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照辉 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人力资源部
有效的激励应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人为本”是现代管理的一条基本原则。医院管理者应把握员工的内在需求,制定相应的内在激励制度。物质是吸引和激励人才的一个重要手段,但绝不是唯一手段,而更应看中精神激励、个人成长机会、自主权、成就感等,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员工与医院的共同发展。
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建构的基本原则
1.彰显个性关怀的人本原则
有效的激励应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全心全意地去关心人、尊重人、理解人、调动人的积极性。管理应充满着信任、关心和情感,体现出管理者对人的高度理解和重视。以人为本就应承认并满足人的需要,重视并培育人的发展,开发并利用人的潜能,注重并帮助人的价值的实现。
2.公平原则
公平感是人类的一种基本心理需要。现实工作中人们习惯于把自己获得的报酬同别人进行比较,求得心理平衡。管理者必须坚持“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做到奖励公平合理,惩罚宽严相济,有章可循,一视同仁。使员工感到满意获得公平感。要对员工进行激励,公平对人来说是一种主观感受,管理者一定做好引导,只有做到公平合理才能保证员工的积极性。
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有效激励机制的策略
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相结合是激励的完整内容。因此激励离不开物质和精神手段,但激励并不等于物质和精神的满足。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分层次的,基本的物质需要属于低层次的需要,精神方面的需要则属于高层次的需要。一般来说,人的需要是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的,但也不是绝对的。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虽属于两种不同的激励系统,但他们之间并不相互排斥,而是紧密联系,互为补充,相辅相成的,二者的有机结合才能构成激励的完整内容。
1.物质激励机制
当今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物质需要始终是人类需求的第一要素,更是人们从事社会劳动的根本原因。因此,物质激励仍是激励的最有效手段之一。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合理的薪酬、奖金、福利待遇等都属于物质激励内容,它在员工管理中的作用是不可否定的。在企业管理中要重视职工的物质利益,做到公平合理,才能真正起到激励作用。只有满足员工物质需要的同时,注意满足员工的精神需要,提倡做贡献、讲奉献,才能更有效地激励员工的进取精神,发挥其聪明才智的最大值。
2.精神激励机制
精神激励是人成长需要的基本内涵,是一种正面诱导和激励。精神激励是一种重要的激励方法。在实践中各个激励方式有机结合与灵活运用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激励的作用。
其一,目标激励方式。明确的目标是激励员工的重要手段。在管理中要通过制定科学的发展目标激励员工为之奋斗,最终达到企业目标,满足员工自我实现的需要。因此应用目标激励要在制定目标时让员工参与进来,使企业的共同目标与员工个人的发展目标融合在一起,认识到企业目标的实现与个人的前途息息相关,看到自己的发展机会,并要为员工的发展提供相应的平台,才会收到良好的激励效果。
其二,参与激励方式。参与激励是通过给予员工参与企业管理的机会来调动员工积极性的激励方法。参与能使员工与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处于平等的地位研究和讨论组织的重大问题,他们可以感到上级主管的信任,从而体验出自己的利益与组织发展密切相关而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同时,参与激励重在建立员工参与管理,提出合理化建议的制度,提高员工的主人翁参与意识。
其三,情感激励方式。情感激励就是通过强化感情交流,协调领导与员工的关系,让员工获得情感上的满足,激发员工积极性的一种激励方式。管理者要尊重、信任和理解员工,关心和帮助员工,宽容他们的失败,帮助解决困难,有成绩与下级分享,有失误时,勇于承担责任,创造一个互相尊重、理解、信任、帮助、仁爱的氛围,员工会加倍努力工作,从而激发员工的主动精神和创新精神。
其四,荣誉激励方式。荣誉是贡献的象征,当获得某种荣誉时,就能增强信心,就会对企业满腔热情,体会到自己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的价值,满足自尊与自我实现的需要。因此,满足员工的荣誉感,可以迸发出强大的能量。正确运用荣誉激励还应注意几个问题:一是不能出现偏差;二是荣誉不能过多过滥;三是荣誉应当与物质激励结合起来。通过给予员工各种荣誉,达到弘扬正气,形成奋发向上的良好气氛,激发员工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总之,人力资源作为一个医院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应得到管理层的高度重视,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同。由此可见,激励机制是对人才潜能的进一步开发,有利于医院的发展、进取和创新,其影响不但是现实的而且是深远的。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陈安静.初探激励机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与作用[J].科学管理,2014(13):159-160
[2]丁增萍.激励机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 ] .人力资源管理,2014(7):186
[3]许云凤.探究激励机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 ] .中国科技投资,2014(14):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