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俊新 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邯郸供电分公司
摘要:如何加强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注重使用信息统计数据反映现状、分析形势和量化目标,推动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迈上新台阶,提高信息化对人力资源集约化的支撑力,是深化提升人力资源集约化管理水平的必由之路,对于供电企业科学发展具有长远性、根本性的影响和意义。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人力资源集约化 信息统计 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 科学发展
一、背景
2014年是公司贯彻落实全国两会和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进一步强化公司人力资源管控能力,提升人力资源集约化管理水平紧迫而重要。集约化管理是现代企业集团提高效率与效益的基本取向。“集”指集中集合人力、物力、财力等生产要素进行统一配置;“约”指在集中、统一配置生产要素的过程中,以节俭、约束、高效为价值取向,从而达到降低成本、高效管理,进而使企业集中核心力量,获得可持续竞争发展的优势。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而人力资源信息化是人力资源各项工作的起点和基础,随着公司新机制体制的持续完善和全面建成,信息化对人力资源种种业务的支撑作用不断凸显。围绕“优化信息系统功能、夯实信息数据库根基、深度融合业务平台”的工作思路,依托信息数据资源,重点深化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企业资源计划)系统人资模块功能,改进现有业务操作流程,推进信息数据全覆盖集成应用工作,实时传输对接人力资源信息管控系统,完善报表体系和强化指标分析,不断拓展人力资源信息化的深度和广度,加快实现公司信息化“三全四化”(全口径、全业务、全过程,管理规范化、业务流程化、专业协同化、功能实用化)目标,为人力资源集约化管理提供坚强平台,推动人力资源集约化管理再上新水平。
二、做实做细做深信息化工作,畅通人力资源集约化水平提升空间渠道
信息化是实施人力集约化管理的基础和关键,充分发挥信息化的带动作用,实现信息化与管理相互促进,减少了大量的事务性工作,极大提高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效率和准确率。
1.ERP系统加快整合调配数据资源,构建有序良好的业务协同化工作平台
2014年3月,国网邯郸供电公司根据河北省电力公司、国网公司新机制体制变革建设关于信息化保障整体工作计划,人力资源部结合公司生产、经营实际情况和自身业务特点,顺利完成ERP系统人资数据适应性调整工作任务,有效保障了劳动组织、员工管理、培训教育和薪酬等人资业务一如既往地平稳开展。此次数据调整涉及到公司各部室和机构的组织、人事板块,包括内设机构、岗位关系、人事事件和职务变动等方面,数据量大,时间节点紧,为积极稳妥地协调推进信息数据切换任务,公司人力资源部以批处理工具结合手工调整的方式进行,分为模板数据采集和数据导入两个阶段,示例见图1。
数据采集涉及组织单元及关系、岗位及关系、组织单元更名、岗位更名、人事事件变动、合同签订、工作履历、职务变动、内设机构信息和岗位信息等信息,数据量大面广、互联互通,借助ERP系统集成涵盖了人力资源业务工作的各项核心基础数据。
开展ERP信息系统各项业务类型数据集成更新,充分摸清了人力资源现状,旨在更好地有力服务公司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同时也是为了全盘掌握企业变革、发展进程等所经历发生的关键性、转折性人事事件,针对问题不足,分析原因,制定措施,及时提出控制和改进,规避管理风险,为人力资源挖掘提供科学合理依据,保证人力资本运行高效顺畅。此外,通过ERP业务数据平台搭建的工作流,按实际工作计划进度设置了上下级和平级两种业务流程申请审批方式,对待交办的工作任务按时进行提早催办提醒,使得流程流转下一级责任人按时按量完成人力资源业务办结,这有力破解了人浮于事、工作滞后等“两张皮”难题,形成人力资源集约化重点突出、管控有力的局面。
2.全面发挥信息统计数据汇总、审核监督功能,提升人力资源集约化决策分析支撑能力
信息统计报表数据是开展人力资源规划计划编制、机构岗位调整、员工人口、薪酬分析等工作的重要依据,全面、客观、真实地反映了人力资源整体状况,通过人资管控系统建立完善覆盖公司全口径的人力资源基础信息体系,其内嵌的定期报表(即月报)和年度报表(即年报)涉及组织机构与人员编制、劳动计划、劳动用工现状及人员结构情况、劳动关系、人员招聘与配置及人员增加减少情况、薪酬与人工成本、福利保障等业务模块,用于总结报告月度和年度内劳动经济活动情况,分析人力资源相关专业业务的发展趋势和规律,为公司经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有力支持。
为便于分析问题,分别截取了人资管控系统中用工总量、工资总额、人工成本效率情况表的一部分,如表1至3所示。
职工平均工资可由表2-1栏与表1-2栏相比得到,而人事费用率可由表3-1栏与2栏相比得到。可见,通过对人力资源核心关键指标数据进行监测预警和动态管控,全面实施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双控政策,加强工资预算管理,统筹考虑公司效益、职工人均工资水平、人工成本承受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要求,建立以人事费用率为主要指标的人工成本效率监控指标体系,健全完善工资预算管理办法,达到提高人工成本利润率和人力投入产出效率。
对由ERP同步推送的人力资源信息管控系统数据,包括上级单位下达的硬性计划值、下属单位需完成的刚性弹性指标和各专业部室机构交叉数据,按照PDCA闭环管理思路要求,深入开展信息统计工作,强化过程控制,用指标数据说话,挖掘统计数据背后隐藏的管理问题,客观真实地反映公司经营管理优劣势,并进行差距比对和诊断分析,目的是明确方向和看到提升空间,制定相应跟进计划,实现人力资源专业管理由定性管理向定量管理转变。公司自2014年扎实有效开展劳动统计信息化工作以来,本着“信息化为先导,劳动统计为核心,集约化提升为目标”的工作思路,以信息系统为依托,研究分析人力资源业务弱势劣势统计数据,滚动修改人资部工作月历和年历,制定专业指标数据爬升目标计划,劳动用工配置率、培训项目执行率、工资计划完成率等各项数据均稳居上级公司排名前位,大大提升了公司人力资源集约化水平。
三、应用保障措施
为切实强化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扎实深入推进基于信息化建设提升人力资源集约化管理水平应用工作,公司人力资源部作为主管责任部门,应主动与其他部门沟通协调,明确职责分工、理顺工作流程、加强归口管理,构建常态化、长效化保障机制,确保措施得力、成效显著,稳妥积极开展各项工作。
1.加强领导,高度重视
公司领导要精心组织、统一部署,提高对人力资源集约化工作的重视程度,全力做好以信息化促进人力资源集约化水平提升领导工作。在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和管理过程当中,要提高各专业口信息化的领导力,提高各专业口信息化的建设能力和管理能力。公司领导要亲力亲为指导相关部门协同努力、密切配合,部署成立领导小组,分管领导任组长,主要负责科学调配人力资源信息化各方人员力量。人资部主任担任副组长,主要负责上传下达信息化管理规定和精神。小组成员分两类人员,第一类是由厂家技术人员组成,为信息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第二类是由人资部各岗位专责组成,为信息化管理着手提供部门间协调沟通和信息类型维护。
2.执行到位,有效推进
执行力是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有力保证,是影响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加强信息化管理能否最终推动人力资源集约化层次水平提升,必须要靠强执行力落实。首先,要形成组织执行力,要强化组织执行力,就要准确定位公司员工的岗位职责角色。人力资源专业部门可以考虑以此为切入点,按照“准确”,即确定自身扮演角色,“明确”,即清楚自身职责权利,“正确”,即用心做对做好分内事情,这三大基本法则全面有序开展完成相关工作任务,确保执行力得到正确足额发挥。其次,要始终以形式服从内容和强化执行力为硬约束,梳理分析难点问题,抓好工作偏差诊断,仔细发现信息化建设管理工作过程潜伏存留的点滴问题,以问题诊断分析为导向,一鼓作气地堵塞解决一系列上游短板漏洞,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真正做到瞄准靶子、有的放矢、讲究实效,持续推进前移人力资源集约化档位。
3.固化成果,加大应用
信息化是人力资源各项专业工作扎实开展的驱动,是各项业务长远进步的重要体现。开展成果总结和理论提升研究,巩固成效应用,加大落地力度,把集约化深深根植于信息化管理中。只有做实做优人资信息化底层基础性工作,统筹提升人资信息化科学管理,将前期信息化成果逐项累计固化,透过现象看本质,挖掘开发其系统合理性,逐步应用到实践并指导实践,才能真正成为人力资源集约化水平促进拔高工程的其中一大特色亮点,努力形成人力资源信息化高效运转和人力资源管理科学发展的更集约化格局。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李伟阳.推进电改必须考虑成本效益比——兼论中国电力工业的市场化问题[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1(10)
[2] 季丽萍.浅谈电力企业如何实行物资集约化管理[ J ] .管理观察,2012(27)
[3]卞建玲,王奔.人力资源基础信息规范化研究与实施[J].电力信息化,2011(9)
[4]赵晶炜.浅析人力资源信息化动态管理[J].管理学家,2012(13)
[5]郭俊涛.人力资源信息化的必要性[J].经济视野,2014(2)
[6]李琳.同业对标指标诊断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0(z2)
[7]谢敏.加强领导科学管理提高黑河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信息化教育水平[J].职业技术,2014(4)
[8]张翠凤.企业执行力缺乏原因及对策探究[J].商业时代,20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