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文科毕业人力资源毕业正文

中国梦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

  • 投稿丑小
  • 更新时间2015-09-22
  • 阅读量374次
  • 评分4
  • 22
  • 0

李丹 沈阳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中国梦是国家民族的复兴梦,更是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现实理想,每个大学生都应当坚定理想信念,为实现“中国梦”发奋苦读,更为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而不懈努力。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中国梦 理想信念 教育

“中国梦”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梦,是实现社会和谐以及人生自我价值实现的现实理想。对大学生而言,个人梦想的实现离不开中国梦这个总框架,更离不开坚定的理想信念。因此我们每个大学生人生发展目标、人生规划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必然与中国梦的实现紧密相连,必须紧紧围绕“中国梦”的实现而不懈努力。

一、认识中国梦的重要性,切实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

总书记在政治局常委参观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厅时提出了“中国梦”这一概念,并满怀信心的表示这个梦想一定能够实现。纵观党的18大以来,我们更加清楚的认识到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更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关键力量。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如何,政治立场如何,直接关系着我们国家事业进步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兴衰成败,更关系到大学生们的人生价值取向。因此,在大学生人生价值选择和形成的关键时期,以中国梦为指引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引领他们走出迷茫,弘扬社会正能量,使他们成为具有崇高人生理想,正确的价值取向,为祖国的发展和民族复兴做出贡献的中国梦的践行者和接班人。

二、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现实状况

大学生正处于理想信念形成的关键时期,个性张扬,思想活跃,自尊意识强,成才愿望迫切是他们独具的特点。虽然他们理想信念状况的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但是伴随不断变化的世界形势和多元文化价值观猛烈地冲击,目前的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理想信念的缺失或迷茫、价值观的扭曲、社会责任感匮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抗挫折及压力耐受性差等问题,严重者存在理想空无、理想欲望化现象。

这些负面思想的存在否定了社会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割裂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也否定了作为社会共同理想的“中国梦”存在的可能性,不仅对大学生个人的成长成才不利,更会对中华民族复兴梦的实现造成影响。因此,必须在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全过程中贯穿中国梦框架下的理想信念教育,增强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从而使其自觉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将中国梦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举措

1.让中国梦根植于学生头脑,为大学生成长成才引领方向

大学生是中国梦实现的重要力量,因此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将中国梦根植于学生头脑中,以中国梦为目标引导和培养学生,使我们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大限度地凝聚力量。让学生明确未来要做什么,成为怎样的人和为什么而学,从而提高其人生境界。

2.变教导为引导,引导大学生形成追寻“中国梦”的理想自觉

长期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仍然是“理论灌输”和单纯的说教为主,而这种教育模式忽视了学生个体差异,忽视了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分析判断以及选择能力的培养,致使这种教育方式难以应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变化,难以引起学生兴趣,更难以被学生认同。因此在教育中,应变教导为引导,在正视利益差异存在和承认合理个人利益的基础上引导大学生正视现实,把个人成长和国家利益、社会利益联系在一起,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使大学生形成追寻“中国梦”的理想自觉。

3.通过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增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根据大学生特点,开展围绕“中国梦”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导大学生主动收集、理解与践行“中国梦”,从而在个人实践能力得到锻炼的同时发自内心地认同“中国梦”,坚定中华民族复兴的理想信念,真正将个人理想融入“中国梦”的实现中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自发奋斗。

4.用榜样的力量和民族传统鼓舞大学生斗志,自我约束,做忠诚的爱国者

榜样和民族传统的力量是无穷的,在高校中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以及民族传统的力量,使学生耳濡目染,向榜样学习,用民族精神鼓舞学生,使学生自觉形成向上的思想推动力,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从自我做起,从身边点滴小事做起,自觉以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约束自身言行,做一名忠诚的爱国者。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周长青.中国梦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2):31-32

[2]赵燕,乔德阳,王涛.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培养民族复兴“中国梦”的践行者[J].改革与开放,2013(10)

[3]王玉兰,鲁芳.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几个问题的认识[J].教育探索,2007(6):112-113

[4]韩晓昌,崔秀艳.论高校如何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J] .高教研究,2009(14):19-20

作者简介

李丹,女,1980—,汉族,沈阳职业技术学院,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学生管理、行政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