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文科毕业人力资源毕业正文

通过人才激励计划加速企业变革

  • 投稿愚一
  • 更新时间2015-09-22
  • 阅读量820次
  • 评分4
  • 23
  • 0

康莎莎 北京圣非凡电子系统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摘要: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双重系统和飞轮模型的人才激励计划,旨在构建一种新的行为框架,通过示范作用将其有益影响逐步扩散到整个组织中去,最终打造训练有素的企业文化。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激励计划 双重系统 飞轮效应

一、实施人才激励计划的背景

笔者所在企业的绩效考核模式亟需变革,其主要问题表现为:第一,门槛过低。岗位等级与员工的考核分数挂钩,累计至一定分值时自动升级。由于较差者和优秀者之间的考核得分差别极小,实际上造成业绩差、甚至没有业绩依然能继续晋升,考核流于形式,严重挫伤优秀员工的积极性。第二,人岗匹配度差。随着岗位细分,各岗位要求的能力差距拉大,即使在初级岗位表现合格,也不一定能胜任高级别岗位,而目前仅对当前完成的工作进行评价,实际上不能作为更高能力要求的证明依据,使人岗不符问题进一步恶化。

二、人才激励计划的内容概述

第一,从绩效考核制度中剥离岗位晋升职能,斩断岗位评级与考核分数的关联。第二,将岗位晋升作为年度人才激励计划的一项内容。第三,激励计划以双重系统的运转模式征集任务,组建实施团队和指导小组,并对参与者的表现进行测量,确定其是否达到晋升标准。第四,激励计划设立高自由度的行为框架,根据组织战略需要和申请者表现持续调整。

三、人才激励计划的理论来源

1.双重系统。该理论在传统的层级制组织外建立一个网状结构的经营系统,专用于战略的设计和执行,以克服层级组织不够灵活、难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局面和快速变革的缺陷。

2.飞轮效应。“飞轮”用来形容积累和突破的关系,在组织中,任何转变都不是一个突发的过程,循序渐进积聚的力量最终能推动飞轮的高速旋转,带动组织职能向预定方向转动。

本文应用上述模型的意义在于,层级组织受官僚制度的影响,难以变革旧有制度,而双重系统可以使变革过程独立于日常运营,在验证变革可行性同时代价极小,是一种温和的渐进式变革策略,但正如“飞轮”一般,通过激发参与者的热情和创造力,并渗透至组织文化,新的行为模式终将塑造,并替代原有制度。这种飞轮效应是设计该激励模型的深层动因。

四、激励计划的基本原则

1.差异性原则。激励是为了强化有益于组织发展的行为,必须对不同绩效表现采取不同态度,摒弃平均主义思想。

2.均衡性原则。在士气整体低落的背景下,激励应分层次的覆盖大部分员工,且激励程度不宜差别过大。

3.引导性原则。激励具有诱导员工工作动机的特质,好的激励模型应以改善工作行为为目的。

4.明确性原则。一是要目的明确,旨在重塑员工职业生涯通道的上升和迁移机制,构建岗位胜任模型;二是要标准明确,要建立基于效标分析的、可测量的客观评价指标。

五、激励计划实施流程

1.组建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应由专家和杰出的领导者构成,负责人员筛选、任务发布、校标制定、过程跟踪(干预)、测评报告撰写及成果提炼等。

2.情境设计。以模拟情境(公文筐作业)的形式开展测评,但要注意以下区别:第一,任务目标选择那些在日常运营环境中解决不畅的问题,而非虚拟任务;第二,强调团队的平等地位,而非职务模拟;第三确保团队中每个人均发挥作用,而非无领导小组模式。

3.明确测评标准。首先,应定义人员的入选标准,有按比例选取、加权选取等多种方法;其次,要结合所选情境的特点,分析其考察的能力类别,尽可能全面的构建岗位胜任模型,最终提出任务目标和评级。

4.人员筛选。应该选择那些兼具能力和影响力、乐于接受挑战、有团队合作意识的员工率先参与计划,不仅有助于提升完成质量,也易于树立榜样作用。

5.公布行为框架和准则。对情境任务的方案设计、计划安排、人员分配、进度控制、信息分享、成果形式提出指向性目标,但对其如何实现给予最大的开放性,充分授权。

6.获得成果后,积极采取孵化措施。第一,将成功的团队作为常模参照标准,不断修正人才测评数据;第二,将成功的解决方案制度化,不断修正现有运营模式;第三,将各次计划执行过程整理为研究案例,加入新的激励计划,供讨论和提炼以形成更高能力要求。

六、从人才激励计划入手的原因

1.弥补管理能力的不足。企业过度追求增长,并长期轻视管理,造成管理层在人员数量、能力、权限和影响力上都难以推进自上而下的直接变革。

2.减缓变革阻力。一部分阻力来源于政治,人们在官僚化的层级组织中不愿承担责任、拒绝冒险;另一大阻力则是对权利和地位的维护,惧怕变革打破原有秩序、损害既得利益。激励计划不直接干预现有的运营秩序,而是产生成熟模式后再向层级结构一直,易于消除反对声音。

3.文化干预。一方面,每次激励计划会产生不同的人员组合,从而引进全新的思想和行为;另一方面,激励计划周期性的循环进行,覆盖人群为公司的中坚人群,通过引导性的推广和评价,其影响力将扩散至每一个角落并最终推动企业文化演变。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J imC o l l i n s .从优秀到卓越[M] .北京: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5: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