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文科毕业旅游管理毕业正文

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旅游扶贫问题浅析——以恩施市太阳河乡为例

  • 投稿夏天
  • 更新时间2015-09-14
  • 阅读量550次
  • 评分4
  • 92
  • 0

陈袁丁

(湖北省中共恩施州委党校,湖北 恩施 445000)

摘 要:在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开发中,开办小型旅游经营实体是旅游扶贫的重要方式。本文基于恩施市太阳河乡旅游扶贫现状分析,指出其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旅游扶贫;少数民族;旅游资源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4)10-0198-02

一、旅游扶贫的概念

旅游扶贫即pro-poor-tourism,在中国也被称为PPT,指已有利于贫困人口发展的旅游的概念,把消除贫困和旅游发展直接相互连接,将贫困人口为主要的受惠对象,在旅游资源丰富的贫困地区或经济欠发达地区,通过发展旅游业,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一种补充性的开发式扶贫手段。

恩施市太阳河乡是一个典型的“老、少、边、山、穷”地区,但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神奇山水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把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将旅游发展与扶贫开发有机结合起来,构建有利于贫困人口发展的旅游扶贫机制,是太阳河乡拜托贫困的必然选择。

二、太阳河乡概述

(一)历史沿革

太阳河乡地处湖北省恩施市北部,为鄂、渝两省(市)咽喉要塞,西北与重庆市奉节县兴隆镇接壤,是全省边贸窗口重镇之一。雍正十三年(1735年),恩施地区实行改土归流,大批白族、苗族迁徙过来,世代居于此地。太阳河乡的少数民族大约占总人口的40%。当地地理位置偏僻,很多年来都是恩施市出名的穷乡僻壤,经济水平发展低下,当地居民在旅游开发前,基本以出去打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要生计方式。

(二)旅游资源

太阳河乡的生态旅游资源享有独特优势。它有山清水秀的双河岭,美丽如画的梭布垭石林和即将开发的李爸沟,梭布垭石林总面积21平方公里,由奥陶纪灰岩组成,是中国第二大石林。梭布垭石林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景区最著名的就是地质岩溶现象,其植被居全国石林之首,是以石林为主的自然生态风景区。梭布垭石林风景区是国家3A级风景区,风景区群峰竞秀,四周翠屏环绕,遍布奇岩怪石,石林中以溶洞居多,分布百余景点,鸟语花香,千姿百态,令人叹为观止。景区内通信、交通、水电、宾馆等旅游服务设施基本齐全,恩施州正准备将它打造成全州乃至全省精品生态旅游景区。

太阳河乡的山民歌独具特色,在全州、全省乃至全国知名度很高,还因此被评为“全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这里有很多著名的歌手以及他们的徒弟们。鄂西山民自古就有在从事田间劳作、薅草、栽秧、砍柴时用锣鼓伴唱、男女对唱的风俗。土家族的山民歌就产生在这种劳动和工作之中,它是一种原创性很强的民间艺术,体现了当地居民粗犷豪放的特点。热情好客、能歌善舞、多才多艺的太阳河乡儿女在劳作间隙,他们以唱山民歌的方式交流情感,情人之间、长幼之间、亲朋之间都是如此。当地还有很多优美故事、谚语、传说,拥有很多宝贵的民间文艺。

当地的特产还有饮食、织布、石艺、根雕、藤竹木艺。太阳河乡还有很多极具特色的土家饮食,如土家腊肉、合渣等。当地很多年纪大的妇女都曾经学过织布,会织土家族特有的织锦—西兰卡普。

三、太阳河乡旅游扶贫开发现状

(一)政府主导扶贫

旅游业是一个前后关联极强的产业,旅游业带来的经济效益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旅游业的发展还推动了组织宣传、道路修建、餐饮配套建设、人员培训等一系列活动,因此太阳河乡政府日益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同时太阳河乡对山民歌的保护力度也在逐渐加强。

乡党委、政府加强保护、挖掘和研究山民歌资源,制定旅游发展规划,培养了一支山民歌专业队伍。同时,太阳河乡政府还举办多次山民歌大赛及相关活动,通过举办比赛和优秀歌手到外地演出等方式,已将很多山民歌传播到全国。

但由于没有有力的政策和法律支持,目前太阳河乡的整体旅游规划没有形成一个好的布局,仍处于相对混乱局面,这是限制当地旅游扶贫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景区带动扶贫

梭布垭石林景区用来吸引游客的不仅仅是景区内独有的自然风光,而且还包括太阳河乡的山民歌。景区事先设计旅游表演的项目,然后聘请当地的著名歌手在景区内为旅游者进行表演。这些歌手集多种器乐演奏技能和原生态演唱技能为一身,能够演唱、演奏很多土家山民歌,有些歌手的技艺还是祖传。太阳河乡专门在景区内组建了一支山民歌表演队,为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表演,既有固定场所,又能流动于景区之内。游步道上轿夫宏亮的歌声,对歌台上精彩的对唱,受到了旅游者的热烈欢迎,成为梭布垭石林景区内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景区的旅游者也随之不断增多。

但这些歌手往往被动地进入旅游景区,演唱时不能自由自主,反而听命于景区管理人员。而且很多原生态的文化正逐步被舞台化,失去原有的文化内涵。另外在旅游扶贫开发过程中,太阳河乡人民由于受到经济利益的诱惑,不再像原来那样维护和尊重土家族的礼仪和禁忌,当游客有不当行为时,听命选择了容忍,虽然这使旅游者得到了好的享受,但不远的将来,土家族的很多旅游文化资源将会产生变异,最后趋于式微,这不是我们所想看到的结果。

(三)旅游商品扶贫

随着旅游扶贫工作的开展,太阳河乡也发展了很多除山民歌以外的旅游文化资源。如很多居民开办以土家族的特色饮食为主的农家乐,受到广大旅游者的喜爱。还有一些居民开设旅游纪念品商店,专门给旅游者提供如西兰卡普、草鞋、根雕等当地特产。但是这些旅游纪念品样式单一,质量粗糙,而且很多都是从外地运进来的,根本不是本地生产,缺乏新意,很难打开销路。

四、太阳河乡旅游扶贫开发改进措施

(一)科学规划,协调开发

旅游开发具有不可复原性,必须遵守自然展规律。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一旦开发不慎就被破坏了,因此太阳河乡旅游扶贫在开发之前要弄清资源的状况以及是否具有可操作性,要做到开发工作科学有序。同时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中要将旅游规划放在首位,并将小城镇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农业开发以及给总水利进行统筹考虑,相互协调,避免重复审批和投资对资源的破坏,实现经济与旅游开发的协调与合作。

同时太阳河乡政府应进一步抓好基础设施和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支持当地的公路建设项目,加大项目争取力度,解决可进入性差的问题,保证旅游线路的畅通。

(二)政府主导,市场运作

太阳河乡旅游业的开发受当地各方面条件限制,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旅游开发所必须的物力、财力、知识和文化,只凭借当地是无法承担起的。政府不仅能够提供资金,宣传科学知识,同时也能为贫当地居民提供旅游开发所需的知识。政府不仅是公共利益的代表人,也是旅游业的代言人,同时还是旅游开发的利益协调者。旅游业发展的经营管理的代表人的企业,只有靠政府主导,贫困地区的开发才能在企业运作下顺利有序的进行。

首先是申报重点旅游项目,在考虑全局的情况下,加大对旅游产业的投入资金,争取扶贫开发、生态治理等资金支持,优先投向旅游产业。其次是制订优惠政策,争取社会资金,招商引资,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兴建旅游设施,发展太阳河乡旅游业务,将旅游业渗透到其他行业中去,提高旅游产业的发展水平。而且当地政府应制定优惠政策,以利于更多的旅游发展和投资,同时转变招商理念,给企业提供更多的优质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开发,不能盲目的进行,只有开发出适应市场销路的旅游产品才能获益更大,因而太阳河乡政府和企业在开发旅游产品时必须以市场导向为原则,这样当地的旅游业才能持续稳定地发展。在旅游发展中,客源市场是关键,旅游资源是基础,地区的交通和区位条件是前提,因而要促进太阳河乡旅游产业的发展,则要大力开拓市场,加强当地和周边发达地区以及邻近的如建始等城市的联合互助,对口帮扶,齐心协力,这样才能使太阳河乡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

(三)提高认识,增加投入

旅游扶贫是一种旅游经济活动,必须遵守旅游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因而不是所有的景观都有开发价值,不是所有的贫困地区都能办旅游。旅游扶贫的开发必须突出地方特色,立足当地的旅游资源,发挥优化旅游社区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当地居民的就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要与当地的实际情况相结合,避免无规划的进行人造景点建设,争取做到开发一点,带动一片,达到低投入、高利益的效果。

发展旅游业给太阳河乡带来了游客与财富,不仅富民而且富乡。因此政府要统一广大干部群众的认识,同时通过各种手段宣传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好处,使得当地居民支持并参与旅游开发,促进旅游扶贫,这其中最重要的是增加对民族文化旅游产业投入的资金。

(四)创新模式,因地制宜

太阳河乡应采取旅游开发与文化保护并存模式。应以土家族文化为核心,对其进行分层保护和开发,从而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和文化的不断传承。

首先,政府可以组织力量搜集整理当地的民族文化资源,并妥善保存,以便得到最详实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太阳河乡已基本完成这项。同时应对这些文化资源做出判断,看其能否进行合理的开发,如果不适合开发,则应作出规定并加以管理。

其次,对于山民歌等旅游资源则应保护与开发相结合。我们可以建立传承人保障制度,以此来保护现有的特别是趋近消亡的土家文化,促进文化遗产的传承。同时在教育活动中纳入民族文化传承活动,在日常生活中融入当地标识性的文化,从而能不断传递下去。

最后,在推动太阳河乡发展的过程中,当地政府应积极发扬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培养当地居民良好的个人素质和民族自豪感,力求保持其土家族的特色,减少因旅游开发带来的消极影响,从而在旅游扶贫过程中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使得旅游业和民族文化达到一种和谐默契的关系。

(五)挖掘内涵,突出特色

太阳河乡较为完好地保存了土家族原生态文化,因此要充分展示土家族的服饰、饮食、建筑文化等,挖掘和提炼土家族民间习俗,让旅游者能从中感受到文化的神秘和历史的悠远。比如在太阳河乡学生的校服中加入土家特色;规定当地工作人员穿土家服装;推出一些既有土家风味和特色,又符合游客口味的特色菜;在景区的表演和情歌对唱中,让旅游者体验土家情歌,真正的参与到旅游活动中来。

土家族的图腾是白虎,他们通常祭祀白虎以求能够平安幸福,认为白虎能驱恶镇邪。我们可以考虑将其运用到旅游扶贫中,如在太阳河乡的旅游商品开发时,设计以白虎为标志的商标,将其打到所有的商品上,并将它作为当地旅游企业的共同标志,首先能够防止假冒伪劣产品,其次还能突出土家文化特色,弘扬土家文化。

(六)居民参与,大众获益

旅游扶贫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实施旅游扶贫计划不仅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当地居民的脱贫致富的步伐,还要与区域开发整体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相协调。要把保护资源和环境放在首位,寻求旅游与自然、文化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综合效益的最大化。只有这样,才能使当地居民能够长期受益,从根本上摆脱贫困的局面,贫困地区旅游也能得到可持续的发展。在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必须坚持保护与开发协调统一,不仅要遵循在建设服务设施、景观设施和植物保护上注重生态环保的原则,营造回归古朴的环境氛围,还要开发出针对市场需求趋势的相应旅游产品,这样才能达到不断增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的目标。

在旅游发展中,要正确认识社区是旅游发展中的重要力量和关键要素,明确旅游目的地的成功发展离不开政府、开发商与当地居民之间的权利平衡关系。一般意义上,旅游开发时当地居民较少参与,而开发商、管理者和服务人员都可以完全是外地人,因此太阳河乡在发展旅游产业过程中,必须理清当地各利益主体间的利益关系,了解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并加以协调。而太阳河乡的扶贫旅游开发必须以当地群众脱贫致富为首要目标,为了使当地旅游业得到可持续发展,首先要保持自然和文化资产的持久存在,其次要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让旅游者在当地得到享受,最后要让旅游企业能够从中获得经济效益。因此在发展旅游业时,必须当地居民的参与,运用各种方式给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帮助当地居民开发土特产以及旅游纪念品等,使得旅游开发与太阳河乡居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从而得到当地居民的认可。

(七)创新民歌表演模式,推动民歌再生产

对太阳河乡进行旅游扶贫时,最重要的一个思路就是民歌旅游产品的开发,首先可以采取独立的产品模式,即民族歌舞表演,其次可以采取耦合型的产品开发模式,即开发景区景点的歌伴舞、歌伴餐等。

1、独立型开发模式

独立型开发模式是指凭借土家山民歌自身特有的魅力吸引旅游者,以此为基础开发的旅游产品。主要运作方法有:①大型民族歌舞展演。邀请一流的专业人员设计并编排节目,反映当地独有文化特色与土家族悠久历史,使旅游者获得身心愉悦的感觉。②小型民族歌舞表演。可在假期和农闲等闲暇时间,由政府组织当地居民,编排土家族歌谣演唱和对唱,既增强了当地旅游吸引力,又提高当地的经济收益,还丰富当地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从而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旅游形象。但是,我们在开发时需保持地方特色和古朴性,注重旅游者的参与性,切忌在表演中掺杂非民族特色的元素,使得产品庸俗化。同时也可以开展篝火晚会、歌舞表演等各种形式的活动,以增加吸引力。

2、耦合型开发模式

这种开发模式着重点就是土家族山民歌,运作方法有:①景区的民族歌舞表演。即以太阳河乡的自然景观为背景,在景区内搭建露天表演台进行歌舞表演。这样既不影响梭布垭石林的整体景观,又能让旅游者在休憩的同时欣赏梭布垭石林的自然风景和土家族的歌舞表演。这种表演可以免费提供给旅游者,表演费用可以通过适当增加景区门票收入来解决。这种表演能延长旅游者在太阳河乡的游览时间,提高梭布垭石林的民族文化内涵,促进游客的二次消费,从而使当地旅游收益得到增加。②土家族歌舞伴餐。土家族舞蹈精彩纷呈,歌声动听悦耳,开发土家族歌舞旅游产品,能够对土家族餐饮业的发展起到很大的带动作用。人们边品尝土家族特色食品,边欣赏歌舞,使人得到味觉、听觉、视觉全方位的享受,这需要良好的用餐环境、水平较高的演员以及餐厅歌舞表演风格的统一。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何伟.少数武陵山片区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探讨—以西藏拉萨为例[D].四川大学旅游学院,2007.

[2] 向延平,武陵山片区旅游扶贫对民族文化影响的模糊分—基于两头羊、老洞和德夯三苗寨的个案分析[J]. 湖北民族学院 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9(4):39—42.

[3] 太阳河乡历史沿革.恩施市太阳河乡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EB/OL]. http://www.estyh.com.cn/Index.shtml.2007-12-08.

[4] 沈炜,旅游场域中民族文化资本及其再生产研究——基于文化再生产理论[D] .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5] 潘宏义.论丽江纳西族歌谣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J].现代企业文化,2009(6):4—5.(责任编辑:王兰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