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文科毕业人力资源毕业正文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开发管理转型的重要意义

  • 投稿夏天
  • 更新时间2015-09-22
  • 阅读量274次
  • 评分4
  • 18
  • 0

王雅静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第一大地测量队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家对事业单位的改革,预示着一些事业单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要投入到市场经济环境中直面竞争日益激烈的完全开放的市场环境。而对于业务类事业单位而言,最重要的资本就是人力资源。因此,必须转变观念,实现从传统的人事管理向新型的人力资源开发模式的转变。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事业单位 人力资源 人事管理

一、事业单位传统人事管理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模式的区别

1.人事部门的观念和市场运行机制上存在不适应。人事部门仍然是用计划体制传统的思维去进行管理,仅仅埋头于内部事务,对员工不是以资源的观点去开发,而是一丝不苟地僵硬地执行政策文件,人事干部在干一件事的时候,第一个想的往往不是对单位的战略和目标有什么帮助,而是执行上级有关规定有没有不折不扣。自己要制定什么政策,也是先找有关规定和依据,而不是就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测算和评估。

2.没有建立有效的长短期激励机制。引进人才和留住人才的问题长期困扰着用人单位,人才引进十分困难、引进人才又无法留住、部分专业技术骨干流失严重。人才流失存在很多客观因素,但事业单位的激励机制不完善有着很大的关系,其中包括薪酬激励机制。随着事业单位改制实施,各用人单位都认识到原有的事业单位的工资分配制度已不适应本单位发展的要求,并针对本单位的特点进行了工资制度改革,但其中还存在着不足之处,工资制度还是职位分类,身份工资,没有真正依照岗位来确定工资,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紧缺专业员工的收入往往低于劳动力市场价格,而一般岗位的员工收入又普遍高于劳动力市场价格,收入分配和市场没有很好的衔接,激励机制有问题,就会导致人力资本的流失。

3.开发人力资源的基础设施和工作平台没有建立。人力资源管理是个性化的员工管理,开发人力资源的系统工程要从基础设施和工作平台开始,也就是从工作分析开始,而事业单位的人员配备并不是建立在科学工作分析的基础上的。现在仍然实行的还是身份管理,官本位的思想至今没有完全打破。

4.人员招聘、甄选形式单一,未形成制度化的“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机制。事业单位主要依托高等院校引进人才,没有形成与生产经营相配套外协科研、设计人才网络;员工培训格局、机制、方法、手段比较陈旧,培训工作还比较粗放;重使用,轻培养;重管理,轻开发,没有针对员工进行个性化职业发展的培训。单位及职工如果都缺少危机意识,前进的步伐必然会减缓、停滞。

5.人事干部人员素质还不能适应向现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转变。人事部门的人员大多数是专业技术人员或单纯的行政人员,这些人员有其工作的优点:善于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善于协调各部门各层次之间的人员、部门的关系;但总得来说,仍然停留在经验管理模式之中,缺乏现代科学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手段,对市场和行业的发展的缺乏全局性的把握,工作的预见性和管理技能还亟待提高,因此还难以深入单位的各个环节来调动和开发人的潜能。

二、传统人事管理向新型人力资源开发模式转变的必要性

随着业务类事业单位改革工作的逐步深入,原有的传统人事管理模式已显露出种种弊端,已不适应业务类事业单位进一步发展的需要,这就必须实现业务类事业单位从传统的人事管理向新型的人力资源开发模式的转变。从管人、用人转向发挥人的潜力,并努力研究和探索各类人才成长的规律,建立公平竞争、择优选用的竞争机制,使大量人才脱颖而出。其重要举措就是成立人力资源部,力求改变现行人事管理中缺乏自觉开发人力资源机制的较为僵化的管理体制。

成立人力资源部决不只是改个名称那么简单,不是翻牌,更不是赶时髦,而是人事管理运行机制的深刻变革。实施人力资源开发管理,重视对人力资本的投入与运作将是业务类事业单位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要求,关系到单位的长期发展。如果不能及时转变观念,形成适应市场竞争的运行机制,可能马上将就会面临严峻的生存考验,而市场竞争归根到底是人力资源的竞争。因此我们要进一步转变观念,不断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持续提升人力资源价值。

现在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是人事管理的继承和发展,虽然具有与人事管理大体相似的职能,但由于指导思想的转变,造成了二者从形式、内容到效果上质的区别:一是人力资源管理与人事管理的层次不同,这也是其最根本的区别,在业务类事业单位中,人事部门仅仅是组织众多部门中的一个,而人力资源部在组织中的作用日趋重要,是决策层面的工作;二是人力资源管理将人力视为组织的第一资源,因此更注重对其的开发;三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成为组织的生产效益部门;四是人力资源管理对员工管理较多地体现出人本化。

三、做好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思考

从以上存在的不适应我们可以看出,业务类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体制还处于简单的对员工进行使用、管理的阶段,并没有把人当作一种资源去投资开发和管理使用,人事部门也存在着诸多的不适应,但走出传统的人事管理是业务类事业单位进一步发展的必然选择。

1.探索建立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体制,确定职能与工作目标。要认真做好调研和规划,在组织机构上积极探索,大胆改革,成立人力资源部,在成立人力资源部的基础上,引进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真正理解其与传统人事管理的区别,针对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工作分析、人力资源规划、人员甄选、录用与配置、员工培训和发展、员工绩效考核、员工薪酬和福利、劳资关系和员工关系管理、员工工作安全与健康、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员工社会保险、档案管理等主要功能,在人力资源部内合理设置相关管理机构,并确定其在整个管理构架中的定位、具体工作内容、职能职责以及工作目标;编写人力资源部职务说明书,做好部内人员配置。使人力资源部能完成组织、策划、实施人力资源规划、薪酬管理、员工培训与开发等方面工作,有效支持促进各部门、各单位发展及生产经营目标的实现。

2.转变运行机制,做好人力资源的战略管理。我们要努力转变运行机制。新建立的人力资源管理要从长远的角度去解决业务类事业单位在未来可能遇到的问题,要从以往的“行政支持”转变为“策略的筹划及执行者”,作为管理轴心的人力资源管理是提升业务类事业单位管理水平的关键,因此,我们不应该仅仅埋头于内部事务,要懂得重点管理的原则,要更多的参与到组织战略、规划和长远发展的决策中,把大部分精力放在研究、预测、分析、规划、沟通并制定计划方面,对日常事件能授权则予以授权。

3.明确人力资源管理涉及的人员范围,形成群体开发人力资源的优势。业务类事业单位现在人事管理是人事部门的事,似乎与其他部门的关系不大。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却与此有着截然的不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逐渐成为决策层的重要伙伴,同时人力资源管理涉及到企业的每一个管理者。所有的管理人员都应该明确:他们既是各部门的业务领导,也是这个部门的人力资源部长。组织的每一个管理者,不单完成组织的生产、经营目标,还要培养一支为实现组织目标能够打硬仗的员工队伍,人力资源的管理与开发应该成为所有管理者的第一责任,因为管理每一个职能都离不开与人打交道,管理目标也是通过别人来完成的,所以怎么去管理人,开发人,鼓励人,应该是直接管理者的责任。

4.建立起有效的长短期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今后,要在工作中按照职位分析、职位评价、薪酬调查、薪酬定位、薪酬结构设计、薪酬体系的实施和修正六个步骤积极科学地探索,“对内具有公平性,对外具有竞争力”,“权力智慧化,知识资本化”,在分配体制中体现出知识劳动的价值,分配向核心层和中间层倾斜,强调持续性贡献,完善符合业务类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的工资分配制度,以达到激励的目的。在人员甄选,专业技术带头人、拔尖人才选拔,项目经理任命,内外部人员竟聘上岗等工作中都要普遍引入竞争机制,有条件的都尽量实行公开选拔,力求创建一个公平竞争、择优选用的竞争机制。

5.加强人力资源管理队伍的建设,提高人力资源管理者的素质。要实现人事管理模式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转变,真正实现角色的转变,我们就需要统一认识,更新观念,开拓创新,加强学习,积极探索一套适合自身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今后就不能仅仅满足于工作多么辛苦,做了多少上级指派的工作,而应该跟上现在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步伐,树立新的思维,适应新的任务,更多地将战略的和资源的观点融入到具体的操作方法中,要能从组织经营目标的背景下来思考和研究问题,要了解组织的经营状况、发现影响业绩的原因。在组织的高层会议上,能从人力资源的角度提出提高组织业绩的建议,而不单单是被动的执行命令,只有这样,才能使人力资源工作成为组织战略目标实现的主要力量。

总之,实现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转变,就要全面更新理念,开拓创新,大胆实践,细致工作,使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工作价值最终体现在员工的满意度和业务能力的提高上,体现在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增值上,体现在能够为组织战略的实现提供充足的知识保证和可靠的组织保障,有力促进组织的核心竞争能力的提升上。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王晓初. 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思路和目标[J].行政管理改革,2012(4)

[2]刘毅夫,闫宇星.浅谈推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思路[J].农业与技术,2011(5)

[3]刘晓苏.SWOT分析: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新视阈[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