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教育管理正文

高校思政课教学应渗透“三生教育”

  • 投稿
  • 更新时间2018-06-08
  • 阅读量124次
  • 评分0
  • 0
  • 0

  摘要:“三生教育”具体指对学生的生命教育、生活教育以及生存教育。主要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步入高校也就意味着一只脚已经踏入了社会,高校即大学与高中不同,大学以前的生活主要以学习为主,学生生活在教师与家长的象牙塔内,就像一张什么都没有的白纸,对社会生活的经验不足,刚刚步入大学必定会有不同程度的不适应,在课堂上渗透相关思想能够让学生在一定程度的适应社会生活。生命教育提倡让学生尊重生命,珍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是基本;生存教育主要让学生有一定的独立生活能力,能够在父母的羽翼下出来自主生活;生活教育是指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会生活,不应该受到一次打击就一蹶不振,应该越挫越勇。本文主要论述了“三生教育”渗透在高校思政课的有关理论研究。


  关键词:高校;三生教育;学生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236-1879(2017)13-0062-02


  在经过多年的寒窗苦读,学生最终如愿以偿进入大学,面对丰富繁杂的大学社会生活,学生的心理状态以及想法难免会受到影响,独立生存的能力也会相形见绌,会有一系列问题随之而来,在思政课等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过程中渗透有关生命理念是对学生的一种引导,帮助学生树立一种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能够融入集体生活社会生活。高校的思政课的作用不仅仅再是一些无所谓相不相关的理论,更多的是对大学生以后社会生活的一种正确引导,在集体生活中如何找到自己的位置,与他人正确相处,在以后工作生活中秉持一种什么态度等等。尊重生命是前提,学会生存是必要,面对生活要勇敢,这些都是当代高校大学生不能做到甚至不理解的,在思政课堂中教给学生这些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他们的思想。学校就像是一座象牙塔,把学生保护在里面,但是学生终究会走出学校,走进社会,对于他们的生命教育思想应该进行正确的引导。


  生命教育,顾名思义也就是对生命的知识思想,例如,宿舍的集体生活,每个人不再是家里的小公主,小皇上,对于其他人来说互相都是普通的成人,因此相互包容是不可缺少的。但是也同样会有一些性格极端的学生因为一些琐事做出不可挽回的事,前几年云南大学生马加爵在一次宿舍的娱乐活动时,由于舍友的一句无心之言,认为对方伤害了自己的自尊心,在几天之后残忍的将舍友杀害。看似幼稚难以理解的动机却真真实实的酝酿了一场谋杀案,其中包含的却是对生命的不尊重,原本宿舍的集体生活应该是融洽和谐,近几年“感谢舍友的不杀之恩”这些话突然的流行看似是玩笑,但是事实是教育的悲哀。高校学生比普通人的受教育文化水平、素质都要高,可是杀人犯罪事件频出在高校中,追根结底就是轻视生命。从上幼儿园有“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双语幼儿园、精英幼儿园不管是多高价格都要费劲心思将孩子送去,小学生还在懵懂,奥数班,补习班就扑面而来,对孩子的评价也逐渐单一,成绩高就是努力乖巧的孩子;初中有中考压力,高中有高考压力,终于到了大学除了学习其他一无所知,高校思政课渗透“三生教育”十分有必要,让学生了解到对人的评价绝不仅仅只有学习成绩这一个标准,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只有社会分工的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做一个对社会以及他人有利的人。生命教育的目的就是让人们去体验生命。在别的国家许多地方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的了解到生命的意义会组织学生去医院太平间或者其他地方去近距离的和死人接触、抚摸孕妇的孕肚并为学生讲解生命的起源与归宿,通过此类活动让学生明白生命的珍贵与来之不易。思政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渗透相关主题,举办以“生命教育”为主题的活动,在活动中穿插播放一些与主题问题相关的视频、图片或者真实案例,从内而外的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来之不易。


  由于从出生起就有父母的百般照顾,中国学生的独立自主生活能力偏差,据调查,大学生中女生有四成左右不会做饭,两成左右不会洗衣服,大学生活相对自由轻松,许多学生到了大学之后就放松了对学习对生活的关注,懒惰怠学的行为渐成风气,攀比物质也如雨后春笋一样在学生之间横行。“三生能力”其中的重要一点就是生存能力,社会需要的是能够吃苦耐劳,有艰苦精神的人才;除此之外,我国的传统美德就是勤俭节约,反观现在部分高校学生,铺张浪费,互相攀比,追求物质的现象很普遍。学生最后终将步入社会,离开学校以及家长的保护,大学阶段是一个学生为以后社会生活工作各个方面打基础的重要阶段,现阶段我国推行素质教育,注重核心素质的培养,一个正确的教育思想尤为重要。生命教育的理念是以人为本,尊重并爱惜生命,能够积极主动、自立自主的生活,最终成为一个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都有益处的身心健康的人。因此以往的教育手段与教育理念也就与之背道而驰了,教学过于功利化与形式化,并没有体现教育的真正作用。例如体育教学,在学生的小学高中阶段许多学校追求升学率与高成绩,却不十分注重学生的身体健康,并且过于为学生的安全问题担心,许多稍微带有竞技性或者对抗性的体育项目都不允许进行,更有甚者为了节省出所谓的学习时间,许多学校的体育课被随意占用或者被取缔;类似于这种状况时有发生,如今我国的青少年体质普遍偏弱与之有很大关系,这种做法也就意味着学生的生存能力没有得到一点后天的锻炼,也没有锻炼的意识。举例来讲,同一级别地震发生时,为什么日本的伤亡人数少于中国的伤亡人数?日本处于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时常地震,因此也会加强对地震的防卫能力,多次组织进行地震的演戏活动,相比来说,面对地震时就多了一些经验,生存能力就大大加强了。


  社会生活以及以后的职场生活的残酷并不是学生时代考试不及格挂科的打击能够比拟的,学生还没有感受到生活的压力,因此抗打击能力普遍偏差,生活教育就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如何生活,不能轻易地放弃,未来的生活未知困难有很多,并不是想象的一般顺利,也就是教导学生要做生活的强者。适者生存,弱肉强食是亘古不变的道理,许多职场新人在刚刚工作是雄心壮志、野心勃勃,但是稍微经受了一些挫折就一蹶不振,为避免这种状况,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作为学生,每天的生活除了睡觉吃饭和学习,还应该有其他的活动,不断丰富自己的简历,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进入大学生活之后,就对所有东西,奖励或者处分表现出一种无所谓的态度,既不积极参加活动,也不投心于学习,对于处分也并不关心,只是沉溺于游戏或者娱乐中,没有了自主学习能力,学生最终会走进社会,一个能够独立思考的人格是至关重要的,这种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够练成的,提早感受到生活的压力就能够以前适应,俗话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这句话也就体现了相应“三生观点”,因为提前知道了生活的苦难,因此也就提前变得成熟,这种人在面对以后的生活中的困难时,也能淡然处之,冷静处理;相反对于生活一帆风顺的人来讲,稍微一点挫折就能将其击垮。陶行知曾经说过:“生活就是教育”,我们所学到的并不单单来自教室课堂,相反更多的来自生活,生活本身就是一种历练。其次就是学生从小到大没有自力更生过,对于金钱没有概念,没有了生活费就向家里要,不知道勤俭节约,学校可以带领学生进行一些生活体验活动,在这个活动中自己动手,自己赚钱并表达交流感想。学校与家庭就就类似于一座象牙塔,虽然把学生保护的很好,但是同时也使学生丧失了一些本该具有的基本能力。生活教育将教育中心放在学生的发展上来,不仅只是对于知识的掌握能力,更多的是德行,健康等综合素养的发展。


  三生教育是对学生德育品行的一种板正教导,大学生正处于将将走向社会的关键期,总的来说,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有一个提高,不仅仅是对学习方面有要求,更多的是对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综合素质的发展,以往的教育模式培养出的人才已经不适合如今的社会建设,“高分低能”的现象过于普遍,一些人虽然学历高,理论知识丰富,但是缺乏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和与人相處的基本交往的能力,德育教育的培养目的就是要改变这种现状,加强对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培养和基本的生存能力。教育并不只是对学习成绩的要求,对于人的道德要求是更加重要的,一个人的道德不佳,则他的能力越大,对社会的危害也就越大,从这个阶段就培养孩子有一个良好的道德素养,也是现阶段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生命、生存、生活的“三生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生的综合素养也会能够提高。


  参考文献 

  [1] 凤志;价值、价值观念、价值观概念辨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2] 路晓军;当代大学生生命意识的缺陷及其原因分析[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3] 陈晶;关于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的新探究[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4]] 冯建军;论道德与道德教育范型的嬗变[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02期 

    作者:张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