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文科毕业人力资源毕业正文

庄浪县郑河乡劳务输出发展现状与对策

  • 投稿南瓜
  • 更新时间2015-10-19
  • 阅读量441次
  • 评分4
  • 84
  • 0

王明辉 甘肃省庄浪县郑河乡人民政府干部

郑河乡地处庄浪县东边的关山脚下,全乡总人口12700人,耕地面积3万亩,地理位置偏僻,自然资源匮乏,是我县经济文化发展比较落后的乡镇之一,也是我县扶贫攻坚重点乡镇。近年来随着全县扶贫攻坚力度的不断加大和全乡劳务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乡社会经济及群众的生活面貌发生了根本转变。因此,劳务经济成为推动我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劳务产业也成为我乡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劳动力资源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那么如何引导劳动力资源在劳务输出及产业开发上合理分布,如何更加有效地提高劳动力素质,促进农民增收,如何全面提升劳务收益和维权服务水平,是当前劳动力资源开发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下面我就我乡劳务经济发展及今后对策论述如下:

一、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乡劳务经济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上世纪80年代去陕西收割小麦的务工人,我们俗称庄浪“麦客”。每年古历四月份,庄浪人便成群结队去陕西割麦,由东到西,形成了“一步跨到头,退着往回走”的务工规律,咸阳割罢,凤祥的麦刚黄;千阳的麦倒了,陇县的又赶上了,到了农历五月份,渐次收镰往回赶,收割自家的小麦。这种务工方式我们俗称麦客赶场,可以说这是庄浪劳务经济发展的雏形。第二阶段是上世纪90年代的庄浪“建筑工”。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建筑业得了空前的繁荣,整个中国几乎成了一个巨大的建筑工厂,我们郑河的大批青壮年劳力也融入到了国家开发建设的大潮中,成为建筑工地上务工挣钱农民工,劳务创收初步形成了气候。第三阶段是2000年后,随着全国轻工业的蓬勃兴起,郑河乡开始出现了以中青年为主要群体的“产业工人”。进入21世纪,全国劳务输出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外出务工人数逐年增加、外出务工范围不断扩大、务工时间也明显增长。在这一时期,我乡中青年农民工,在各级政府的组织下,坐上火车,有组织的来到了东南沿海的大中城市,走进现代企业的流水生产线,成为真正的“产业工人”。

增加农民收入历来是各级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乡农民收入有了较快增长,群众生产生活面貌发生了根本转变,但是由于我乡自然资源严酷,农业经济基础薄弱,群众文化素质思想观念普遍较低,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并没有彻底消除,农村经济综合发展实力还没有得到明显壮大,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因此发展劳务经济,就成了我乡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

1.我乡农民增收的主要方式

(1)走出家门,面向全国

近二十年来,我乡劳务输出人数由少到多,输出规模由小到大。2003年全乡农村外出务工人数1300多人,到2014年,受调查劳动力中外出务工人员达到2400人,其中有组织输出720人,占30%;自谋输出1680万人,占70%。在外出务工者中,省内850人,占35%;省外1550人,占65%;且女性劳务输出人数增势明显,2014年为950人,较2003年的360人,增加了590人。

2014年全乡农村外出劳务人数增势明显,外出劳务总人数较20 03年增加1100人。劳务纯收入中,组织输出的务工人员纯收入较十年前增长8.5倍;自谋输出的务工人员纯收入较十年前增长8倍,劳务总收入已达480元,劳务输出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

(2)跨出国门,迈向世界

九十年代,我乡务工农民大多都在全国各大中城市进行劳务创收,但随着全县劳务经济的不断发展,县上成立了全县劳务工作中心,乡上成立了劳务工作站,并加大了对外出务工人员的培训力度,我乡也出现了走出国门、迈向世界的务工人员。如我乡庙川村农民张小林带领本村十几名精壮劳力赴日本从事海上捕鱼工作,一个捕鱼期六个月时间,人均纯收入2.1万元,出国务工的收入相当于国内劳务收入的3至5倍,劳务收入显著提高。为此,乡上配合县上劳务中心专门组织全乡务工人员进行了境外务工的技能培训,启动实施了“百名务工人员境外就业工程”。

(3)回乡务工渐成趋势,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就业前景广阔

多年的外出务工,使其中的一部分人积累了宝贵的创业经验,他们在开阔眼界,掌握大量致富信息和创业技能之后,带领部分务工人员回乡创业。目前,全乡回乡创业劳动力达200多人。同时,随着县域农业产业化的转型升级,非公有制经济的迅速发展,使我乡在关山育苗、特色养殖以及乡镇企业、建筑业、服务业等重点行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不断增强,我乡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呈逐年上升趋势,2011年至2014年四年中,就地就近转移劳动力人数分别占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的21%,24%,27%,29%。在县内转移就业的农村劳动力中,30岁以下的占30.9%;30岁以上的占69.1%。年轻人愿意外出务工“闯荡”,年龄偏大的农民更愿意就地转移。全乡就地转移的务工人员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34.3%;初中文化程度的占54.2%;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1.5%。就地转移对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技能程度要求较低,农村劳动力更容易实现就地转移就业,劳务收益增长空间较大。

2.我乡输出转移劳动力的基本情况

(1)性别和年龄结构

我乡受调查的农村劳动力男女性别比为1:0.9,其中外出务工的男女性别比为3.3:1;而县内务工的男女性别比为2.3:1,多以男性劳动力为主。目前,我乡受调查农村劳动力年龄结构呈金字塔状(如图1、图2)。

16-25岁的占9.8%,26-35岁的占19.4%,36-45岁的占31.4%,46-55岁的占23.2%,56-60岁的占9.8%,61-65岁的占6.3%。

从近年劳务输转情况看,全乡农村外出务工者大多年龄在35-45岁之间,由于他们文化程度和劳动技能较低,大多从事体力劳动。随着改革进一步深入,外资企业及私营企业的不断发展,外出劳务者出现了年轻化趋势,有一半30岁以下的劳动者,他们文化及身体素质相对较强,接受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较高,这些务工者越来越受到用工单位的欢迎。同时由于电子、服装、儿童玩具、小商品加工等加工型企业和餐饮业、美容美发等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女性劳动力就业面也进一步拓宽。

(2)文化结构

通过对全乡2500名劳动力文化结构进行调查,全乡受调查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有1600人,占调查劳动力的64%;初中学历的有750人,占30%;高中学历的有89人,占3.6%;中专42人,占1.6%;大专19人,占0.7%。全乡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文盲、半文盲和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就占到了一半以上。就业市场对农村外出劳动力文化素质的衡量标准在逐年上升,农村外劳务输出与八十年代初的起步阶段相比,不断向知识化,技能化方向发展,劳动者文化素质劳动技能较低等条件严重制约着农村劳动力的快速转移。

(3)行业及职业结构

从调查的1125名劳动者中,从事的行业主要是:县内经商的有27人占2.4%,办企业的28人占0.3%,在家从事农业产业化生产、传统农业生产、租赁以及其他行业的有686,占调查劳动力的61.3%。从行业分布上看:其中务农人员占调查劳动力的56.1%,建筑工为14.2%,普工为11.1%,服务业人员为3.3%,农业产业化工人为3%,产线作业员为1.8%,个体工商户为1.7%,个体贩运1.6%,私营业主数量极少仅为0.6%,采掘工、仓储贩运、维修工、租赁等其他职业从业人员总和占3.9%。

(4)务工时间,收入情况

据调查,受调查劳动力中每年务工时间在1~6个月的占15%;6~10个月的占47.6%;10~12个月的占37.4%。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有近一半在农忙季节回家干活,农闲了再出去进行劳务创收,“有活就干,无活则散”,具有明显的兼业性和“候鸟型”特点。

2014年底,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890元,其中农民劳务收入占到了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一半以上。外出务工人员中月收入在2000—3000元的占外出务工人员总数的43.6%,月收入在1000—2000元的占28%,月收入在3000—4000元的占19.4%,月收入在4000—5000元的占5.1%,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占2.4%,月收入在5000以上的占1.5%。月收入在3000—4000月及5000元以上的务工人员多为建筑工人和产业工人,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多为服务行业人员和普工,技能型人才的收入远远高于普工的工资收入。

(5)输出途径

我乡劳务输出途径主要是通过自主就业、亲友介绍、随劳务带头人外出、中介机构组织输出以及政府组织输出等几种方式。其中自主就业的占71.5%,亲友介绍的占19%,随劳务带头人外出的占7.3%,中介机构组织输出的占1.3%,政府组织输出的占0.9%。因此,通过政府部门有组织、成建制输出的务工人员较少,劳动力输出明显存在着自发性、盲目性和不稳定性。

(6)地区分布

我乡劳动力地域分布的特点是县内从业的劳动力人数最多,也就是说随着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不断推进,我乡就地在县内转移就业的人数在逐年增加,越来越多的劳动者更愿意在本乡本土就业,这一趋势将是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其次主要分布在宁夏、兰州、新疆、陕西、内蒙等离居住地较近的西北地区,多以建筑业为主。再次是北京、江苏、广东、福建等东南沿海地区制造企业的产业工人,境外劳务输出人数较少。

二、劳动力资源的优势及其作用

1.基本优势

我乡每年外出务工劳动力达2400多人,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外资企业不断在国内落户生根发展,致使建筑、制造等行业对劳动力的需求越来越大。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也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另外,我县百万亩梯田形成的高效农业产业和50万亩苹果产业的初具规模,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容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基地,我县劳动力资源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2.劳务输出的积极作用

一是缓解了全乡剩余劳动力就业压力。随着农业产业化和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我乡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逐年增加。目前,我乡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主要是通过劳务输转、本地企业、城镇化建设以及第三产业的发展等方式来实现。但从我县实际看,乡镇企业、城镇化建设和二、三产业的发展速度与规模,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地区水平,加之我县区域产业发展起步较晚,就地消化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力较弱,劳务输出真正缓解了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压力。

二是提高了劳动力资源的高效配置。资源配置效应中,劳动力资源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因此劳动力转化与流动是实现资源合理配置的关键,通过劳动力资源在产业之间、城乡之间的再配置,改善劳动力与其他资本结合的比例关系,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已成为我乡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支撑力量之一。近几年国家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采取了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综合运用税收、价格、汇率和收入分配等经济杠杆,刺激内需的宏观调控政策,使资金与劳动力实现有机的结合。全国各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综合治理生态环境,重点加快水利防洪、城乡公路网、电网改造、城市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建设,这些建设对农村劳动力提出了新的需求,就业结构出现多元化特点,农民外出务工的人数明显增加。

三是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调整。随着近几年全国各地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我乡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连年呈现上升趋势,对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城乡经济的发展,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大量的农民外出劳务,有利于土地流转机制的形成,解决土地规模经营和耕地撂荒问题,使得一部分土地能集中到种养能手手中,为集约经营、规模经营、增强农业产业化创造了条件。

四是更新了观念,增强了素质。由于文化素质较高的劳动力更受城市和用人单位的欢迎,自然也就增强了他们接受技能培训和提高自身素质的信念。他们进城后,受到城市文明及生活方式的影响,一些落后的传统观念发生了根本变化。早婚早育、多生致贫的现象明显减少。同时外出务工人员受到输入地技能及经营管理的培训,其市场经济意识、创业意识、风险意识等方面都得到很大提高,他们在掌握了大量技术和积累了较多的资金以后,随之也产生了返乡创业的巨大愿望,返回劳动力成了地区经济发展的加速器。我乡外出务工人员中有相当一批人完成了从“挣钱填肚子”到“赚钱盖房子”,再到“筹资办厂子”的成功之路。目前,我乡返乡创业的企业近10户,就近安置城乡劳动力达200多人(次)。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素质状况与现实的需求有较大差距

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是严重影响我县劳务收入的重要因素之一。低水平的文化科技素质,注定他们缺乏一定的专业知识,难以胜任技术要求。一些大中城市甚至出现了“民工荒”问题,但是“民工荒”实际上是指技能型人才的缺失,目前全乡农村劳力外出务工大多集中在劳动密集度较高的的建筑业、制造业、服务业、餐饮业等行业,严重面临着产业升级、科技进步之后被淘汰的危机,相当一部分岗位缺乏高级管理人员和高级技工。我乡受调查农村劳动力中已基本具有一技之长或积累了某一方面劳动经验的劳动力有450人,占调查劳动力的18%,非技能型农村劳动力就占到了82%。而持证的劳务人员仅有135人,仅占调查劳动力的5.4%。

2.培训缺位现象较为突出

当前我县工业经济正处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型升级的转轨时期,企业发展战略模糊导致人力资源需求的方向迷失。目前,仍存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问题,缺乏长远规划和综合培训。县内许多企业重生产、轻人力储备,重使用、轻培训,重当前利益、轻长远利益,担心投入没有回报,担心人才不能长期为企业服务,对培训缺乏积极性。由于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社会力量对增加农村人力资源的投入和开发作用未能发挥,现有的教育培训机构存在很大的盲目性,供需脱节现象严重。

3.劳务带头人少

我乡仅有劳务带头人25人,占外出务工人员的1.1%,带动就业人数不足200万,没有起到典型带动作用。

4.乡域内劳动力转移数量小

目前,调查劳动力中乡内转移就业人员为23 6人,占输转劳动力的9.8%,同时,返乡创业人数较少,仅占受调查劳动力的2.1%,他们安置使用的劳动力还不足300人,社会效益不够明显。

四、加快发展劳务输出的对策

近年来,中央和省市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庄浪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劳务产业作为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支柱产业,根据全县的安排,结合我乡实际,我们按照“政府引导、部门参与和市场调节”的原则,抓产业、建基地,抓培训、创品牌,抓组织输出、增加农民收入,抓服务管理、保障农民权益,逐步形成了政府推动与市场配置并举、就地转移与向外输转并重,技能培训与产业转型相适应,分散输出与有组织输转相结合的全新格局,有力的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步伐,并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计划每年输转劳动力3000人以上,创劳务收入60万元以上。年职业技能培训农村劳动力100人以上,鉴定发证60人以上。结合“双联”和精准扶贫工作,实现全县贫困户劳动力劳务输转和职业技能培训的全覆盖。

1.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对劳务输出的领导

劳务输出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是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因此,全乡各级组织必须加强对劳务输出工作的领导,切实做大做强劳务输出这一促进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这既关系到全乡农民脱贫致富又关系到全县致富奔小康的步伐。全乡各级干部都要站在执政为民的高度,从思想上行动上高度重视起来,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善于把中央精神和县上的安排与我乡实际结合起来,恪守为民之责,多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常想务工农民之所想,急务工农民之所急,办务工农民之所盼。一要加强宣传发动,提升发展劳务产业的理念。通过广泛宣传、外出考察、典型引导、算帐对比等方式,坚定各级干部发展劳务产业的决心和信心,引导广大群众牢固树立劳务致富的新观念。二要把发展劳务输出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乡党委、政府一把手要亲自抓,定期研究解决劳务输出发展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三要把发展劳务输出纳入全面建成农村小康社会的整体规划,作为考核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做到年初有布置、年中有检查、年终有考核。

2.建立城乡结合的劳动力市场网络

以乡劳务站为龙头,12个自然村为基础,建立统一的乡、村,社三级劳动力就业网络,变农村劳动力的盲目行动为市场组织的有序流动,形成城乡结合、统一、开放、规范、高效的就业格局。按照统一规范,统一标准,网络互联,资源共享,分级使用,分步实施的原则,加快农村劳动力就业信息网络的建设。乡劳务站要组织村上及时整理收集劳务信息,同时要抓好就业服务工作,提供就业指导、职业培训、调处劳资纠纷等服务,做好劳务需求的动态监测工作,运用计算机网络、现代化的技术和方法,提高服务质量,促进劳务市场健康发展。

3.搭建农村劳动力培训管理信息平台,建立外出务工人员技能培训就业服务的信息管理机制

针对我乡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所占比例为一半以上,没有接受过专业技能培的达95%以上的现状,如何加强职业培训,显得十分重要。因此,我乡要采取政府推动、宣传发动、乡村联动、典型带动和干群互动的“五动”方式,紧紧围绕全乡产业发展和就业需求,多渠道开展对劳务人员的培训及职业教育,切实提高务工农民的职业素质,我们按照“产业发展到哪里,技能培训就跟到哪里”、“群众需要什么培训,就开展什么样的培训”的原则和“学以致用、方便群众、确保实效、创出品牌”的思路,充分发挥乡村劳务信息系统功能,建设覆盖全乡的外出务工者供求信息平台,实现县、乡、村,人社、农业、教育、卫生、职业培训、职业介绍和用工单位全面的人力资源信息对接,解决城乡之间、供求之间以及技能培训与用工需求之间的矛盾。

搞好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教育,关键是要注重对教育培训的实效,使农村劳动力提高素质,学以致用,尽快增收致富。因此要统筹规划农村职业教育布局、制定各阶段的目标和任务。一是明确培训对象和任务,确立为农民办学的思想。二是加强外出务工教育基地和教育、教学管理的建设。按照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需求,对外出务工教育基地、师资力量、教学手段和培训教材等进行合理规划,形成与农村经济发展相适应,为农民服务的职业教育新模式。三是坚持培训与就业、提高农民收入相结合。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订单、定向、定岗培训为重点的培训机制,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工种、不同岗位,进行对口培训,开展如农业产业发展、建筑、家政服务、餐饮等形式多样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使培训和就业对接。第四,建立农民培训评价制度,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和岗位证书认定。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鉴定培训是提高农民岗位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逐步规范“绿色证书”培训和认定,引导农民自觉参加培训并获得相关证书。

4.抓基地建设,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

积极探索劳务输出发展的新路子,实行劳务输转和发展当地特色产业相结合。我乡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巨大,要快速转移农村劳动力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不同产业收入的差异是造成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内在动力;非农产业快速发展对劳动力的不断需求是形成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外在拉力;农民渴望提高生活水平和追求自身发展是形成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动力;科技进步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加速器;保持协调发展和社会稳定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根本保证。结合我县2018年,计划在水洛等乡镇建立九大劳务基地优势,我乡要及早着手积极配合,切实做好我乡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工作,为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做好准备工作,实践证明,建立劳务基地,是实现农村劳动力从零星、分散输出到有组织、成建制、规模化输出的有效途径,这既有利于提高劳务收益,又促进全乡劳务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为全乡早日实现致富奔小康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