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文科毕业人力资源毕业正文

西北地区校企合作培养服务外包人才的问题和对策

  • 投稿糖琴
  • 更新时间2015-09-16
  • 阅读量617次
  • 评分4
  • 61
  • 0

陈玉平 CHEN Yu-ping

(安康学院外语系,安康 735000)

摘要:西北地区校企合作培养外包人才在现实中存在合作和方式单一、企业合作积极性低等问题的存在,阻碍了校企双方长期有效的合作。为此,学校需要在政府和行业协会等中间机构的协调下,树立正确的合作观念,深化合作机制,通过“2+1+1”等模式来实现学校和企业人才培养的无缝对接,培养出符合企业需要的服务外包人才。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西北地区;校企合作;服务外包人才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26-0191-03

作者简介:陈玉平(1985-),男,甘肃陇南人,硕士,现为安康学院日语专业教师,研究方向为日语流行词、中日文学比较。

0 引言

中国服务外包产业经历了十多年的快速增长,产业发展规模和质量都得到了很大提升。当前,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已形成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三个产业集群。西北地区相比于东南沿海地区,地处内陆,环境闭塞,经济相对落后。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西北地区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但另一方面,西北地区具有低成本和人才供给优势,充沛的人力资源供给是中西部承接服务外包产业的生产力源泉。因此说西北地区的服务外包产业正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需要大量复合应用型人才。在这大背景下,便涌现出一批高校同企业合作培养外包服务人才的范例。但就整体而言,这种合作还处于初级阶段,在合作培养模式、岗位锻炼、学校教学跟企业岗位能力对接等方面还存在一系列问题,需要进行进一步改革和拓展。

1 西北地区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概况

西北地区相比于东南沿海地区,地处内陆,环境闭塞,经济相对落后。企业国际渠道跟客户少较少、外包品牌知名度低,宣传不够等,在一定程度上制约西北地区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虽然在地理条件上西北地区的外包产业发展受到了限制,但互联网的存在,则可以顺畅无阻地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换以及商务活动。因此,西部地区在外向型产业的发展方面处于区域劣势的同时,也放大了它在人才教育、劳动成本、土地供应、生活成本等方面的优势。

虽说丰富的人才资源是西北部服务外包产业向上发展的重要保障。但在服务外包人才的供需上却有着较大的差距。东部沿海地区在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方面,率先大胆地进行了一系列尝试,比如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等,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西北地区还处于摸索状态,并没有形成系统有效的培养模式。

目前,西北地区服务外包人才主要有四种模式:

①单纯的高校教育培养模式。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目标性、自主性较差,在知识和技术的掌握上也较为陈旧,理论与实践脱节现象严重。

②培训机构培养模式。培训机构比起高校教育,更加重视通用技能培训,但缺点是,培养出来的人才专业理论基础薄弱,发展后劲不足,职业生命力有限,职业方向和类型也比较狭小。

③企业内部培养模式。企业会根据自身发展的需求,量身定做的所需课程,在知识、技能、工作方法、工作态度以及工作的价值观等方面来培训员工,发挥员工最大的潜能,推动组织和个人的不断进步和完善。但企业要培训员工,就要有专门的培训空间和师资力量,它们占用企业的人力资本、物资和培训人员的时间,而且培养出来的员工为企业效力的持续性也难以预测,所以企业承担的风险和成本较大。

④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整体而言,校企合作对于高校与企业来说是互利互惠、资源共享。西北地区的高校以及服务外包企业不在少数,高校通过校企合作,将企业作为学生的就业实训基地,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尽早掌握职场技能,为日后的就业活动增加一层保障。对于企业来说,可以直接利用经过高校培养出来的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的人才,节省了培养人才的成本。

2 西北地区校企合作培养服务外包人才的现状和问题

从上文可以看出,校企合作是弥补了学校单方面培养、社会培训和企业内部培训各自的缺点,是一种综合优化的外包人才培养途径。但就西北部的现状而言,各大高校与企业间的校企合作却还不够成熟。在当前高校改革的大背景下,近几年来,西北地区不少高校在“专业建设、教学改革、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不断深化与相关产业经济的接轨,“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本位”的办学特点正在逐步形成,校企合作正在由“握手型”向实质性的“紧密合作型”纵深发展。[1]

安康学院日语专业2011级学生于2014年10月至12月派学生赴陕西中盈蓝海创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实习。学生作为实习生进入公司后,正式入职前的1个月中接受企业培训,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公司责任感、业务相关的日语术语、服务外包专用计算机软件操作、管理应用系统导入、日文数据录入的正确率以及速度的练习提高等培训内容。每天的培训内容均不相同,循循渐进、每天工作结束后会进行测试,并记录个人成绩。一个月之后,进行各项技能考核,只有合格者可以入职数据中心,接触处理公司业务。未合格者重新返回培训岗位,继续接受培训直至合格。已经进入数据中心的人员也要每日进行技能考核及操作能力测试,进一步提高个人相关业务能力。另外,为巩固基础理论知识,还要定期对日方操作人员的日语手写体、日本地名、日本氏名等公司业务相关的基础内容进行考核测试。实习期间,企业会根据自身的职位空缺,举行笔试及面试等活动,从实习生中选拔合适的人才纳入公司内部。通过校企合作,学生在外包方面的业务知识和能力得到了提高,企业也因为支付了少量的实习工资而减轻了财政负担,但这些合作背后存在着不少问题,阻碍着双方持续合作的步伐。

2.1 学校一头热,企业积极性不高。跟企业不同,高校是站在教育教学的角度来看待校企合作,有时候自认为合作双方实现了共赢,甚至于认为校企合作是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但由于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一定在该企业工作,这种成本收益比的计算使得企业对校企合作采取若即若离的消极态度。所以即便高校想要积极渴求校企合作,却无法找到合适的切入点以及对接条件。

2.2 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期望和现实不成正比。根据陕西中盈蓝海公司的实习回馈得知,企业始终希望能得到日语能力优秀,同时拥有突出的服务外包知识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但是能达到企业的这种要求,能立即上岗应对工作的即战型人才只占了不到10%。这其中有企业短期内想培养出合格的服务外包人才的急切想法,同时也反映了很多大学生不能将语言知识有效地应用到实践工作中去的高校人才培养的问题。

最后,校企合作形式单一,难以形成长期有效的合作机制。与东南沿海地区不同,西北部的大多校企合作并没有建立起长期有效的校企合作机制,往往停留在浅层合作,缺乏持久合作,而且形式过于单一。像这种合作很难纳入企业的长期计划中,校企合作“一次性”现象频现。企业还常常担心校企合作途中会不会对公司营业盈利产生不良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校企双方的合作往往会产生变故或者不得不提前终止合作关系。

3 深化和完善西北地区校企合作培养外包人才的对策

尽管西北地区校企合作存在一些问题,但校企合作培养精通服务外包对象国语言和外包知识,毕业后很快能适应岗位实务能力的人才仍然是大势所趋,也是我国西北地区服务外包产业界的当务之急。为了更好地利用西北地区的高校人才资源,完善西北地区外包服务人才体系,需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促进和推动校企合作。

3.1 在相关中间机构的协调下,促使校企双方树立正确的理念,寻找良性合作的切入点

要想达到理想的合作,还需要中间机构的介入,比如政府和产业协会等。相对而言,高校在校企合作中占被动,因为在国家层面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来给校企合作提供保障。因此,需要在中间机构的引导下促使校企双方转变观念。高校要积极改革组织体系和教育体系,尽量符合企业和社会需求。同时要积极主动联络服务外包业界协会,增强与服务外包企业的联系,以增进校企合作进程。另一方面,企业也要意识到高校在科研和人才综合能力、人才素质培养上的优势,放眼长远利益,改变利润第一的思想,增强社会责任感,与高校共同探求最合适对接点,深入合作共建可持续发展的校企合作。校企双方树立正确的校企合作理念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同时要建立一定的校企合作保障制度,能确保高效与企业能够达成一致并遵照合作条约,履行合约条款各尽其责,共同进行可持续发展共同培养服务外包人才重大事业。

3.2 深化校企合作,共同探讨和培养服务外包人才

在校企合作中,企业之所以消极,是因为怕风险和成本。因此,若中高年级,学校和企业共同就教育目标、教学科目、教材、指导计划、以及指导方和反馈、评价方法等事宜,在学校教育中贯彻企业的需求,产学共建应用型外包人才,是企业所乐见的。因此,“校企合作2+1+1模式”是符合培养目标的。

所谓的“校企合作2+1+1模式”,以日语专业为例,前两个学年主要是专业大类课程和专业基础课。[2]在二年级下学期,可开设《服务外包产业基础理论》《日文数据库基础和应用》、《日文项目管理》等特色科目。这样使学生在掌握日语语言基本技能和知识的同时,也了解和学习了服务外包相关知识及应用。第三个学年主要是以企业的专家授课为主导,学校教师为辅,使用企业内部教材授课。学校教师要多加注重学生的日文商务文书的写作能力、听力及会话能力,尽早强化学生的实战能力。这个阶段主要还要中间穿插企业环境下的全仿真项目实战。第四学年就是企业实习和毕业设计阶段,采用专兼结合的双导师制,也就是校内专职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共同指导,[3]使得学生的毕业设计更加具有实用性和针对性,总结四年的所学成果。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衔接”。通过这样一个与以往大相径庭的高校日语教育的改革过程,实现与企业合作共建可持续发展校企合作模式。

4 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跟企业合作,培养能适应多样化社会、富有开发新兴产业的创造性的人才是高等教育机构的重要职能之一,外包服务人才的培养也是如此。安康学院同陕西中盈蓝海集团的首次校企合作尽管只有三个月,但学生的语言和应用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就业竞争力和符合度也有了突破。该校日语专业2014届有26名毕业生,跟专业相关的就业去年毕业生有26人,就业跟专业相关的有7人,就业符合度为26.92%。2015届毕业生有27人,就业跟专业相关的有17人,专业符合度猛增到62.96%,这不得不说是得益于校企合作的正向推动。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提高产学双方的信赖关系,在实践环境下实施校企合作教育项目,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符合度的重要途径。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杨荣.基于校企合作的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价值工程,2011(2):283.

[2]卢情恩.面向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的日语教学初探[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0):59-62.

[3]王斌,等.高校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0(10):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