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玉辉
(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摘 要:近些年,我国的政府机构改革在制度设计和改革实践上充分体现了我国现代化治理体系的发展趋势。笔者基于对大部制改革的社会历史性考察与现实分析,认为大部制改革凸显了我国现代化治理体系的四个特征:结果的民主化;流程的规范化;体系的科学化;方式的信息化。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大部制改革;现代化治理体系;特征
中图分类号:F12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4)28-0251-01
一、大部制改革的社会历史性考察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政府进行了七次大的机构改革。在这七次改革中,我们以第六次机构改革(2008年大部制改革)为分界点,首先对前五次机构改革进行历史性回顾,然后再深入考察目前正在进行的大部制改革。
(一)改革开放以来的前五次政府机构改革回顾——大部制改革的实践基础
第一次机构改革发生在1982年,这次改革的核心是精简干部队伍和实现干部“四化”(即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
第二次机构改革发生在1988年,首次提出“转变政府职能是机构改革的关键”。
第三次改革发生在1993年,国务院总理李鹏在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要“改革行政管理体制,精简行政机构”,并指出“围绕转换政府职能这个中心环节,用3年时间基本完成各级政府机构改革,使各级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减少四分之一”。此次改革同上次一样,已经到了不得不改的地步。
第四次改革发生在1998年,再次将转换政府职能作为改革的核心。由于第三次改革留下的隐患政企不分的组织机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显,许多机关工作人员打着发展经济的名义办公司,严重地阻碍了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此次改革中政企不分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第五次改革发生在2003年,此次改革重点不再是精简机构,而是重在深化政府职能的转变。这次改革的总体背景是中国加入了WTO,相应的,一些政策及部门不得不进行调整,以完成与国际社会的接轨。
(二)对我国大部制改革的考察
2008年3月11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拉开了新一轮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序幕,代表着新一轮的政府机构改革从中央层面正式、全面展开。
2013年3月14日,国务院首次在政府机构改革中将职能转变这一核心列入机构改革的文件名称之中,说明政府在进行机构调整、权力配置过程中,更加注
重职能导向,重视公共管理问题的解决,而非简单地缩减部门和人员。
二、大部制改革下凸显的现代化治理体系的特点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是全新的政治理念,当前正在进行的大部制改革有力于解决目前政府各部门职能交叉、权责不清、相互扯皮现象,进一步推动我国现代化治理体系的发展。
(一)结果的民主化是现代化治理体系的本质特征
现代的国家治理体系是一个有机的、协调的、动态的和整体的制度运行系统。民主是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本质特征,是区别于传统国家治理体系的根本所在。只有沿着民主法治的道路,才能真正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二)流程的规范化是现代化理体系的外在表征
政府运作流程规范化是对政府行为的一种约束或自律。政府组织本身就是依照程序建立和运行的,但是由于法制不健全和信息不对称,政府组织并没有完全按照程序办事,主观随意性、长官意志以及以职谋私等现象大量存在。加强法制,严格按照程序办事,就可以大量减少这种不规范行为和犯罪行为,最终提高政府服务公众的质量与效率。与此同时,政府运作流程规范化不能搞形式主义。因此,现代化治理体系中的政府运作流程规范化是在强调法制基础之上增强其开放性、回应性和可问责性。
(三)体系的科学化是现代化治理体系的集中体现
大部制改革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和决策、执行、监督既相互约束又相互协调的原则,深化机构改革,来加强行政机构设置的合理性、行政决策的科学性以及行政权力运行的有效性,使行政组织体系更加合理、科学、高效。
(四)方式的信息化是现代化治理体系的应有之义
从我国现代化进程看,总体形势是好的,但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党政不分、政企不分、职能越位、缺位问题依然突出,职责交叉、权责脱节现象依然较多,信息闭塞问题依然存在。因此,现代化的政府也应从技术层面改进其行政方式,提高其信息化水平,尽可能做到与国际接轨,最大限度地提高政府运行效率。
总之,解决中国各种问题,实现各项既定目标,关键要靠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使国家治理体系民主化、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使国家治理者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制度治理国家,从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方面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国家的效能。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刘杰,尚哲.新一轮大部制改革的若干思考[J].东方企业文化, 2013:162.
[2] 俞可平.现代治理体系本质特征是民主[N].齐鲁晚报.
(责任编辑:赵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