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文科毕业企业管理正文

论管理中有效沟通的重要性

  • 投稿段知
  • 更新时间2015-09-14
  • 阅读量409次
  • 评分4
  • 35
  • 0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企业管理环境日趋复杂化,管理者也因此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只有不断学习以适应多变的环境,才能引领企业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1.沟通相关理论概述

  1.1沟通及有效沟通

  管理学中的沟通指人与人之间传达思想感情和交流情报信息的过程,如果发出的信息与对方收到的信息在内容上达到相互一致或基本接近,信息接收者对于接收的内容达到了正确的理解,即有效沟通。反之,则被认为在沟通中发生了障碍导致沟通无效。

  1.2沟通的要素及过程

  信息沟通包括信息的发送者,信息的接收(受)者,信息沟通的内容以及信息沟通的渠道四个基本要素。信息的发送者通过使用不同的符号来编码自己所要传达的内容 ,选择合适形式的沟通渠道将信息传递给接收者,接收者通过解码接收信息后,最后进行反馈的一系列过程,就是信息沟通的过程。

  2.有效沟通在管理中的重要性

  在企业管理中,有效沟通能使企业员工与管理者双方更能理解彼此所要表达的意图,避免不必要的误会与冲突的发生,员工能及时了解和掌握组织内部状况,积极的参与到组织活动中,在参与活动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并从中获得满足感,从而提高工作效率。管理者通过有效沟通,能看到员工的长处和短处,使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的配置最优化,从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挖掘出员工的潜力所在。此外,使员工与管理者在实现组织目标上达成一定的共识,提升组织目标实现的效率。

  3.有效沟通的障碍

  从信息的发送者到接收者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每一个环节的失误都会阻碍或歪曲有效的沟通。此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障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3.1发送者方面的障碍

  由于信息的发送者在传递信息之前没有明确组织目标,自身准备不充分,导致沟通的目的不能准确完整的表达给接收者,对沟通的有效性会造成影响;信息发送者自身条件的缺陷也会形成有效沟通的障碍,如发送者的身份地位,掌握的专业技能不高,外表形象不佳或与接收者缺乏共同的价值观等,都会对沟通的可信度造成影响,从而降低沟通的有效性;发送者的灵活度低,不能及时察觉到接收者所反馈的信息并进行沟通方式的调整,这可能是受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管理者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没有得到与时俱进的提升,很多管理者为了显示其所处位置的权威性,往往在沟通中表现出强势的姿态,觉得自己所传递信息比别人的反馈更为有意义,不断的说而较少倾听,导致接收者心理压力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对沟通产生排斥感,在反馈中有意识的过滤掉一部分信息,从而丧失了信息的真实性与完整性,形成有效沟通的阻碍。

  3.2接收者方面的障碍

  对于接收者的沟通障碍,常见的一种是选择性知觉,即接收者往往站在自己的角度,根据自己的需要,动机,经验和背景等有选择性的去接收自己所感兴趣的内容。

  3.3编码与译码方面的障碍

  从客观方面来说,信息的编码与译码是建立在对符号系统的认知与理解程度上的,因而会受到符号系统自身的限制。从主观方面上说,发送者与接受者对不同符号的理解,缺乏共同的经验或是双方中的一方出现情绪化等,都会影响编码或译码的过程,从而形成有效沟通的障碍。

  3.4媒介方面的障碍

  由于信息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各种沟通媒体陈出不穷,管理者要承载的信息量十分巨大,信息超载对管理者带来的压力,沟通媒体的选择不当等都会对沟通的质量造成影响,从而降低沟通的有效性。

  3.5环境方面的障碍

  在沟通的过程中,环境的选择十分重要,具有选择环境主动性的一方应根据双方的需要,考虑谈话内容的性质,进行相应的环境选择。沟通环境的不适宜选择往往会造成沟通尴尬的局面,或沟通的中止。

  4.加强有效沟通的相关策略

  4.1沟通的主体策略

  信息发送者应在沟通行为发生之前明确沟通目标,采取措施提升自己的可信度,如在沟通过程中强调自己具有的优势条件;尽量强调信息接收者认为具有吸引力的特质;发送者根据自己对信息内容的掌握程度和沟通对象参与程度不同的需要,采用适宜的沟通形式。在最大程度上将信息与共同价值联系起来。[1]

  4.2沟通的客体策略

通过换位思考,分析沟通对象的特点,了解信息接收者的背景,明确对方的欲望诉求,在沟通中利用信息结构提升自身可信度,强调任务完成过程中的利益回报来激起倾听者的兴趣,从而使沟通有效进行。

  4.3通道选择策略

沟通通道的丰富化带来了选择多样化,由于不同沟通通道本身存在不同的特点,相应的信息传达效率也会不同,管理者需基于对信息常规程度的评估,来选择丰富度不同的沟通通道,一般而言,管理者可采用丰富性较低的通道对常规信息进行有效沟通,而对非常规信息来说,只有选择丰富性程度较高的通道才有效。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车丽萍 秦启文.管理心理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11

(责任编辑:陈丽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