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话题,就是谈话的中心、谈话的内容、谈话的由头。口语交际活动就是围绕所给话题,也就是围绕所给谈话的中心、谈话的内容、谈话的由头进行交际活动。好的交际话题是口语交际得以持续的必要条件。可见,话题是口语交际活动的灵魂所在,选择合适的口语交际话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中,要创设丰富多彩的情境,首先要选择合适的话题,因此,教师要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学习实际出发,精心选择他们感兴趣的话题。
一、话题选择的现状分析
1.教师意识缺失。在口语交际教学中,话题是口语交际的灵魂,没有明确的交际话题,交际内容就会变得零散,交际活动也容易失去方向,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无论是问卷调查还是访谈交流,我们发现小学语文教师对于口语交际的重要性已经有了较为充分的认识,但在实际口语交际教学中,他们对于如何选择一些教材之外的、适合第一学段学生交际的话题研究较少。教师们大多只是按照教材中的相关教学内容进行照本宣科式的讲授,很少有对教材之外的交际话题的创新设计。从目前的小学语文教科书来看,口语交际内容在语文课本中所占的比例很小,其中还有一部分交际话题与学生的生活关联较少,交际话题也相对单一,因此,单凭教材中的这些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远远不够的,而加强教师在选择话题方面的创新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
2.与生活情境脱节。学生喜欢在真实、有趣的口语交际情境中用真实的言语沟通自己对生活的感知和体验。反之,当交际话题偏离了学生的现实生活,学生便会觉得生疏,对交流的内容失去兴趣,最终出现无话可说的尴尬局面,这无疑会给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带来一定的阻碍。在小学语文第一学段的教材中,有的口语交际话题就与学生的生活离得较远,比如“未来人们的飞行工具”“对将来生活的一些畅想”,等等。有的话题简单空洞,对生活没有合理地进行优化。例如:在生活中老生常谈地打电话、买东西等活动。还有的话题不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例如:小松不小心把家里的花瓶打碎了,如实地告诉了爸爸,却被爸爸打了一顿,让学生说“如果我遇到这种事情,该怎么做?”像这种简单粗暴、又有暴力倾向的爸爸形象在生活中只是极少的个案,在这里作为一种普遍现象让学生来讨论就显得不太恰当。因此,选择的话题只有贴近学生的生活,才能激发他们的交际兴趣,学生才会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乐意与他人交流真实的想法。
3.走人看图说话的误区。当前,一些老师在选择口语交际话题时,往往把交际内容局限在看图说话上,把口语交际课和看图说话课划等号。笔者认为:口语交际中的图是口语训练的凭借,不只是看图说话,不能仅仅停留在讲述图意上。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二字,要将口语交际中隐性的双向互动显性化,不能按看图说话的教学方式简单对待。这种做法只能使学生渐渐失去口语交际的兴趣,难以让学生在言语实践活动中习得交际的技能,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话题选择的基本原则
小学低年级学生有其自身的思维和心理发展规律,基于情境的小学语文第一学段口语交际教学要关注学段的教育教学规律,同时也要关注口语交际教学本身的特点,情境创设应符合以下几项基本原则。
1.思想教育性原则。《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作为未来教育发展的战略主题。而我国最新提出的“国民核心素养体系”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没为三维目标之一。语文课程要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也要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语文课程的目标不仅有语文知识与能力,同时还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应正确认识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性,时刻把握口语交际教学的思想教育性原则,充分发挥口语交际教学的价值。
2.发展性原则。在选择交际话题时要把握好发展性原则,要了解学生已有的能力水平和本学年要达到的水平,要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选择能够促进他们口语交际能力发展的交际话题。如对于一年级上学期刚入学的孩子,他们对周围的环境和人还有一些陌生,可以选择一些帮助他们建立与周围事物联系的话题:像《我想和你做朋友》《我是班级小主人》,等等。到了二年级学生对于校园生活已经非常熟悉了,同学之间的互动也越来越强,交际的话题就可以围绕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特色活动展开,如《快乐的假日小队活动》《猜猜他(她)是谁》,等等。教师要准确地把握每个年级学生的能力水平与要求,选择更适宜学生“最近发展区”的交际话题.给每一位学生开口说话的机会,树立每一位学生口语表达的自信,这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才能在实践锻炼中呈现出螺旋上升的态势。
3.趣味性原则。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求知欲强,他们喜欢参与有挑战性、趣味性强的学习活动。学生只有对话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产生交际的欲望,形成交际动力。如《有趣的游戏》《我会拼图》等话题,学生非常感兴趣。因为孩子们的生活离不开游戏,他们喜欢做游戏,会做许多种游戏;他们也喜欢这种画一画、剪一剪、贴一贴的手工制作活动,这一类话题,学生交流起来津津乐道,气氛热烈。因此,在口语交际话题的设计上,要充分考虑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要选择那些趣味性强、能够调动起他们参与热情的话题,这也是进行第一学段口语交际教学话题选择的出发点。
三、话题选择的类型
如果没有具有实际意义的具体的交际话题,学生就不会承担具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也就不可能有双向互动的口语交际实践过程。所以我们应该特别注意选择话题,努力创设进行实质性交流情境的、能有效达成口语交际教学目标的话题。
1.生活化话题。“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口语交际的外延也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就是口语交际的内容,口语交际就是生活的工具。因此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使学生感到亲切,才能建立话题与学生口语经验的联系,激发学生倾吐和交流的欲望,保证人人有话可说,从而进一步做到“有话好说”。例如一年级口语交际课《我们身边的垃圾》,选择的话题来源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学生们就身边的垃圾进行交流,说清楚垃圾是从哪里来的,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倾听能力。又如“生日打算怎么过?”“压岁钱应该怎么花?”等话题,小学生非常熟悉,交际时就觉得很容易,讨论起来也比较热烈。
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既要源于生活,又要为生活服务。口语交际从其本身的功能和目的来说,也是为生活服务的,培养的也是在生活中交际应对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人际沟通技巧。比如于永正老师的口语交际课《学会转述》,选择话题的前提就是基于学生在转述时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而设计的,培养了学生的转述能力,也是为了学生能更好地在生活中加以运用。
2.儿童化话题。选择儿童化的话题,首先要有童趣。作为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儿童,尚处于童年期初始阶段。根据皮亚杰的理论,童年期的思维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其基本特征是:以形象逻辑思维为主,逻辑思维迅速发展。因此,口语交际训练所选择的话题要符合低年级孩子低龄化的特点,让话题吸引他们,使他们产生兴趣。
口语交际课《找朋友》,教师要求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动物,画一画这个动物,然后假装自己就是这种动物,向大家进行自我介绍,或是让大家猜猜这是什么动物。简单的自我介绍没有什么趣味可言,教师改变策略,引入学生最喜欢的动物,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交际兴趣,也能提高口语交际的兴趣。
选择学生喜欢的话题,其次要新颖。正如王荣生所言“许多教师在不同的年级重复地搞‘打电话’‘买文具’‘招待客人’之类的活动”,这样的话题源于生活,但仅仅是生活的简单重演,没有什么新意,学生不太喜欢。特级教师曹晓红在选择口语交际话题时,发现了低年级学生喜欢看动画片的心理,突破教材局限,选择了“我爱动画”这一话题,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更能有效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儿童化话题的选择,可以来源于儿童游戏。教师在上一年级口语交际课《有趣的游戏》时,先用五分钟让学生跟小伙伴们一起玩他们认为最有趣的游戏,然后让学生回忆游戏中最有趣的地方,最后还让学生介绍自己日常喜欢的游戏。整节课,同学们从始至终兴趣盎然,都愿意把自己爱玩的游戏介绍给大家。
儿童化话题的选择,可以来源于儿童读物。绘本是指文字与图画相辅相成的图画故事书,凭借它绚丽的色彩、可爱的画面、神奇的想象,能帮助学生打开一扇通往自由表达心灵世界的窗口。面对处于口语表达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的第一学段的小学生,教师要充分挖掘绘本中的语言规律,科学地把绘本阅读与口语交际教学进行有机整合,利用绘本创设适宜进行口语交际的情境,让学生在品评、欣赏与再创作的过程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儿童化话题的选择,可以来源于儿童喜好的其他事物。如儿童喜欢的卡通形象,动漫形象,儿童喜欢的动物,大自然中的美好事物等,都可以作为口语交际的话题来源。比如本人的口语交际课《大象与小兔》《看图说雪》,所选择的话题都是学生特别感兴趣的动物、雪人等令他们感到新奇有趣的事物。
3.开放式话题。“为了一切学生”是新课程倡导的理念,因此,口语交际的话题选择要有一定的开放性。口语交际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面向“少数尖子生”,也不是面向“大多数学生”。如果课堂上仅仅是简单的一问一答、老师问学生答的模式,那么课堂就会变成一潭死水,没有什么交际性可言。因此,老师选择的话题,要让学生思维放飞,想象放飞,有更加广阔的空间。选择开放式话题,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所有的学生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满足全体学生的实际需要,让人人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有话敢说。如动画片《喜羊羊和灰太狼》,一年级的小学生百看不厌。我们可以让他们说说喜欢的人物,表演片中的精彩片段,还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创编后现场表演。
(作者单位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