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莉 张璐瑶
项目来源:2013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社会工作协同社区治理研究”阶段性成果,编号:13BSH088。湖北省重点文科基地湖北非营利组织研究中心研究成果。
摘要:本文从宏观比较的视角出发,对中西方社会工作价值观及其伦理规范在历史发展、宗教精神、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异同开展分析,在坚持普世价值的基础上,提出了要遵循中国的文化传统和文明要素,将西方的社会工作伦理与中国的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中西方 社会工作 价值观
一、中国社会体制的变革轨迹与社会工作特点
在我国,社会工作很早就被应用于一些正式组织,但并非是专业性的社会工作,它作为一种非本职性、公益性形式存在,在本国发展的过程中逐渐转变适应,在中国社会大环境中生根发芽,不断构建形成符合中国国情的本土化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作为一种助人的专业和学科从西方引进到中国。然而,当时在中国计划经济时期,社会福利在我国的发展依靠政府,政府包揽一切;企事业单位将职工的一切管理活动规划在自己的范围内;对于家庭来说,当时社会鼓励多子多孙“人多力量大”,家庭内部事务、养老等都由子女承担;邻里关系融洽,最典型的中国式建筑“四合院”、“筒子楼”促使大家居住在一起互帮互助,这些都体现了那段时期中国社会单一化管理方式和集体性生活的面貌。也就是说,国家和政府主动承担了属于社会管理的所有职能,也没有给社会自主管理的活动空间,没有激发社会公益组织解决社会问题的动力。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社会建设的逐步推进,政府职能开始转变为宏观调控等方面;企事业单位的职能也发生变化,很多在企业内所具有的社会福利与服务功能都抛向社会;而同时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高层建筑的增加和小户型的家庭住宅占据主导,以及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得邻里间的关系逐渐弱化;计划生育造成的“核心家庭”在家庭模式中占据主导地位,使得社会生活越来越多元化,社会问题和社会需求也越来越多,传统的政府部门和基层街道等已经无法满足不同职业、不同阶层、不同兴趣各类人群的需要,人们不得不将视野转向社会化的服务。因此,为了迎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在吸取国外社会福利思想的基础上开始了本国的社会工作服务,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开始探索本土化社会工作。
二、中西方社会工作价值观特性之比较
1.西方社会工作价值观主要特点
(1)社会中的人最重要。西方社会工作是在基督教影响下开展而来的,强调“人权、自由、平等”,强调“恩赐的福利行为”,社会工作是为了拯救身陷贫困苦难中的人群,这是每一个子民在上帝的指引下必须做的事情,而且基督教所称的“博爱”强调人与人之间应该不分亲疏厚薄全都施与爱,具有普世主义色彩。
(2)个人的利益高于其他利益。在西方社会受文艺复兴的影响,崇尚“个人主义”,宣扬个人主义至上,以“自我”为中心,竭力地表现张扬个性,他们崇拜英雄,认为强者才能得到尊重,注重个人成就带动整个社会,因此他们的文化特征是个人主义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在家庭生活中,家庭观念淡薄,他们强调人人“平等”观念,长辈晚辈地位平等,强调独立精神,依靠自己的能力独立生活,他们将个人价值凌驾于家庭整体利益之上。
(3)重视在服务中的法制规范。在行为规范上,西方人“重利”、“重法”,在西方社会强调以个人权利为基准,以追求私利为目标,因此不重视人与人之间的情义,他们认为只有依靠法律才能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因此,在社会工作服务中西方人不会因为熟人关系或其它特有的私人关系因素对案主的其它不正当行为甚至是犯法行为进行保密,而是打破保密原则,秉承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价值、理念等依照规章制度服务于案主。
(4)专业价值观与其他价值观之间在实践中具有很大的模糊性,也造成了很多伦理的困境。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的价值观在实际工作中实践,通常会与案主、同事、机构、社会等发生冲突,不能做到两全其美,使得专业的价值观与伦理间形成矛盾,因此会面临伦理性困境。专业的价值观通常注重本质上的考虑,然而伦理则强调人类关系的行为影响,例如在西方国家黑人在经济、教育、医疗、社会公正以及公民活动参与等方面受到不公平待遇,这一种族歧视与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平等、尊重背道而驰。不同的价值观指导人的行为和协调关系是不同的,因此造成社会工作者的伦理困境。
2.中国社会工作价值观主要特征
(1)中国文化的群体性特征,形成了以家为核心的集体观念。中国人讲究“以家治天下,家和万事兴”,个人的发展与进步要以家为本,要乐于奉献、牺牲自我,通过家庭的振兴来推动国家的发展与进步。这一价值观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在传统中国社会中儒家思想长期占据统治地位,形成了群体性的文化特征。儒家强调“中庸之道”,“中”是儒家追求的理想境界,人生处世要以儒家的仁、义、礼、智、信作为每个人的行为指南,待人接物、举止言谈要考虑温、良、恭、俭、让。“庸”是最高的道德,用俗话表达为做人做事“合适”就好,不过分强求不做极端之事。因此,儒家在中国建立起来的是一种群体性文化,这种群体性的文化特征是不允许把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中国群体性的文化特征,使一个人出现困难首先想到自我消解或只寻求家族人的辅助,“家丑不可外扬”、“万事不求人”的传统思想根深蒂固。
(2)以尊卑等级为核心的社会结构,体现出一种特殊主义伦理。中国自古以来被认为是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君王与臣子、父与子、妻与夫有着明显的地位差。在中国社会家庭观念中“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父父子子”认为是理所当然,家长作风是再普遍不过的事情,即便是在婚姻自由的当今社会,“门当户对”依然是众多年轻人所考虑的问题。因此,在这种社会结构下开展社会工作,有着明显的中国化特点,体现出一种特殊主义伦理。
(3)中国的熟人社会体系,使服务中的人情观比法制观更突出。中国传统社会形成的是一种“差序格局”的社会,在差序格局下,每个人都以自己为中心结成网络。这种明显不同的社会结构为中国社会工作服务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也就是说,在中国这样的“人情社会”中,人们习惯于以“亲疏远近”行事,俗话说“胳膊肘不能往外拐”,也正体现了一种家本位的思想,在亲情理念的指引下处理事情往往忽视法制,形成“熟人关系”的民间求助模式。
(4)中国单一性文化系统,使专业价值观与其他价值观之间的差异性不明显。主流文化意识是社会流行观念的表现形态,支配着大多数人的思维方式,受主文化意识支配下的中国人,通常对亚文化产生一种怀疑、不认同的态度。长期受单一性文化系统的支配,人们不愿意轻易接受亚文化或反文化的事物,反而经常将它们标签化。长此以往,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主文化明显,主流文化的意识、道德明显,亚文化、反文化少,使社会大众基本都是形成了一致的价值判断标准和道德意识,因此在服务中的道德冲突不太明显。但是随着少数弱势群体的增加和变化,比如爱滋病人、同性恋者的增多,道德的冲突会越来越明显。
三、中国社会工作价值观与西方的融合及本土化发展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提升对个人权利的保护与尊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体现着民族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它的内涵包括“以人为本、公平正义、文明和谐”,体现了对人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追求。它在目标上与社会工作伦理价值观遵从的“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价值、生命、尊严”都是高度吻合的。因此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引,将更加有助于中国的社会工作者在实践中,将案主看作是一个与自己有平等价值的人,是有潜力改变且有能动性的个体,更有助于社会工作者充分相信案主自身所具有的优势,并在工作过程中注意倾听案主的声音,尊重他们的权利,将他们视为合作伙伴,确立与服务对象的民主关系。
2.改变不求人的传统思想和行为,重构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不断分化,使都市中人们的交往方式开始以职业为纽带的业缘关系代替了以家庭为纽带的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商品房开发形成的社区不同于以往单位分房所形成的社区,人们往往无暇关注邻里的交往而将自己圈在小的生活圈,因此熟人社会被原子化的社会所取代;再者社会的高流动性使亲戚朋友并不能及时给与帮助与支持,传统的帮扶体系正在丧失其功能等等,这些变化促使人们需要逐步改变传统遇事不求人的思想行为,建立陌生人时代的社会互助观,借助社会资本和社会网络,通过社会工作资源的链接,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更广泛的互动,在社会大系统的融入中得到更多的支持。
3.实现人情与法制的统一
目前我国仅有的几个社会工作法律法规都属于行政规章层次,还未真正上升到法律法规地位,缺乏权威性、强制性。完整的社会工作法律体系应该包括社会工作职业者行为规范、社会工作服务对象权利法规以及社会工作机构运行法规等,完善法规制度则可促进我国社会工作的顺利发展,又可提高社会工作者人员素质,逐步做到人情与法制的统一。
4.适应社会的多元化发展,形成更具有融合性的专业价值观
在社会工作领域,我们需要建立更加宽容、更有接纳性的文化体系,作为中国的社会工作者,应该放下单一的道德评判,尊重人的独立性,承认人的平等性,以去标签化的姿态容忍社会与文化的多样性来服务于案主。例如在现今社会越来越明显出现的同性恋现象,我们在提供服务中应该承认不同性取向的人也是平等的,给与理解与宽容,以同理心给与理解、关怀。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社会工作价值观与其它价值观的不同,而具有融合性的社会专业价值观的建立与发展,也折射了一个社会进步和民主发展的程度。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庄琪,唐倩倩.传统文化视角解析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困境[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4)
[2]赵平.中外社会工作本土化比较之浅析[J].前沿,2013(5)
[3]刘志红.传统社会的人际交往特性对建立社会工作专业关系的影响[J].求索,2003(2)
[4]章晓.中国传统文化对我国价值观的影响[J].华章,2011(14)
[5]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6]庄孔韶,银翅.中国地方社会和文化的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
[7]历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社会工作伦理之建构[J].浙江学刊,2012(4)
作者简介:李莉,1974—,女,湖北荆州人,武汉科技大学文法与经济学院教授,硕导,研究方向:社会工作理论。张璐瑶,1989—,女,山东莱芜人,武汉科技大学文法与经济学院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方向:社会工作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