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文科毕业旅游管理毕业正文

分析博物馆与“一带一路”文化建设

  • 投稿小甜
  • 更新时间2017-11-06
  • 阅读量1019次
  • 评分4
  • 36
  • 0
王京琴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文化建设对其的推动作用正日益突显。博物馆作为文化传播主阵地之一,其拥有的文物资源承栽着“一带一路”沿线地区人民的共同记忆,促进了沿线地区民心相通和文明交融。我们要充分发挥博物馆对促进“一带一路”文化建设的积极作用,提升博物馆的整体竞争力。

一、基于文化视角下的“一带一路”战略

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分别访问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简称“一带一路”),得到了国内各界以及世界舆论的高度关注。“一带一路”战略在文化上的最终目标是要在沿线各国间建立一个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2017年5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并发表主旨演讲,提出了关于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五点意见,其中第五条指出: “要将‘一带一路’建成文明之路。 ‘一带一路’建设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推动各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由此可见,各国在文化上的交流和互鉴对于推动“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带一路”战略有利于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提升,促进文化发展的“互联互通”,有助于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二、推动“一带一路”战略,坚持文化先行

2100多年前,雄才大略的汉武帝遣臣子相继开辟了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国与亚、欧、非三大洲众多国家间的经济贸易、思想交流和文化交融。今天,世界和中国又站在一个崭新的战略关口。“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现代文化的创新提供了新的契机,充分发挥“一带一路”连接不同文明的纽带作用,必将对地区间的经济、社会、文化交流产生深远的影响。

“当今世界,文化的影响力超越时空,跨越国界。文化交流是民心工程、未来工程。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是当今世界文化发展繁荣的主要渠道,也是世界文明日益多元、相互包容的时代标签。”“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涉及几十个国家、数十亿人口,各国文明形态风格各异,只有通过文化交流与合作,才能够促进各国人民间的相互了解和信任。

推动“一带一路”战略,我们应当坚持文化先行,深入开展与沿线国家在文化艺术方面的友好交往,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现代文化的创新。据文化部资料,这些年来,我国与沿线沿途国家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和深入。比如, “我们与沿线大部分国家都签署了政府间文化交流合作协定及执行计划,民间交流频繁,合作内容丰富,与不少沿线国家都互办过文化年、艺术节、电影周和旅游推介活动等,近几年在不同国家还多次举办了以‘丝绸之路’为主题的文化交流与合作项目。”通过进一步深化与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促进区域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三、博物馆如何参与“一带一路”文化建设

博物馆作为文化传播主阵地之一,其拥有的文物资源承载着“一带一路”沿线地区人民的共同记忆,促进了沿线地区思想文化交流,对社会发展和民族意识形态,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开展“一带一路”沿线博物馆馆藏资源研究,可加深人类对公有遗产的共识共知,助力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让沿线地区博物馆丰富的馆藏文物活起来,可促进文化遗产价值最大程度的传播与共享,助力文明互鉴取代文明对抗与冲突。“博物馆文物已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经贸文化与历史人文风貌的物化表达,成为连接不同文明对话与信任的情感纽带,成为人类文明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

在“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好博物馆拥有的文化资源,发挥博物馆对于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地区民心相通和文明交融,以及奠定沿线地区双多边合作的积极作用。

(一)打造独具特色的常设展览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促进了中外文明的交流互鉴,而博物馆正是沿线不同国家和地区人民了解彼此文化的窗口。国内博物馆,不论是综合性博物馆还是专题博物馆,都有代表各自地域文化和历史文化的展览陈列。我们要深挖藏品内涵,努力提升展览水平和质量,打造独具特色的常设展览,避免展览的同质化。以鄂尔多斯青铜器博物馆为例,我馆展示的鄂尔多斯青铜器正是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的物质文化遗存,体现了草原丝绸之路上不同文明的交流与碰撞,非常契合“一带一路”战略中“文化的交流互鉴”这一主旨。我们要努力提升展陈水平,注重展览的思想性、艺术性和学术性,向中外游客传播鄂尔多斯青铜文化、展现鄂尔多斯青铜器的独特魅力。

(二)加强与沿线国家博物馆的展览交流

“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为促进我国与沿线国家在博物馆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新的契机。我们不仅要推出一批独具特色的、体现中外文明相互交融的国内展,同时我们也要引进一批具有异域文明特色的国外展来华进行展出。例如: “福建博物院牵头组织了声势浩大的‘海上丝绸之路’展览;陕西历史博物馆牵头组织了极具魅力的‘大西北遗珍’展;辽宁省博物馆则与其他兄弟博物馆一起引进了日本大阪东洋陶瓷美术馆的‘伊万里瓷器’展等”,为广大观众呈现了中外文化交流的一道道靓丽风景。可以说,“中国博物馆人正在充分发挥博物馆的特殊功能,向中外观众传递着‘文明因交流互鉴而丰富’这一深刻理念,充分体现了博物馆人的高度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

通过这种互通有无、相互交流的方式,不仅增进了我国观众对沿线不同国家和地区文化的认识和了解,而且也促进了我国与沿线各国人民在文化上的交流与互鉴。此外,通过这种与不同国家博物馆间的交流与合作,也提高了馆藏文物资源的利用率,让馆藏文物“活起来”,进而提高了我国博物馆馆藏资源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博物馆还应积极关注“一带一路”文化遗产相关主题研讨会及论坛,推出一定的中国文物保护理论成果和实践案例。

(三)促进博物馆文创产业的发展

“2014年国务院先后出台《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意见》两份文件,2015年,文化部、财政部着手共同研究编制《丝绸之路文化产业战略规划》”,目的就是要促进和深化我国与其他国家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对外文化贸易发展质量,积极推动文化走出去。

此规划的出台也为博物馆文创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我们要借助“一带一路”沿线地区丰富的文化资源,大力拓展博物馆文物合理适度利用的有效途径,开展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试点开发和经验推广,推出一批具有示范带动作用、适销对路的文化创意产品。同时,我们要推动互联网创新成果与“一带一路”文化遗产的传承、创新与发展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市场作用,鼓励文创产品“走出去”,做好审美取向、价值偏好及技艺创新的调试,避免重复开发和恶性竞争,促进文化消费。

(四)推进文博人才队伍的建设和交流

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对于推进博物馆文博人才队伍的建设和交流将会大有裨益。目前国家在这些方面已经有很多积极举措,例如“培养一批国际青年文物修复和博物馆管理人才,加大青年文博人才的培养,引导文化艺术专业技术人才和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投身于‘一带一路’文博领域相关工作;积极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在文博人才培训方面开展国际合作,加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开展同源共享的博物馆文化遗产的人员培训工作;从文博人才队伍中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共同遴选‘丝绸之路文化使者’,促进与沿线地区在考古研究、文物修复、文物展览、博物馆交流、世界遗产申报与管理等方面开展国际合作;积极开展文博领域的青少年交流活动,鼓励代表国家水准和民族特色的文博艺术家及大师间的互访交流工作”等等。我们应充分抓住这一机遇,加强对馆内文博人才的培养力度,努力培养一支专业素质过硬、具有国际合作精神的高水平文博队伍,从而更好的为博物馆事业服务,全面提升博物馆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提高博物馆的整体竞争力。

四、结语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我国博物馆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我们要充分借助该战略带来的资源优势和政策支持,深化与国外博物馆在博物馆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在提升博物馆自身展陈水平的同时,积极鼓励展览“走出去”和“引进来”,提高馆藏资源的利用率,促进博物馆文创产业的发展。同时,我们要借助国家对文博人才的培养计划,努力提高博物馆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提高博物馆的整体竞争力,充分发挥博物馆在推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积极作用。

(作者单位:鄂尔多斯青铜器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