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文科毕业企业管理正文

从文化视角分析日本企业加班现象

  • 投稿无哀
  • 更新时间2015-09-14
  • 阅读量413次
  • 评分4
  • 16
  • 0

孙惠俊

(大连大学日语学院,辽宁 大连 116622)

摘 要: 日本在短短几十年里就从战后废墟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并一直保持到2009年,其中日本人不惜个人时间超时劳动、全身心奉献于企业的敬业精神起到关键作用。但是,由于劳动时间长,加班多日本人也曾被称为经济动物。中日企业对加班现象的认识不同,成为影响辽宁乃至全国吸收日资的一大要因。本论文试图了解日本企业加班的实态,基于文化的视角从社会、企业、家人等角度探究日本日加班的原因。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文化;加班;过劳死

中图分类号:F279.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4)31-0268-02

收稿日期:2014-09-18

基金项目:本文系辽宁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多元文化背景对辽宁吸收日资的影响”(L13DGJ01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孙惠俊(1972-)女,辽宁大连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日本社会文化、中日文化比较。

在近年的中日关系中,无论是良好态势还是对立情绪升级,经贸合作一直成为维系中日关系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进驻中国的日资企业有成功也有失败,这可以归结为中日两国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模式抑或历史文化的差异,但是,对于加班现象的认识不同成为影响在华日企发展的一大重要原因亦是不争的事实。日本用了短短数十年就从战后废墟一跃成为截至2009年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是由于日本工人不惜个人时间超时劳动、全身心奉献于企业的敬业精神已成学术界的定论。在日本,无论是政界、财界还是普通工人至今仍是对此深信不疑。所以如果不从国家高度修改劳动基准法,要求企业支付以往一倍半的加班费,或是将加班行为本身定为违法,对违反的企业及相关责任人则以处罚,那么这种根深蒂固的“加班好行为”意识估计百年都不会改变[1]。

一、日本人的加班实况

1.战后的加班实况

在日本,加班这种劳动常规行为一直保持到战后,如今,不仅与日本人的长时间劳动紧密关联,而且免费加班、过劳死等相关问题也渐被关注。

上世纪60年代以后,日本从劳动力过剩经济转入劳动力不足经济时代,应届初高中毕业生也成“金蛋”[2],一才难求。大多数企业、岗位都陷入超时劳动的境地,到了下班时间,工人也难以按时下班,这种现象逐渐常态化。企业的下班铃声不是工作结束的信号而是意味着加班的开始。80年代末90年代初,日本政府在解决与美国的贸易摩擦、签署构造协议[3]过程中,认识到日本人的劳动时间要远远长于其他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于是把缩短劳动时间作为宏观政策课题。宫泽内阁1992年6月制定的经济计划《生活大国五年计划——与地球社会共存》中指出:“缩短劳动时间,是为职工及其家庭留有余裕,谋求职业生活与家庭生活、社区生活的和谐,也是最终实现‘生活大国’的最重要的课题之一,并有益于形成与国际协调的竞争条件”。并规定劳动时间由1991年的2016小时(规定内1841小时,加班175小时)到1996年时缩短为1800小时。1993年修订劳动法,94年开始实行[4]。

2.加班极限——过劳死

过劳死一词,日本大辞泉电子字典的解释为:“由于长时间劳动、不规律工作?频繁出差等工作原因引起的极度过劳以及心理压力过大,体内疲劳蓄积等,进而引发心脑血管疾病最终死亡。”另据维基百科日文版的解释为:“是指来自周边的默许的强制性的长时间加班以及无休假的工作造成精神及肉体负担,多以脑溢血、突发心脏病等猝死。”过劳死这一说法在日本以外国家所听较少,英语中也因经常报道有关日本这一现象而直接音译为“karoshi”。该词条在英语字典及其他国字典中也有登载。日语中的过劳死直接音译说明了这是日本的特有现象,同时也意味着发达国家的日本却拥有无异于封建奴隶制度的劳动现状。与日本同样劳动法较为宽松的发展中国家也有数例见诸报导,但未使用过劳死一词[5]。

包含加班在内的工作时间上限究竟有多长,再继续工作将危及生命的极限又是多久呢?当然这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可因年龄与职业不同而不同,也与是否有高血压症状有关。即便如此,当整体看待时,仍然会有一个极限。日本“过劳死认定基准”认为,每月加班超过45小时危害健康的风险将会提高,诱发过劳死的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前一个月内加班超过100小时或者发病前2-6个月平均每月加班超过80小时时,工作与发病具有相关性。

二、日本人加班的主要原因

工作时间长加班多,也是日本人被称作经济动物的缘由所在。ILO《世界劳动报告》提出警告:“在非洲、印度等国家还存在着数百万人包括儿童在内的奴隶劳工、抵债劳工,同时,在美国、日本等国家也存在着‘20世纪最严重的危害健康问题之一’的工作精神压力蓄积现象。日本人的年均工作时间超出法国人500小时,超长时间过密的劳动可导致工作中毒——过劳死。”[6]

日本人加班到很晚除了对企业的忠心以外还有很多理由。不过,无限制的自由加班除非是在一些特殊企业否则难以实现。在以先端科技为傲的日本软件企业里,因开发系统属于纯脑力劳动,一般通行自由加班。在采用弹性工作制的软件公司里经常可见睡眼惺忪地拎着早饭纸袋、疲惫不堪地来上班的光景(一定是昨天熬到很晚)。冲好咖啡,慢悠悠地调整状态,慵懒地浏览桌上的传阅文件,再和同事们闲聊一会儿,终于要开始进入工作时,已是午休时间了。午休过后,才真正集中精力进入工作状态。接近下班时间时,开足马力、沉思苦想,一片繁忙景象,如果不加班当天的任务就无法完成了。之后就理所当然地加班直至深夜[7]。

1.工作量大

日本企业的正式员工不大加班。经常听到他们加班主要是“挣点津贴”“因奉陪而留了下来”“工作拖拖拉拉”等理由。事实又是怎样的呢?小仓一哉针对正式员工所做的调查结果表明[8]:与奉陪比较接近的“不好意思回去”有10.8%,“挣加班费”的占4.6%,“工作拖拉”的有4.5%。调查结果表明,上述道听途说的见解有些偏激,那些毕竟是少数派。大约六成的回答者认为工作量太大,也有约四成的人认为是自己的工作即使加班也要做好。这里所说的工作量过多是指规定的上班时间内无法完成的量。当然由于个体差异,相同的工作份量也有人是不用加班就能完成的。但是六成的人回答工作量大,笔者认为这就不是个体能力问题,而是整体且恒常性业务量大的问题了。否则就只能说明大多数正式员工效率低,而这又是以极少部分优秀员工为标准才可能出现的结果,不可能被多数派接受。另一方面,有四成人认为“自己的工作即使加班也要做好”,日本人的劳动态度可见一斑。

2.挣得加班费

加班费也是吸引部分人加班的理由之一。在当前经济不景气时期,免费加班有所增加,但据前面所提的日本厚生劳动省的调查报告显示,加班费要占总收入的13.7%。当然,这仅是一个平均数值。因为管理层没有加班费,部分职业也不需加班,所以在可以赚取加班费的职工所得中加班费所占比例要远远超过13.7%。日本的加班费通常是以小时为单位计算,所以加班时间越长所得越多。一直以来,加班费都是日本工薪阶层重要的收入来源,因此造就一些即使没事干也要加班的人群。

3.工作效率低

人在嘈杂的环境中是无法高效工作的。而很多日本企业都是在一个大房间内安放很多人员,每个角落都能传来说话声、电话铃声,复印件和传真机周围总是人来人往。不得不说,日本人喜欢的吵闹喧嚣的办公环境是最不利于高效工作的。要不时地和团队人员商讨这种工作习惯也是造成嘈杂环境的一大理由。每当有人来商谈就得停下手头的工作,年轻职员代接电话也是工作内容之一,在这种环境下无论如何也不可能集中精力高效工作。恶劣的工作环境也是造就日本企业摆脱不了加班现象的原因之一。

每个企业都有繁忙期和空暇期。日本人和其他发达国家的员工一样在繁忙期里要连日加班加点,但令人费解的是,日本人在空暇期时也要做出忙碌的样子,这是日本企业独有的景象。被称作经济动物的日本人给外国人的印象就是要长时间自主辛勤工作的态度。而事实是因为日本独特的缘由产生这一独特的景象。在日本判断一个人的工作状况的标准不是依据该人的能力而是倾向于依靠是否努力的态度。因为他们认为同样的工作给谁都能做好也应该都能做好,能力平等意识根深蒂固。处于重视集体利益的环境中,该集体的安定发展就是所有成员共同努力的目标,而每个成员对集体的态度就尤显重要。比如一人工作效果不佳,但却非常努力,从早到晚任劳任怨,对自己的集体尽职尽责,只不过业绩不佳。尽管没有突出贡献,但却被评为优秀员工得到高酬待遇。而另一人拥有超人的能力,业绩突出也有自己的想法,凸显的个性让他走独特路线,顶撞领导蔑视同事。这种人在日本是不受待见的,因为态度中不见忠诚,不认真。这种员工违背了协调合作这一日企的工作原则,往往被看做害群之马,有时甚至会被清除。

4.奉陪加班

被称作经济动物的日本人给外国人的印象就是要长时间自主辛勤工作的态度。而事实是因为日本独特的缘由产生这一独特的景象。在日本判断一个人的工作状况的标准不是依据该人的能力而是倾向于依靠是否努力的态度。因为他们认为同样的工作给谁都能做好也应该都能做好,能力平等意识根深蒂固。处于重视集体利益的环境中,该集体的安定发展就是所有成员共同努力的目标,而每个成员对集体的态度就尤显重要。对上司做出干劲十足、努力奋斗的表现同时,对同事也传递着我是和大家一样有用的员工。所有人都是慎言慎行、仔细观察着周围并极力隐藏个人意见,保持着整体的协调气氛而不会打破集体的惯例,否则就会受到被孤立的惩罚。重视集体的日本人在上司、同事都在加班时是无法一个人独自先回去的。等到上司的一句“今天辛苦了”时才算完成一天的工作。

5.家人的愿望

日本人加班多引发晚回家习惯化问题,即由于加班及工作应酬,上班族晚回家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在日本,一般女性在结婚或怀孕时会辞职做专职主妇。小区里的主妇们在家务、育儿的空余时间也会聚在一起闲聊。某家的男人某天早回家会成为主妇们羡慕的话题。但是如果该人总是早回家,就会生出在公司不受重视没出息、快下岗等闲言碎语。这家的主妇在人前便会抬不起头,甚至连孩子在学校也受欺负。

在专职的家庭主妇间也存在着日本式集体性。经常把男人们拿来比较,地位高就会春风得意,地位低就要垂头丧气。男人在公司有事做必然就会忙到很晚才能回家,回家早就意味着没事做,不受重视。如果不受重视不能出人头地,势必影响到工资待遇。归根结底,对主妇而已,为保全面子也希望丈夫能够晚回家。这就导致男人们以加班为借口呆在公司或在小酒馆杯盏交错。比下班时间晚三个小时回家定能家庭美满和谐。

随着中日经贸关系的不断加深,到中国投资办厂的日资企业也不断增加,吸收日资也是辽宁利用外资的主要部分。尽管中日两国同文同种,但不同的文化背景造就两国在企业经营方面表现出不同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从文化的角度了解日本企业的经营模式,对我国更好吸收日资有所裨益。本文梳理了日本企业战后以来的加班现象的状况以及加班过多产生过劳死的现象,并从文化视角分析了日本企业员工加班的主要原因。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吉越浩一郎.残業ゼロの仕事力[M].日本能率协会管理中心,2007.23-24.

[2] 1964年的流行语.

[3] 1989-1990年,日美首脑之间的签订的有关解决日本贸易摩擦的协定.

[4] ILO劳动报告.まだ残る奴隷、数百万人苦境、ILOが強制労働の現状報告[N].朝日新闻,1993-3-24.

[5] 過労死 [EB/OL].http://ja.wikipedia.org/wiki/%E9%81%8E%E5%8A%B4%E6%AD%BB,2013-12-06.

[6] 加藤哲郎.過労死とサ?蔟ビ残業の政治経済学[D].現代市民社会と企業国家,御茶の水書房,1994.77.

[7] 王志強.これが日本人だ[M].株式会社,2009.73-74.

[8] 小仓一哉.JIT《日本の長時間労働、不払い労働時間の実態と実証分析》,2005,(3).

(责任编辑:赵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