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文科毕业企业管理正文

湖南省新型城镇化模式的思考

  • 投稿健身
  • 更新时间2015-09-14
  • 阅读量633次
  • 评分4
  • 94
  • 0

贾彩霞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 长沙 410004)

  摘要: 目前,湖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四化两型”战略,是富民强省的必由之路。在湖南省政府规划的新型城镇化模式下,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创新思路,完善制度体系,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城融合,以民生福祉为根本,大打生态环境牌。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模式;思考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5)22-0187-02

  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社会型态、扩大内需的切入点是城镇化。湖南省城镇化建设面临的基础条件在中部崛起战略的环境背景下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未来5至10年,将是湖南省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和关键期,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客观需要,是实施“四化两型”战略的重要内容,是富民强省的必由之路。如何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突破口,加快推进湖南省城乡一体化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是摆在湖南省各级政府面前不得不深入思考的一个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

  一、湖南省新型城镇化的实践与成效

  改革开放以来,湖南省以宜居宜业为总目标,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以长株潭城市群为核心、县城和中心镇为基础、中心城市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体系。在湖南省历史积淀的产业基础以及科学的规划指导下,为新型城镇化打好了坚实的基石。湖南省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形成了湖南省城镇化发展的绝对优势,城乡规划建设、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就业社保、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一体化基本实现。据年度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数据测算,2014年,湖南人口出生率略有上升,常住人口平稳增长,城镇化稳步提升的态势。2010年以来,全省常住人口增长平稳,年均增加41.79万人。2014年末,全省常住人口为6737.24万人,比上年净增加46.64万人,增长0.70%。2014年末,全省城镇人口为3320.11万人,城镇化率为49.28%。与2013年比较,全省城镇人口增加了111.30万人;城镇化率比上年提高1.32个百分点。湖南加强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建设,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绿化覆盖率达到57.52%。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4%,污水处理率达80.5%,燃气普及率达86.54%,全省平均2014年城市大气污染指数小于100的天数达到357天,地表水环境质量均达到三类以上。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比2010年下降8.3%,万元GDP能耗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二、湖南省新型城镇化的模式

  1.“一核六轴”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空间格局的构建。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如长株潭城市群;以区域中心城市为依托、以县级市和县城为基础;以重点小城镇为补充;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体系。构建“一核六轴”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空间格局。长株潭城市群为“一核”,“六轴”包括岳阳—长株潭—衡阳—郴州城镇发展轴、津澧—常德—益阳—娄底—邵阳—永州城镇发展轴、石门—吉首—怀化—通道城镇发展轴、长株潭—娄底—邵阳—怀化城镇发展轴、长株潭—益阳—常德—张家界—龙山城镇发展轴、岳阳—常德—吉首城镇发展轴。

  2.城市群的大力发展。首先加快长株潭城市群转型发展,积极融入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加强与武汉城市圈、鄱阳湖生态经济圈的分工协作,充分发挥“一部一带”中的极核作用;依托长株潭3市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转型升级,使长株潭城市群成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和核心增长极。湖南省统计局的《分析》数据显示,2014年长株潭地区城镇化率达到64.54%,比全省平均水平47.96%高出16.58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 53.73%高出10.81个百分点。这意味着三市常住人口中一半以上是城镇人口。而相比大湘西城镇化率仅有39.59%,比长株潭地区低了近25个百分点。其次,大力促进岳阳长江新区、郴州大十字城镇群提质提速发展,加快培育邵阳东部城镇群、衡阳西南云大经济圈、永州冷零祁城镇带、怀化鹤中芷城镇带、娄底城镇带。

  3.发挥区位优势,壮大区域中心城市。长沙、株洲、湘潭以“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为契机,依托航空枢纽优势,大力发展临空产业,不断壮大临空产业集群。岳阳、常德、益阳以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契机,加强与长江经济带和长株潭城市群的经济协作,建设彰显滨水特色的现代生态城市。大力发展临港临江产业,延长传统优势产业链条,加强综合保税区建设,加快发展生态优良、要素集聚、产业壮大、现代农业发达的岳阳长江新区,不断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构建湖南融入长江经济带、长株潭融入长江中游城市集群的战略支点,形成湖南经济新的增长极。

  4.做强县级市和县城。加强省级统筹,因地制宜、客观科学确定县级市、县城的规划人口规模和建设用地规模,严格把握中心城区增长边界,用足用好存量建设用地,切实消除“宽马路、大广场”,防止出现“空城”现象。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要加强,着重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引导高等学校和职业院校在县级市和县城布局、优质教育和医疗机构在县级市和县城设立分支机构。积极承接中心城市制造业疏解和转移,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增强就业吸纳能力,使其逐步成为农村人口转移就业和居住的重要载体。

  三、湖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思考

  1.湖南省已编制完成了城乡融合、 相互衔接的布局总体规划。以此规划为龙头的基础上,应该更加注重规划的细化与完善。各县市已经对总体规划达成广泛的认识,把新型城镇化、 城乡发展一体化建设作为重要工程。在这基础上,下一阶段还要进一步注重规划的细化与完善, 进一步把规划内容拓展至乡镇发展的各个层面,延伸至各个乡村。甚至要细化到各地镇政府要求建立“小城镇规划体系”,形成全镇总规、片区控规、地块详规以及城镇、交通、旅游、农业、工业等分类规划为支撑,以文化、村庄、景观等具体项目规划为细节的规划体系。

  2.在以产业为支撑的基础上,应更加注重产城融合、发挥地区产业特色。第一, 大力发展城镇工业和第三产业。以市场化、社会化、产业化为导向,突出重点产业以及关键环节,改造传统服务业,发展现代服务业特别是金融、保险、房地产、社区服务及信息业,全面推进服务业的优化升级,以此增大就业比重,通过加快服务业的发展形成良好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消费流,进而带动城镇化。产业是新型城镇化的基础,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也提到,“城镇化要有产业作支撑,实现产城结合。进城的农民有就业能创业,生活就会安稳,城镇化就能走得更扎实。”湖南省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要想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归根到底,还是需要区域内的产业发达,经济实力雄厚,能够反过来促进城镇的大发展、 大提升。第二,统筹城镇和产业园区的规划建设,促进产业空间与城市空间高度契合,毫不夸张的说,产城融合是新型城镇化发展到更高阶段的标志和产物。

  3.在以民生为核心的基础上,应更加注重做大生态与文化的文章。新型城镇化, 核心是人的城镇化。这就意味着新型城镇化要以人为本,以民生为核心,大力促进农民市民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共享, 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道路。全省要坚持城乡一体的价值取向,大力推进城乡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各项公共事业共同发展, 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显著提升, 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全省各市县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 都越来越注重做大生态与文化的文章, 更加注重发挥地区传统文化特色优势和生态优势, 全力打造独具魅力、宜居宜人的新市镇。加强城乡规划对城乡空间的统筹职能。贯彻以人为本、遵循规律、尊重自然、传承历史、绿色低碳的规划理念,坚持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总体方针,优化城乡空间结构及空间形态,强化对城市空间增长边界的限定,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和谐共生。

  4.在新型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应更加注重体制机制的改革与创新,加大配套改革的力度消除农民进城壁垒。进一步减少湖南省城镇化的差距,加快新型城镇化的健康发展要因地制宜,进一步深化区域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提高城市对产业的承载能力和容纳人口的能力;逐步破除城乡之间的制度性壁垒,彻底消除对农民工的限制和歧视,将城市的教育、卫生、医疗等公共资源向进城的农民工开放。通过加大农业经营制度、土地利用制度、集体产权制度、户籍管理制度、 住房保障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的改革创新力度, 推动公共资源均衡配置, 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

  5.打造湖湘特色城镇。突出我省山形水系特征和历史人文特色,着力建设紧凑型、组团式、生态化城市,城市组团内部集约高效布局,组团之间通过生态廊带隔离、快捷交通连接,注重建筑群落的优化布局,保留公共开敞空间,保证城市内部空间的通透,将自然气流引入城市内部。充分利用山水优势,积极保护城市内部的原生态山体、水体、湿地以及稻田、菜地等农用地,注重水系连通,加强城镇规划建设与风景名胜区保护的衔接,构建显山露水、城水相依、城山相偎,望得见山、看得见水,人与自然高度融合的特色城镇空间格局。建设人文城镇;加强城镇重要开发地段、重要节点、重点保护地区的城市设计,重要地段、重要节点和重要建筑物要充分体现建筑艺术、时代特征、地域特色。注重城市文化艺术环境建设,推进公共设施艺术化。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湖南省人民政府《湖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实施纲要(2014—2020年)》,湖南红网,2014.10.

[2] 张显龙.新型城镇化视角下中国城乡产业联动发展路径探析[J].改革与战略,2013.6.

[3] 彭红碧,杨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科学内涵[J].理念探索,2010.4.

[4] 徐云.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问题与出路初探[J].中国房地产,2013.23.

(责任编辑:赵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