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文科毕业人力资源毕业正文

赏识教育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启示

  • 投稿test
  • 更新时间2015-09-14
  • 阅读量911次
  • 评分4
  • 84
  • 0

张勇

摘要:人力资源管理诞生于20 世纪70年代末期,自诞生以来,经过专家学者的不断研究以及管理者的反复实践,越来越成熟。对人力资源进行管理,不仅仅是管理个人,更要注重对其心理的管理。如何把握个人的心理成为人力资源领域研究的重点之一。赏识教育作为高校教育中的一种,具有特殊的意义。它提倡运用赏识的观念正确对待学生,对学生信任、尊重、理解、欣赏,使其自愿投入到学习乐趣中。本文将通过对赏识教育的内涵的理解对人力资源管理做出一定的探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赏识教育;原则;人力资源管理;启示

传统的应试教育束缚了学生的自主性和灵动性,虽然素质教育开始在我国开展,但效果并没有预测中好,很多学校在教学中还是保留了传统的方式。赏识教育重在“人性”,强调家长和老师的激励作用,以此达到老师和学生共同成长的目的。赏识教育的理念对人力资源管理具有重要的借鉴引用作用,对赏识教育进行研究意义重大。

一、赏识教育理论概述

1.赏识教育的内涵

在现有的文献研究中,对赏识教育的定义有多种说法。有人认为,赏识教育是教孩子学习走路等的教育。也有人认为是通过赞扬和欣赏被教育者的优点进行的一种教育。还有人认为赏识教育就是成功教育,“赏识法”是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以此激励其兴趣的方法。

笔者认为,赏识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理念,是以激励、理解、欣赏、宽容等作为主要方法,促进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信的一种教育方法,是一种人性化的教育。在赏识教育中,教育与被教育者地位平等,共同促进。

2.赏识教育的本质

赏识教育之所以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主要是满足了学生内心世界的需要。学生内心被认可的渴求被满足,增加了学习信心和兴趣,保护了学生的尊严。学生的潜能很大,但“好马”也需要“伯乐”的发现。只有对其进行激励,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心态,才会让学生的主动意识得到激发,并懂得尊重他人、赏识他人,在学生之间形成一种良好的赏识氛围。因此,赏识教育实质就是爱的教育、人性的教育。

二、赏识教育的原则

1.尊重受教育者原则

在教育中,最难做到的是要求与尊重的统一。教育者往往依据自己的主观意见要求受教育者被动地接受所讲述的知识,当然,要求是教育中必要的因素,但不能忽视尊重在教育中的前提作用。

尊重受教育者原则指的是要尊重其身体和心理发展规律,根据他们在不同阶段所具有的身心不同的特点进行教育。其次必须信任受教育者的能力,重视他们的选择,正确估计其独立和自觉性。对于其缺点,要及时提醒,引导其加以改正。

2.理解受教育者原则

人们常说“得一知己足矣”,体现了渴求得到他人理解与体谅的愿望,因此理解受教育者也是一个重要原则。学生经济生活不能独立,被理解的渴望更加强烈,且教育者往往希望被教育者能服从,这使教育中存在不合理的问题。

成人必须抛弃自己“主导者”的思想,站在平等的角度理解被教育者,领会他们在各个年龄段的需索。理解是尊重的基础,只有得到理解才能真正得到尊重,因此必须深入被教育者的内心世界,全面理解其所想。

3.信任受教育者原则

信任,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教育者对自己的信任,相信自己能够教好知识,二是教育者相信被教育者的能力和品德。这里主要指第二种含义。

想要把一个人培养成才,首先要做的就是信任,相信其能力和品德,放其发展和展现的空间。但信任也不代表放任不管,还要对其加以正确的指导,尽可能地指导被教育者发挥自己的潜力,培养其责任感。

4.欣赏受教育者原则

欣赏,具有激励和鼓舞的力量,是爱的流露,也是一种表达。对被教育者进行言语的称赞,用欣赏的眼光关注其成长和学习,给予其积极地期待,有助于发现被教育者的闪光点,树立其自信,获得精神的愉悦。进一步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

5.宽容被教育者原则

陶行知先生说,民主的教育者必须要以宽容的态度对待被教育者,不能压抑其创造性。“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被教育者在成长、认知的过程中必然会存在一些失误与缺陷,要以容忍、包容的态度对待他们的过错,及时提醒与指正。宽容并不意味着纵容,要以热情的态度对其进行引导,帮助他们走向成功。

三、赏识教育存在的误区

1.轻视批评

赏识教育虽然注重表扬的力量,但绝不能忽视批评。

表扬必须客观真挚、事实就是。但是当被教育者犯了错误时,就必须进行严厉的批评,批评的内容要具体,要注意保护被教育者的自尊心,适度地进行批评。

2.挫折教育

很多人认为,单纯的赏识教育不够,还应该进行挫折教育,锻炼被教育者面对困难的顽强意志。其实,挫折教育本质是学生的自信自尊问题。赏识教育中得到尊重有强烈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学生,更喜欢迎接挑战,他们不怕失败,经得起考验。

3.赏识过度

万事都有个限度,赏识必须注意度的把握。对于该赞扬的事件,根据事情轻重进行适度地赞扬。否则,过度的赏识会造成被教育者心理上的优越感,以后遇到较难解决的事情时很容易会自暴自弃。

4.赏识教育不等于溺爱

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大多数父母认为孩子要什么有什么,这种情况下进行赏识教育是对孩子的溺爱。恰恰相反,生活在优越的物质条件下的孩子更需要赏识教育。物质的满足并不等于心理的满足,父母往往只注重物质而忽视了对孩子心理的教育,孩子得不到理解与尊重,与父母沟通少,自信心不强,甚至存在封闭和自卑心理。必须认清溺爱与赏识教育的区别。

四、赏识教育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启示

1.赏识教育与职位分析

职位分析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处于基础性的地位,是人力资源管理中十分重要的部分。进行职位分析不仅能获得员工的能力水平、知识结构等,还能获得工作条件、职责等信息。传统的任职条件注重个体的经验、技能、知识等“硬件”条件,忽视个体的心理素质这一“软件”条件。赏识教育的理念要求在人力资源管理的职位分析中,关注个体的心理状态,提高其工作的积极性和胜任力。

2.赏识教育与招聘甄选

在人才竞争愈发激励的今天,招聘甄选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关系到企业所需人才是否充沛及企业未来发展的成败。传统的人力资源选拔方式缺乏有效的对人才心理资本的测量手段,甚至完全忽视人才的心理素质和状态,只关注人才的技能和知识水平。赏识教育的理念要求人才的选拔必须在充分理解其心理需求的基础上,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和自我报告等方式进行。

3.赏识教育与培训开发

培训开发可以有效地实现人力资源的增值,以此提高工作人员的业绩,最终提高企业效益,但对员工的培训仅仅局限在技能和知识层面是不够的。就赏识教育理念而言,员工的自信心和工作的积极性以及自尊心体现出的无所畏惧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必须对其进行心理教育。不同于某些人格特性,心理素质是可以通过培养和锻炼提升的,但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循序进行。

4.赏识教育与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包括绩效计划、绩效沟通与辅导、绩效评价和绩效反馈。根据赏识教育的理念,绩效管理工作必须做到以下几点:首先绩效计划的制定必须考虑员工的心理状态,使员工对未来充满希望;其次,在执行时,管理层要与员工及时沟通,稳定员工的情绪;再者,对绩效评价要客观公正,赞扬与批评要分明具体;最后绩效的反馈要与员工的薪酬等挂钩,激励员工进一步努力。

赏识教育是爱的具体化的体现方式,通过对被教育者的观察和了解,发现其闪光点、激发其潜能、并给予其赞扬与肯定,帮助其树立自信心和自尊心,有利于激发被教育者学习的动力,增强其学习兴趣和创造意识。赏识教育是全面性的教育,其理念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对人力资源管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人力资源管理的实施中员工的心理素质成为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想要保持良好的绩效,必须真正了解员工所需,了解心理激励对员工以及整个企业的重要作用,挖掘员工潜力,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发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崔学鸿.赏识教育初论[M].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10).

[2]赵曙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3]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课题组.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刘华东.教育投资:促进人力资本发展的核心[J].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9).

(作者单位:民航飞行学院广汉分院党委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