三是无知群众的判断力;四是人类自以为是的劣根性。因此,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借助外脑。去年笔者在教育部讲座上阐释了一个观点:1949年以来,中国的发展是由一群善良、高尚、无私的共产党人用善良的愿望干了一系列的坏事,比如大跃进、文革、环境污染、拆迁,这些事情都是因为无知造成。

见识。见识源从个人的经历。当下中国社会有个奇怪的现象:满街都是才华横溢的穷人和没有文化的暴发户。仔细研究发现,这些暴发户虽无知识,却往往具备了一夜暴富的见识或找到了中国转型期的关键要素。如果把知识看成是一个岛,见识就是条线,见识就是走过的路,见过的事。

方法。即合理的路径。意大利有个城市立法:禁止将金鱼饲养在凹凸的鱼缸内,否则金鱼看到的是一个变形的世界。人类也是如此,我们带着有色眼镜看人,带着手套触摸物体,其实并没有看到真实的世界,正如衣服遮蔽着身体,谎言也遮蔽着我们的头脑和视线,往往形成自欺欺人或掩耳盗铃式的盲目乐观。美国西点军校三个思考问题的方法:第一,理性的精神,要理性,不要盲从;第二,批判的精神,要从反方面思考问题;第三,用历史的观念看待事物。哈佛大学校训:与真理同行。中国古人云“君有道则从君,君无道则从道”。这些都是强调方法的重要性。

境界。敌人与对手的层次决定了你的境界、层次和级别。企业家的境界决定了他站在什么高度思考问题。正如三个石匠的故事:有人问三个石匠为什么而工作,第个石匠说我为赚钱谋生而工作,第二个石匠说我为了制造一个艺术品而工作,第三个石匠说我要建造一座教堂。人的境界不样,做事的心态完全不同。所谓战略就是站在山顶思考,在山下开始行动。

意志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取得胜利的斯大林、丘吉尔、罗斯福等人都有着钢铁般的意志。比尔·盖茨曾说:“所有为失败找借口的人,都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懦夫。”金钱和权力犹如世界上美丽的女子,绝不会委身于萎靡不振的男子。

企业家的五种能力

大量研究证实,成功的企业家往往具备五方面的能力,这些能力决定企业是差异化生存还是依附性发展。差异化生存,即企业具备其他企业没有的技术、模式;依附性发展相当于月亮围绕地球转,地球围绕太阳转。

发现市场的能力。对于一个企业而言,模糊不清的前景和正在开放的产业领域更有发展的机会。形势完全明朗时,机会也随之丧失。如果产业完全开放,大量竞争者就会蜂拥而至。企业必须不断寻找在整个产业价值链中的位置,进而决定在哪一段赢利,像渔夫一样,只在最适合自己的河流段下网。如果企业只关注在原有市场的竞争力而不寻求新的市场,必定难以持续发展,因为这种竞争力只能保证其在原有市场的地位。

计划经济时代,企业不是市场的主体,而是任务的执行者。计划经济至市场经济的转型阶段,企业经历了一个由分配市场到寻找市场(早期)到创造市场再到创造价值获得市场的过程。。从目前来看,我们正在向理性的、真正的市场经济国家回归,政府作为投资主体会越来越少,而企业取代政府成为投资主体已成为必然趋势,这也是中电建路桥集团当初决定做BT、BOT项目的原因。

知识、资本和人才是现代企业三个永恒的要素,也是我们要永远高度关注和打造的核心要素。知识是企业发展的一系列工法、专利和核心技术的差异化生存;资本是资本运作能力,即资本能否以最便宜的、最容易的方式做事;人才与事业相适应,一流的事业一定是一流的人才去做。知识、资本和人才相结合,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帮助企业抢占市场先机,抓住发展机遇。机遇是一种流动的资源,它只青睐那些做好准备的人。对目前的中电建路桥集团而言,城镇化和国际化是双重机遇,也是我们的发展方向。

组合利用资源的能力。市场经济有三优原则第一,优化资源配置;第二,优势互补;第三,优胜劣汰。所谓有效利用资源,是将些看起来彼此不相关的事物加以组合,衍生出一种新生事物,进而使各种资源自身价值得到增值的过程。

最伟大的创新来自资源的组合。创新不同于创造发明,创新是把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重新组合引进到生产体系中,而企业发展正是不断实现这种新的组合以最大限度提高竞争力,产生价值,创造利润。资源并不能自动产生竞争优势,要想让资源能够产生竞争优势,形成核心竞争力,必须对不同类型资源进行有效整合。1959年,英国学者彭罗斯在其专著《企业成长理论》中指出:“企业的成长就是不断挖掘未利用资源和对现有资源的重新整合。”企业家的核心职能是持续发现和实现有关资源的新的组合,带领企业走得更远。

发现、使用和管理人才的能力。世界上没有不赚钱的行业,只有不会赚钱的人,好的事情要由合适的人执行。中国古人曾说用师者王(尊奉真正贤能之人为老师,从而“王天下”成大功,比如秦孝公用商鞅,秦始皇用李斯);用友者霸(用和你能力样的人,对下属如同兄弟朋友,招揽天下人才,成就一番事业,比如刘邦用张良,朱元璋用刘伯温);用徒者亡(用能力比你差.言听计从、唯唯诺诺、顺人喜好的人,最终必然失败,比如李自成用刘宗敏,洪秀全用杨秀清)。比尔·盖茨曾言:“如果我们只是雇用那些不如我们的雇员,公司将逐渐成为侏儒。但如果我们雇用的员工总是能超越我们本身,有朝一日公司就会成为巨人。”成吉思汗的传记中也记载着他是用最强悍的武士去征服新的土地,用老人、妇女和儿童去守卫已经夺得的城池。

以此反思我们的人员布局,会发现并未实现人员的最佳配置。理论上当市场份额越大,投入的力量相应也越大,而长期以来我们还是将大量人力物力投入到已经很成熟的业务中。欧洲的骑士和贵族之所以受到尊重,是因为他们是在为部落和城邦创造增量。他们不用劳动,可一旦发生战争,骑士的责任就是去参与战斗,征服新的土地。对于企业而言,能给企业带来增量的人应该受到最大的尊重。我们的考核体系也应该随之不断改进。

重视思想的力量。阎锡山曾有个观点:“土匪打不过有组织的军队,有组织的军队打不过有主义的军队。”主义,意味着一种系统化的思想或理论,有主义实际是指有思想。正如一句名言“财富是一个人思考能力的产物,所有财富的成功都来源于正确的思考,任何行为都必须要有正确理论的指导。”为何中国共产党的生命力有90年,是因为在任何一个关键时期,中国共产党都有不断创新的理论体系的支撑。早期有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之后有《论持久战》《论十大关系》,总之,中国共产党始终非常重视思想的力量。希特勒《我的奋斗》,蒋介石《中国之命运》,都是他们各自指导性的思想。丘吉尔有句名言“英国可以没有印度,但不能没有莎士比亚”,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经济学家罗纳德·科斯指出“思想市场的缺位是中国经济创新乏力的根本原因”,拿破仑曾言“世界上有两种力量强大,种是思想,种是剑,而思想将最终战胜剑”,都在强调思想的作用。企业家之间的竞争是思想力的竞争。

危机处理的能力。中国有两句古话,一句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另外一句是“前人造孽,后人遭殃”。我们对风险掌控得如何,实际就是我们让后人乘凉还是遭殃的分水岭。中国电建集团范集湘董事长告诫我们,中国电建路桥集团要做盯投资项目,有三个司题必须搞清楚:一是共赢点;二是自我审视,我们有没有能力做;三是风险点,我们有无办法对该项目进行全过程风险管控。如果传统社会相当于以20km/h行驶的汽车,现代社会就是以lOOkm/h驰骋的跑车,并且还要不断转弯,如何运行顺畅就只能依托于“跑车”的两大关键点:发动机与刹车。处理危机的能力就相当于合理运用刹车的能力。

综上所述,企业家的素养和能力,构成企业成长的极限,决定着企业的兴衰成败。世界企业发展史告诉我们:一流的企业必须由一流的企业家来管理。因此,企业家是否具备上述素养和能力,决定了企业的层次和高度,是企业和企业家本人必须高度关注的关键课题。

(作者系中电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本栏目主持人:李香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