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文科毕业人力资源毕业正文

基于校企协同创新的财会人才培养机制的研究与实践

  • 投稿橘子
  • 更新时间2015-09-16
  • 阅读量927次
  • 评分4
  • 99
  • 0

谢晓妮 XIE Xiao-ni

(西安欧亚学院会计学院,西安 710065)

(School of Accounting,Xi´an Eurasia University,Xi´an 710065,China)

摘要: 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职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要求财会专业必须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而现行的财会人才培养模式不能很好地实现这一培养目标,这是我国教育环境形成的客观原因和高校自身主观原因所导致的结果。因此,本文基于校企协同创新的平台,从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课程体系的设置、教学过程的组织设计、教学效果的评价等方面对财会人才培养机制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该机制运行和实施的保障体系,以期对财会人才的培养能提供借鉴。

Abstract: Talent cultivation is the fundamental func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requires accounting specialty to train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s, but the current accounting talents training mode is unable to achieve this goal, which is the cause of the objective reason of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in China and subjective reason of the universities. Therefore, based on the platform of college-enterpris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ultivation mechanism of accounting talent through positioning of training target, course system setting, organization and design of teaching process and evaluation of teaching effects, and puts forward the protection system for this mechanism, hoping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cultivation of accounting talent.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校企协同创新;财会人才;人才培养机制

Key words: college-enterpris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accounting talent;talents training mechanism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02-0218-03

0 引言

会计教育的快速发展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人才,但与此同时,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却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目前,会计教育普遍存在与市场需求脱节的问题,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发生了新的变化,用人单位更加注重会计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在实践中我们也认识到,会计模拟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理论与实际脱节的问题,但模拟只能解决感性认识问题,与实际应用仍然有比较大的差距。新形势下财会人才培养机制如何进行改革,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成为目前会计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

1 原因分析

1.1 客观原因

1.1.1 学科划分体制的弊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 长期以来,我国在高等教育方面主要推行的是学科管理体制,注重的是学科建设和规划,因此客观上形成了跨学科专业之间互通的壁垒。对于财会专业的学生而言,不仅需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更需要具备其他相关知识,如管理、金融、税收、法律、证券和投资等。然而,这种打破学科划分成规,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做法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定的障碍,导致学生的综合素质达不到人才需求的标准,毕业后无法迅速适应实际的工作环境。

1.1.2 传统人才培养机制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束缚 现行的人才培养机制中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缺少科学完整的实践能力考核体系。虽然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所占的比例并不低,但大多流于形式,分配的学时往往不能名副其实,发挥的作用非常有限。此外,在职称评审的压力下,教师注重科研胜过自身实践能力的提升,学校也不太看重教师实践能力的考核。这种人才的培养机制束缚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导致培养出的学生动手能力不强,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背道而驰。

1.1.3 高校教育责任的失衡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制约 现阶段,知识创新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高校作为知识创新体系的核心主体,在人才培养发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存在着创新能力不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之间不能有效的协调互动,人才培养质量日益成为一个饱受社会各界诟病的热点论题,出现发人深省的“钱学森之问”也就不足为奇了。

1.2 主观原因

1.2.1 人才的培养供给与社会需求脱节 学生就业难的问题突出反映了高校的教育产品和服务难以适应市场需求,会计人才队伍综合素质的提升与经济发展状况不协调。一方面,大部分企事业单位对大学生的信任度较低,认为大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强,心态浮躁,责任感不强,同时对教育体系的单一性存在偏见。另一方面,高校在学生的培养方面,侧重于进行统一性的专业知识教育,灌输会计理论知识,完成规定的教学内容,并且统一用考试来检测学习成果,忽略了应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问题。这种不明确的财会教育目标导致学生“重理论、轻实践”,就业的困难直接证明了教育存在的缺陷。

1.2.2 人才培养方案的逻辑关系不明晰 从人才培养方案目标、核心能力与素养、课程体系之间的逻辑层次来看,应该是在国家发展政策的引导下,分析财会行业需求,结合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形成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其次是为了达成方案的人才培养目标,需要形成哪些核心能力与素养,而这些核心能力与素养的形成则依赖于具体的课程体系,并且应该随着社会需要、方案课程的变动,适时进行调整。但有些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缺乏对上述内容的逻辑分析,片面的将核心能力与素养等同于培养目标,认为核心能力与素养是现有课程目标的加总结果,一旦制定后不需要后期的调整维护,导致了人才培养方案没有与时俱进,课程规划每年千篇一律,人才培养方案疏于维护,无法真实呈现课程规划现况。

1.2.3 对人才培养过程的质量重视不够 从理论上来讲,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评价学生教育质量,即学生质量和培养质量。学生质量是教育结果,如果将其视作定态量,那么培养质量就是动态量,是实施教育的全过程,反映的是学生质量的增值部分。假设我们忽略不同高校入学生源的质量,仅就财会人才的培养过程来看,主要存在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会计教学方法传统单一、教材选用混乱无序、师资队伍层次不齐、考评制度设计不合理等问题。不少高校其实并不重视人才培养过程的质量,更多的关注数量,对培养过程的质量重视不够,比如个别学校一届的会计专业招生人数多达上千人,这种盲目扩张的结果只能是教育质量的贬值。

2 基于校企协同创新的财会人才培养机制的构建

2.1 校企协同创新的基本内涵及其功能优势 协同创新是指围绕创新目标,多主体、多因素共同协作、相互补充、配合协作。从国内外实践来看,高校协同创新可分为内部和外部两个类别,内部协同创新是指高校内部形成的知识(思想、专业技能、技术)分享机制;外部协同创新的主要形式就是产学研协同创新,特别是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产业、地方政府进行深度融合,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与模式。校企协同创新的质量,对高校教育的质量和发展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校企协同创新是构建创新体系的有效途径;其次,校企协同创新可以实现优势整合;再次,校企协同创新是更高层次的校企合作;最后,校企协同创新关键是形成统一的意见。

2.2 财会人才培养机制的构建

2.2.1 培养目标的定位 在校企协同创新的背景下,财会专业的培养目标必须以“会应用”为导向,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在设置专业时要贴合当前市场需求,把专业办“活”,可以结合“大专业,小方向”的思路,针对具体行业和领域,培养具备应用领域特色的实用型人才。笔者所在学校在确定财会专业培养目标的过程中一直秉持市场导向原则,结合差异化战略,在所开设的会计学、财务管理和审计学三个专业下均设立不同的专业方向。这些专业方向紧随企业和市场的发展变化做出适当调整,培养能服务于经济和行业发展,同时兼顾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求,符合企业需求的应用型财会人才。

2.2.2 课程体系的设置 人才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最终落脚点是能体现专业核心能力与素养的课程体系。以生态的视角,课程是学生的“食物”组分,课程结构就是“食物”结构,教师、学生、社会通过课程形成生态链条,实现生态循环。基于校企协同创新的财会专业课程体系应该是能够打破学科与学科之间、专业与专业之间、科研与教学之间、学科与专业边界的跨学科、跨专业的模块化的课程体系,这些模块可以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差异化进行自由组合,从而满足专业培养的特色化。笔者所在学校的财会类专业提出了以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符合财会职业资格标准、能满足地方经济发展要求、融合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岗位课程+认证课程+订单课程+创业课程”的“一核心三支撑”的课程体系。其中,岗位课程是核心,主要培养学生最基本的财会岗位胜任能力;认证课程是让学生取得行业准入资格和职业资格的必要课程模块;订单课程主要是结合特定行业或企业对财会人才的特定需求而开设的课程模块;创业课程主要以第二课堂以及课外活动为平台,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2.2.3 教学过程的组织设计 人才培养目标只是给定了财会人才的总体要求,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通过具体的培养过程来实施和完成。首先,应从整体上进行统筹规划,在强调高校作为施教主体进行系统性教育的同时,要特别关注企业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的引导和监控作用;其次,在教学中必须借助于调查、体验、实习、实训、问题讨论与争辩等手段,让学生在对会计实务问题的研究中学习并掌握研究方法,形成研究能力,从而具备“精于学习研究”的特质;第三,构建真正意义上的“双师素质结构”的财会教学团队,而非仅仅持有相应的职称证书,可以采取高校自主培养与企业竞聘相结合的模式,克服师资“短板”。最后,借助科研和技能大赛等教学交流的平台,相互学习,助推高校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保证教学改革方向的正确性。笔者所在学校提出了“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质量观,建立了与该质量观相匹配的教学资源库,搭建自主学习平台,进行融“教、学、做、证、赛”为一体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在课堂教学中贯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实现目标”的逻辑思路,将原来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转化为“以学生为中心”,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进行紧密结合。

2.2.4 教学效果的考核 传统的教学效果考核主要以理论知识考核为主,以笔试成绩合格作为主要的评价标准,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缺少科学完整的实践能力考核体系。在校企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应该建立“多主体、多视角”的教学效果考核机制。高校不再是单一的考核主体,特别是在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方面,企业应该更具发言权,可以采取多样化的考核方法,比如口试、现场测试等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判断力等综合能力进行考核。此外,应加大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比例,指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评价,引导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可持续发展。笔者所在学校通过搭建完善的信息化教学平台,借助“BB系统”、“作业系统”和“论文指导系统”等教学辅助系统,侧重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测评,同时加强与企业进行合作,通过企业平台来测定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教学考评体系。

3 校企协同创新的财会人才培养机制的运行与实施保障

3.1 制度机制方面 由于我国的校企协同创新的起步较晚,在制度机制方面还需不断完善。首先,政府应该发挥主导作用,在政策、制度和财力方面给予支持,引导和激励多方合作,通过成立服务机构,搭建校企协作创新的合作平台。其次,高校应承担人才培养的主体作用,秉持开放办学的理念,以满足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创新培养模式,建立市场主导型专业设置模式,将行业企业作为不可或缺的要素纳入人才培养过程。最后,企业要由传统的用人单位转变为既是用人单位又是培养单位,发挥自身的人才培养功能。

3.2 人员配置方面 科学完善的制度机制必须有相应的人去实施才能发挥效用,因此,基于校企协同创新的平台,需要建立与之匹配的人力资源队伍。一方面可以通过聘请企业和社会各界相关专业人才为兼职教师,解决教师队伍数量不足、实践经验缺乏的问题。同时,通过派出教师到企业,丰富教师的实践经验,促进教师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改善。这种相互融合的柔性人才流动机制是目前比较理想的选择。

3.3 资源保障方面 教育资源是财会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保障。高校和企业所追求的价值目标不尽相同,因此在双方的合作中必须形成相应的资源保障协调机制。首先,在经费保障方面,应该设立校企协作创新专项基金,支持校企合作活动的开展和校企协同创新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其次,为确保校企双方长期稳定的合作,必须寻求和把握双方利益的平衡点,制定建立相关基础性保障的文件,促使双方的责权利对等。最后,政府、高校和企业三方共同参与,构建校企协同创新的评价机制,将企业对学生的能力评价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标准之一,保证校企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效果。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张俊瑞,刘东霖.我国人才市场对财经类人才需求状况的调查分析[J].会计研究,2005(9):75-79.

[2]徐和清.企业视角的高校核心竞争力研究——以地方性高校为例[D].杭州:浙江工商大学,2009.

[3]项杨雪.基于知识三角的高校协同创新过程机理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3.

[4]杨路.校企协同的内涵与模式[J].理论界,2012(12):198-199.

[5]杨同毅.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生态学解析[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0.

[6]万晓文.我国会计人才培养现状的调查分析[J].新会计,2011(3):55-57.

[7]孙朝霞,王辉.基于能力框架的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研究[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97-100.

[8]张兄武.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责任共担”机制探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1):127-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