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文科毕业企业管理正文

德国经济成功的原因及对我国的启示

  • 投稿总攻
  • 更新时间2015-09-14
  • 阅读量423次
  • 评分4
  • 21
  • 0

代明明

(中共淄博市委党校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山东淄博255033)

摘 要:欧债危机爆发后,德国经济能独善其身,究其原因在于其雄厚的底蕴基础,主要表现为:强劲的外贸拉动、中小企业的强力支撑、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以及严格规范的财政制度。德国经济的成功经验对我国有如下启示: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深入推进科教兴国和创新驱动战略、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严格防控财政风险。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对外贸易;科技创新;职业教育;社会保障

中图分类号:F151.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4)22-0267-02

收稿日期:2014-07-10

作者简介:代明明(1982-),男,汉族,山东淄博人,中共淄博市委党校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教师,主要从事经济领域的相关研究。

作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的德国,一直以来都扮演着欧洲经济“火车头”的角色,其经济总量占到整个欧盟的五分之一。当其他欧洲国家正陷于水深火热的欧债危机时,德国却能独善其身,依然保持着平稳的经济增长和较低的失业率水平,其强大的经济实力令世人刮目相看。本文,试就德国经济成功背后的原因及对我国的启示做一个初步的探讨。

一、德国经济成功背后的原因

德国经济之所以能率先从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中走出来,并保持着较为稳定的增长,是有其雄厚的底蕴基础的。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原因:

1、强劲的外贸拉动。作为曾经的世界“出口冠军”,德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很高。据统计,2013年德国对外贸易总额达到19889亿欧元,其中出口额为10939亿欧元,进口额为8950亿欧元,是全球第二大出口国和第三大进口国。外贸对德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一半,这一比例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相当高的。另外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德国强劲的出口也得益于统一的欧元货币制度。正是由于欧元的流通与使用,使得德国成功规避了因欧元区其他国家采取货币贬值可能带来的出口困局,从而保住了自己最大的出口市场。这就不难理解,时下默克尔政府为何会不惜一切代价,为挽救岌岌可危的欧元体系而积极奔走、慷慨解囊。

2、中小企业的强力支撑。作为一个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德国从来不乏国际知名的大企业大集团,如我们耳熟能详的西门子、大众、拜耳等,但德国经济真正的主体却是广大的中小企业。德国的中小企业专注于各自的行业领域精耕细作,专业化程度极高,往往处于产业链和价值链的高端,加之科学的管理理念和稳健的经营策略,因而具有很强的活力和市场竞争力。数据显示,德国的中小企业占其全部企业总数的99.7%,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超过70%,另外还创造了50%的利税和70%的就业岗位,对GDP的贡献率超过四成。可以说,没有广大中小企业的强力支撑,就没有德国经济如今的成就。

3、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自诺贝尔奖设立至今,德国共涌现出了75位该奖得主,其科技实力由此可见一斑。尽管由于两次世界大战的破坏、纳粹时期的民族政策以及众多精英人才的流失,曾一度使德国在科学技术领域元气大伤。但经过战后几十年的恢复与发展,德国重新成为一个举世公认的科技强国,在众多高新技术领域仍然走在世界的前列。德国的国际专利申请量位居世界第四,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量位居世界第五,仅去年一年在科研上投入的经费就高达800多亿欧元,整个欧洲范围内无出其右。

4、闻名遐迩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发达的教育体系,为德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雄厚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其中,最引人瞩目的当属“双元制”职业教育。所谓“双元制”职业教育,指的是整个职业教育培训过程在学校和企业同时进行,受训学员既是职业学校的学生,也是企业的学徒工,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相辅相成。政府和企业的共同投入,确保了这一职业教育体制的顺利实施,为德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输送了源源不断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难怪有学者将“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比作是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成为世界上职业教育最成功的典范。

5、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德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早在19世纪80年代,在当时的铁血宰相俾斯麦的亲自主持下,通过了《疾病保险法》、《伤残和养老保险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从而形成了如今社会保障制度的雏形。经过一百多年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德国已基本建立起“从摇篮到坟墓”的相当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极大地缓和了阶级矛盾和劳资纠纷。因而德国类似罢工等事件和冲突相较于其他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算是比较少的,从而保持了社会秩序的总体稳定,促进了经济的飞速发展。

6、严格规范的财政制度。德国历来执行严格的财政制度,对政府举债行为以及债务总规模都作出了较为严苛的规定,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在欧元区甚至是欧盟国家中都是比较低的,这也是德国为什么能成功避开欧债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当前很多欧元区国家对由德国倡导的财政紧缩政策表达不满,认为此举干涉了本国的内政,但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是德国自身在这方面做得无可指摘,确实值得其他国家借鉴。

二、对我国的启示

通过对德国经济成功原因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启示:

1、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同德国相似,我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也比较高,继2009年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后,2013年更是超越美国跃升为全球第一大货物贸易国。近年来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影响的持续发酵,贸易保护主义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升温,针对中国企业的“双反”调查和贸易摩擦愈演愈烈,严峻的外贸形势使我们更加坚定地把重心转移到扩大内需上,但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三驾马车”之一,出口的作用仍不能小觑。必须毫不放松地继续扩大对外开放,特别是加大中西部地区的开放力度,围绕城镇化打造对外合作的新亮点和重要增长极;继续巩固传统市场,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加快双边或多边自贸协定谈判和上海自贸区建设;结合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形成全方位的开放新格局,建立开放型的经济新体制。另外,还要加快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推进人民币清算行和离岸交易中心建设,使人民币成为重要的国际性货币,从而掌握对外贸易的主动权。

2、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壮大。中小企业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同样意义重大,当务之急是要在资源要素保障和服务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具体来说,就是要坚决贯彻中央关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中小企业的政策精神,完善信用担保体系,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切实减轻中小企业负担;鼓励中小企业加速技术革新和产业升级,延长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推动中小企业积极开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用好用活国内国外两种资源;进一步简政放权,提高服务效能,充分发挥市场中介组织和行业协会的作用,打通服务中小企业的“最后一公里”。

3、深入推进科教兴国和创新驱动战略。当今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实质上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提升综合国力,教育是基础,人才是核心,科技是关键。经济社会的发展最终要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因此,一方面必须推动教育体制改革,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统筹发展各级各类教育,切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另一方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加强政府对前沿基础性科学研究的支持和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完善人才评价和选拔机制,在全社会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

4、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转变人们的传统观念,让更多的优秀学生乐于接受职业教育;创新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尝试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打通职校生学历上升的通道,提升职业教育的前景和吸引力。前不久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从制度体系、专业设置、经费投入、就业保障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相信必将对未来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从而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大量高素质的技能型“蓝领”人才。

5、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按照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的原则,建立健全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完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的政策;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统筹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制定社会保障待遇正常调整机制;加快推进养老保险双轨制改革,加快发展商业保险、职业年金和企业年金,构建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提高社会保障基金的运作管理水平和投资收益率,筑牢经济社会运行的“安全网”和“稳定器”。

6、严格防控财政风险。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各级政府的债务总额为30.3万亿元,其中,地方政府债务总额为17.89万亿元,分别相当于GDP的56.2%和33.2%,虽然仍处在可控范围内,但也存在着一定风险和隐患。对此,必须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改进预算管理,规范政府行为;改革税收制度,保障国家财力;调整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建立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另外,还要严格控制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清理整顿各类地方性融资平台,建立信用评级和风险预警机制。前不久国务院正式批准了十省市的自主发债试点,既强化了地方政府发债的自主权,也明确了地方政府还债的主体责任,开明渠、堵暗道,进一步加强了对财政风险的防控。

目前德国是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而中国是德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双方经济的互补性很强。随着今年年初中国国家主席访问德国,双方发表《建立中德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今后中德双方在各领域的合作将更加深入和密切,相信对德国经济的剖析与解密必将会对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有益的借鉴作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魏晓锋,张敏珠,顾月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特点及启示”,《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J].2010,(1).

[2]冯瑜.“德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及其启示”,《宜春学院学报》[J].2011,(11).

[3]张明,郑英,敬云川.“欧债危机的现状评估、政策选择与演进前景”,《经济社会体制比较》[J].2012,(3).

[4]娄季芳.国际比较视角下的人民币国际化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12.

[5]王友明.跨越世纪的德国模式[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3,(1).

(责任编辑:赵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