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教育管理正文

中学生上网成瘾的原因及对策

  • 投稿菜花
  • 更新时间2016-06-13
  • 阅读量394次
  • 评分4
  • 40
  • 0
 上网已成为中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部分中学生对网络的沉溺和痴迷,严重影响其心理和生理健康,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中学生上网成瘾的原因 
  1. 家庭因素。家庭是中学生最初的生活场所,家庭环境对中学生的社会化具有重要影响。现实生活中,独生子女的增多,使得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越来越高,但是如果父母对孩子急于求成,对孩子缺乏正确的引导和教育,比如疏于管教或者教育方法不当,都有可能导致中学生心态上的扭曲和人格上的缺陷。长期如此,容易导致其逆反心理不断加剧,最后使得孩子对家庭的责任感和归属感逐渐丧失。从某种程度上说,父母在网络成瘾问题上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特别是越来越多的家长盲目排斥网络,或多或少地对网络有着非理性的看法。事实上,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引起青少年的逆反心理,反而会促使他们去接近网络。 
  2. 学校因素。首先,现代学校教育方式过于死板,通过一味填鸭式、满堂灌的传统学习方法,令广大学子苦不堪言。教育内容的繁多,层次的高深,学业竞争激烈,迫使学生每天想着学习、考试、分数、名次,常常对周围的一切不是无暇他顾就是熟视无睹,他们处处都受到限制,以至于除了学习外,没有满足他们认知需要的方式了。其次,作业繁重,以前学生喜欢放假,可现在学生们恐惧放假,因为放假老师会留大量作业,让学生没时间玩,没时间休息。学习,已经不再是满足学生求知欲的一个合理的途径,而是令学生感到压力重重的一个包袱。 
  3. 学生自身因素。(1)缺乏沟通。由于当今社会的中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这样一来,在他们的交际圈中,普遍缺少朋友,再加上有部分中学生与家庭关系的紧张,无法与父母沟通,于是在他们心理无形中增加了一种包袱,他们只好把网络当成他们的倾诉对象。(2)逃避现实。现实生活中,不少的中学生都存在升学、考试等巨大压力,使他们面临家庭、学校方面的约束和限制,有些家长要求自己的子女按照他们的意志去遵从,这就让他们感到失去了真正的独立,久而久之,孤独感、压抑感便向他们扑面而来。而网络中虚拟性和互动性正好弥补他们逃避生活的不足,使他们找到自我认同、自尊、自我价值等心理需求。这些虚拟的满足正好可以消除他们原有的孤独感,这样他们就愿意把自己的感情寄托在虚拟的网络中去,把网络当成他们最好的避风港湾场所了。 
  二、解决策略 
  1. 做好上网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互联网上的信息便捷,能看能玩的东西应有尽有,学生上网无疑可以大开眼界,丰富课余生活。然而,中学生毕竟在认知水平、辨析水平等方面都不成熟,面对多元价值观往往难以做出正确的选择。但我们也不能就此剥夺学生选择的权利,我们必须尊重学生的自我意识,帮助学生形成辨析判断的能力,指导他们选择正确的路线。 
  2. 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父母应积极与孩子进行平等的交流沟通,加强对孩子的精神关怀,了解孩子所需所想,给予孩子精神上的关怀、理解与安慰。如,父母可以经常与孩子聊孩子感兴趣的事情,共同参与孩子感兴趣的有意义的活动,尊重孩子的认知,满足孩子对精神之爱的需求,这样就可以减少孩子上网的欲望。同时积极采取措施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将他们的求知欲引向正确的轨道。 
  3. 学校要为学生营造宽松的成才环境。学校作为对中学生教育的主要场所,要形成正确的与网络教育相适应的观念,与时俱进,勇于创新,采用积极举措把学生的求知欲引向正确轨道,提高学生使用互联网的水平和素养。学校除了正常的学业,还要为学生创造条件,多开展各种类型的课外活动,包括文体活动、科技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让中学生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地成长和提高,充分展现自我,实现价值,充实课外时间,并在活动中找到友谊和自信心。 
  4. 坚持标本兼治原则,对中学生网络成瘾者进行及时的综合治理。学校应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要求,加强思想教育,通过对中学生的“三观”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努力提高与健全中学生的鉴别能力、自控能力,最终培养健全人格,提高中学生的理性自觉。学校的德育课程,应补充网络德育课内容,以提高中学生网络道德水平。要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投入,开设心理咨询中心,对学生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及时提供帮助。对于有网络成瘾症状的学生,要注意及时、有效地开展心理治疗,必要时辅以药物治疗,使之尽快摆脱困境。